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余组词
  4. 【余】在中间组哪些词

【余】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败事有,成事不足

    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 2 . 残渣

    比喻在消灭或淘汰过程中残存下来的坏人。孽,邪恶的东西。

  • 3 . 不遗

    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 4 . 残年

    指年老体衰。

  • 5 . 不留

    不留一点空余的地方。多形容言语、行动没有留下可回旋的余地。

  • 6 . 茶饭饱

    泛指闲暇之时。

  • 7 . 茶饭后

    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

  • 8 . 茶酒后

    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

  • 9 . 超额剩价值

    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一般由最先采用新技术的企业获取,随着新技术的普及而丧失。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的主要刺激因素。

  • 10 . 齿牙

    1.谓帮人说好话。

  • 11 . 齿牙

    1.见"齿牙余惠"。

  • 12 . 齿牙

    微末的赞扬言辞。比喻不费力的奖励的话。

  • 13 . 绰有

    绰:宽,缓;暇:空闲。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 14 . 绰有

    妍:美丽。形容女子或字画等丰姿秀逸,很有魅力。

  • 15 . 绰有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 16 . 刀俎

    犹虎口余生。

  • 17 . 断袖

    指男性之间的同性恋。同“断袖之癖”。

  • 18 . 东壁

    东邻墙壁上透过来的光。表示对他人有好处而对自己并无损害的照顾或好处。

  • 19 . 扶海外

    扶余:传说中的古国名,有说是今天的日本,也有说是今天的南美洲。比喻遥远的与世隔绝的异国他乡。

  • 20 . 断纸

    断、余:残存的。零星或残存的墨迹。

  • 21 . 多的人

    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满怀理想主义和善良的愿望,对社会有一定的批判能力,但是远离人民,无法摆脱贵族立场,结果一事无成。代表人物有《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奥涅金、《当代英雄》里的毕巧林、《奥勃洛摩夫》里的奥勃洛摩夫等。

  • 22 . 封建

    1.指现代社会中残存的拥护封建制度的分子。

  • 23 . 锋镝

    锋:锋芒。镝:箭镞。指从刀箭下逃生或经过战乱后而活下来。

  • 24 . 干

    1.古代传说中的鸟名。

  • 25 . 耕三

    耕种三年,节余一年的粮食。

  • 26 . 虎口

    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逃脱极危险的境地侥幸活下来。

  • 27 . 回旋

    指做事或说话给自己留有足够进退的空间。

  • 28 . 积恶

    多行不善,则会遭受恶报。劝人不要行恶,以免祸延子孙。

  • 29 . 积善

    积:积累;善:善事;余庆:指先代的遗泽。积德行善之家,恩泽及于子孙。

  • 30 . 积善之家,必有

    积:积累;善:善事;余庆:指先代的遗泽。积德行善之家,恩泽及于子孙。

  • 31 . 劫后

    劫:灾难;余生:侥幸保全的生命。经历灾难以后幸存下来的生命。

  • 32 . 劫

    1.亦作"劫余灰"。 2.劫火的馀灰。

  • 33 . 酒茶后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34 . 酒饭饱

    酒已尽量,饭也吃饱。形容吃饱喝足。

  • 35 . 姜桂

    姜:生姜;桂:肉桂;辛:辛辣。生姜和肉桂长成时的辣味。比喻人越老越刚强。

  • 36 . 流风

    指遗留的风气、习俗。

  • 37 . 流风

    前代流传给后世的风雅韵事。

  • 38 . 流星

    火流星穿越地球大气高层时,在其穿越途中形成的云雾状光带。由电离气体和流星碎片组成。火流星持续时间只有几十秒至几分钟,但流星余迹可存在数小时之久。

  • 39 . 留有

    比喻说话办事留下可以回旋的地方。

  • 40 . 留

    (说话、办事)不走极端,留下回旋的地步。

  • 41 . 目无

    余子:其他的人。眼里没有旁人。形容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 42 . 莫毒也

    再也没有人威胁、危害我了。表示目空一切,认为谁也不能伤害我。

  • 43 . 破巢

    比喻破家或被祸后幸存的人。

  • 44 . 目空

    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同“目中无人”。

  • 45 . 袅袅

    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

  • 46 . 弃其

    1.《淮南子.齐俗训》载:惠施为梁相,从车百乘,犹嫌不足。庄子泽边见之,弃其馀鱼,以示讽诫。后因以"弃其余鱼"比喻节欲知足。

  • 47 . 三读书

    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 48 . 秦

    1.秦望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东南。

  • 49 . 收合

    比喻(战败后)收集残余的士卒。

  • 50 . 收合烬,背城借一

    收合:收聚,整理;余烬:火烧后的残留物,指残兵;借一:借此一战。收拾剩余力量,在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

  • 51 . 少年儿童业体育学校

    (搭shào)在业余、课余对少年儿童进行系统体育运动训练的学校。分普通和重点两种,前者的学生分散在普通中小学上学,课余时间集中到业余体育学校训练;后者的学生集中住宿,在一起进行文化学习和训练。

  • 52 . 拾

    1.见"拾唾余"。

  • 53 . 身其

    指身子留在世间没有多久的时间了。

  • 54 . 剩产品

    1.由劳动者的剩馀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跟"必要产品"相对。

  • 55 . 剩

    探求现象因果联系的方法之一。如已知被研究的某一复杂现象由某种复杂情况引起,将其中已确认有因果联系的部分除开,则剩余的部分也有因果联系。如已知天王星的运行轨道有四个地方发生倾斜,还知道三个地方的倾斜是因为受到三个行星的吸引,由此认为第四个地方的倾斜是因为受到另一个行星的吸引。后来果然发现了这个行星,即海王星。剩余法得出的结果有或然性。

  • 56 . 剩价值

    由雇佣工人创造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体现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不仅能再生产出它本身的价值,并能生产出比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一超过部分就是剩余价值。生产和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工人剩余劳动也形成剩余价值,但归社会或集团所有,不体现剥削关系。

  • 57 . 剩价值规律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表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和占有剩余价值。即资本家用绝对或相对地延长工人剩余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最大限度地获取由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它支配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日益尖锐化以及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趋势。

  • 58 . 剩价值率

    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或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表现。用公式表示: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或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 59 . 剩劳动

    “必要劳动”的对称。超过维持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在私有制社会中即为剥削者所占有的劳动。社会主义社会中剩余产品为社会占有,因此有人认为一切劳动都是必要的,不再存在“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范畴。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

  • 60 . 尸居

    余气:最后一口气。象尸体一样但还有一口气,指人将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气沉沉,无所作为。

  • 61 . 收拾烬,背城借一

    收拾:收聚,整理;余烬:火烧后的残留物,指残兵;借一:借此一战。收拾剩余力量,在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

  • 62 . 死有

    辜:罪。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 63 . 死有

    ?O通“戮”。形容罪大恶极,虽死还杀不够。

  • 64 . 死有

    指虽死尚有罪责。

  • 65 . 死有

    犹死有余辜。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 66 . 死有

    犹死有余辜。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 67 . 损有补不足

    损:减少。减少多余的,添补不足的。原指古代道家的一种平均思想。后也泛指一般的填平补齐。

  • 68 . 太一

    1.药名。石类﹐即禹馀粮之精者。

  • 69 . 所无几

    无几:没有几个。剩下来的没有几个。

  • 70 . 相对剩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的对称。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假定工作日为八小时,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四小时,剩余价值率为100%。如果把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一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就增加一小时,由此增加的剩余价值即为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主要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

  • 71 . 吴

    1.即吴王脍馀。

  • 72 . 心有而力不足

    心里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够。

  • 73 . 心有

    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 74 . 心力绌

    心里想做但力量不够。

  • 75 . 新

    在江西省中部偏西、浙赣铁路线上,赣江支流袁水横贯。1960年设市。人口724万(1995年)。富煤、铁、钨、白云石等矿产资源。有新余钢铁厂。

  • 76 . 刑之人

    余:以后。指太监或受过宫刑的人。也指其他受刑致残的人。

  • 77 . 行有

    做了事情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和时间。

  • 78 . 遗声

    指前人死后在社会上流传的声誉和评价。

  • 79 . 忧患

    忧患:困苦患难;余生:大灾难后侥幸存活的生命。指饱经患难之后侥幸保全下来的生命。

  • 80 . 遗休

    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同“遗芳余烈”。

  • 81 . 遗训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教化。

  • 82 . 遗音

    前人作品的余音和韵致。形容作品美妙。

  • 83 . 业教育

    1.在业余时间进行的教育。业余教育是我国学制的组成部分之一。实施机构为各种业余学校和补习学校等。教学形式有面授﹑函授﹑广播﹑电视等。它对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84 . 遗孽

    指遗留下来的残余势力。

  • 85 . 遗德

    指先人留下的德泽和功业。

  • 86 . 遗恩

    前人遗留下的恩德功业。

  • 87 . 遗芳

    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

  • 88 . 遗芬

    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

  • 89 . 遗风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度文采。

  • 90 . 遗风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教化。

  • 91 . 遗风

    前人留传的风教和业迹。

  • 92 . 遗风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尚情思。

  • 93 . 遗风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

  • 94 . 遗风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同“遗风余俗”。

  • 95 . 遗风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和法式。

  • 96 . 遗风

    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和韵致。

  • 97 . 遗风

    前人遗留下来的风教和德泽。

  • 98 . 遗惠

    前人留下的恩惠德泽。

  • 99 . 因之国

    1.三国蜀谯周所著《仇国论》中虚构的国名。

  • 100 . 越王

    1.见"越王余算"。

  • 101 . 越王

    1.亦作"越王余筭"。 2.一种珊瑚类生物,生南方海中。相传是越王弃于海中的剩余计数筹码变成的。

  • 102 . 昭

    1.古泽薮名。在今山西省祁县西南﹑介休县东北。是《周礼.夏官.职方氏》的并州薮,《尔雅.释地》的十薮之一。《吕氏春秋》作大昭,《淮南子.墬形训》作昭馀,都是九薮之一。《汉书.地理志》改称"九泽",《水经注.汾水》称近邬县(今介休县东北)者为邬泽,俗名邬城泊,近祁县者为祁薮。唐宋时只有邬城泊见于记载,并日渐涸塞。元初在祁县东南浚得细水溉田,称为昭馀池,此后时塞时溢。

  • 103 . 游刃

    犹游刃有余。比喻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 104 . 禹

    1.中药名。又名禹粮石。为一种褐铁矿矿石。性微寒,味甘涩,有涩肠﹑止血功能。相传夏禹治水时弃其余粮于江中,化为此石,故名。见《太平御览》卷九八八引《博物志》。 2.麦门冬的别名。参见"禹葭"。 3.蒒草的别名。

  • 105 . 中国剩定理

    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出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