岿然独存
- 拼音
- kuī rán dú cún
- 注音
- ㄎㄨㄟ ㄖㄢˊ ㄉㄨˊ ㄘㄨㄣˊ
- 繁体
- 巋然獨存
- 五笔
- mjv qd qtj dhb
- 词性
- 成语
- 近义词
- 鲁殿灵光
- 反义词
- 荡然无存化为乌有无踪无影一扫而空
- 成语
- 岿然独存
- 更新
词语解释
岿然独存[ kuī rán dú cún ]
⒈ 经过变故后唯一存在的人或物。
引证解释
⒈ 经过变故后唯一存在的人或物。
引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自 西京 未央、建章 之殿,皆见隳坏,而 灵光 岿然独存。”
《南史·何胤传》:“寻而山发洪水,树石皆倒拔,唯 胤 所居室岿然独存。”
唐 张说 《赠陈州刺史义阳王碑》:“髫髮覊孤,託身炎厉;藐是餘庆,岿然独存。”
明 袁宏道 《场屋后记·缑山》:“古蹟皆荒,唯 天后 碑刻,岿然独存。”
国语辞典
岿然独存[ kuī rán dú cún ]
⒈ 高峻屹立,孤自存在。形容变乱之后唯一存留的人或事。
引《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