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开头能组哪些词
- 1 . 侍案- 1.谓侍奉于香案旁。 
- 2 . 侍班- 1.古代臣下轮流在宫内或行在所随侍君王,记事﹑记注起居,或处理其他事务,称侍班,即入直。 
- 3 . 侍婢- 1.侍女;女婢。 
- 4 . 侍曹- 1.随侍曹吏之差役。 
- 5 . 侍侧- 1.陪侍左右。 2.指侍寝,伴眠。 
- 6 . 侍长- 1.金元时代奴仆对主人的称谓。 2.侍妾之长。 
- 7 . 侍朝- 1.侍立朝堂。 
- 8 . 侍臣- 1.侍奉帝王的廷臣。 
- 9 . 侍晨- 1.见"侍帝晨"。 
- 10 . 侍祠- 1.陪从祭祀。 
- 11 . 侍祠官- 1.奉祠之官。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谓之"奉祠"。 
- 12 . 侍从- 1.随侍帝王或尊长左右。 2.随从伺候之人。 3.宋代称翰林学士﹑给事中﹑六尚书﹑侍郎为侍从。 
- 13 . 侍弟- 1.旧时官员对同僚的谦逊的自称。一般用于名帖。 
- 14 . 侍帝晨- 1.道家称侍奉天帝的仙官﹑侍从。晨,通"宸",帝居。 
- 15 . 侍丁- 1.古代留侍父母的丁男。 
- 16 . 侍读- 1.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 2.古代官名。为帝王﹑皇子讲学之官。其职务与侍读学士略同,然级别较其为低。宋有翰林侍读之官,明清沿置翰林院侍读。亦作为侍读学士之省称。 3.古代官名。南北朝唐宋诸王属官,有侍读,侍讲。 4.古代官名。清代内阁所置官。掌勘对本章﹑检校签票。参见《清通志.职官一》。 
- 17 . 侍读博士- 1.古代官名。南朝宋置,授诸王经学。 
- 18 . 侍读学士- 1.官名。唐始设,初属集贤殿书院,职在刊缉经籍。后为翰林院学士之一,职在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备顾问应对。 2.清代内阁所设,掌收发本章﹑总稽翻译,不以翰林出身充任。 
- 19 . 侍儿- 1.侍妾;姬妾。 2.使女;女婢。 3.古代妇女自谦之称。 
- 20 . 侍奉- 1.伺候奉养。 2.侍候,服侍。 3.谓虔诚地致力于。 4.谓信仰。 
- 21 . 侍官- 1.侍中﹑常侍之官。 2.在宫廷中轮番宿卫的军士。 
- 22 . 侍候- 1.服侍;伺候。 
- 23 . 侍胡- 1.指接待﹑伺候汉使的胡人。 
- 24 . 侍护- 1.侍候保卫。 2.伺候护养。 
- 25 . 侍话- 1.陪从交谈。 
- 26 . 侍鬟- 1.侍女。鬟,婢女。 
- 27 . 侍姬- 1.贴身侍女或姬妾。 
- 28 . 侍箕帚- 1.司洒扫,借指为妻妾。 
- 29 . 侍疾- 1.侍候﹑陪伴﹑护理患者。 
- 30 . 侍祭- 1.陪从祭祀。 
- 31 . 侍驾- 1.伴随君王车乘出行。 
- 32 . 侍间- 1.谓等到有单独进言的机会。侍,通"待"。 
- 33 . 侍见- 1.进见侍奉。 
- 34 . 侍讲- 1.从师读书,听其讲学。 2.为皇帝或太子讲学。 3.官名。汉代有此称号,以之名官则起于魏明帝。唐始置侍讲学士,其职为讲论文史以备君王顾问。宋沿置,并设侍讲﹑侍读,皆由他官之有文学者兼任。元明清则列为翰林院额定之官。又南北朝﹑唐﹑宋诸王府,亦有侍讲。 
- 35 . 侍讲学士- 1.官名。唐始设,初属集贤殿书院,职司撰集文章﹑校理经籍。宋时由他官之有文学者兼任,如邢昺以国子祭酒为侍讲学士。属翰林学士院。元明清翰林院均置此职,讲论文史,甚为清显。 
- 36 . 侍教- 1.陪侍奉教。 2.见"侍教生"。 
- 37 . 侍教生- 1.明代后期御史对巡抚的自称。亦泛用为公卿对缙绅的自称。多用于名帖或其他书面文字中。 
- 38 . 侍巾栉- 1.巾,手巾之类;栉,梳篦之类。古代以服侍夫君饮食起居为妻妾本分,故用作为人妻妾的谦词。语出《左传.僖公二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执巾栉,以固子也。" 
- 39 . 侍禁- 1.职官名。有文武之分。职在侍值禁中,故称。宋内侍官阶,有左侍禁﹑右侍禁,均为宫禁中侍奉之官。 
- 40 . 侍酒- 1.侍奉饮酒。 
- 41 . 侍赖- 1.犹倚仗﹑凭借。侍,通"恃"。 
- 42 . 侍郎- 1.古代官名。秦汉郎中令的属官之一。 2.古代官名。汉制,郎官入台省,三年后称侍郎。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至清雍正时,递升至正二品,与尚书同为各部的堂官。 3.古代官名。晋制,诸王国皆置侍郎,大国四人,小国二人,专司赞相及通传教令。 
- 43 . 侍立- 1.恭顺地站立在旁边伺候。 
- 44 . 侍猎- 1.陪从狩猎。 
- 45 . 侍临- 1.陪从君王哭吊死者。 
- 46 . 侍面- 1.犹言侍教于尊前。旧时书信中的敬语。 
- 47 . 侍弄- 1.整治;料理。 2.喂养。 3.搞,摆弄。 
- 48 . 侍女- 1.古代宫中侍奉君王后妃的女子。 2.婢女;女仆。 3.旧指从事服务工作的女子。 
- 49 . 侍其- 1.复姓。北宋有侍其稹,侍其曙父子。见《宋史.侍其曙传》。 
- 50 . 侍妾- 1.姬妾;小妻。 
- 51 . 侍亲- 1.侍奉父母。 
- 52 . 侍寝- 1.犹荐枕。女子伴眠。 2.陪伴睡觉。 
- 53 . 侍人- 1.君王的近侍。 2.随身的奴仆。后多指女侍。 
- 54 . 侍膳- 1.陪从尊长用膳。 
- 55 . 侍射- 1.谓举行射礼时在旁侍候。 
- 56 . 侍生- 1.明清两代官场中后辈对前辈的自称。一般用于名帖。明代翰林后三科入馆者,清代翰林后一科入馆者,均自称侍生。平辈之间,或地方官员拜访乡绅,亦有谦称侍生的。 2.旧时对于同辈或晩辈的妇人,在名帖和联幛上都称"侍生"。《称谓录》卷三十二:"今于挽妇人联幛中概称侍生。"当面口头也可称侍生。 
- 57 . 侍食- 1.陪侍尊长进食。 
- 58 . 侍史- 1.亦作"侍使"。古代没入官府为奴的罪犯家属中,以年少较有才智的女子为侍史。 2.古时侍奉左右﹑掌管文书的人员。 
- 59 . 侍使- 1.见"侍史"。 
- 60 . 侍视- 1.侍候看护。 
- 61 . 侍书- 1.官名。侍奉帝王﹑掌管文书的官员。宋明为翰林院属官。参阅《明史.职官志二》。 
- 62 . 侍姝- 1.姣美的侍女。 
- 63 . 侍宿- 1.伴寝。 
- 64 . 侍僮- 1.随身使唤的少年男仆。 
- 65 . 侍投- 1.谓投壶时在旁侍候。 
- 66 . 侍卫- 1.侍从护卫。 2.跟随左右,负责侍奉﹑保卫的人。 3.官名。为皇帝禁军。清代专选满﹑蒙勋戚子弟及武进士担任。参阅《通志.职官五》。 
- 67 . 侍卫官- 1.以侍从﹑护卫长官为专职的武装官员。 
- 68 . 侍问- 1.侍候问安。 
- 69 . 侍行- 1.陪伴尊长出行,照应起居。 
- 70 . 侍学- 1.给帝王或皇子讲学。 
- 71 . 侍言- 1.谓侍从君上,适时进言。 2.传达太子言语的官员。 
- 72 . 侍宴- 1.亦作"侍燕"。亦作"侍燕"。 2.宴享时陪从或侍候于旁。 
- 73 . 侍燕- 1.见"侍宴"。 
- 74 . 侍养- 1.奉养。 
- 75 . 侍药- 1.奉献汤药。 
- 76 . 侍夜- 1.陪夜侍候;伴眠。 
- 77 . 侍医- 1.为帝王及皇室成员治病的宫廷医师。 
- 78 . 侍役- 1.旧时在餐室﹑旅社﹑公馆等场所伺候人的仆役。 
- 79 . 侍饮- 1.侍候﹑陪从尊长宴饮。 
- 80 . 侍应生- 1.旧时银行﹑公司等新式企业中年轻的勤杂人员。 
- 81 . 侍俑- 1.陪葬的俑人之一种。作婢仆状,职司服事主人。 
- 82 . 侍游- 1.陪从帝王出游。南朝宋颜延之有《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 
- 83 . 侍渔- 1.古代监收鱼税之官。 
- 84 . 侍御- 1.侍奉(君王)。 2.侍奉君王的人。 3.指帝王的侍姬。 4.泛指婢妾。 5.为尊者御车。 6.唐代称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为侍御。后世因沿袭此称。唐李白有《赠韦侍御黄裳》诗。王琦注引《因话录》:"御史台三院,一曰台院,其僚曰侍御史,众呼为端公;二曰殿院,其僚曰殿中侍御史,众呼为侍御;三曰察院,其僚曰监察御史,众呼亦曰侍御。" 7.指专供帝王食用的极精细的米粮。 
- 85 . 侍御师- 1.帝王御用的医官。 
- 86 . 侍者- 1.随侍左右听候使唤的人。 2.特指随身女侍。 3.旧时旅社﹑饭店的仆役也称侍者。 4.佛门中侍候长老的随从僧徒。 
- 87 . 侍枕- 1.伴枕,侍寝。 
- 88 . 侍执- 1.见"侍执巾栉"。 
- 89 . 侍执巾节- 拿着手巾、梳子伺候,形容妻妾服事夫君。 
- 90 . 侍执巾栉- 巾栉:手巾和梳子。拿着毛巾、梳子侍侯。形容妻妾服侍夫君。 
- 91 . 侍直- 1.在宫廷内伺候听命或宿夜值班。 2.犹言在宫廷内做官任职。 3.旧指官署中当班值勤人员。 
- 92 . 侍中- 1.古代职官名。秦始置,两汉沿置,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逐渐变为亲信贵重之职。晋以后,曾相当于宰相。隋因避讳改称纳言,又称侍内。唐复称,为门下省长官,乃宰相之职。北宋犹存其名,南宋废。 
- 93 . 侍中貂- 1.唐门下省有侍中二人,正二品,其官帽以貂尾为饰。因借指朝廷珍贵的赏赐。 
- 94 . 侍子- 1.古代属国之王或诸侯遣子入朝陪侍天子,学习文化,所遣之子称侍子。 2.可以侍奉双亲的儿子。 
- 95 . 侍坐- 1.在尊长近旁陪坐。 2.尊长坐着,己站立侍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