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令组词
  4. 【令】结尾能组哪些词

【令】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猜拳行

    划拳行酒令。形容宴饮欢畅。猜拳:饮酒时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说一数,如数与两人伸出手指的总数相符为胜,输者罚酒。

  • 2 . 逼

    1.强迫命令。

  • 3 . 禀

    1.亦作"禀令"。 2.犹受命。

  • 4 . 鳖

    1.亦作"鳖令"。 2.见"鳖灵"。

  • 5 . 拗口

    即“绕口令”(714页)。

  • 6 . 板

    1.律令,法令。 2.诏令。

  • 7 . 暴

    1.残暴的法令。

  • 8 . 背

    不合时令:~商品。

  • 9 . 鄨

    1.亦作"鄨灵"。 2.传说中的蜀王开明。

  • 10 . 猜枚行

    猜枚:一种酒令,原指手中握若干小物件供人猜测单双、数目等。现亦指划拳。行令:行酒令。喝酒时行酒令。

  • 11 . 标

    1.俊美。

  • 12 . 柄

    1.权柄;命令。

  • 13 . 边

    1.用以保卫边疆的禁令﹑纪律。 2.边地县份的县令。

  • 14 . 布

    1.颁布政令;发布命令。

  • 15 . 缠

    1.宋代民间说唱艺术的一种曲调。

  • 16 . 车府

    1.古代执掌乘舆之官。

  • 17 . 不

    1.不善;不肖。 2.没有命令。 3.不听从命令。

  • 18 . 柴桑

    1.指东晋末隐寓庐山西林寺的刘遗民。因其曾为柴桑令,故称。

  • 19 . 茶

    1.茶会时的游戏。由一人作令官,令在座者如令行事,失误者受罚。

  • 20 . 拆字

    1.吃酒宴会时,用拆字方式行令。

  • 21 . 车

    1.即车府令。

  • 22 . 常

    1.固定的法令。 2.固定的节令。

  • 23 . 棰

    1.笞刑之法。

  • 24 . 冬

    ①冬季。 ②冬季的气侯;春行~(春天的气侯像冬天)。

  • 25 . 愁倚阑

    1.词牌名。即《春光好》。详"春光好"。

  • 26 . 诚

    1.假使﹐如果。

  • 27 . 吃口

    1.一种语言游戏。汇集声母﹑韵母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反复﹑重叠﹑绕口﹑拗口的句子,使人急速念出;如果发音错误,形同口吃,就要受罚,以此为笑乐。

  • 28 . 传

    1.传达命令。

  • 29 . 初

    1.新出的法令。

  • 30 . 春

    1.春季的节令。 2.春季所行的政令;宽和的政令。

  • 31 . 词

    1.应对得宜的言词。 2.词翰策令。

  • 32 . 赤

    1.指京师所治县的县令。

  • 33 . 出

    1.发出命令。

  • 34 . 舛

    1.违命。

  • 35 . 敕

    1.亦作"勅令"。 2.诫令;命令。 3.皇帝的诏令。诏书。

  • 36 . 促

    1.促使。

  • 37 . 打牙打

    打牙:说闲话;打令:指唱小曲。指说唱调笑。

  • 38 . 待

    1.等候命令。

  • 39 . 德

    1.施恩德的政令。

  • 40 . 叱

    1.喝令。

  • 41 . 辞

    应酬对答的话:外交辞令|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42 . 饬

    1.整顿法令并贯彻之。 2.上级命令下级。多用于旧时公文。 3.指命令下级的公文。

  • 43 . 楮

    1.有关发行纸币的法令。

  • 44 . 奉

    奉命。

  • 45 . 大

    1.国家的重要法令。 2.指皇帝的诏令。 3.古时县官多称令﹐后以大令为对县官的敬称。 4.指晋王献之。 5.犹言令箭。

  • 46 . 聪

    1.聪明而有美才。

  • 47 . 当

    正当时节: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

  • 48 . 第

    1.古代府第内供差遣的人。

  • 49 . 得

    1.犹言遵命。 2.谓得势。

  • 50 . 打

    1.行酒令。

  • 51 . 弟

    1.即使;假使。

  • 52 . 得胜

    1.曲牌口。亦名德胜令。属北曲双调。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五﹑五﹑五﹑五﹑二﹑五﹑二﹑五(八句)。一般接在双调《雁儿落》曲牌之后,两曲连用或作小令,或用在双调套曲内。

  • 53 . 丁

    1.同"丁零"。 2."丁令威"的省称。 3.指鹤。

  • 54 . 风

    1.谓政令正确。旧时以风为天地之号令,能动物通气,故为之比。

  • 55 . 调

    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的命令。

  • 56 . 调笑

    1.词牌名。又名《宫中调笑》﹑《转应曲》等。单调。分两体﹕一体为三十二字﹐平仄韵换叶。起句二字重叠。又一体仄韵三十八字﹐词之前用七言古诗八句﹐并以诗的末句二字﹐为词的首句二字。 2.曲牌名。属北曲越调。字数与词牌三十八字体相同﹐用在套曲中。

  • 57 . 定

    1.制定法令。 2.固定成文的法令。

  • 58 . 定风波

    1.词牌名。详"定风波"。

  • 59 . 动员

    1. 发动人们参加某项活动或积极投入备战的命令,言辞富有鼓动性。

  • 60 . 发

    发出命令或口令:~枪ㄧ~开火。

  • 61 . 飞花

    1.饮酒助兴的游戏之一,输者罚酒。

  • 62 . 发宪布

    犹发号施令。

  • 63 . 发号布

    发:发布;号:号令;布:发布;令:命令。发布命令,下指示进行指挥。

  • 64 . 发号出

    发:发布;号:号令;令:命令。发布命令,下指示进行指挥。

  • 65 . 发号施

    号:号令;施:发布。发布命令。现在也用来形容指挥别人。

  • 66 . 发号吐

    发:发布;号:号令;令:命令。发布命令,下指示进行指挥。

  • 67 . 贰

    1.命令的副本。 2.辅佐正职官员。 3.县丞的别称。

  • 68 . 二十四考中书

    1.唐郭子仪任中书令甚久,主持官吏的考绩达二十四次。后遂以借称郭子仪。《旧唐书.郭子仪传》:"校中书令考二十有四。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李义山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温庭筠)曰:'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富郑公﹞在青州二年,偶能全活得数万人,胜二十四考中书令远矣。"后用为称颂秉政大臣位高任久的典故。

  • 69 . 法

    政权机关所颁布的命令、指示、决定等的总称。

  • 70 . 功

    旧时指法令。

  • 71 . 格

    1.法令。

  • 72 . 诰

    1.朝廷﹑君上发布的命令。

  • 73 . 告

    1.犹命令。

  • 74 . 讽

    1.谓婉言劝使。

  • 75 . 贵

    1.谓出身高贵,材质美善。

  • 76 . 国

    1.国家的政令。

  • 77 . 关

    1.古代司关的官员。后人诗文中也专指关令尹喜。

  • 78 . 公车司马

    1.汉官名。掌管司马门和宫中的警卫事宜。属卫尉。

  • 79 . 宫

    1.帝王宫中的律令。

  • 80 . 孤

    1.孤单;孤独。

  • 81 . 鼓

    1.鼓弄支使。

  • 82 . 诡

    1.责令。

  • 83 . 光杆司

    形容只剩下孤单一人,没有任何人帮助。

  • 84 . 和

    1.和善。 2.和谐畅适。 3.宣布节令时禁。和,通"宣"。

  • 85 . 函

    1.谓用信函下达命令。

  • 86 . 韩

    1.指唐韩愈。愈曾因上疏极论宫市之弊,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令,故称。

  • 87 . 号

    ①军队中用口说或军号等传达命令:~三军。 ②特指战斗时指挥战士的命令:发布~。

  • 88 . 喝

    大声命令。

  • 89 . 宦者

    1. 主管宦官内侍的头目。如:赵宦者令缪贤。——《史记·廉颇蔺如相列传》。

  • 90 . 花

    植物开花的季节:养蜂必须随着~迁移蜂箱。

  • 91 . 还

    1.收回成命;改变命令。 2.犹还旨。

  • 92 . 急急如

    1.见"急急如律令"。

  • 93 . 急急如律

    本是汉代公文用语,后来道士或巫师亦用于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必须立即遵照执行。

  • 94 . 火

    1.即火宪。 2.指寒食节禁火的命令。

  • 95 . 激

    1.见"激灵"。

  • 96 . 即

    即使。

  • 97 . 脊

    1.亦作"脊鸰"。 2.即鹡鸰。水鸟名。《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毛传:"脊令﹐雍渠也﹐飞则鸣﹐行则摇﹐不能自舍耳。"郑玄笺:"雍渠﹐三鸟﹐而今在原﹐失其常处﹐则飞则鸣﹐求其类﹐天性也﹐犹兄弟之于急难。"后因以喻兄弟友爱﹐急难相顾。

  • 98 . 吉

    1.象声词。

  • 99 . 简

    1.端庄美好。

  • 100 . 家

    1.犹家规。 2.官名。汉代皇家的属官,主管家事,诸侯国亦设此职。后世仅有太子家令。

  • 101 . 急口

    〈方〉绕口令。

  • 102 . 江

    1.隋江总先后仕南朝梁﹑陈及隋三朝,仕陈时官至尚书令,世称"江令"。 2.南朝梁江淹曾为建安吴兴令和建元东武令,后世亦称"江令"。

  • 103 . 假

    1.假如;即使。 2.谓暂时代理县令。

  • 104 . 矫

    1.假托命令。

  • 105 . 嘉

    1.美好。

  • 106 . 甲

    1.第一道法令;朝廷颁发的重要的法令。

  • 107 . 教

    军队中通常以命令形式颁发的带试验性的原则规定,如飞行教令、步兵武器实弹射击教令等。

  • 108 . 将军

    1.将军的命令。 2.乐曲名。原为军中发令时所用鼓吹之曲,后仿其调制成乐曲。曲调雄壮豪迈。

  • 109 . 将

    军令(多见于早期白话)。

  • 110 . 钧

    1.对上级命令的敬称。

  • 111 . 禁

    禁止从事某项活动的法令:解除 ~ㄧ违反~。

  • 112 . 节

    某个节气的气候和物候:~不正ㄧ端午节吃粽子,应应~。

  • 113 . 靳

    1.严格执行法令。《商君书.靳令》:"靳令则治不留﹐法平则吏无奸。"一本作"饬令"。一说"靳令"谓强固法令﹐不可侵坏。参见蒋礼鸿《商君书锥指.靳令》。

  • 114 . 戒

    1.警戒的命令;禁令。

  • 115 . 戒严

    1. 宣布实行戒严的命令。

  • 116 . 借

    1.假设连词。即使。 2.假设连词。假如。

  • 117 . 藉

    1.假使。

  • 118 . 浸

    1.即使;假使。

  • 119 . 酒

    (~儿)饮酒时所做的可分输赢的游戏,输了的人罚饮酒:行~ㄧ出个~儿。

  • 120 . 酒如军

    比喻喝酒行令如同军令一样严格,必须执行。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