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价组词
  4. 【价】在中间组哪些词

【价】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保护

    为保护生产者或消费者的利益,由国家制定一定限额(上限或下限)并确保其实现的价格。例如,为保护农民利益,对农产品规定最低收购保护价格,以补偿生产成本并有一定收益;对某些在边远地区销售的工业品(如食盐)规定最高限价,以保护边远地区消费者的利益。

  • 2 . 保

    1.使用邮局特制信封寄递有价证券等物的信件,如有遗失,由邮局负责赔偿。

  • 3 . 保邮件

    1.邮电部门负有按保价金额给予补偿责任的邮件。寄件人交寄保价邮件时,须报明保价金额,加付保价费。保价邮件如在邮递过程中遗失毁损,由邮电部门按保价金额给予补偿。

  • 4 . 比较

    不变价格。

  • 5 . 半倍息

    倍息:加倍的利息。指出一半价钱,获得成倍的利息。

  • 6 . 不等交换

    不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进行的商品交换。特点是交换的一方凭借其政治上或经济上的优势地位甚至暴力,贱买贵卖。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和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贸易中,常伴有不等价交换。工农业商品价格剪刀差、垄断价格,也含有不等价交换。

  • 7 . 不打

    1.不还价,不减价。

  • 8 . 不变

    也称“可比价格”或“固定价格”。“现行价格”的对称。计划统计工作中用来计算一定时期内不同年份的商品价值指标而规定使用的某一固定期的价格。旨在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便于比较各年之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如我国规定,1981-1990年期间,以1980年的实际价格为不变价格。

  • 9 . 超额剩余

    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一般由最先采用新技术的企业获取,随着新技术的普及而丧失。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的主要刺激因素。

  • 10 . 出厂

    工矿企业向商业部门或其他生产单位出售商品的价格。是工业品进入流通领域的最初价格。由成本加工业利润和税金构成。是制定工业品批发与零售价格的基础。

  • 11 . 待藏珠

    珍藏明珠,以待高价。比喻有真才实学,等待受人赏识而用。

  • 12 . 待而沽

    沽:卖。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

  • 13 . 到岸

    英文缩写c.i.f。指以装运港交货运费、保险费在内为交货条件的价格。在外贸合同中,到岸价格包括货物运到约定目的港船上前的一切费用和货运保险费。货物运到目的港船上后,一切费用和风险即由买方承担。

  • 14 . 道德

    个人行为对于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道德上的意义。无产阶级的道德价值观集中体现在符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行为之中,尤其体现在为维护社会利益而作出的牺牲精神上。

  • 15 . 等交换

    相同的价值进行平等交易。

  • 16 . 等连城

    同样价值连城。比喻同样贵重。

  • 17 . 地

    1.资本主义国家和中国旧时土地税的一种。照土地估定的价格,向土地所有者征收。

  • 18 . 调拨

    1.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或部门内部调拨物资进行结算的价格。

  • 19 . 浮动

    在国家规定的基价和允许浮动的幅度之内,企业可以自行制定和调整的价格。是国家指导价格形式之一。浮动形式有:在国家规定的最高限价之下浮动;在国家规定的最低限价之上浮动;在国家规定的中准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 20 . 共化合物

    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碳等。在该化合物中不存在离子键,而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如氢氧化钾(koh)是离子化合物,k+和oh-之间是离子键,而oh-中o-h键是共价键。

  • 21 . 共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如在形成氯分子时,电子不是从一个氯原子转移到另一个氯原子,而是在两个氯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 22 . 股指数

    反映不同时期股票价格变动程度的指标。计算期股票价格与一定时期(基期)股票价格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通常称为多少点。按各种股票价格综合计算的,为综合指数;按工业、商业、房地产等行业股票价格分别计算的,为分类指数。世界上著名的股价指数,有美国的道·琼斯指数、英国的《金融时报》指数、日本的日经指数、香港的恒生指数等。

  • 23 . 股票格指数

    为反映股票市场总体价格的波动和趋势而编制的股价统计指标。它是股市的重要参数,也是反映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之一。简称股指。

  • 24 . 固定

    不变价格。

  • 25 . 黑白日

    不分昼夜,整天整夜。同“黑家白日”。

  • 26 . 讲

    ①讲价:他买东西从不~。 ②比喻在接受任务或举行谈判时提出要求和条件。

  • 27 . 交换

    某种商品和另一种商品互相交换时的量的比例,例如一把斧子换二十斤粮食,二十斤粮食就是一把斧子的交换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 28 . 货真

    货物不是冒牌的,价钱也是实在的。形容实实在在,一点不假。

  • 29 . 可比

    不变价格。

  • 30 . 劳动力

    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即雇佣工人的工资。

  • 31 . 劳动力

    雇佣劳动制度下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费用。在劳动力成为商品后,它与一切商品一样,也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价值包括:(1)劳动者的生活费用,以保证劳动力的恢复;(2)劳动者家属的生活费用,以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3)劳动者的教育费用,以保证劳动力的素质。它的表现形式就是工资。

  • 32 . 离岸

    英文缩写fob.。指以装运港船上交货为条件的价格。在外贸合同中,离岸价格包括将货物运到买方指定的装运港并装上指定船只为止的一切费用,并由卖方承担货物越过装运船舷前的风险。自启运港到目的港的一切费用和风险由买方承担。

  • 33 . 漫天要,就地还钱

    漫天:比喻非常高;要:索取;地:比喻非常低。指商业上的讨价还价,卖方把售价要得很高,买方则把价钱还得很低。

  • 34 . 马

    1.回纥与唐马绢互易,以马价折绢,称"马价绢"。

  • 35 . 马

    1.见"马价银子"。

  • 36 . 马银子

    1.明初规定各地蓄马以供边备,后以南方不产马而改征银,储太仆寺常盈库,称作马价银子。

  • 37 . 马

    1.一种翠色的宝珠。

  • 38 . 零售

    “批发价格”的对称。零售商店或生产者对消费者零星少量出售商品的价格。由批发价格、零售环节的流通费用、利润和税金构成。属于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最终价格。有消费资料零售价格和生产资料零售价格。

  • 39 . 名日重

    名价:声望;日重:一天天增加。名声一天天大起来。

  • 40 . 票房

    1.指影﹑剧院售出戏票而产生的经济效益。也用以说明观众对上演的作品或有关人员的态度。

  • 41 . 票房

    指戏剧、电影等演出或上映时的票价和售票率。是衡量作品或艺术人员的社会影响的依据之一。

  • 42 . 批发

    “零售价格”的对称。生产企业或批发企业向零售商店或其他企业供应商品的价格。由进货价格(或出厂价格)、批发环节的流通费用、税金和利润构成。是制定零售价格的基础。

  • 43 . 平和售

    和售:平价交易,不哄抬物价。指公平交易。

  • 44 . 蒲扇

    蒲扇:用香蒲编的扇子。形容某种东西因受到名人的使用而价格增长。

  • 45 . 人的

    人的存在和活动的社会意义。在社会生活中,人的价值只能从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人的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物质和精神上的不断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于个人来说,只有把远大的理想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个人的能力和素质,为社会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

  • 46 . 上天要,落地还钱

    指商业上的讨价还价,卖方把售价要得很高,买方则把价钱还得很低。

  • 47 . 审美

    客体对人所具有的审美意义和心理效能。凡能引起主体审美感受的事物和现象,都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其发生和发展取决于事物审美特性同人的社会实践、审美需要的关系。真正杰出的美的东西,尤其是艺术作品可经得起历史考验,具有超越时代、民族、阶级的普遍审美价值。

  • 48 . 身百倍

    身价:指社会地位。指名誉地位一下子大提高。

  • 49 . 身倍增

    建立或增进个人的权威、影响或声望。

  • 50 . 声百倍

    比喻名誉地位大大增高。同“声价十倍”。

  • 51 . 声倍增

    指声誉地位成倍增加,迅速提高。

  • 52 . 声十倍

    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比喻名誉地位大大增高。

  • 53 . 剩余

    由雇佣工人创造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体现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不仅能再生产出它本身的价值,并能生产出比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一超过部分就是剩余价值。生产和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工人剩余劳动也形成剩余价值,但归社会或集团所有,不体现剥削关系。

  • 54 . 剩余值规律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表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和占有剩余价值。即资本家用绝对或相对地延长工人剩余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最大限度地获取由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它支配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日益尖锐化以及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趋势。

  • 55 . 剩余值率

    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或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表现。用公式表示: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或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 56 . 使用

    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的效用。如粮食能充饥,衣服能御寒。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一。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形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空气、草原等自然物,以及不是为了交换的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有使用价值。

  • 57 . 市场

    简称“市价”。商品在市场上由买卖双方自行决定的价格。有自由价格、议价、集市贸易价格等形式。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较多地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供大于求时,市价下跌;反之,则上涨。

  • 58 . 市不二

    同一种货物,不卖两种价钱。

  • 59 . 物指数

    也称“商品价格指数”。反映各个时期商品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数。有个体物价指数和物价总指数。前者用来说明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情况;后者用来说明全部商品价格的平均变动情况。在统计中,物价指数通常即指物价总指数。计算公式为:物价指数=∑xp1q1∑xp0q1式中:∑x为总计的符号,p1为报告期商品价格,p0为基期商品价格,q1为报告期的商品销售量。

  • 60 . 物美

    廉:便宜。东西价钱便宜,质量又好。

  • 61 . 相对剩余

    “绝对剩余价值”的对称。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假定工作日为八小时,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四小时,剩余价值率为100%。如果把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一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就增加一小时,由此增加的剩余价值即为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主要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

  • 62 . 无

    1.谓极珍贵的东西。

  • 63 . 无之宝

    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

  • 64 . 无之寶

    1.见"无价寶"。

  • 65 . 无

    1. 不重要、缺乏价值、意义或重要性。如:无价值的谈话。

  • 66 . 现行

    “不变价格”的对称。报告期工业产品的出厂价格、商业的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等。统计中用以计算报告期产值或销售额等价值指标的实际水平。

  • 67 . 性能格比

    衡量计算机系统性能的概括性指标。计算机的主要性能包括运算速度、主存储器容量、可靠性、输入和输出设备的配置情况等,可用专门公式求出其性能指数。价格则指计算机的售价。计算机的性能价格比越大,则表示该机越价廉物美。

  • 68 . 一登龙门,身十倍

    忽然得到荣耀,从而身价倍增。

  • 69 . 溢发行

    以超过有价证券票面金额的价格发行的方式。股票溢价发行,是由于企业信誉良好,盈利前景乐观,投资者愿意超过股票面值购买,以期股票上市后能够获利;债券溢价发行,则多因债券利率高于市场利率,使债券持有人能获得较多利息而乐于超过面值购买。

  • 70 . 优惠

    工厂、商店给予特定对象以低于一般售价供应商品的价格。有的是国家为扶持某一行业生产在政策上规定的,有的是为照顾有业务往来的客户或内部职工而采用的。

  • 71 . 有证券

    1.表示对货币﹑资本﹑商品或其他资产等有价物具有一定权利的凭证﹐如股票﹑公债券﹑各种票据﹑提货单﹑仓库营业者出具的存货栈单等。

  • 72 . 折发行

    以低于债券票面金额的价格发行的方式。公司债或公债发行时,由于市场利率一时高于债券票面的规定利率而给予购买债券人以一定的补偿而折价发行;在市场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为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也常采用折价发行以给予一定的额外利益。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