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开头能组哪些词
1 . 玉树临风
形容人风度潇洒,秀美多姿。亦作“临风玉树”。
2 . 玉树琼枝
①形容树木华美。 ②比喻贵家子弟。
3 . 玉树庭花
1.即《玉树后庭花》。
4 . 玉树芝兰
玉树:用玉做的树;芝兰:香草。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5 . 玉霜
1.秋霜。因其晶莹如玉,故称。 2.指骏马。 3.道教语。指津液精气。
6 . 玉水
1.产玉的水。 2.水的美称。 3.水名。在山东历城南,源于泰山朗公谷,流经玉符山,名玉水。参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二》。 4.水名。在湖南湘阴北,源于玉笥山。参阅《嘉庆一统志.长沙府一》。 5.纸名。
7 . 玉槊
1.喻竹子。
8 . 玉丝皮
1.中药杜仲的别名。
9 . 玉笥
1.华美的盛衣食之竹箱。 2.传说中的玉筐。 3.指帝祚。 4.山名。在湖南湘阴县东北,相传屈原放逐于此而作《九歌》,上有屈子祠。 5.山名。在江西永新县。道家称为仙居之所。 6.山名。在浙江。
10 . 玉天
1.道教所称的"三清"之一,即玉清天。
11 . 玉天仙
1.天上的仙女。 2.比喻美如天仙的女子。
12 . 玉田
1.传说中产玉之田。杨伯雍于无终山汲水作义浆,有一人就饮,送石子一斗,云种之可产美玉,后当得佳妇。伯雍种其石,果有玉生石上,因取玉聘徐氏女为妻。后称种玉处为"玉田"。参阅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 2.形容冰雪覆盖的田野。 3.对田园的美称。
13 . 玉瑱
1.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器。 2.引申为耳边。 3.美石制的柱础。
14 . 玉条
1.法令。
15 . 玉条脱
1.玉镯。
16 . 玉帖
1.见"玉帖镫"。
17 . 玉帖镫
1.玉饰的马镫。
18 . 玉亭
1.玉立。
19 . 玉亭亭
1.犹亭亭玉立。 2.高洁貌。
20 . 玉庭
1.庭院的美称。 2.指宫廷。 3.仙人的居所。
21 . 玉珽
1.玉笏。
22 . 玉童
1.仙童。 2.美貌少女。 3.小童的美称。
23 . 玉头
1.指玉头剑。
24 . 玉头剑
1.把柄饰以美玉的剑。
25 . 玉吐鹘
1.即玉兔鹘,玉带。
26 . 玉兔
神话传说月宫中有白兔捣药,故借指月亮:登楼瞻玉兔。
27 . 玉兔鹘
1.亦作"玉兔胡"。 2.金元时代的一种玉饰的腰带。
28 . 玉兔毫
1.白兔的毫毛。喻月的光芒。 2.指毛笔。
29 . 玉兔胡
1.见"玉兔鹘"。
30 . 玉团
1.团状或圆形物的美称。指粽子。 2.团状或圆形物的美称。指花朵。 3.团状或圆形物的美称。指圆月。
31 . 玉颓
1.见"玉山颓"。
32 . 玉唾
1.唾液的美称。 2.喻杰作﹑佳句。 3.指砚滴。
33 . 玉唾壶
1.玉制的唾壶。
34 . 玉洼
1.见"玉洼"。
35 . 玉玩
1.可供玩赏的玉器。
36 . 玉盌
1.见"玉椀"。
37 . 玉椀
1.亦作"玉盌"。 2.玉制的食具,亦泛指精美的碗。 3.泛指帝王的殉葬之物。 4.喻圆月。
38 . 玉碗
1.玉制的碗,亦泛指精美的碗。 2.堪舆家谓福地。
39 . 玉腕
1.洁白温润的手腕。亦借指手。
40 . 玉腕骝
1.骏马名。
41 . 玉辋
1.车轮的美称。借指车。
42 . 玉陛
1.帝王宫殿的台阶。 2.指朝廷。
43 . 玉臂
1.白嫩的手臂。多用以美称女子的臂腕。
44 . 玉臂钗
1.一种玉制的臂饰。
45 . 玉臂龙
1.巨藕名。
46 . 玉编
1.珍贵的典籍。 2.指道书。
47 . 玉变
1.古谓玉圭化石。为不祥之兆。
48 . 玉杓
1.玉制的杓子。 2.指北斗柄部的玉衡﹑开阳﹑摇光三星。
49 . 玉标
1.指玉饰的剑柄。
50 . 玉镳
1.玉饰的马勒。 2.借指玉马,以喻贤者。
51 . 玉鬓
1.谓白发。
52 . 玉冰
1.玉和冰。比喻洁白。 2.比喻清澈的水。
53 . 玉柄
1.器物玉质的把柄。 2.泛指器物精美的把柄。 3.指麈尾。 4.指手臂。 5.古代文士谈论时,常执拂尘,因以指文士。
54 . 玉柄龙
1.剑名。
55 . 玉拨
1.用以约发的玉制首饰,形状如拨。
56 . 玉波
1.形容月光笼照下的水波。
57 . 玉帛
①玉器丝绸。古代典礼所用,泛指礼器。也指诸侯朝会时的礼物: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化干戈为玉帛。 ②财富:子女玉帛则君有之。
58 . 玉箔
1.玉饰的帘。
59 . 玉不琢,不成器
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60 . 玉步
1.《国语.周语中》:"改玉改行。"韦昭注:"玉,佩玉,所以节步行也。"后因称合乎礼法的行步为"玉步"。 2.指女子的行步。
61 . 玉簿
1.姻缘簿的美称。传说唐朝韦固夜过宋城,遇一老人于月下检书,问之,乃人间姻缘簿。事见唐李复言《续幽怪录·定婚店》。
62 . 玉采
1.古博戏中的贵采。有卢﹑白﹑雉﹑牛四种。
63 . 玉参差
1.镶玉的无底排箫。一说即玉笙。
64 . 玉蚕
1.即玉虫。喻灯芯。
65 . 玉惨花愁
形容女子忧愁的样子。
66 . 玉粲
1.谓晶莹如玉。
67 . 玉槽
1.槽形鼓座的美称。
68 . 玉草
1.传说中的仙草。
69 . 玉册
1.亦作"玉策"。 2.古代册书的一种。帝王祭祀告天或上尊号用之。用玉简制成。 3.传说中天子受命的符瑞。 4.珍藏的秘籍。 5.指仙道之书。 6.花灯名。
70 . 玉策
1.见"玉册"。
71 . 玉墄
1.玉墀。
72 . 玉岑
1.谓玉阶。 2.对山的美称。 3.指雪山。
73 . 玉锸
1.指簪﹑钗一类的首饰。
74 . 玉姹
1.艳丽如玉。
75 . 玉钗
1.玉制的钗。由两股合成,燕形。 2.指美女。
76 . 玉蝉
1.蝉鬓的美称。 2.首饰。 3.指冠饰。即貂蝉。 4.植物名。即石蝉花。以其花似蝉,故名。
77 . 玉蟾
1.见"玉蟾蜍"。
78 . 玉蟾蜍
1.亦省称"玉蟾"。 2.玉雕的蟾蜍。盛水容器。多作更漏与文具之用。 3.月亮的别名。 4.指传说中月宫里的蟾蜍。
79 . 玉蟾宫
1.本指月宫。后称科考中式为入玉蟾宫。
80 . 玉产
减少生产,降低产量:限期~,减少库存。
81 . 玉鬯
1.古代祭祀用的以圭为柄的灌酒器。
82 . 玉车
1.以玉为饰的帝王之车。 2.指仙人乘坐之车。
83 . 玉尘
1.即玉屑。古代传说中仙家的食物。 2.喻雪。 3.喻花瓣。 4.指茶叶粉末。 5.喻小水珠。
84 . 玉宸
1.天宫。 2.借指天帝。 3.帝王的宫殿。 4.借指帝王。
85 . 玉晨
1.仙人之号。 2.道观名。
86 . 玉琤
1.玉相击声。喻清越的声音。
87 . 玉成
成全:此事全仗玉成。
88 . 玉成其美
玉成:“玉汝于成”的缩语,帮助你有所成,后用为成全之意。成全某件好事。亦作“玉成其事”。
89 . 玉成其事
玉成:成全,内含客气的意思。成全那件事情。
90 . 玉城
1.玉砌的城。 2.皇城的美称。
91 . 玉乘
1.玉辂。帝王所乘的车。
92 . 玉螭
1.玉雕的龙。亦指龙形的雕饰。 2.骏马的美称。
93 . 玉池
1.沼泽名。 2.仙池。 3.池沼美称。 4.道教语。指口。 5.裱褙书画用语。指书画卷首贴绫的地方。
94 . 玉墀
1.宫殿前的石阶。亦借指朝廷。 2.台阶的美称。
95 . 玉尺
1.玉制的尺。 2.借指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 3.尺的美称。 4.比喻鱼。
96 . 玉尺量才
玉尺:玉制的尺,旧时比喻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用恰当的标准来衡量人才和诗文。
97 . 玉齿
1.形容洁白美丽的牙齿。 2.借指口。
98 . 玉豉
1.中药地榆的别名。
99 . 玉勅
1.天帝的命令。
100 . 玉虫
1.喻灯花。 2.喻灯火。 3.虫状的玉雕首饰。
101 . 玉抵禽
1.见"玉抵鹊"。
102 . 玉抵鹊
1.亦作"玉抵禽"。 2.用玉石投掷禽鸟。意谓物多则贱。语本汉桓宽《盐铁论.崇礼》:"中国所鲜,外国贱之。故南越以孔雀珥门户;昆山之旁,以玉璞抵鸟鹊。" 3.转喻肆意挥霍。
103 . 玉帝
1.即玉皇。
104 . 玉釱
1.见"玉轪"。
105 . 玉电
1.形容闪动的光芒。
106 . 玉钿
1.玉制的花朵形的首饰。 2.喻洁白如玉的花朵。
107 . 玉殿
1.宫殿的美称。 2.借指朝廷,天子。 3.指传说中天界神仙的宫殿。
108 . 玉簟
1.竹席的美称。
109 . 玉簟秋
1.词牌名。即《一剪梅》。宋李清照《一剪梅》词有"红藕香残玉簟秋"句,故名。
110 . 玉雕
1.用玉石雕成的工艺品。 2.指雕刻玉石的工艺。
111 . 玉迭
1.雪或花飘落相叠貌。
112 . 玉堞
1.犹玉城。
113 . 玉牒
1.古代帝王封禅﹑郊祀的玉简文书。 2.记载帝王谱系﹑历数及政令因革之书。至宋代,每十年一修。 3.泛指典册﹑史籍。 4.指佛道之书。 5.神仙名籍。
114 . 玉蝶
1.蝴蝶的美称。 2.喻雪花。 3.指玉蝶梅。
115 . 玉蝶梅
1.梅花中珍品。
116 . 玉鼎
1.玉制的鼎。 2.指传国重器。喻国运,政权。 3.古代炊具的美称。 4.指香炉。
117 . 玉东西
1.酒杯名。宋黄庭坚《次韵吉老十小诗》之六:"佳人斗南北,美酒玉东西。"史容注:"酒杯名。"宋王炎《和尧章九日送菊》之一:"对花懒举玉东西,孤负金钱緑满枝。"宋周紫芝《南柯子》词:"殷勤犹劝玉东西。不道使君,肠断已多时。"一说指酒。
118 . 玉蝀
1.桥名,在北京西安门东,北海与中南海之间,又名御河桥。
119 . 玉洞
1.岩洞的美称。亦指仙道或隐者的住所。 2.洞房的美称。 3.道教语。指鼻孔。
120 . 玉洞仙源图
中国画。明代仇英作。绢本立轴。设色。画面峰峦嵯峨,楼阁掩映,苍松挺秀,白云成团,山麓溶洞轩敞,溪水潆洄;士人弹琴于岸边,童子烹茶于荫下,宛如世外桃源。为作者青绿山水画风的典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