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在中间组哪些词
1 . 背城借一
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2 . 草船借箭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3 . 长借马
1.指唐代翰林学士初入翰林院时﹐官府所赠的马。
4 .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借别人的东西及时归还,以后要再借的时候也就不困难了。
5 . 黄生借书说
散文篇名。清代袁枚作。文章从一青年学士向作者借书谈起,指出借书读的人用心专一,而自己拥有藏书的人却往往不读书,并举自身经历为例,勉励后人珍惜时光,勤奋学习。层次分明,说理透彻,语言诚恳亲切。
6 . 假借义
1.借用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文字而表示的意义,叫假借义。如"而"原意为胡须,借用为连词义;"来"原意为小麦,借用为来去的"来"的意义。
7 . 津浦铁路借款合同
1908年清政府与英德银团签订,后又订《续借款合同》。主要内容为:借款980万英镑;英德各一人任总工程师;英德银团代办筑路材料,并有借款优先权。英德自此控制津浦铁路,并加强了在华北的侵略势力。
8 . 老虎借猪,相公借书
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9 . 柳下借阴
比喻请求别人的庇护。
10 . 凭城借一
背城借一。指与敌决一死战。
11 . 千里借筹
筹:策划。和远方朋友进行商量。
12 . 三班借职
1.宋代武臣的最低职级。详"三班奉职"。
13 . 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收合:收聚,整理;余烬:火烧后的残留物,指残兵;借一:借此一战。收拾剩余力量,在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
14 . 善后借款合同
又称“善后大借款”。袁世凯为消灭南方革命势力所订的外债合同。1913年袁以办理“善后”为名,派人同五国银行团非法签订。借款总额为二千五百万英镑,四十七年偿清,本息共计六千七百余万英镑。以盐税、海关税等作抵押,规定盐税征收由外国人协管,从此盐税被外人控制。
15 . 收拾余烬,背城借一
收拾:收聚,整理;余烬:火烧后的残留物,指残兵;借一:借此一战。收拾剩余力量,在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
16 . 探丸借客
比喻游侠杀人报仇。
17 . 通借字
1.即通假字。
18 . 译形借声
1.汉字演变过程中的现象。谓改易字形﹐同声假借。
19 . 有借无还
指借别人东西耍赖不归还。
20 . 凿壁借光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21 . 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
又称《湖广铁路借款合同》。1911年清政府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签订。主要内容为:借款六百万英镑;四国银行团享有湘鄂境内粤汉、川汉铁路的修筑权和铁路延长修筑的优先权。清政府出卖粤汉、川汉路权,激起了保路运动。
22 . 粤汉铁路借款合同
1898年清政府与美国美华合兴公司签订,后又订《续约》。主要内容为:借款四千万美元;工程由合兴公司包筑;借款未还清前由合兴公司代为经理;不准筑造与粤汉铁路平行的铁路。1905年清政府以六百七十五万美元赎回粤汉铁路已筑未筑的权利。
23 . 运筹借箸
指运筹计谋。
24 . 张良借箸
张良:西汉时刘邦的谋臣。箸:筷子。张良借(刘邦的)筷子为他筹画指点。比喻出谋划策。
25 . 租借地
1.一国以租借名义在他国暂时取得使用﹑管理权的地区。租借地的所有权仍属于出租国﹐租借期满交还。
26 . 租借法
指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军火和物资上援助盟国的法律。1941年3月实施。此法授权总统向与增强美国国防有重大关系的国家出借或出租武器、弹药及其他物资,战后清帐。到1945年10月1日止,对反法西斯的盟国提供租借援助总额达四百余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