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九组词
  4. 【九】结尾能组哪些词

【九】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暗

    1.俗谓岁数逢"九"的倍数为"暗九"(逢"九"为"明九")。或以为"九"是难关,须祈福消灾。

  • 2 . 八

    1.八个或九个。 2.十分之八九。

  • 3 . 百六阳

    泛指灾难之年或厄运。

  • 4 . 搬

    1.北方旧俗。谓女儿出嫁后九日回娘家小住。

  • 5 . 不如意事常八

    指不合心意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 6 . 昌

    1.指菖蒲。昌,通"菖"。

  • 7 . 出

    1.亦作"出玖"。 2.一种博戏。

  • 8 . 赤

    1.指东汉光武帝刘秀。

  • 9 . 臭老

    1. “文革”中对知识分子的蔑称,因当时知识分子被排在“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之后,故称。

  • 10 . 初

    1.《易·干》:"初九:潜龙,勿用。《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按《周易》每卦六爻。第一爻为阳爻者,称为"初九"("九",称"老阳")。表明事物正处于发展变化的初级阶段。后因以"初九"谓尚未发迹之时。

  • 11 . 二

    1.即十八。 2.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3.指冬至进九后的第二个九天。即冬至日起的第十天至第十八天。

  • 12 . 冻

    1.指数九日子。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 13 . 干

    1.《易.干.文言》:"干元用九,天下治也。"朱熹本义:"言干元用九,见与他卦不同。君道刚而能柔,天下无不治矣。"后以"干九"称帝德。

  • 14 . 黄

    1.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排行第九,因以称之。

  • 15 . 回

    1.旧谓新娘结婚九日后回娘家为回九。

  • 16 . 交

    进入从冬至开始的‘九 ’。参看‘九 ’ ②。

  • 17 . 接三换

    旧时风俗,新嫁娘到夫家后,三朝要接回娘家一次,九朝要互送礼物,探望一次。

  • 18 . 举十知

    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比喻学识渊博。

  • 19 .

    ①节令名称。夏至后的八十一天和冬至后的八十一天,各分成九个时段,每个时段为九天,即为“夏九九”和“冬九九”。并依次定名为头九、二九、…九九。通常所指的“九九天”是指冬九九,三九和四九期间,是中国最冷时期,而最末一个九天即九九期间已是3月“惊蛰”时节,气候转暖,是“九九艳阳天”了。 ②乘法口诀。以一到九每两数相乘而成,如“七八五十六”、“二四得八”等。古时由“九九八十一”开始,共三十六句,故称“九九”。起源很早,在春秋齐桓公时,已有明确记载。

  • 20 .

    1.重阳节。

  • 21 . 牢

    1.见"牢丸"。

  • 22 . 庐

    1.庐江﹑九江二郡的并称。

  • 23 . 梦

    1.《礼记.文王世子》:"文王谓武王曰:'汝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后因以"梦九"为祝人长寿之词。

  • 24 . 牌

    1.赌具名。为骨牌的一种。

  • 25 . 罴

    1.古代传说中的兽名。

  • 26 . 七

    1.步枪的一种。 2.农历冬至日起第五十五天至第六十三天,称为"七九"。

  • 27 . 穷

    1.古代某些地方习俗以阴历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日。

  • 28 . 上

    1.《易》卦在第六位的阳爻叫上九。 2.喻道德学问最高的人。 3.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古称上九。 4.古以农历每月二十九日为上九。参见"下九"。

  • 29 . 三

    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约在每年1月9-17日,正值“小寒”和“大寒”之间。此时冷空气经常南下,中国的气温降至全年最低。

  • 30 . 三六

    1.犹言常常,经常。 2.指大概的数目。

  • 31 . 什

    1.十分之九。指绝大多数。

  • 32 . 十不离

    十成中已有了九成。比喻把握很大。

  • 33 . 十八

    1.十分之八﹑九。表示大多数。 2.指十八九岁。

  • 34 . 十

    1.十分之九。谓绝大多数。

  • 35 . 十有八

    指绝大多数,大致不差,差不离。

  • 36 . 十之八

    比喻有极大的可能性。

  • 37 . 数

    1.进入从冬至开始的"九"。每九日为一个"九",共有九个"九"。

  • 38 . 耍烟

    1.见"耍燕九"。

  • 39 . 耍燕

    1.亦作"耍烟九"。 2.旧时北京人正月十九日游集于西郊白云观﹐称"耍燕九"。又称燕九节。

  • 40 . 双

    1.指旧俗结婚后第十八天﹐男家送女家礼物的日子。

  • 41 . 天

    1.一种赌博。用牙牌三十二张﹐四人入局﹐各得八张﹐以大击小﹐牌分文武﹐文牌以天牌为尊﹐武牌以九点为尊﹐故名。

  • 42 . 下

    1.农历每月十九日。

  • 43 . 鸦

    1.亦作"鸦九"。 2.人名。唐有张鸦九,善铸剑,其所造剑名鸦九剑。

  • 44 . 小

    1.算术乘法的口诀﹐如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九九八十一等。 2.比喻为自己的打算。犹言小算盘。亦用以泛喻谋算。

  • 45 . 阉

    1.北京旧俗以正月十九日为祭祀元道教全真教主长春真人丘处机的节日。此日为丘之生日。又称燕九节。

  • 46 . 淹

    1.明朝风俗,京城正月举行灯市,于十八日收灯。次日,男女倾城出西郊白云观,嬉游宴饮,名曰耍"烟九"。或称"淹九"。殆以灯事阑珊,未忍遽舍,取淹留之义。参阅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畿辅.淹九》。

  • 47 . 筵

    1.清代皇帝正月十九日游幸京城西厂子﹐于小金殿举行筵宴﹐称为筵九。

  • 48 . 窈

    1.闽中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窈九"。

  • 49 . 一日三,三日

    1.谓逐日积累,聚少成多。

  • 50 . 言十妄

    形容说话虚妄不实。

  • 51 . 燕

    1.见"燕九节"。

  • 52 . 阳

    1.古代术数家的学说。其说有二:(1)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初入元一百零六岁,内有旱灾九年,谓之"阳九"。其余尚有阴九﹑阴七﹑阳七﹑阴五﹑阳五﹑阴三﹑阳三等,阳为旱灾,阴为水灾。从入元至阳三,常岁四千五百六十年,灾岁五十七年,共为四千六百一十七年,为一元之气终。举其平均数则每八十年有一灾年。《汉书.律历志上》:"《易》九戹曰:初入元,百六,阳九;次三百七十四,阴九;次四百八十,阳九;次七百二十,阴七;次七百二十,阳七;次六百,阴五;次六百,阳五;次四百八十,阴三;次四百八十,阳三。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

  • 53 . 一

    1.谓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极则复于一,终而复始,故用以喻循环之理。 2.佛教语。指净土宗九品往生的教义。 3.满俗赠献之礼,以九数为贵,至少一九,至多九九。 4.从每年冬至日起,每九天为一九。亦指第一个九天。

  • 54 . 用

    1.《易》《干》卦特有之爻题。谓六爻皆九。《易.干》:"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王弼注:"九,天之德也。"孔颖达疏:"言六爻俱九,乃共成天德,非是一爻之九则为天德也。"高亨注:"依古筮法,筮遇《干》卦,六爻皆七,则以卦辞断事,六爻皆九,则以用九爻辞断事。""用九犹通九,谓六爻皆九也。见亦读为现。爻辞言:群龙出现于天空,其头被云遮住。此比喻众人俱得志而飞腾,自为吉。"因以"用九"指奋发有为。

  • 55 . 元

    1.唐代诗人元稹的别称。元排行第九,因以称之。唐白居易有《与元九书》。

  • 56 . 正五

    1.指正月﹑五月﹑九月。其说本于佛教"三长斋月"之说。谓"正五九月,冥界业镜轮照南洲,若有善恶,镜中悉现"。见宋元照《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之三。僧人在此三月中,严持斋戒,过午不食。民间遂有"正五九"月行善不杀生之俗。至唐武德年间朝廷始明令正﹑五﹑九月不得行刑,禁屠杀。

  • 57 . 中

    1.指农历每月初九日。

  • 58 . 重

    1.指农历九月初九日。又称重阳。

  • 59 . 重

    即重阳节:寒菊舒重九|重九登高的时候。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