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在中间组哪些词
1 . 百骸六藏
1.指整个躯体内外。
2 . 版版六十四
版:宋代铸钱的模型。每块铸版都是铸出六十四文钱。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3 . 八六子
1.词牌名。双调平韵﹐起八十八字至九十三字﹐共六体。唐杜牧有《八六子》词。宋秦观《八六子》词有"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之句﹐故又名《感黄鹂》。《词谱》以为宋词中当以晁补之《八六子.喜秋晴》为正体。
4 . 八关十六子
1.唐穆宗时宰相李逢吉所结党羽。《旧唐书.裴度传》:"逢吉之党李仲言﹑张又新﹑李续等,内结中官,外扇朝士,立朋党以沮度,时号'八关十六子',皆交结相关之数也。"指唐代李逢吉党中的八人。《新唐书.李逢吉传》:"其党有张又新﹑李续﹑张权舆﹑刘栖楚﹑李虞﹑程昔范﹑姜洽及训(李训)八人,而傅会者又八人,皆任要剧,故号'八关十六子'。"
5 . 八观六验
1.国君从八个方面﹑六种途径观察﹑考验人臣的方法。
6 . 板板六十四
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比喻刻板不知变通。板:即“版”,铸钱的模子。
7 . 百六公
1.南朝梁张绾之诨号。
8 . 百六阳九
泛指灾难之年或厄运。
9 . 百六掾
1.《晋书.元帝纪》:"﹝建武元年三月﹞辛卯﹐即王位﹐大赦﹐改元……诸参军拜奉车都尉﹐掾属驸马都尉。辟掾属百余人﹐时人谓之'百六掾'。"后因以喻群僚。
10 . 步六孤
1.古代北少数民族复姓。
11 . 吃到五谷想六谷
1.亦作"吃到五谷想六谷"。 2.谓贪得无厌。
12 . 二二六事件
日本法西斯军人的武装政变事件。1936年2月26日,日本军队中一批“少壮派”军官在东京发动兵变,杀死多名政府大臣,企图建立法西斯军阀政府。由于军阀集团的内讧,政变于29日被平息。此后上台的广田弘毅内阁,加紧实行全面军国主义化,使日本迅速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13 . 第六感
1.见"第六感觉"。
14 . 第六感觉
1.指眼﹑耳﹑鼻﹑舌﹑身五官所属的视﹑听﹑嗅﹑味﹑触觉五种感觉以外的敏锐感觉。
15 . 东土六祖
1.佛教禅宗在中国衣钵相传的六位祖师。依次是: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参阅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
16 . 二六板
1.京剧西皮中的调名。又称二六。二六为十二之意。因开口以前,胡琴过门共有十二板,故名。原出于昆曲《水仙子》﹑《刮地风》,多表现愤怒怨望急切之情。如《捉放曹》陈宫的"你那里休道我言多语诈"一段即是。
17 . 二六时
1.十二时辰。旧时以地支分一昼夜为十二时辰,因用以谓一天到晩,整天整夜。
18 . 飞霜六月
旧时比喻有冤狱。
19 . 东京六姓
1.指东汉六个皇后的族党。东京,代指东汉。
20 . 恶语伤人六月寒
1.谓用恶毒的言语中伤别人,使人倍感寒心。
21 . 浮生六记
笔记。清代沈复著。六卷。系作者在嘉庆年间所写的回忆录。分《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六部分。后两记已佚。主要记叙作者与其妻陈芸的家庭生活,其间悲欢离合,写得朴素真挚,凄恻动人。
22 . 二十六史
1."二十五史"加《清史稿》的合称。
23 . 二首六身
1.指"亥"字。七十三岁的隐语。春秋时晋绛县人自谓,"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吏不知,问诸朝,师旷曰,"七十三年矣"。史赵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按亥之篆体上二横为首,以象二万;下三"人"字,"人"字形同"六"字,象六千六百六十。二万六千六百六十,即为此老七十三岁的日数。参阅《左传.襄公三十年》文及孔颖达疏。后用以喻高寿。
24 . 干校六记
散文集。杨绛作。1981年出版。收《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六篇。从衣食住行、同志之谊、夫妻之情等琐事中反映知识分子于“文化大革命”中在干校的劳动生活。文笔淡雅细腻,语言诙谐幽默,具有“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格调。
25 . 法不传六耳
指极端秘密,不能让第三者知道。
26 . 冯六郎
1.即冯夷。
27 . 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
指苏俄的工人阶级为反对外国武装干涉,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积极响应俄共(布)的号召,在每周末进行的自觉的义务劳动。这一群众性运动从1919年5月起在全国展开。
28 . 过五关,斩六将
过了五个关口,斩了六员大将。比喻英勇无比。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29 . 过五关斩六将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30 . 亥有二首六身
1.二万六千六百六十日的隐语。谓七十三岁。
31 .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总集名。一名《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明代张溥编。一百十八卷。收录自汉代贾谊至隋代薛道衡一百零三家的诗文,一人一集,每集卷首都有编者题辞,评价作家生平与作品。
32 . 喝六呼幺
1.指掷骰叫采,赌博喧闹。骰子的点从一到六。一叫做幺,染红色。掷时常呼喊以求胜。借指赌博。
33 . 连六鳌
1.见"连六鳌"。
34 . 马六甲
马来西亚古城。人口465万(1982年),华人占75%。曾为王国都城和东南亚国际贸易中心。现为马来西亚重要海港。输出以橡胶、椰干、水产为主。市内有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三保井、三保庙、三保山等古迹。
35 . 马六甲海峡
亚洲东南部马来半岛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水道狭长,长1080千米,最窄处宽仅54千米。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经济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通行20万吨海轮。航运繁忙。
36 . 七符六诏
1.谓多次发布命令。符,兵符。诏,诏书。
37 . 七情六欲
泛指人的喜、怒、哀、乐和嗜欲等。
38 . 破六韩
1.见"破落汗"。
39 . 平行六面体
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平行六面体称为直平行六面体,侧棱与底面不垂直的称为斜平行六面体。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平行六面体的特例。平行六面体有下列性质:(1)相对两个面平行且全等;(2)四条对角线相交于一点,且被交点平分;(3)四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各棱的平方和。
40 . 普六茹
1.亦作"普陋茹"。 2.鲜卑诸姓之一。北魏孝文帝改茹氏。隋文帝之父杨忠曾因功被赐姓普六茹。见《魏书.官氏志》﹑《隋书.高祖纪上》。
41 . 前六识
1.见"六识"。
42 . 人五人六儿
1. 装模作样,假正经。
43 .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总集名。清代严可均编。七百四十六卷。收录自上古至隋代散文,收作者三千四百九十六人,分代编为十五集。每一作者前有小传。是收辑唐以前散文较为完备的总集。
44 . 三头六臂
三个脑袋,六条胳臂。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领。
45 . 三头六面
指当着众人或有关各方之面。
46 . 三头六证
指众多的人证。
47 . 三百六十节
1.古谓人体骨节有三百六十节。
48 . 三百六十日
1.谓一年。
49 . 三百六十行
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50 . 三班六房
三班:指皂、壮、快班,均为差役;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房,均为书办胥吏。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
51 . 三十六策
1.犹言三十六计。
52 .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1.谓局面已无可挽回,别无良策,只能一走了事。
53 .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54 . 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55 . 三十六洞天
1.道家称神仙居住人间的三十六处名山洞府。
56 . 三十六峰
1.在河南省登封县少室山,上有三十六峰。 2.指福建省崇安县的武夷山。
57 . 三十六宫
1.极言宫殿之多。
58 . 三十六国
1.指汉时西域诸国。大部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汉书.西域传序》:"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王先谦补注:"三十六国者:婼羌﹑楼兰﹑且末﹑小宛﹑精絶﹑戎卢﹑扜弥﹑渠勒﹑于阗﹑皮山﹑乌秅﹑西夜﹑子合﹑蒲犁﹑依耐﹑无雷﹑难兜﹑大宛﹑桃槐﹑休循﹑捐毒﹑莎车﹑疏勒﹑尉头﹑姑墨﹑温宿﹑兹﹑尉犁﹑危须﹑焉耆﹑姑师﹑墨山﹑劫﹑狐胡﹑渠犁﹑乌垒。" 2.指古代相传的海外三十六国。《淮南子.墬形训》:"凡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北至西南方,有修股民﹑天民﹑肃慎民﹑白民﹑沃民
59 . 三十六计
中国古代专讲军事谋略的兵书。约成书于明、清之际。分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六套计谋,每套又分六计,全书共三十六计。每计由解语和按语两部分组成:解语多引用兵法和《易经》;按语是对解语的阐释,引用战例参证。
60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61 . 三十六界
1.见"三十六天"。
62 . 三十六郡
1.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六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裴骃集解:"三十六郡者,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巨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凡三十五,与内史为三十六郡。"清姚鼐《复谈孝廉书》:"按《秦始皇纪》,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在其二十六年,迄三十三年,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是已为三十九郡。至秦亡
63 . 三十六鳞
1.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鳞介篇》:"鲤,脊中鳞一道,每鳞有小黑点,大小皆三十六鳞。"因以"三十六鳞"为鲤鱼的别称。
64 . 三十六书
1.三十六封有关隋兵渡江的告警文书。宋范成大《胭脂井》诗:"三十六书都莫恨,烦将歌舞过扬州。"沈钦韩注:"《大业拾遗録》:炀帝梦见陈后主,语云:'三十六封书,使人恨恨。'前人莫解何谓。盖隋兵渡江警书为张贵妃所沈阁者。"一说三十六非实数,极言其多。
65 . 三十六体
1.唐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皆排行第十六而诗文则以俪偶相夸,世称"三十六体"。
66 . 三十六天
1.道教称神仙居住的天界有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四梵天﹑三清天﹑大罗天,共三十六重。见《云笈七签》卷二一。
67 . 三十六天罡
1.道教称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小说家即以附会于梁山泊中的三十六位头领。《宣和遗事》前集:"天书付天罡院三十六员猛将﹐使呼保义宋江为帅。广行忠义﹐殄灭奸邪。"《水浒传》第七十回:"三十六天罡临化地﹐七十二地煞闹中原。"后亦以喻不畏艰险的英雄人物。
68 . 三十六物
1.佛教称人身有三十六种不净之物,如毛﹑发﹑爪﹑齿﹑泪﹑液﹑唾﹑屎﹑溺等。
69 . 三十六行
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70 .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各行各业都有专家、能手。
71 . 三十六英雄
1.指五代杨行密部下三十六员大将。 2.泛指南朝称名一时的豪杰,非实数。
72 . 三十六雨
指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73 . 三十六玉皇
1.道教所称的三十六天帝。
74 . 三十六苑
1.汉代在北边﹑西边设养马场三十六所,号三十六苑。
75 . 三十六着,走为上着
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76 . 三十六字母
1.宋代汉语语音三十六个声母的代表字,初由唐末守温定为三十个字母,宋代等韵学家又增非﹑敷﹑奉﹑微﹑床﹑娘六母,合称"三十六字母"。
77 . 三人六样话
形容说法不一。
78 . 三人误大事,六耳不通谋
1.喻人多不易保密。
79 . 三笔六诗
1.谓刘孝仪长于文,刘孝威工于诗。
80 . 三波六折
指各种波折。
81 . 三茶六饭
比喻招待客人非常周到。
82 . 三茶六礼
犹言明媒正娶。旧指正式婚姻。
83 . 三对六面
人 指会同当事双方及中间人或见证人。
84 . 三宫六院
泛指帝王的妃嫔。
85 . 三姑六婆
比喻不务正业的妇女。
86 . 三翮六翼
1.九鼎的别名。
87 . 三棘六异
1.同"三翮六翼"。 2.指九鼎。
88 . 三街六市
泛称各街市。
89 . 三街六巷
泛指大街小巷。
90 . 三六九
1.犹言常常,经常。 2.指大概的数目。
91 . 三六九比势
1.谓旗鼓相当,势均力敌。
92 . 三六九等
指等级和类别多,有种种差别。
93 . 三媒六证
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还必须有媒人介绍。表示郑重其事。
94 . 三千六百钓
1.指吕尚钓于渭滨遇文王事。相传吕尚(俗称姜太公)年七十钓于渭水之滨,八十岁遇文王,举而用之,其间共十年,故称"三千六百钓"。事见《史记.齐太公世家》。
95 . 三亲六故
亲戚故旧的总称。
96 . 三亲六眷
三亲:父母、兄弟、夫妇;眷:家属、亲戚。泛指众亲戚。
97 . 三十六陂
1.地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诗文中常用来指湖泊多。
98 . 三首六臂
神道的形状。后比喻神通广大,本领出众。同“三头六臂”。
99 . 三书六礼
1.旧时婚礼,男家须具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礼仪,谓之"六礼"。在纳采﹑纳征﹑亲迎时,男家还要备置礼物,以书面致送女家,谓之"三书"。
100 . 三推六问
推:推究;问:审问。旧时指反复审训。
101 . 三万六千场
1.见"三万六千日"。
102 . 三万六千日
1.一百年,谓人的一生。
103 . 三灾六难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同“三灾八难”。
104 . 三真六草
真:正楷;草:草体。泛指各种书体。
105 . 身怀六甲
六甲:传说为上帝造物的日子。指妇女怀孕。
106 . 十六才子
1.古史相传高阳氏有才子八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合称"十六才子"。见《左传.文公十八年》。后用为称颂皇帝的辅佐大臣之典。
107 . 十六国
历史时期名。西晋末年,各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在北方先后建立割据政权。从公元304年刘渊称王起,到439年北魏统一中国北方为止,一百三十五年间在北方黄河流域和今四川地区建立的割据政权,计有成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夏等十六国,另外还有冉魏、西燕及代等政权,历史上泛称这段时期为十六国时期。
108 . 十六角
1.塔的别名。
109 . 十六进制
进位采用“逢16进1”的计数方法。计数基数是16。在十六进制的数中,各位上可能出现的数字有16个,即为0、1、2、3、4、5、6、7、8、9、a、b、c、d、e、f。其中a、b、c、d、e、f分别表示十进制数的10、11、12、13、14、15。
110 . 十六楼
1.明初南京十四处官伎住的楼与南市﹑北市两楼的合称。
111 . 十六罗汉
1.指释迦的十六名上足弟子。即宾度罗跋罗惰阇﹑迦诺迦伐蹉﹑迦诺迦跋厘惰阇﹑苏频陀﹑诺讵罗﹑跋陀罗﹑迦哩迦﹑伐阇罗弗多罗﹑戍博迦﹑半托迦﹑罗怙罗﹑那伽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荼半托迦。参见"十八罗汉"。
112 . 十六天魔
1.古代宫中表演天魔舞的十六名宫女。
113 . 十六烷值
表示柴油发火性能的指标。将试样柴油与由十六烷(其十六烷值规定为100)和α甲基萘(其十六烷值规定为0)配制的标准燃料进行对比试验,当试样柴油与某一配制标准燃料发火性能数据一致时,该标准燃料中十六烷的体积百分率,即为试样柴油的十六烷值。
114 . 十六卫
1.唐代掌管皇宫宿卫的禁军的总称。名为:卫﹑骁卫﹑武卫﹑威卫﹑领军﹑金吾﹑监门﹑千牛,各分左右,共十六卫。
115 . 十六相
1.即十六族。
116 . 十六院
1.隋炀帝于西苑所筑的十六宫院。
117 . 十六宅
1.唐末诸王共居的第宅。武宗﹑宣宗皆由中官从十六宅迎立登位。昭宗时,韩建围十六宅,尽杀诸王,宅遂废。
118 . 十六字诀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简称。中国工农红军游击战争的指导原则。1928年5月开始形成,以后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有进一步的发展。
119 . 十六字令
1.词牌名。又名《归字谣》﹑《苍梧谣》。因全词为十六字,故名。单调,三平韵。
120 . 十六字心传
1.指《书.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个字。宋儒把这十六字看作尧﹑舜﹑禹心心相传的个人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的原则。 2.借指传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