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1740-1748年欧洲的一场国际性战争。174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去世,因无男性继承人,立遗嘱由女儿玛丽亚·特利莎继承奥地利所有领地。但普鲁士、法国等国反对,引起战争。奥地利在英国、俄国等国支持下,保住了玛丽亚·特利莎的继承权。但普鲁士夺得西里西亚,成为强国。
2 . 北方战争
1700-1721年俄国为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和瑞典进行的战争。初俄军屡败。沙皇彼得一世厉行改革,建立舰队,新建首都圣彼得堡。1709年,俄军在波尔塔瓦战役获胜后,扭转战局。1721年,俄瑞签订条约,俄国获得了波罗的海沿岸广大地区和出海口。
3 . 鄙争
1.谓用不正当的手法争夺。
4 . 暗斗明争
暗里明里都在进行斗争。常形容尽力争权夺利。
5 . 百年战争
1337-1453年英国和法国封建君主为争夺法国西南部领地而进行的长达百余年的战争。战争前期法国多次遭受重大失败,国家处于危亡关头。1429年,法国女英雄贞德率军解救了奥尔良,战争出现转机。战争最后以英国失败告终,法国从英国手中收复了除加莱港外的所有国土。
6 . 驳争
1.辩驳争论。
7 . 辩争
1.争论﹐争辩。
8 . 北伐战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基础进行的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革命战争(1926-1927)。因这次战争从广东出师北伐,所以叫做北伐战争。参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9 . 兵争
1.以兵争战。
10 . 伯罗奔尼撒战争
古代希腊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首的两大城邦集团争夺希腊地区霸权的战争。公元前431年开始。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在陆上占有优势,多次围攻雅典。而雅典则在海上称雄。后斯巴达在波斯帮助下建立海军,击败雅典舰队,迫使雅典于前404年投降。这次战争后,希腊城邦开始走向衰落。
11 . 不争
不容置疑的:~的事实。
12 . 不正当竞争
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违反诚、信、公平等原则的竞争行为。如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虚假广告、倾销等。
13 . 变争
1.争辩。变,通"辩"。
14 . 辨争
1.争论﹐争辩。辨﹐通"辩"。 2.指争讼﹑争执。
15 . 常规战争
以常规武器为毁伤手段的战争。其战争的规模、突然性和破坏性较核战争为小。
16 . 不多争
1.犹差不多。
17 . 布匿战争
古代罗马与迦太基之间争夺地中海霸权的战争。因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而得名。共三次。公元前264年,双方为争夺西西里岛而爆发战争,后罗马舰队大败迦太基舰队,取得战争胜利。前218年迦太基远征意大利,开始第二次战争,曾连败罗马军,但因孤立无援,后罗马军反攻,迦太基战败求和。前149年,罗马为彻底消灭迦太基再次挑起战争,前146年罗马军攻陷迦太基城,结束战争。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18 . 差争
1.犹争执。
19 . 寸土必争
即使是一点点土地,也要和敌人争夺。形容对敌斗争毫不退让。
20 . 触斗蛮争
触和蛮,《庄子》寓言中蜗牛角上两个小国。见《庄子·则阳》。后以之比喻为私利而争斗。
21 . 德国农民战争
1524-1525年德意志农民大规模的反封建武装起义。起义农民曾提出广泛的反封建纲领《书简》、《十二条款》、《海尔布隆纲领》等。1525年3月,农民领袖闵采尔在米尔豪森城领导建立革命政权“永久议会”。因各地起义军缺乏组织和统一指挥,至1525年8月,起义相继被镇压。
22 . 楚汉相争
刘邦和项羽争夺全国统治权的战争。秦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并分封其他十七人为王。后刘邦乘项羽前往攻击齐地之机,攻占关中,并东进占领项羽根据地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回兵大败刘邦,但刘邦部将韩信攻占赵齐等地,威胁项羽后方。公元前203年,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东属楚,西属汉。次年刘邦主动出击,击败项羽。项羽自杀。刘邦即帝位,建立汉朝。
23 . 丹麦战争
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对丹麦发动的战争。结果丹麦战败,被迫放弃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等地。这是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统一德意志的第一步。
24 . 斗争
①矛盾的双方互相冲突,一方力求战胜另一方:阶级~ㄧ思想~ㄧ跟歪风邪气作坚决的~。 ②群众用说理、揭发、控诉等方式打击敌对分子或坏分子:开~会。 ③努力奋斗:为建设美好的未来而~。
25 . 斗争
①指矛盾的双方互相冲突,力求战胜对方:阶级斗争。 ②用说理、揭发、控诉等方式斗争:斗争反革命分子。 ③尽自己的全力而奋斗:我们现在需要造就一大批为民族解放而斗争到底的先锋队。
26 . 第二次鸦片战争
又称“英法联军之役”。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的侵华战争。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炮轰广州。次年,法国也乘机出兵,与英国组成侵华联军。联军先后攻陷广州、大沽,直逼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沙俄又逼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1860年,英法联军扩大战争,攻陷天津、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行宫。不久,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由于外国的蛮横侵略和清政府的妥协投降,使中国又一次大量丧失领土主权。
27 . 非誉交争
非:同“诽”;交:交替;争:争执。诽谤和赞誉交织在一起,争持不下。
28 . 非正义战争
为实行阶级压迫或侵略他国实行民族压迫,或争夺势力范围和财富而进行的战争。以违背人民群众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基本特征,阻碍社会进步。有反革命战争、侵略战争等。
29 . 奋争
1.奋斗;奋力争取。
30 . 鼎争
1.三方相争。
31 . 二月抗争
1967年2月,周恩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碰头会。会上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军委领导人,对“文革”的错误作法提出尖锐的批评。围绕“文革”要不要党的领导,应不应将老干部统统打倒,要不要稳定军队等重大问题,同康生、陈伯达、张春桥等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18日,毛泽东召集部分政治局委员开会,批评了在怀仁堂会议上提意见的老同志。此后,又被林彪、江青等诬称为“二月逆流”。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中共中央正式宣布为“二月逆流”平反。
32 . 俄法一八一二年战争
1812年俄国人民反对法国拿破仑侵略的战争。1812年6月,拿破仑一世率军入侵俄国。俄军战略撤退,避免与法军决战。9月7日,俄军在库图佐夫指挥下,于莫斯科附近的波罗底诺与法军决战,重创法军后撤离莫斯科。法军占领莫斯科后,寻俄军作战不得,因寒冬临近,被迫撤退。一路上不断遭袭击,损失惨重。入侵俄国的失败是拿破仑帝国走向崩溃的开始。
33 . 分秒必争
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充分利用一切时间。
34 . 反右派斗争
1957年6月,因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之机,向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攻击。为此,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右派斗争,到1958年夏季反右派斗争结束。但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1978年,中共中央决定对被划为“右派分子”的人进行全面复查,将错划的予以改正。
35 . 俄土战争
俄国与土耳其之间的战争。从17世纪末至19世纪末,两国进行了十余次战争,俄国胜多负少,相继夺得黑海沿岸、高加索地区和巴尔干半岛大片土地。俄国力图控制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两海峡,因遭英、法等国反对,未能成功。
36 . 鹅鸭之争
1.指细小的矛盾。
37 . 愤争
1.激愤相争。
38 . 法兰西阶级斗争
马克思作于1850年1-11月。分析和总结了法国1848年革命的历史经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第一次使用“无产阶级专政”一词,并阐明这一专政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任务。
39 . 纷争
纠纷;争执:引起一场~。
40 . 乖争
1.纷争。
41 . 高卢战争
公元前58-前51年间,罗马驻高卢(内高卢)的总督恺撒,对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高卢(外高卢,相当今法国、比利时等地)进行的征服战争。恺撒征服高卢后,在政治、军事上的势力大增,为他后来成为罗马独裁者奠定了基础。
42 . 府院之争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总统府和国务院之间的争斗。1917年春,国务总理段祺瑞为扩充实力,主张对德宣战;总统黎元洪则由国会相助,表示反对。段祺瑞指使督军团强迫国会通过宣战案未成,要求解散国会,被黎元洪免职。段即在天津策划武力倒黎。时称“府院之争”。
43 . 分争
1.争斗;争夺。 2.争吵。
44 . 棼争
1.纠纷争执。
45 . 忿争
1.亦作"忿诤"。 2.忿怒相争。
46 . 革争
1.争执;争吵。
47 . 规争
1.劝谏。
48 . 构争
1.互相争执。
49 . 广州反入城斗争
1842-1849年广州人民反对英国侵略者入城的斗争。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人强行要求进入广州城,并欺侮中国商民,群众奋起焚毁洋馆。钦差大臣耆英被迫通知英人暂缓入城。1846年,耆英派员与英人密订进城日期,数千群众闻讯闯入府衙,烧毁知府的官服。1849年,英人重提入城要求,广州十余万民众齐集珠江两岸示威,英人被迫放弃入城要求。
50 . 喙争
1.犹言口舌之争。
51 . 虎斗龙争
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52 . 好让不争
乐于谦让,不喜欢与他人争执。
53 . 海湾战争
1991年1-2月,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与伊拉克在波斯湾地区进行的战争。1990年8月,伊拉克出兵侵占科威特。美国等三十八个国家先后向波斯湾地区派出部队。次年1月17日,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军及该国境内实施空袭。2月24日,多国部队发动地面进攻,迫使伊拉克接受停火,宣布从科威特撤军。
54 . 虎争
1.比喻争夺的剧烈。
55 . 计争
1.计较争执。
56 . 核战争
用核武器进行的战争(区别于‘常规战争’)。
57 . 哄争
1.争斗。
58 . 讧争
1.纷争。
59 . 哗争
1.大声争吵。
60 . 谏争
1.谏诤。争﹐通"诤"。
61 . 鸡鹜相争
鸡鹜:比喻平庸的人。旧指小人互争名利。
62 . 疾争
1.极力争辩。
63 . 蒋冯阎战争
国民党新军阀的一次大混战。1929年,蒋介石为建立独裁统治加紧排除异己,引起各地方军阀强烈不满。1930年3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三派军阀共同反蒋,推阎锡山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参战双方的兵力各有六、七十万人。5月初,两军在商丘、许昌、济南、长沙一带展开大战。因战线地处中原地区,故又称“中原大战”。蒋采取军事打击和金钱收买的办法,削弱和分化了反蒋力量。9月18日,张学良发出拥蒋通电,派兵入关进取平津。阎、李部队分别败退山西和广西。11月4日,阎、冯通电辞职,所部被收编。这次军阀大战,双方共伤亡三十
64 . 蒋桂战争
国民党新军阀的一次大混战。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次北伐占领北京、天津后,蒋介石为建立个人独裁,同国民党其他新军阀的矛盾激化。1929年3月,蒋介石骗拘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广州分会主席李济深,拆散了粤系军阀与桂系军阀的联盟,又以军事进攻和分化收买的方法瓦解武汉地区桂系军队的主力。桂军放弃武汉后,蒋又令陈济棠从广州,何键、龙云从湘南、黔南向桂林、柳州三路进攻,使桂军败退龙州,所部被蒋收编。6月,蒋军占领南宁,李宗仁、白崇禧等逃往香港。
65 . 矜争
1.矜夸争功。
66 . 甲午农民战争
1894年(甲午年)朝鲜农民反对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的武装起义。由全fc69准领导,在全罗道古阜一带爆发。由于起义军号召人民“逐灭倭夷”、“灭尽权贵”,得到广大农民的响应。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侵略势力控制朝鲜。1895年,全fc69准牺牲,起义被日军和朝鲜政府军镇压。
67 . 甲午战争
1894-1895年,日本发动的并吞朝鲜侵略中国的战争。因为1894年是甲午年,所以称甲午战争。
68 . 劫争
1.即劫打。参见"劫打"。
69 . 交争
1.交相谏诤。
70 . 较争
1.差;差些。
71 . 阶级斗争
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
72 . 解放战争
被压迫的民族或阶级为了争取解放而进行的战争,特指我国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73 . 角争
1.角逐争夺。
74 . 竞争
为了自己方面的利益而跟人争胜:贸易~ㄧ~激烈 ㄧ自由~。
75 . 抗美援朝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援助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保卫本国安全而进行的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7月,以美国军队为主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并把战火引向中国边境。10月8日,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并于19日开赴朝鲜前线,与朝鲜人民军共同抗击美国侵略军。同时,在国内掀起了抗美援朝的群众运动。1950年10月25日至次年6月10日为运动战阶段,经过五次战役,将“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由鸭绿江边赶回“三八线”。1951年6月中旬至1953年7月27日为阵地
76 . 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从1937年7月7日日寇向我国北平(今北京)西南卢沟桥驻防的军队进攻起,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止。
77 . 克里米亚战争
1853-1856年俄国与英国、法国、土耳其、撒丁联军进行的战争。因主要战场在克里米亚半岛而得名。1853年俄国为控制黑海海峡,在巴尔干扩张势力,对土耳其开战。1854年英法为助土耳其抗俄,对俄宣战。1855年联军攻克俄军在克里米亚的要塞塞瓦斯托波尔,俄国战败。1856年双方签订《巴黎和约》,俄国通过黑海海峡向南扩张的企图受到重大打击。
78 . 据理力争
依据道理,竭力维护自己方面的权益、观点等。
79 . 据争
1.据理争辩。
80 . 军争
1.谓两军争夺制胜条件。
81 . 抗争
对抗;斗争:据理~。
82 . 力争
①极力争取:~上游 ㄧ~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②极力争辩:据理~。
83 . 莱阳抗捐斗争
1910年山东莱阳知县以筹办新政为名,增加捐税。联庄会首领曲诗文发动抗捐斗争,万余乡民入城请愿。山东巡抚派兵镇压,民众举行武装反抗,坚持斗争两个多月后失败。
84 . 立体战争
在地面、水面、地下、水下、空中以及前方、后方同时或交互进行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因飞机在战争中的使用而出现。随着技术兵器的不断发展,战争的立体性将更为突出。
85 . 两虎相争
两只老虎相互争斗。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
86 . 龙斗虎争
比喻势均力敌的各方之间,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
87 . 龙战虎争
比喻势均力敌的各方之间,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
88 . 面折廷争
面折: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廷争:在朝廷上争论。指直言敢谏。
89 . 面折庭争
指直言敢谏。同“面折廷争”。
90 . 面争
1.当面劝谏或争论。
91 . 美国独立战争
也叫“北美独立战争”。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人民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革命战争。1775年4月,列克星顿枪声揭开了独立战争的序幕。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6月组建由华盛顿任总司令的“大陆军”。1776年7月发表《独立宣言》,向全世界宣告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后,大陆军掌握了战局的主动权。1781年9月,英军主力在约克镇被围投降,战争结束。1783年,英、美签订和约,英国承认十三个殖民地正式独立,美洲出现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92 . 蛮触相争
蛮触:蛮氏、触氏,《庄子》寓言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93 . 论争
1.亦作"论诤"。 2.争辩﹔论战。
94 . 明末农民战争
17世纪中叶推翻明朝的农民起义。1627年,陕西王二聚众起义,各地纷纷响应。1633年,起义军进入中原。李自成、张献忠部逐渐成为起义军主力。1638年,起义军连遭失利。1640年,李自成入河南,提出“均田免赋”口号,两年后达百万之众。1643年进取西安,次年建立大顺政权,攻入北京,推翻明朝。张献忠取得四川,建立大西政权。明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迎战失利,退出北京。1645年,李自成被杀。次年,张献忠败死。余部转入联明抗清斗争。
95 . 门户之争
宗派之间的争论。
96 . 美英战争
1812-1814年间,美国同英国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美国独立战争”。1812年6月,英国强行劫夺美国的船只,美国向英国宣战。战争中英军一度占领华盛顿,但没能彻底打败美国。1814年底,两国媾和,英国再次确认美国的独立。
97 . 面引廷争
指直言敢谏。同“面折廷争”。
98 . 内争
1. 内部的争斗纠纷。
99 . 南北战争
也称“美国内战”。1860年反对黑人奴隶制度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第二年,实行奴隶制的南方十一个州宣布独立,组成南方联盟,并发动了内战。战争初期,南部联军处于优势。1862年,林肯先后颁布《宅地法》和《解放宣言》,并改组军队,获得人民的广泛支持,使战局得以扭转。1865年4月,南部联军宣布投降,战争结束。这场战争,加快了美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进程。
100 . 逆争
1.背叛争夺。
101 . 秦末农民战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9年秋,秦朝政府征发贫民屯戍渔阳(治今北京密云西南),戍卒九百人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东南刘村集),大雨阻道,不能按期到达。秦法误期者斩首,陈胜、吴广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率众起义。起义军迅速发展到数万人,攻克陈县(今河南淮阳)后建立张楚政权,陈胜被推为王。起义军主力向关中进攻,遭到失败。不久,陈胜被叛徒杀害。此后,项羽、刘邦领导的两支起义军成为反秦主力。项羽率部在巨鹿歼灭秦军主力,刘邦则率师攻占咸阳,推翻了秦朝统治。
102 . 朋党之争
朋党:同类的人为怎么目的而相勾结。指封建士大夫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之间的互相斗争。
103 . 你夺我争
指相互争夺。亦作“你争我斗”、“你争我夺”。
104 . 牛李党争
唐代穆宗至宣宗年间(821-859)的朋党之争。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和以李德裕为首的两个朋党,交替当朝,一方得势,必全力罢黜另一方,李宗闵、李德裕先后被贬死,牛僧孺病亡。
105 . 拼争
1. 拼搏;尽全力争夺。如:缺乏与世界强队拼争的身体条件。
106 . 七年战争
18世纪欧洲的一次国际性战争。以英国、普鲁士和汉诺威为一方,法国、奥地利、俄国、西班牙等为另一方。1756年战争开始,英、法两国主要在海上和殖民地进行战争,而普鲁士与俄、奥主要在欧洲中部进行战争。1763年战争结束,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和殖民强国,普鲁士则崛起为欧洲大陆强国。
107 . 普奥战争
又称“七星期战争”。普鲁士和奥地利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战争。1866年6月战争爆发。战争持续仅七个星期,奥地利战败。奥不仅同意割地,并同意解散德意志邦联。由此奥地利被排除于德意志事务之外。
108 . 普法战争
1870-1871年法国与普鲁士之间的战争。1870年7月19日,法皇拿破仑三世对普宣战。战争开始后,法军连遭失败。9月2日,拿破仑三世在色当投降。4日,巴黎发生革命,推翻第二帝国,宣布共和,成立国防政府。不久普军长驱直入。包围巴黎。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1月28日,法德签订停战协定。5月10日,双方正式签订《法兰克福和约》。战争以法国战败而告结束。
109 . 日俄战争
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1904年2月8日,日本舰队偷袭驻在中国旅顺的俄国舰队,战争爆发。次年1月,日军攻陷旅顺。此后又在陆战、海战中接连击败俄军。经美国调停,两国于9月签订《朴次茅斯和约》,俄国被迫让出辽东半岛,并承认日本对朝鲜的特权。
110 . 侵略战争
1.以掠夺和奴役他国人民为目的而进行的战争。一切侵略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
111 . 人民战争
1.无产阶级领导的以人民军队为骨干﹑有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革命战争。 2.比喻有较多人参加的行动或规模较大的群众运动。
112 . 侵争
1.侵犯争夺。
113 . 犬兔之争
比喻毫无意义的争斗。
114 . 全争
1.谓不动一卒﹑不攻一城,完全用智谋使敌降伏。
115 . 雀鼠之争
指强暴侵凌引起的争讼。
116 . 攘争
1.犹争夺。
117 . 壬辰卫国战争
16世纪末朝鲜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争。1592年(农历壬辰年)4月,日本丰臣秀吉派军入侵朝鲜。李朝求助中国明朝。在明军援助下,1593年,两国联军击退日军。1597年,日军再次入侵。朝鲜爱国将领李舜臣率水军大败日军。1598年,明朝再度出兵相援,打败日军。丰臣秀吉死后,日本撤军。同年11月,在露梁海战中,朝、明联军又重创日军,取得战争胜利。
118 . 三元里抗英斗争
鸦片战争中广东人民自发的抗英斗争。1841年5月29日,英军闯入广州城北郊三元里抢劫。次日,附近一百零三乡民众同英军在牛栏冈展开激战,打死打伤几十名英军。31日,广州附近几个县的数万民众乘胜进攻,围困英军盘踞的四方炮台。英军向广州官府求救,广州知府强迫村民解散。
119 . 生存竞争
又称“生存斗争”。主要指生物之间为自身的生存和保留后代所进行的斗争。是达尔文进化论中的一个论点。生物为争夺食物和空间会发生激烈的竞争,只有获胜者才能生存和繁衍后代。
120 . 太平洋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在太平洋地区对日本的战争。1941年12月7日(当地时间),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此后,日军先后占领英国、荷兰的领地香港、马来亚、新加坡、缅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及太平洋上许多岛屿,当地人民进行顽强的抵抗。1943年,美、英等国盟军开始反攻。在中国,日军在抗日军民的有力打击下,陷入困境。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歼灭日本关东军,迫使日本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订投降书,战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