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独组词
  4. 【独】在中间组哪些词

【独】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鳌头

    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 2 . 笔力

    扛:用两手举。形容文笔雄健,文章的气势极大。

  • 3 . 超然

    指超出世事离群独居。

  • 4 . 超然

    指超出世事离群独居。

  • 5 . 陈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安庆)人。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起主编《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8年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倡导新文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五四运动后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上海成立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至1927年,一直担任党的主要领导工作。大革命后期,他的右倾思想发展成为右倾投降主义,并在党内占了统治地位,

  • 6 . 吃

    1.比喻独占利益。

  • 7 . 吃

    1.亦作"吃独桌"。 2.比喻犯人带枷。

  • 8 . 单枪

    比喻孤身一人或单独行动。

  • 9 . 单人

    单枪匹马,单独行动。

  • 10 . 打

    1.亦作"打笃磨"。 2.盘旋;徘徊。

  • 11 . 大裁者

    美国故事片。联美影片公司1940年摄制。卓别林编、导、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犹太理发师查利被征入伍,作战受伤失去记忆。因他面貌酷似独裁者亨克尔,闹出许多笑话。最后他被当作亨克尔请上检阅台,向军人发表演说,竟讲出了人民不要战争、不要独裁的心里话。

  • 12 . 单孑

    单孑:单身一人。只身一人,独立自持。

  • 13 . 单门

    旧指孤寒门第。现指没有亲友,人少势孤的家庭。

  • 14 . 大权

    揽:把持。一个人把持着权力,独断专行。

  • 15 . 单概念

    “普遍概念”的对称。反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的概念。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鲁迅”。

  • 16 . 单根

    比喻独生子或唯一的子孙。

  • 17 . 得天

    天:天然,自然;厚:优厚。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

  • 18 . 奋身

    独步:独一无二,无可比拟。指努力去出人头地。

  • 19 . 孤特

    孤:孤立;特、独:这里指突出不凡。形容志行高洁,不同时俗。

  • 20 . 孤标

    孤标:独特的标格;独步:超群出众,独一无二。形容品格极其清高。

  • 21 . 给孤

    1.佛教圣地名。给孤独长者在王舍城听释迦佛说法,遂归依之,因请佛至舍卫城,出巨金购祇陀太子之园林,为佛说法地,故称。也称祇树给孤独园。省称祇园﹑给孤园﹑给园。

  • 22 . 古调

    独弹:独自弹。曲调古雅,没有人能相附和。比喻人的行为不合时宜,难觅知音同道。

  • 23 . 孤鳏寡

    泛指无依无靠的人。

  • 24 . 孤矜寡

    泛指无依无靠的人。

  • 25 . 孤

    1.古时收养无人赡养的老人和孤儿的机构。

  • 26 . 孤

    短篇小说。鲁迅作。1925年发表。魏连殳早年曾奋斗过,后被学校解职,只得靠典书度日。在绝望中,他当了杜师长的顾问,在官场上钻营,终于在荒唐的应酬中一病不起。

  • 27 . 孤舟

    比喻单独行动,没人帮助。

  • 28 . 孤衾

    单条棉被与单个枕头。指夜间独自一人。

  • 29 . 孤阴不长,阳不生

    孤、独:单一的。泛指单凭一方面的因素或条件促成不了事物的生长或出现。

  • 30 . 孤阴

    1.谓成年而未婚嫁者的独身生活。

  • 31 . 戛戛

    戛戛:形容独创。别出心裁,富有创造性。

  • 32 . 慧眼

    在眼力或洞察力方面有独到之处。

  • 33 . 匠心

    工巧独特的艺术构思。

  • 34 . 匠心

    匠心:精巧的构思。独妙:独到的巧妙。形容巧妙而独具一格的艺术构思。亦作“匠心独出”、“匠心独运”。

  • 35 . 匠心

    匠心:工巧的心思。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

  • 36 . 江东

    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泛指人才俊美,在一定范围内独占鳌头。

  • 37 . 金鸡

    指独腿站立的一种武术姿势。后也指用一足站立。

  • 38 . 踽踽

    踽踽:孤零的样子。孤零零地独自走着。形容非常孤独。

  • 39 . 绝世

    绝世:当代独一无二。当世无双,卓然而立。多用来形容不同凡俗的美貌女子。

  • 40 . 块然

    块然:孤独的样子。孤单一个人待着。形容独居无聊。

  • 41 . 块人

    块然:孤独的样子。指远离尘俗,孤独地生活。也指孤单地住在某地。形容孤寂无聊的生活。

  • 42 . 岿然

    岿然:高峻独立的样子。形容经过变乱而惟一幸存的事物。

  • 43 . 民贼

    民贼:残害人民的坏家伙;独夫:暴虐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指残害人民众叛亲离的反动统治者。

  • 44 . 美国立战争

    也叫“北美独立战争”。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人民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的革命战争。1775年4月,列克星顿枪声揭开了独立战争的序幕。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6月组建由华盛顿任总司令的“大陆军”。1776年7月发表《独立宣言》,向全世界宣告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后,大陆军掌握了战局的主动权。1781年9月,英军主力在约克镇被围投降,战争结束。1783年,英、美签订和约,英国承认十三个殖民地正式独立,美洲出现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 45 . 闹立性

    1. 主张并付诸行动以争取独立;拒绝从属于某一集团、政党或执政阶层之下。如:与执政党闹独立性。

  • 46 . 偶影

    偶:配偶,伴侣。以影为伴,独自游览。比喻孤单。

  • 47 . 青云

    比喻人的地位或学问无与伦比。

  • 48 . 千古

    指独具风格,无与伦比。形容造诣之深。

  • 49 . 情有

    钟:汇聚,专注。对某一事物特别喜欢。

  • 50 . 千载

    独步:独一无二。形容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独一无二。

  • 51 . 惸鳏寡

    1.泛指孤苦无依的人。

  • 52 . 衾影

    指独自一人。

  • 53 . 审判

    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其他任何机关或个人的干涉。是司法独立的核心。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 54 . 三

    1.汉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与尚书令,朝会时坐皆专席,故号"三独坐"。泛指高官显宦。亦省作"三独"。

  • 55 . 司法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其他任何机关或个人的干涉。以审判独立为核心。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 56 . 硕果

    唯一留存下来的大果子。比喻由于时间的推移,留存下来仅存的人或事物。

  • 57 . 斯人憔悴

    短篇小说。冰心作。1919年发表。南京学堂学生代表颖铭、颖石兄弟俩参加请愿斗争,身为军阀政府官僚的父亲停止了他们的学业,将他们关在家中。后兄弟俩当了办事员,在苦闷中低吟“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诗句。

  • 58 . 天下

    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 59 . 特立

    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 60 . 挺身

    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 61 . 天上地下,惟我

    惟:只有;尊:尊贵。佛家语。原是推崇释迦尼牟最为崇高伟大的意思。后形容目空一切,极端狂妄自大。

  • 62 . 推群

    推群:超出一般人。指杰出超群,独一无二。

  • 63 . 无有偶

    独:一个;偶:一双。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

  • 64 . 唯我

    原为佛家语,称颂释迦牟尼最高贵、最伟大。现指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极端自高自大。

  • 65 . 唯吾

    原为佛家语,称颂释迦牟尼最高贵、最伟大。现指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极端自高自大。同“唯我独尊”。

  • 66 . 惟我

    本为推崇佛陀之辞,后用以形容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

  • 67 . 无风摇草

    1.草名。产南方。

  • 68 . 小姑

    指少女还没有出嫁。

  • 69 . 一手拍,虽疾无声

    疾:急速,猛烈。比喻一个人或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办事。

  • 70 . 遗世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 71 . 一花

    一种花独自开放。与“百花齐放”相对,常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

  • 72 . 真简贵

    独处时谨慎,富贵时简省。

  • 73 . 众醉

    比喻众人沉迷糊涂,独自保持清醒。

  • 74 . 卓尔

    指超越众人,不随俗浮沉。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