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百钧
1.三千斤。形容非常重。钧﹐古重量单位﹐三十斤为钧。
2 . 秉钧
1.比喻执政。钧﹐制陶器所用的转轮。
3 . 秉轴持钧
轴:车轴,指中心,枢纽。掌握事物运转的中心和关键。旧指居于宰相的官位。比喻身居政务重任。
4 . 持钧
1.执政。
5 . 淳钧
1.见"淳钩"。
6 . 纯钧
1.亦称"纯钩"。亦称"纯钩"。 2.古宝剑名。 3.泛指剑。
7 . 大钧
1.指天或自然。 2.古乐中的大调。 3.三国魏有《武始》﹑《咸熙》﹑《章斌》三舞﹐总名为《大钧之乐》。
8 . 发引千钧
一根头发系着千钧重的东西。比喻极危急。
9 . 高元钧
山东快书演员。原名金山,河南宁陵人。十一岁开始说唱“武老二”。1936年起对武老二进行改革,形成节奏明快、口风甜脆、幽默风趣的艺术风格,也称“高派”。后将武老二改名为“山东快书”。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武松传》、《一车高粱米》等。作品编为《高元钧山东快书选》等,论著有《山东快书漫谈》等。
10 . 凤钧
1.歌颂太平的乐曲。
11 . 干钧
1.天钧,北极之地,泛指北方。
12 . 国钧
1.犹国柄。
13 . 鸿钧
1.大钧。指天或大自然。 2.比喻国柄;朝政。 3.指鸿恩。
14 . 和钧
1.谓使计量标准准确划一。
15 . 衡钧
1.喻相位。
16 . 洪钧
1.指天。 2.比喻国家政权。
17 . 华彦钧
民间音乐家。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人。自幼从父学习音乐,能奏琵琶、二胡等多种民族乐器。曾为道士和吹鼓手,三十五岁双目失明后沦为流浪艺人。人称“瞎子阿炳”。传谱有二胡曲《听松》、《二泉映月》和琵琶曲《昭君出塞》等。1950年由其本人演奏,经录音整理后出版唱片及乐谱《阿炳曲集》。
18 . 化钧
1.造化之力;教化之权。语本《史记.邹阳列传》:"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裴骃集解引崔浩曰:"以钧制器万殊,故如造化也。" 2.教化普及。
19 . 雷霆万钧
霆:急雷;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20 . 力敌千钧
敌:抵挡;钧:古代重量单位,合当时三斤。形容力气大,能抵挡住几万斤。
21 . 李烈钧
江西武宁人。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曾任云南讲武堂教官。武昌起义后,在九江策动新军起义,任江西都督。1913年在湖口起义,掀起“二次革命”。先后参加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后任国民党中央委员、国民党政府委员。
22 . 冥钧
1.犹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23 . 刘国钧
图书馆学家。字衡如,江苏南京人。曾留学美国,获哲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先后主持金陵大学图书馆、北平图书馆编纂部等。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主任、北京图书馆研究员。著有《中国图书分类法》、《中国书史简编》等。
24 . 六钧
1.《左传·定公八年》:"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杜预注:"颜高﹑鲁人。三十斤为钧﹐六钧百八十斤。古称重,故以为异强。"谓张满弓用力六钧﹐后因以指强弓。
25 . 千钧
1.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26 . 韶钧
1.《韶》乐和钧天广乐。亦泛指优美的乐曲。
27 . 枢钧
1.喻国政。
28 . 天钧
1.亦作"天均"。 2.谓天然均平之理。 3.指极北之地。 4.比喻心。 5.指钧天广乐。神话中的一种天界音乐。
29 . 万钧
形容力量极大:雷霆万钧。
30 . 陶钧
1.亦作"陶均"。 2.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 3.比喻治国的大道。 4.指治理国家。 5.指借以施展治国之才的权位。 6.借指圣王。 7.指天地造化。 8.比喻陶冶﹑造就。
31 . 细钧
1.指五声中的角﹑征﹑羽。
32 . 一发千钧
发:头发;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危险得好象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33 . 叶绍钧
即“叶圣陶”。
34 . 冶钧
1.冶炼铸造。
35 . 一字千钧
钧:古代重量单位,1钧=30斤。形容文字有份量。
36 . 员钧
1.转动制圆器陶模的轮子。
37 . 赵秉钧
河南汝州人。曾任清巡警部尚书。辛亥革命时,帮助袁世凯镇压革命党人。民国成立后,任内务总长、国务总理。1913年受袁世凯指使,派人暗杀宋教仁。因案情揭露,改任直隶都督。后被袁毒死灭口。
38 . 执钧
1.犹掌权。亦指掌权的人。
39 . 运钧
1.亦作"运均"。 2.陶瓷工人制作陶瓷器时所用的转轮。
40 . 朱端钧
导演、戏剧教育家。浙江余姚人。早年参与领导辛酋剧社,后就读于复旦大学,参加复旦剧社。抗战时期任上海剧艺社以及华艺、同茂等剧社导演。建国后任上海戏剧学院教务长、副院长。导演剧目有《孔雀胆》、《上海屋檐下》、《关汉卿》、《年青的一代》等。著有《导演技巧对话》、《舞台创作技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