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渔组词
  4. 【渔】开头能组哪些词

【渔】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旧时开办渔行或出租渔船﹑渔具以剥削﹑欺压渔民的恶霸。

  • 2 .

    1.唱渔歌时的一种伴奏乐器。以绳串连的两块竹板。

  • 3 .

    1.亦作"渔?"。 2.摇渔船的桨。借指渔船。

  • 4 .

    1.老渔人。

  • 5 .

    1.犹渔沪。

  • 6 .

    1.捕捞。

  • 7 .

    1.捕捞采集。

  • 8 .

    1.近海可捕鱼的区域。

  • 9 .

    1.渔具。头上有尖刺,用来刺鱼。

  • 10 .

    1.即渔槎。

  • 11 .

    1.渔筏。也指简陋的渔船。

  • 12 .

    1.渔业产品。

  • 13 .

    鱼类、虾蟹类或其他水生经济动物在一定季节内聚集成群游经或滞留的具有捕捞价值的海洋水域。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

  • 14 .

    1.渔人唱的歌。

  • 15 .

    渔业上从事捕捞生产以及为捕捞生产服务的加工运输、调查研究、教学实习、行政监督等专用船舶的统称。从事捕捞生产的船舶,按渔具和捕鱼方法,可分为拖网渔船、围网渔船、流网渔船、定置网渔船、钓船等,以及配合声、光、电、鱼泵等的特殊渔船(如捕鲸和海兽的猎捕船)等。

  • 16 .

    1.渔民聚居的村庄。

  • 17 .

    1.即渔舠。

  • 18 .

    1.一种刀形的小渔船。

  • 19 .

    1.渔船上的灯火。

  • 20 .

    1.渔灯。

  • 21 .

    1.渔人的笛声。

  • 22 .

    1.钓鱼。

  • 23 . 钓徒

    1.指隐士。

  • 24 .

    1.渔民。

  • 25 .

    1.谓掠取。

  • 26 .

    1.即渔沪。

  • 27 .

    侵夺;掠取:渔夺百姓。

  • 28 . 夺侵牟

    渔夺:掠夺;侵牟:侵夺。指掠夺、榨取百姓财物。

  • 29 .

    1.渔船上的帆篷。

  • 30 .

    1.捕鱼为业的人。

  • 31 .

    1.以竹木编成的打鱼船。

  • 32 .

    ①渔翁,捕鱼的老人。 ②《楚辞》篇名。写一渔父因见屈原憔悴困苦,劝他随波逐流,与世浮沉;而屈原则表示决不妥协。篇中表达了两种处世哲学的对立,并明显赞同屈原的立场。一般认为是后人假托屈原之名所作。

  • 33 . 父曲

    1.即渔父引。

  • 34 . 父图

    中国画。元代吴镇作。绢本立轴。水墨。画面为江南水乡景色。远景在上,坡岸逶迤,林皋深秀,孤峰挺出于后,中景一派烟波,浩浩淼淼;近景在下,水滨两树直耸,荫蔽茅屋,芦苇丛边,荡来一叶渔舟。笔墨自然而爽健。

  • 35 . 父行

    1.见"渔父引"。

  • 36 . 父引

    1.词牌名,本为唐教坊曲名。单调十八字,三句三平韵。亦称"渔父行"。

  • 37 .

    1. 渔家妇女。

  • 38 . 竿

    1.钓鱼的竹竿。多作垂钓隐居的象征。

  • 39 . 竿客

    1.指隐居者。

  • 40 .

    1.停泊渔船的港湾。

  • 41 .

    1.亦作"渔歌"。 2.渔人唱的民歌小调。

  • 42 . 歌子

    ①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五十字,押仄声韵。 ②曲牌名。属南曲越调。字句格调与词牌的半阕略异。用作引子。

  • 43 .

    1.渔船。

  • 44 .

    1.古琴名。见宋苏轼《十二琴铭》。

  • 45 .

    1. 从事渔业生产的工人。如: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水师,即船工。)——宋· 苏轼《石钟山记》。

  • 46 .

    1.一种钩形的渔具。

  • 47 .

    1.一种竹制渔具。笼形而长,两头有口,口小腹大,进口插逆向竹片,鱼得入而不得出。

  • 48 .

    1.鱼网。 2.撒网捕鱼。

  • 49 .

    1.旧时道士唱道情用的敲击乐器。以竹筒为体,长约65到100厘米,底端蒙以猪羊护心薄皮,以手敲打。常与简板合用。 2.借指道情。因用渔鼓伴奏而得名。

  • 50 . 光曲

    中国故事片。联华影业公司1934年摄制。蔡楚生编导,王人美、韩兰根、袁丛美主演。渔霸何仁斋逼死渔民徐福后,又强迫徐妻抛下襁褓中的孪生兄妹,到何家做奶妈抵债。十八年后,徐家兄妹因渔村破败流落上海。与由徐妻哺育长大的何家少爷子英相遇。不久,何仁斋因家财被交际花卷盗而自杀。子英与徐家兄妹一起回渔村。最后徐家兄长因在捕鱼中受伤死去。

  • 51 . 海樵山

    入海打鱼,上山砍柴。借指隐居生活。

  • 52 .

    1.以捕鱼为业的人家。

  • 53 .

    1.捕鱼用的竹栅。

  • 54 .

    1. “渔业工会”的简称,是由渔民组成的民间团体。

  • 55 .

    渔船上的灯火:江枫渔火对愁眠。

  • 56 .

    1.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 57 .

    1.沿海水域鱼类成群出现﹑利于捕捞的季节。

  • 58 .

    1.打渔为业的人家。

  • 59 . 家傲

    ①词牌名。双调,六十二字,押仄声韵。也有上下阕各押二平声韵三仄声韵的作品。 ②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南曲较常见,属中吕宫。有二体。一体字句格律与词牌相同,也有只用半阕的;另一体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 60 . 家傲

    词篇名。北宋范仲淹作。题为“秋思”。当时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篇中描写边塞的特异风光,抒发将士为国守边的豪情和思乡之苦。风格慷慨悲凉,开宋代豪放派词之先声。

  • 61 .

    1.掠取,劫夺。

  • 62 . 经猎史

    渔、猎:涉猎。泛览群经,博涉诸史。形容博览群书,知识广博。

  • 63 .

    1.捕捉鱼虾等的器具。

  • 64 .

    1.侵夺,剥削。

  • 65 .

    1.旧时官府向渔人征收的渔税。

  • 66 .

    1.打鱼的年轻男子。

  • 67 .

    1.渔人捕鱼时用以敲船舷﹑惊鱼入网的长木。 2.指渔船。

  • 68 .

    1.大规模的捕鱼工作。

  • 69 .

    不正当地谋取利益:坐收渔利|从中渔利。

  • 70 .

    1.即渔沪。

  • 71 .

    1.鱼梁。筑堰拦水捕鱼的一种设施。

  • 72 .

    1.渔家小屋。

  • 73 .

    1.捕鱼打猎。 2.谓掠夺。 3.谓贪逐美色。 4.谓泛览,涉猎。 5.谓窃取。

  • 74 .

    1. 捕鱼类或贝类的一种器具。

  • 75 .

    1.捕鱼的轮船。

  • 76 .

    1.可捕捞鱼类的湖泊。

  • 77 .

    1.指以舟为家的渔民。

  • 78 .

    1.掠夺百姓。 2.以捕鱼为业的人。

  • 79 .

    1.渔歌。

  • 80 .

    1. 渔妇。

  • 81 .

    1.江河边打鱼的出入口处。

  • 82 .

    1.捕鱼的器具。

  • 83 .

    1.打鱼砍柴。 2.渔人和樵夫。 3.指隐居。

  • 84 .

    1.掠取,侵夺。

  • 85 .

    1.侵夺占取。

  • 86 .

    1. 在某个地方或特定水域内尤其是用围网或拉网获取鱼的合法权利。

  • 87 .

    1.以捕鱼为业的人。 2.古掌渔之官。

  • 88 . 人得利

    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

  • 89 . 人之利

    渔人: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 90 .

    1.猎取美女。

  • 91 .

    1.渔业商贩。

  • 92 .

    1.渔人的住所。

  • 93 .

    1.犹涉猎。广泛涉及。

  • 94 .

    1.古代官名。掌鱼之官。 2.渔人。

  • 95 .

    1.侵夺,掠取。 2.指觅食。

  • 96 .

    1.买卖鱼类的场所。 2.谓用不正当的手段购买。

  • 97 .

    1.捕渔业。

  • 98 .

    1.渔屋。

  • 99 .

    1.渔翁。

  • 100 .

    1.亦作"渔簔"。 2.渔人的蓑衣。

  • 101 .

    1.见"渔蓑"。

  • 102 .

    1.养殖鱼类的池塘。

  • 103 .

    1.捕鱼打猎。

  • 104 .

    1.小型轻快的渔船。

  • 105 .

    1.渔家小孩。 2.唐朝诗人张志和的童仆。

  • 106 .

    1.犹渔港。

  • 107 .

    1.捕鱼用的网。

  • 108 .

    ①捕鱼的老人。 ②诗篇名。唐代柳宗元作。当时作者被贬永州(今湖南零陵)。本诗通过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自身遭受打击后寻求超脱的心境。名句“烟销日出不见人,fc32乃一声山水绿”尤为人称道。

  • 109 . 翁得利

    渔翁: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 110 . 翁之利

    犹言渔人之利。

  • 111 .

    1.渔人之屋。

  • 112 .

    1.渔民聚居的地区。

  • 113 .

    1.旧时专门经营水产买卖的行栈。

  • 114 .

    海洋渔业中指某种鱼类或其他水生动物在某一水域高度密集,有利于大量捕捞的时期。因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由于生理、遗传以及外界环境因素,形成有规律的产卵、洄游、密集滞留而形成。以其出现的季节不同,有春汛、冬汛之分。

  • 115 .

    1.旧时为渔人﹑渔贩买卖双方说合交易﹑从中取得佣金的商行。

  • 116 .

    1.地名。战国燕置渔阳郡,秦汉治所在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 2.地名。唐玄宗天宝元年改蓟州为渔阳郡﹐治所在渔阳(今天津市蓟县)。 3.即《渔阳参挝》。 4.复姓。汉有少府渔阳鸿。见《通志.氏族三》。

  • 117 . 阳鞞鼓

    指公元755年安禄山于渔阳举兵叛唐事。鞞鼓,骑兵用的小鼓。后亦用为外族侵略之典。

  • 118 . 阳参挝

    1.鼓曲名。亦称"渔阳掺挝"。

  • 119 . 阳操

    1.即《渔阳参挝》。

  • 120 . 阳掺

    1.即《渔阳参挝》。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