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仙组词
  4. 【仙】开头能组哪些词

【仙】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仙境。亦泛指仙人所居的洞府。

  • 2 .

    1.犹仙乐。比喻美妙的音乐。

  • 3 .

    1.亦作"僊郎"。 2.年轻的男仙人。 3.借称俊美的青年男子。多用于爱情关系。 4.唐人对尚书省各部郎中﹑员外郎的惯称。

  • 4 .

    1.仙酒。

  • 5 .

    1.仙界的音乐。 2.皇家及宫中所奏的音乐。 3.道教作法诵经时所奏的音乐。

  • 6 .

    1.神仙之属。

  • 7 . 李蟠根

    1.《太平广记》卷一引晋葛洪《神仙传.老子》:"老子之母,适至李树下而生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李唐统治者自言为老子之后,后因以李姓宗族昌盛为"仙李蟠根"。

  • 8 .

    1.对别人乡里的美称。

  • 9 .

    1.仙界﹑天庭的职事人员。

  • 10 .

    1.神仙。

  • 11 . 灵毗

    1.见"仙灵脾"。

  • 12 . 灵脾

    1.亦作"仙灵毗"。 2.药草淫羊藿的别名。唐柳宗元有《种仙灵毗》诗。

  • 13 .

    1.对县令的美称。

  • 14 .

    1.指神仙之属。

  • 15 .

    1.指皇宫中的楼阁。

  • 16 .

    1.指皇宫中的更漏。

  • 17 .

    1.本指汉武帝所造铜仙人捧盘所接的甘露,后亦借指皇帝赐的御酒。

  • 18 . 露明珠

    比喻人风神秀异。也形容书法秀逸圆润。

  • 19 .

    1.游船的美称。

  • 20 .

    1.登仙之路。 2.宫禁中的道路。

  • 21 .

    1.见"仙人箓"。

  • 22 .

    1.指泰山南麓的石闾。方士指为仙人聚居处,汉武帝曾为立祠,故称。

  • 23 . 吕宫

    1.乐曲宫调名。以宫声为主的调式。

  • 24 .

    1.仙人之辈。 2.指人品高尚﹑心神契合的朋友。语出《后汉书.郭太传》:"林宗(郭太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 25 .

    1.轻薄透明的罗纱。

  • 26 .

    1.亦作"僊茅"。 2.植物名。原生西域,粗细有筋,或如笔管,有节文理。唐开元元年婆罗门僧进此药,因又名婆罗门参。分布于我国东南至西南部。根﹑茎可入药。

  • 27 .

    1.仙人的风姿神采。

  • 28 .

    1.仙人的衣袖。

  • 29 .

    1.指仙人居所。 2.指皇宫之门。

  • 30 .

    1.古代风俗,元旦用桃木板悬挂门上,以辟邪鬼,称仙木。

  • 31 .

    1.道观中的仆役。

  • 32 .

    1.女仙人。

  • 33 . 女庙

    1.庙名。旧址在今江苏省江都县。 2.镇名。即今江苏省江都县县治所在地。南濒运河,商业繁盛,因其地有仙女庙,镇以庙名。

  • 34 .

    1.以游仙为主题的诗篇。如晋郭璞的《游仙诗》之类。

  • 35 .

    1.稀有罕见的非凡之品。 2.指非凡的气质和姣美的姿容。 3.仙人的品级地位。 4.仙界的果品食物。

  • 36 .

    1.传说中仙人种药草的园圃。

  • 37 .

    1.仙人的谱录,名册。

  • 38 .

    1.超脱尘俗的风度气质。 2.神话中仙人口中吹出的具有法力的气。

  • 39 .

    1.道家语。谓与仙人有前缘﹑情分。

  • 40 .

    1.见"仙人桥"。

  • 41 .

    1.指仙宫的婢女。

  • 42 .

    1.指鹤。相传仙人多骑鹤,故称。语本《艺文类聚》卷九十引《相鹤经》:"鹤,阳鸟也,而游于阴,盖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骐骥也。"

  • 43 .

    1.指帝王陵墓上的寝殿。亦借指帝王之墓。

  • 44 .

    1.仙界的贵官。

  • 45 .

    1.指僧寺或道院中敲磬的声音。磬,状如云板,鸣以集众。

  • 46 .

    1.宋代皇家的一种球形大彩灯。

  • 47 .

    1.仙界的乐曲。喻指美妙的乐曲。

  • 48 .

    1.亦作"僊去"。 2.成仙而去。 3.去世。死的婉辞。

  • 49 .

    1.古代统治者以赤雀﹑白雀等的出现为祥瑞,因称"仙雀"。

  • 50 .

    1.仙宫。 2.指帝王的宫阙。

  • 51 .

    1.游船的美称。

  • 52 .

    1.亦作"僊人"。 2.神话传说中长生不老﹑有种种神通的人。 3.唐人用以称女道士。 4.古代杂戏的一种。 5.南北朝时高丽官职名。 6.书法名称的一种。

  • 53 . 人鞭

    1.仙人掌的一种,为多年生植物。茎圆柱形,肉质,有纵行的棱,棱上有丛生的刺,花大,花瓣外面紫色,里面粉红色。供观赏。参见"仙人掌"。

  • 54 . 人博士

    1.北魏时所置官名。专司研究道书及炼制丹药﹑辟谷求仙等事。

  • 55 . 人担

    1.即石担。中国传统体育器械。以长棍两端贯以石轮,可用于举重等。

  • 56 . 人洞

    1.岩洞名。江西庐山名胜之一,在牯岭西北,为悬崖绝壁上天然形成的石洞。洞口有"佛手岩"石刻,为南宋宝佑三年所刻。洞深约三丈,可容纳百十人。清代嘉庆以后,洞为道士主持,改祀吕洞宾,吕洞宾为道教尊奉的仙人,故称为"仙人洞"。岩下悬壁千仞,风光险绝。参阅周銮书《庐山史话》五。

  • 57 . 人关

    1.关隘名。在今陕西省凤县和甘肃省徽县之南。为渭河流域通往四川盆地的交通要隘。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吴玠与弟璘于此大破金兀朮军,确保巴蜀。参阅《宋史纪事本末》卷六九﹑《读史方舆纪要.汉中府.凤县》。

  • 58 . 人观

    1.西汉长安城外观名。

  • 59 . 人桂

    1.旧时称举进士为折桂,因以"仙人桂"借指科举功名。

  • 60 . 人花

    1.亦作"僊人花"。 2.乌莲花的别名。又称万连。

  • 61 . 人酒

    1.人乳的别名。

  • 62 . 人箓

    1.指神仙秘籍或道教经典。

  • 63 . 人桥

    1.浙江省雁荡山名胜之一。在雁荡蔡家岭附近的仙亭山背脊,两崖对峙,石桥横架其上,长约百米,宽约二十米,传说东周灵王太子晋骑鹤吹箫于此,后人因称"仙人桥"。明章纶有《仙人桥》诗。亦省称"仙桥"。

  • 64 . 人球

    1.仙人掌的一种,又称仙人拳。为多年生植物。茎球形或椭圆型,肉质,有纵行的棱,棱上有丛生的刺,花大,红色或白色,供观赏。参见"仙人掌"。

  • 65 . 人拳

    1.即仙人球。

  • 66 . 人绦

    1.草名。茎细,丛生数条,生于深山石上或朽木中。

  • 67 . 人桃

    1.桃实名。又名冬桃﹑西王母桃。

  • 68 . 人跳

    1.旧时以美女为诱饵,设置骗局诈取钱财的一种圈套。

  • 69 . 人杏

    1.《太平广记》卷四一○"仙人杏"引《述异记》:"南海中多杏。海上人云:仙人种杏处。汉时,尝有人舟行遇风,泊此洲五六日,日食杏,故免死。"后因以"仙人杏"为杏的美称。

  • 70 . 人衣

    1.仙人的衣裳。亦用以比喻白色的云气。 2.人胞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一.人胞》。

  • 71 . 人欹器

    1.北朝西魏文帝时所造的攲器。

  • 72 . 人栽豆

    1.中国传统魔术名。用五个红色的小球进行表演。由宋代的幻术"泥丸"衍化而成。

  • 73 . 人枣

    1.枣实名。

  • 74 . 人摘豆

    1.即仙人栽豆。我国传统魔术名。

  • 75 . 人掌

    ①双子叶植物,仙人掌科。多浆植物。常丛生,灌木状。茎肥厚多汁,叶退化成刺。花喇叭形、漏斗形或钟形,纯白、黄色或红色。果实大多为浆果,鲜红可爱。有很高观赏价值。原产热带干旱的荒漠地区,中国西南部也有分布。 ②诗集。公刘作。1980年出版。收诗八十四首。诗作抨击极“左”路线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巨大变化,讴歌边防战士的高尚情操。风格严峻,具有较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

  • 76 . 人掌茶

    1.茶叶名。唐时产荆州当阳县玉泉山。

  • 77 . 人杖

    1.菜名。可入药。又名仙人杖草。 2.枸杞的别名。为常用中药。 3.中药名。一种枯笋。 4.仙人掌的一种。多年生植物。全身长有细毛刺,茎成圆形,长一米左右,形状象拐杖。五六月间,开黄色花朵于杖的顶端。供观赏。参见"仙人掌"。

  • 78 . 人柱

    旧时鄂伦春族住房。流行于今内蒙古等地。用三十多根木杆搭成半张开的雨伞架子状,上盖桦树皮、狍皮或布匹。室内三面炕床,一面置门,当中有一火炕,供煮肉用。内正面是客人席,只准男人坐卧,右侧是老人席位,左侧是年轻夫妇席位。

  • 79 .

    1.指仙霞岭。

  • 80 . 霞关

    1.关名。在浙江省江山县南仙霞岭上。详"仙霞岭"。参阅《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一》。

  • 81 . 霞岭

    1.在浙江省西南部,绵延浙﹑闽﹑赣边境。西南接武夷山,东北接天台山,为钱塘江﹑瓯江及闽江分水岭。主峰披云尖在龙泉县南。同名山峰在江山县南。南端有仙霞关,为浙﹑闽交通要道。

  • 82 .

    1.亦作"僊僊"。 2.轻盈貌。轻举貌。 3.飘逸貌。 4.形容善于言辞。

  • 83 .

    1.仙人所居处;仙界。 2.对别人家乡的美称。 3.借称所爱者的居处。

  • 84 .

    1.道教谓成仙者所具有的骨相。

  • 85 .

    1.指道家超脱人世的思想。 2.比喻卓越的文思才情。

  • 86 .

    1.仙界的萱草。喻指长寿的母亲。

  • 87 .

    1.传说有仙人遗迹的山洞。

  • 88 .

    1.茶叶的美称。

  • 89 .

    1.极其艳丽的美色。

  • 90 .

    1.神仙所制的不死之药。

  • 91 .

    1.学仙的要旨。

  • 92 .

    1.唐时门下﹑中书两省在宫中左右掖,因以"仙掖"借称门下﹑中书两省。

  • 93 .

    1.指美酒。

  • 94 . 液琼浆

    指美酒。

  • 95 .

    1.指皇家的仪仗。

  • 96 .

    1.仙人所奏美妙的音乐。 2.指宫廷的音乐。

  • 97 . 音院

    1.蒙古汗国中统元年设立的掌管乐工的机构。元王朝建立后改称玉宸院。亦用以泛称宫廷音乐机构。

  • 98 . 音烛

    1.烛台名。烛点燃时,引动机关,发为音乐,故称。

  • 99 .

    1.仙人与隐士。 2.谓学仙而隐遁。

  • 100 .

    ①婉指人死,谓游于仙境:太后仙游不返。 ②指道士远游求仙访道:仙游未曾歇。

  • 101 . 游寺

    1.寺名。在今陕西省周至县南。隋代称仙游宫,为隋文帝避暑行宫。唐宣宗时改建为寺。以黑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寺。南寺称仙游寺,北寺称中兴寺。两寺之间有仙游潭,也叫五龙潭,为唐代诗人聚游之所。

  • 102 . 游潭

    1.潭名。在今陕西省周至县南中兴寺及仙游寺之间。又名黑水潭﹑五龙潭。

  • 103 .

    1.指御辇,皇家用的车驾。

  • 104 .

    1.仙宫。借指道观。 2.借指斋宫。

  • 105 .

    传说中仙人常骑鹤,故以“仙羽”指鹤:华亭养仙羽。

  • 106 .

    1.仙界。

  • 107 .

    1.皇帝游幸郊外,用以阻隔行人往来的竹篱。亦指禁苑。

  • 108 .

    1.皇家苑囿。

  • 109 .

    1.道家谓修道成仙的缘分。 2.谓与仙人的情缘。

  • 110 .

    1.道教称神仙所居之处。 2.特指晋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境地桃花源。 3.借指风景胜地或安谧的僻境。

  • 111 .

    1.仙宫;仙境。

  • 112 .

    1.指唐代的集贤殿书院。唐开元十三年,改集仙殿为集贤殿书院,故有"仙院"之称。

  • 113 .

    1.仙女。亦指皇家女子。

  • 114 .

    1.指传说中神灵或仙人所居之山。

  • 115 .

    1.仙人酿的酒。喻美酒。

  • 116 .

    1.仙人的风韵。

  • 117 .

    1.仲思枣的别名。传说北齐时有仙人仲思得此枣种之,因名仙枣。

  • 118 .

    1.雪的别名。

  • 119 .

    1.指学仙者炼丹之灶。

  • 120 .

    1.仙官。秩,俸禄或品级。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