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余组词
  4. 【余】结尾能组哪些词

【余】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财政结

    也称“预算结余”。各级财政机关执行年度预算收支的结余。在各级总预算单位中,其年终的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调入资金等的全年收入合计,大于其预算支出、上解支出、补助支出等的全年支出合计,其差额即为本年财政结余。

  • 2 . 币

    1.营造用料的剩余部分。币,通"敝"。

  • 3 . 比上不足,比下有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 4 . 镑

    1.与"镑亏"相对而言。旧中国以银或银元为货币时对国外支付因英镑汇价下跌所造成的赢利。参见"镑亏"。

  • 5 . 编

    (军队、机关等)整编后多余的:~人员。

  • 6 . 逋

    1.拖欠未清。

  • 7 . 残

    1.残存。 2.指残存的人或事物。

  • 8 . 比下有

    比:比较。对所处的中等地位感到知足。形容满足现状,不求进取。

  • 9 . 比

    1.古人辫发上的一种金属饰物。

  • 10 . 伯

    1.古代传说最初制造衣裳的人。

  • 11 . 别

    1.其他。

  • 12 . 宾

    1.栉的别称,古人辫发上的铜制饰物。

  • 13 . 成事不足,败事有

    不能把事情办好,反而把事情弄坏。多用来指斥办事拙劣或故意不让事情办成的人。

  • 14 . 成事不足,坏事有

    成:成就;足:足够。指事情不但办不好,反而把事情弄坏。用于指责办事拙劣或故意不让事情办成的人。

  • 15 . 才识有

    才:才能;识:见识。才能和见识都有剩余。指才能很高,见识极广。

  • 16 . 长

    1.多馀。

  • 17 . 爨下

    1.谓灶下烧残的良木。典出《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后以"爨下余"比喻幸免于难的良材。

  • 18 . 春

    1.春天将尽未尽之时。

  • 19 . 绰绰有

    绰绰:宽裕的样子。形容房屋或钱财非常宽裕,用不完。

  • 20 . 绰然有

    绰然:宽裕的样子。形容非常宽裕,态度从容,不慌不忙。

  • 21 . 词

    1.曲的别称。意谓曲是由词发展而来的。

  • 22 . 大

    1.见"小余"。

  • 23 . 斗

    1.旧时官府仓场中的一种额外苛敛。

  • 24 . 荡然无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25 . 刀锯之

    刀锯:古代刑具,代指刑罚。受刑之余。指阉人。

  • 26 . 读书三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 27 . 扶

    1.古国名。位于松花江平原。晋太康年间为鲜卑族慕容氏所破,后复受他族频频袭扰,至南朝宋﹑齐间消亡。参阅《后汉书.东夷传.夫馀国》﹑《晋书.四夷传.夫馀国》。后借为假托的国名。 2.复姓。唐有司稼正卿扶馀隆。见《金石萃编.唐赠泰师孔宣公碑》阴《干封祭文》。

  • 28 . 俸

    1.俸禄所馀。

  • 29 . 多

    ①超过需要数量的:把~的粮食卖给国家。 ②不必要的:把文章中~的字句删掉ㄧ你这种担心完全是~的。

  • 30 . 公

    办公时间以外的时间:~以写字、画画儿作为消遣。

  • 31 . 陔

    1.奉养父母之馀暇。

  • 32 . 丰

    1.犹富裕。

  • 33 . 附

    1.超过钱粮征收定额的多馀部分。

  • 34 . 夫

    1.古国名。汉代夫馀族所建。在今东北地区。 2.复姓。

  • 35 . 敷

    1.馀留;馀下。

  • 36 . 富富有

    形容东西量多,满足需要外,还有富余。

  • 37 . 副

    1.方言。犹多馀。

  • 38 . 腐

    1.腐朽废弃之物。 2.为深自贬抑之辞。

  • 39 . 富

    足够而有剩余:~人员ㄧ把~的钱存银行 ㄧ时间还~,不必着急ㄧ这里抽水机有~,可以支援你们两台。

  • 40 . 姑

    1.山名。即姑苏山。 2.海名。

  • 41 . 耗

    1.犹耗羡。

  • 42 . 工

    工作时间以外的:他利用~时间学习文化知识。

  • 43 . 狗鼠不食汝

    1.见"狗猪不食其余"。

  • 44 . 狗彘不食其

    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极其卑鄙龌龊。

  • 45 . 狗彘不食汝

    1.见"狗猪不食其余"。

  • 46 . 狗猪不食其

    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 47 . 攻其一点,不及其

    对于人或事不从全面看,只是抓住一点就攻击。多指有偏见的批评。

  • 48 . 贡

    1.宋时对待补太学生的嘲谑语。 2.御膳赐及民间者谓贡馀。 3.纸名。

  • 49 . 关

    1.旧中国关税自1842年起,陆续作为各种外债﹑赔款的担保,每年关税收入,在尽先归还外债﹑赔款及支付海关经费后,所馀之款由中国政府收用,称"关余"。

  • 50 . 归

    1.谓积月之馀日以置闰月。 2.终结。

  • 51 . 过

    1.过头;过分。

  • 52 . 海外扶

    扶余:传说中的古国名,有说是今天的日本,也有说是今天的南美洲。比喻遥远的与世隔绝的异国他乡。

  • 53 . 荒

    1.荒乱后的灾民。

  • 54 . 戋

    1.残余。

  • 55 . 畸

    1.指未被侵占的残馀土地。

  • 56 . 灰灭无

    灰灭:人或事物像灰烬般消灭。比喻人或物已经不复存在。

  • 57 . 恢恢有

    恢恢:形容宽广。薄薄的刀刃插入骨节间,仍觉宽广,还有回旋余地。常形容本领大,技巧高,处理问题毫不费力。

  • 58 . 积

    1.积存﹐多馀。

  • 59 . 贾

    1.炫示馀勇;用其馀力。

  • 60 . 劫

    1.亦作"劫余"。 2.谓灾难之后。

  • 61 . 孑

    1.剩余,残余。

  • 62 . 节

    ①因节约而剩下:每月能~三五十元。 ②指节余的钱或东西:把全部~捐给了灾区。

  • 63 . 烬

    1.烧剩的东西。 2.引申为残馀。

  • 64 . 接

    1.即荇菜。

  • 65 . 结

    ①结算后余下:这个月~二十元钱。 ②结算后余下的钱。

  • 66 . 酒后茶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67 . 净

    除去用掉的剩余下来的(钱或物)。

  • 68 . 枯骨之

    枯骨:白骨,引申为死人。比喻垂死的人。

  • 69 . 宽

    ①宽阔舒畅。 ②宽裕:他近两年手头~多了。

  • 70 . 军

    1.指未取得正式军籍的军人。

  • 71 . 馂

    1.吃剩馀的食物。 2.馀剩的食物。 3.比喻残剩的东西。

  • 72 . 课

    上课时间以外的:~时间。

  • 73 . 空

    空闲:~房屋 ㄧ~时间。

  • 74 . 枯朽之

    指衰病残年。

  • 75 . 戮

    1.谓幸免于刑戮的罪人。

  • 76 . 零

    1.剩下的零数﹔多馀。

  • 77 . 梦

    1.梦后。

  • 78 . 其

    1.下剩的;其他。 2.犹言有馀﹐有多。

  • 79 . 平

    1.清代地方政府上缴正项钱粮时另给户部的部分。一般来源于赋税的加派,亦有另立名目加征的。清初各省解缴户部税银,每一千两随解平馀银二十五两,称随平陋规。其后,户部与地方官吏协议共同分肥,解部减一半,馀归地方。乾隆元年,明文规定平馀银分给各部院官吏作为补助费,称"养廉"。乾隆二年,四川省在火耗羡馀外,每银百两提解六钱,名平馀,充各衙门使用。有的地方官吏收税时加重戥子称银,所得溢额银两亦名平馀。

  • 80 . 弃

    1.抛弃多馀之物。 2.所抛弃的多馀之物。

  • 81 . 三

    1.《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遇言:'﹝读书﹞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后以"三余"泛指空闲时间。 2.指余干﹑余姚﹑余杭三县。

  • 82 . 奇

    1.多馀﹐富馀。

  • 83 . 庆

    1.谓先世积善的遗泽。语本《易.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 84 . 饶

    1.富饶馀裕。

  • 85 . 秦

    1.指秦代的遗迹。

  • 86 . 日

    1.指夕阳。

  • 87 . 日计不足,岁计有

    每天算下来没有多少,一年算下来就很多了。比喻积少成多。也比喻凡事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有很大收获。

  • 88 . 穷

    1.谓最后所剩的。

  • 89 . 闰

    1.农历一年和一回归年相比所多馀的时日。 2.指闰月。 3.指增添。

  • 90 . 筛

    1. 在粉碎过程中的筛上物(不能通过筛的物料)。

  • 91 . 冗

    1. 多余的重复或罗嗦话。

  • 92 . 上方不足,下比有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93 . 扫地无

    指彻底干净,毫无存留。同“扫地俱尽”。

  • 94 . 拾人唾

    比喻自己没有创同,只是抄袭别人的言论、见解。见“拾人涕唾”。

  • 95 . 拾唾

    1.亦作"拾余唾"。同"拾人涕唾"。

  • 96 . 商

    1.唐诗人元结,少居商馀山,着《元子》十篇,自称元子。见《新唐书.元结传》。后以"商余"泛指元氏乡里。

  • 97 . 剩

    多出来的;遗留下来的:剩余物资。

  • 98 . 升堂有

    升堂和入室是孔子用来比喻学问所达到的两种境界。比喻学问已经达到精深的境地。

  • 99 . 诗

    指词。言词由诗发展而来。

  • 100 . 事不有

    谓达到极点。

  • 101 . 睡

    1.谓睡醒后。

  • 102 . 唾

    1.唾液之余。喻别人的点滴言论。

  • 103 . 王

    1.鱼名。

  • 104 . 暇

    1.空闲时间。

  • 105 . 无

    1.没有剩余﹑残留。 2.指没有余留之物。 3.指没有多余资财。 4.佛教语。指无余?盘,谓"生死"的因果泯灭,不再受生于三界。

  • 106 . 宵

    1.晩上的闲暇时间。

  • 107 . 吴王脍

    1.传说中的鱼名。

  • 108 . 闲

    1.亦作"闲余"。 2.指空闲的时间。

  • 109 . 下

    1.其余;余剩。

  • 110 . 绪

    1.抽丝后留在蚕茧上的残丝。借指事物之残余或主体之外所剩余者。 2.后代。

  • 111 . 盐

    1.旧中国每年盐税收入中扣除付外债本息和支付盐务行政经费后的馀款,称"盐余"。

  • 112 . 羡

    1.盈馀;剩馀。 2.唐以后地方官员以赋税盈馀的名义向朝廷进贡的财物。 3.清代州县在正赋外还增征附加额,这部分收入除去实际耗费和归州县官吏支配的以外,其馀的解送上司,名为羡馀。

  • 113 . 熏腐之

    熏腐:阉割。腐刑之后。指宦官。

  • 114 . 胥

    1.村落的角隅。 2.亦作"胥邪"。椰子树的别名。 3.人名。一说箕子之名﹐一说比干之名。

  • 115 . 小

    1.凡不满一甲(即六十)余下的日数称大馀﹐不满一日(包括夜)余下的分数称小馀。"大余"﹑"小余"各分前﹑后。前"大余"指所求年天正十一月(即今所用的农历前一年十一月)朔那一天的干支﹐前"小余"是指这一天合朔的时刻;后"大余"是指这一年冬至那一天的干支﹐后"小余"是指冬至在这一天的时刻。前"小余"按一日九百四十分计算﹐后"小余"按一日三十二分计算。 2.泛指一日馀下的短暂时光。

  • 116 . 刑

    1.受过肉刑;判过刑。 2.指受过肉刑的人。 3.指阉人。即受过宫刑的人。 4.南朝宋颜延之骂和尚慧琳为刑馀。古代有髡刑,而和尚必须剃光头,故称为"刑余"。

  • 117 . 血

    1.指人的头发。

  • 118 . 纡

    1.迂回曲折。 2.形容人有才气从容不迫。 3.谓歌曲文章曲折有致。

  • 119 . 旬

    1.十多天。

  • 120 . 一览无

    览:看;余:剩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