【语】在中间组哪些词
- 1 . 阿尔泰语系- 主要分布在中国、土耳其、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阿富汗等国。包括突厥、蒙古、满通古斯语族。 
- 2 . 比较语言学- 1. 是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之间的关系和对应情况以及揭示诸语言是否具有共同原始语的方法的学科。 
- 3 .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的高等外国语学校。校址在北京。创办于1941年,当时为延安抗大三分校,1944年改名为延安外国语学校。建国后发展为北京外国语学院与北京俄语学院。1959年两校合并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94年改现名。设有英、俄、拉丁、德、日等三十一种外语课程。 
- 4 . 半部论语治天下- 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 5 . 吃语诗- 1.一种诗体。字句如吃口令。 
- 6 . 不语兵- 1.隐语。指江河流水。因可用以淹没敌人,故云。 
- 7 . 不语先生- 1.指白居易撰的《六帖》。 
- 8 . 出处语默- 出仕和隐退,发言和沉默。 
- 9 . 出语成章- 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 10 . 大众语文- 1.见"大众语"。 
- 11 . 打印语句- 能将规定的内容在屏幕上显示或由打印机打印出来的语句。如basic语言中的print语句。 
- 12 . 读数语句- 又称“读语句”。输入数据的语句。如fortran、pascal、basic语言中的read语句。在basic语言中的读数语句,必须与置数语句data配对使用。 
- 13 . 非语言传播- 不见诸语言文字,但大家都能理解的传播方法。即通过人们可以感觉到的姿态、音容、笑貌、气味、颜色等非语言符号进行传播。 
- 14 . 讹语影带- 1.谓伪作此语影射他事。 
- 15 . 发语词- 文言虚词,用于一篇或一段文章的开头,如‘夫、盖、维’。也叫发端词。 
- 16 . 发语辞- 1.文言助词的一种﹐用于一篇或一段文章的开头。 
- 17 . 浮语虚辞- 指大话、空话。 
- 18 . 恶语伤人- 用恶毒的语言污蔑、伤害人。 
- 19 . 恶语伤人六月寒- 1.谓用恶毒的言语中伤别人,使人倍感寒心。 
- 20 . 恶语相加- 把恶毒的语言加到别人身上。 
- 21 . 恶语中伤- 中伤:攻击和谄害别人。用恶毒的话污蔑、陷害人。 
- 22 . 蜚语恶言- 蜚语:没有根据的流言。形容诽谤的言辞。 
- 23 . 风语不透- 形容异常严密。 
- 24 . 高级语言- 接近于人们使用习惯的程序设计语言。可适用于不同的计算机,但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和理解高级语言,必须由计算机中的编译程序或解释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后才能直接识别。常用的有algol、basic、cobol、fortran、pascal等语言。 
- 25 . 赋值语句- 把数值赋于变量的语句。在高级语言中都有应用。如basic语言中,其定义符是let。如lets=s+2,意为将右边表达式计算出的结果,赋给左边的变量s。其中“=”是赋值号,不能理解为“等于”。 
- 26 . 古语常言- 古时候就已流传,至今人们还经常说的话。 
- 27 . 共同语言- 指相同的思想、认识和生活情趣等:他俩缺乏~,难以长期在一起生活。 
- 28 . 刮语烧书- 1.谓灭除百家之言,焚烧《诗》《书》及列国史记。 
- 29 . 好语如珠- 指诗文中警句妙语很多。 
- 30 . 好语似珠- 指诗文中警句妙语很多。 
- 31 .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解释对外贸易中常用术语的国际规则。目的是消除或减少因各国对术语的不同解释而引起的纠纷。国际商会于1936年制订,之后多次进行修订。 
- 32 . 汉语大词典-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年出版(第一卷初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十二卷。另有索引附录一卷。收词三十七万七千条。按照“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原则编纂,注重探索词源和词义的演变,以反映汉语语言发展变化的历史面貌。 
- 33 . 汉语大字典- 徐中舒主编。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1990年出版。八卷。共收汉字约五万六千个。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在单字楷书形体后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体,并注音。少数单字下收有复词。 
- 34 . 汉语拼音方案- 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方案,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这方案采用拉丁字母,并用附加符号表示声调,是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 35 . 汉语拼音字母- 依照《汉语拼音方案》的规定用来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拉丁字母。 
- 36 . 汉藏语系-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国、越南、泰国、老挝、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孟加拉、柬埔寨等国。包括汉语、藏缅、苗瑶、壮侗语族。 
- 37 . 汇编语言- 一种面向机器的低级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种符号语言。由基本字符集、语句、标号及一组规则所组成。基本字符集通常包括二十六个英文字母、0~9十个数字、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等。不同计算机有不同的汇编语言。 
- 38 . 机器语言- 计算机能直接理解和执行的程序设计语言。用二进制数码来表示指令代码,不经翻译就能被计算机接受。不同的计算机使用不同的机器语言。这种语言难学、难记、难检查、难修改,在实际应用中已很少直接用它来编制程序。 
- 39 . 秽语污言- 秽:污浊,肮脏。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话。 
- 40 . 解语杯- 1.指歌妓所捧莲花中的小酒杯。 
- 41 . 解语花- 比喻胜似花朵般美丽的女子。 
- 42 . 键盘输入语句-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以人机对话的方式,由操作员通过键盘给变量赋值的语句。如basic语言中的input语句。 
- 43 . 结束语句- 在某些高级语言中,用于标志程序结束的语句。如basic语言中的end语句。当计算机执行到end语句时,就显示一个提示符,表示当前运行的程序已结束,可接受新任务了。 
- 44 . 口语籍籍- 籍籍:杂乱的样子。指议论纷纷,五花八门。 
- 45 . 口语体- 1.指白话文体。 
- 46 . 款语温言- 指诚恳而温和的言辞。 
- 47 . 苦语软言- 苦语:逆耳的忠言;软言:委婉的话。指善意规劝人的各种话语。 
- 48 . 课语讹言- 多嘴多舌,胡言乱语。 
- 49 . 冷语冰人- 冷语:冷冰冰的话。用冷酷的话伤人。 
- 50 . 历史语词- 1.表示历史上存在过的事物或现象而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的语词。如"御史"﹑"四望车"﹑"腰斩"等。这些语词只在叙述历史时使用。 
- 51 . 林语堂- 散文家,语言学家。福建龙溪(今属龙海)人。曾留学美国、德国,获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1936年移居美国,1966年到台湾。著有长篇小说《京华烟云》、论著《生活的艺术》以及《开明英文读本》等。有《林语堂文集》。 
- 52 . 乱语胡言- 指胡说;瞎扯。 
- 53 . 妙语解烦- 有趣的话引人发笑。 
- 54 . 妙语解颐- 解颐:开颜而笑。有趣的话引人发笑。 
- 55 . 妙语惊人- 妙语:有深意或动听的语言。绝妙动听的语言令人吃惊。 
- 56 . 妙语连珠- 连珠:串珠。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 57 . 妙语如珠- 指诗文中警句妙语很多。 
- 58 . 目语额瞬- 眉毛眼睛能作态示意。形容处事精明狡猾。 
- 59 . 目语心计- 语:谈话;计:计算。用眼睛示意,在心里盘算。 
- 60 . 蜜语甜言- 蜜:比喻甘美。说的话像蜜一样甜。形容说的话好听。 
- 61 . 面向对象的语言- 以对象和对象上的操作进行程序设计的语言。现实问题是由一些相互间存在一定联系的事物所组成的,这些事物称为“对象”。进行程序设计时,先分解问题,按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建立模型,模拟客观世界,设计出求解方法的程序。其典型的代表是c++,smalltalk等语言。 
- 62 . 面向过程的语言- 针对处理过程,独立于计算机进行程序设计的语言。设计程序时不必关心计算机的类型和内部结构,只需对解题及实现算法的过程进行设计。如algol、fortran、cobol等语言。 
- 63 . 面向机器的语言- 为特定计算机设计的程序设计语言。用符号形式表示。无通用性。其典型的代表是汇编语言。 
- 64 . 眉来语去- 眉目传情,话语示意。多形容男女之间的传情达意。 
- 65 . 眉语目笑- 指以眉目传情。 
- 66 . 能语狼- 1.喻指心肠狠毒的人。 
- 67 . 片语只词- 犹片言只字。少量的文字。 
- 68 . 片语只辞- 犹片言只字。少量的文字。 
- 69 . 鸟语花香- 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 70 . 偶语弃市- 偶语:二人相对私语;弃市:古刑罚,将犯人处死后将尸体暴露于街头示众。指在封建暴政下,人们相聚谈话就会被杀害。 
- 71 . 三语掾- 掾: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因三个字而任命的官员。后用以对幕府官员的赞美。 
- 72 . 窃语私议- 私:私下。背地里小声议论。 
- 73 . 千语万言- 形容说得话很多。同“千言万语”。 
- 74 . 巧语花言- 指一味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今多指虚伪而动听的话。 
- 75 . 人多语乱- 乱: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 76 . 人语马嘶- 人叫喊,马嘶鸣。形容纷乱扰攘或热闹欢腾的情景。 
- 77 . 软语温言- 温和的话语。 
- 78 . 俗语常言- 早已在民间流传,至今人们还经常说的话。 
- 79 . 失语症- 1.大脑言语中枢病变引起的言语功能的障碍。表现为不能说话﹐说话有错句﹑错音或自己虽有说话能力﹐却对别人的话完全或部分不能理解。 
- 80 . 算法语言- 针对解题过程来设计程序的各种语言。不受具体计算机影响,但必须翻译成相应的机器语言后才能在计算机中执行。其典型的代表有algol60、algol68等。 
- 81 . 随语生解- 随:顺着;语:话;解:解释。指依据一段话或前后文,对某个不懂的概念做出解释。 
- 82 . 甜语花言- 甜美谄谀的话。 
- 83 . 条件转向语句- 在语句中给出一个条件,若满足该条件,程序转去执行规定的语句,反之,则继续顺序执行下一个语句的语句。如basic语言中的“if…then…”语句。 
- 84 . 同语反覆- 用完全相同或大同小异的语词来下定义。是一种错误的定义。如将“报幕员”定义为“报幕的人员”之类。 
- 85 . 文学语言- 1.文学作品里所用的语言。它以民族共同语﹐特别是人民群众生动的口头语言为基础﹐经过作家加工﹑提炼而形成﹐富于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 2.即标准语。参见"标准语"。 
- 86 . 万语千言- 许许多多的话语。 
- 87 . 膝语蛇行- 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 88 . 无条件转向语句- 改变当前执行的语句的次序,无条件地转移到指定的语句继续运行程序的语句。如basic及fortran语言中的goto语句。 
- 89 . 笑语指麾- 1.谓一面谈笑﹐一面指挥调度。 
- 90 . 夏虫不可以语冰-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 91 . 夏虫不可语冰- 语:谈论。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 92 . 夏虫语冰- 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 93 . 现代汉语词典-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78年出版。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包括字、词、词组、熟语、成语等约五万六千余条,二百七十余万字。1989年出版补编,收字、词约二万条。1996年出版修订本,收字、词六万余条,三百余万字。 
- 94 . 言差语错- 1.言语错误。 
- 95 . 言颠语倒- 说话颠三倒四。 
- 96 . 言多语失- 话说多了就难免有说错的地方。 
- 97 . 言高语低- 说话不知轻重,没有分寸。 
- 98 . 言来语去- 指谈笑时你一言我一语,彼此应对。 
- 99 . 循环语句- 实现重复计算和操作的语句。即解决循环问题的语句。许多高级语言中都有好几种循环语句。一般均设置一个退出或进入循环的条件来控制循环的次数。 
- 100 . 言三语四- 言、语:说、讲。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 101 . 言语道断- 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 102 . 言语路绝- 犹言言语道断。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 103 . 言语路絶- 1.犹言言语道断。 
- 104 . 言语妙天下- 形容言语非常精妙。 
- 105 . 眼语颐指- 1.用眼色或面部表情示意别人为之奔走。形容有权势者气焰之盛。 
- 106 . 燕语莺声- 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 107 . 燕语莺啼- 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 108 . 一语道破- 道:说;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 
- 109 . 一语破的- 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就说中要害。 
- 110 . 一语双关- 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 
- 111 . 一语中的- 一句话就说中要害。同“一语破的”。 
- 112 . 一语中人- 中:中伤。以一句话中伤人。 
- 113 . 一语撞倒墙- 1.形容说话直来直去,毫无回旋余地。 
- 114 . 译语官- 1.古代从事翻译的官员。 
- 115 . 硬语盘空- 硬:遒劲有力的语句;盘:盘旋。遒劲有力的语文盘旋在天空中。形容文章的气势雄伟,矫健有力。 
- 116 . 元语言学- 1. 纯理语言学。语言学的一个语支,论述语言与其他取决于文化的行为的关系。 
- 117 . 暂停语句- 使计算机暂停执行程序的语句。如basic语言中的stop语句和fortran语言中的pause语句。 
- 118 . 子不语怪- 本指孔子不谈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一类事情。指用以指不谈怪异一类的事情。 
- 119 . 转子语句和返回语句- 主程序调用子程序以及从子程序返回主程序的语句。调用子程序的语句为转子语句,从子程序返回调用程序的语句为返回语句。在basic语言中,每次调用子程序时,必须成对使用,缺一个就会产生语法错误。 
- 120 . 注释语句- 在程序的开始或中间,对程序进行说明的语句。如basic语言中的ren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