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会组词
  4. 【会】开头能组哪些词

【会】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省城;都市。

  • 2 .

    1.预先约定而相会。 2.指共同订立的规约。

  • 3 .

    1.犹混合。

  • 4 .

    1.参加葬礼;会合送葬。 2.合葬。

  • 5 . 展经济

    指以承办各种会议、展览等并为之提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

  • 6 .

    ①战争双方主力在一定地区和时间内进行的决战。 ②比喻集中有关力量,突击完成某项任务:石油大~。

  • 7 .

    1. 某些群众团体或学术组织的章程。如:学会会章。

  • 8 .

    1.见"会账"。

  • 9 .

    (在饭馆、酒馆、茶馆、澡堂、理发馆等处)付账(多指一人给大家付账)。也说会钞。

  • 10 .

    1.会衔写奏章。

  • 11 . 者不忙

    行家对自己熟悉的事,应付裕如,不会慌乱。

  • 12 .

    几个医生共同诊断疑难病症:他的病明天由内科医生~。

  • 13 .

    1.指会谈纳贡的事情。 2.会长。

  • 14 .

    1.适逢;恰巧碰上。

  • 15 .

    ①到会的人;参加开会的人。 ②旧时指参加某些会道门等组织的人。

  • 16 .

    1.指会元和状元。

  • 17 .

    指一段时间:说~话儿ㄧ喝了~茶ㄧ来了~了,该回去了。

  • 18 .

    1.犹应当。

  • 19 .

    1.亦作"会粹"。 2.汇集;聚集。

  • 20 .

    1.关键。 2.会萃,集合。

  • 21 .

    1.聚集。

  • 22 .

    1.会同办理。 2.清末新设的官署或办事机构,常设会办﹑襄办﹑帮办等职,一般是总办的副职。

  • 23 .

    代表某个集会的标志。

  • 24 .

    1.饯别。

  • 25 .

    1.大举调集军队。

  • 26 .

    1.联名向上级报告。

  • 27 .

    聚餐:节日~。

  • 28 .

    指会合举行军事或体育方面的操演:下午两点在大操场~。

  • 29 .

    1.会聚饮茶。

  • 30 .

    1.谓会当兴盛隆昌。

  • 31 .

    1.某些团体﹑组织的领导人。

  • 32 .

    开会的场所。

  • 33 .

    会账。

  • 34 .

    1.诸侯或群臣朝会盟主或天子。 2.指古代帝王祭祀名山大川。

  • 35 .

    1.犹会朝。

  • 36 .

    相向行驶的列车、汽车等同时在某一地点交错通过。

  • 37 .

    1.省城。

  • 38 .

    1.串演或联合演出。

  • 39 .

    1.朝会的时候。

  • 40 .

    也作“会fd4e”。聚集,汇集:人物会萃|会萃文物|一时,各路英豪会萃此地,各献身手。

  • 41 .

    1.见"会稡"。

  • 42 .

    1.亦作"会最"。 2.颈椎。《庄子.人间世》:"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陆德明释文引崔譔曰:"会撮﹐项椎也。"一说为髻。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会撮﹐髻也。古者髻在顶中﹐脊曲头低﹐故髻指天也。"

  • 43 .

    1.谓依据文书接受逮捕。

  • 44 .

    定当,当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45 .

    清末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一些原始形式的民间秘密团体的总称。如哥老会、三合会等。

  • 46 . 道门

    (~儿)会门和道门的合称。

  • 47 . 道能说

    形容很会讲话。同“能说会道”。

  • 48 .

    1.犹言能理会,懂得。 2.能够。

  • 49 .

    1.犹会见。

  • 50 .

    记载某一朝代法令制度的书籍,多用做书名,如《明会典》。

  • 51 .

    1.集合吊唁。

  • 52 .

    1.指某些组织的董事或常务理事。

  • 53 .

    1.匹配。

  • 54 .

    指很短的一段时间:一~ㄧ这~ㄧ等~ㄧ用不了多大~。

  • 55 .

    1.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共同审决。

  • 56 .

    1.指黍稷之饭。 2.犹聚食,聚餐。

  • 57 .

    1.应当不是。

  • 58 .

    会员按期向所属组织交的钱。

  • 59 . 逢其适

    会:恰巧,适逢;适:往。原指恰巧走到那儿了。转指正巧碰上了那件事。

  • 60 .

    1.斗魁的别称。指北斗七星中第一星至第四星。 2.尚书省之别称。 3.节度使之别称。 4.犹都会。

  • 61 .

    1.会战。刘邦曾率韩信等围项羽于垓下,后来戏剧小说因谓会战为"会垓"。 2.引申指被包围的阵地﹑山头。

  • 62 . 稿

    1.会同起稿。

  • 63 .

    联合进攻:兵分两路,~匪巢。

  • 64 .

    1.谓鼓点集中,急击紧打。

  • 65 .

    同省、同府、同县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城或大商埠设立的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屋供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寓。

  • 66 .

    1.《书.洪范》:"会其有极,归其有极。"谓君王聚合诸侯臣民,有其准则;诸侯臣民归顺君王,亦有其准则。后以"会归"为共同依归的极则。 2.会合;归结。 3.结局,结果。

  • 67 .

    1.某些组织或团体所定,为会员必须遵守的规则。

  • 68 .

    聚集到一起:两军~后继续前进 ㄧ黄浦江在吴淞口与长江~。

  • 69 .

    对话 ①(多用于学习别种语言或方言时)。

  • 70 .

    代表某个集会的标志:全国运动会~。

  • 71 .

    1.山名。在浙江省绍兴县东南。相传夏禹大会诸侯于此计功,故名。一名防山,又名茅山。 2.郡名。秦置,今江苏省东部及浙江省西部地。

  • 72 .

    同‘汇集 ’。

  • 73 .

    1.根据某些团体组织的章程,经过一定手续而取得的作为该团体成员的资格。

  • 74 .

    ①监督和管理财务的工作,主要内容有填制各种记帐凭证,处理帐务,编制各种有关报表等。 ②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

  • 75 .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及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算、控制、分析、报告,以提供财务和管理信息的工作。会计的职能主要是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过程,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准确和完整,为管理经济提供必要的财务资料,并参与决策,谋求最佳的经济效益。会计的专门方法主要有:设置帐户和帐簿,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复式记帐,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和检查、考核、分析会计资料等。

  • 76 . 计年度

    会计工作中,为总结生产经营活动或预算执行情况所规定的以一年为单位的起讫期间。有采用日历年度(即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会计年度的;也有采用非日历年度(如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为会计年度的。中国采用日历年度为会计年度。

  • 77 . 计凭证

    用来记载经济业务的发生,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帐根据的书面证明。有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前者是在经济业务最初发生之时即行填制的原始书面证明,如销货发票、款项收据等。后者是以原始凭证为依据,作为记入帐簿内各个分类帐户的书面证明,如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帐凭证等。

  • 78 . 计师

    ①企业、机关中会计人员的职务名称之一。 ②旧时由政府发给执照并受当事人委托执行会计业务的自由职业者,主要职务是查核帐目,设计会计制度等。

  • 79 . 计制度

    1. 对商业交易和财务往来在账簿中进行分类、登录、归总,并进行分析、核实和上报结果的制度。

  • 80 . 计准则

    指由习惯、法律或会计职业团体、会计管理机构形成或制定的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标准。一般包括规定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准则。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及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制定颁行的。

  • 81 .

    1.行家,精通某种技艺的人。

  • 82 . 家不忙

    行家对自己熟悉的事,应付裕如,不会慌乱。同“会者不忙”。

  • 83 .

    跟别人相见:~亲友 ㄧ友好的~。

  • 84 .

    1. 会同围剿。

  • 85 .

    1.谓行礼之节期。 2.合乎节奏。

  • 86 .

    1.犹领悟。 2.集解,集注。

  • 87 .

    1.聚会饮酒。

  • 88 .

    1.会同审问。

  • 89 .

    聚集。也作汇聚。

  • 90 .

    1.为报道会议的成果所出版的刊物。2.某个社会团体或专业协会等所出版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刊物。

  • 91 .

    1.会同查勘。

  • 92 .

    统考 。

  • 93 .

    和来访的客人见面:~室。

  • 94 . 客室

    1.会客的屋子。

  • 95 .

    1.旧时考核官吏成绩或学校考课。 2.文人结社,定期集会,研习功课,传观所作文字,谓之"会课"。

  • 96 .

    1.即五经魁。明清科举制度,考生于五经试题里各认考一经,录取时,取各经之第一名合为前五名,称五经魁(因分房关系,实际不止五名)。会试中之五经魁亦称"会魁",乡试则称"乡魁"。

  • 97 .

    1.旧时礼俗,成婚后新郎随新娘回娘家会亲,女家设宴款待,谓之"会郎"。

  • 98 .

    1.明理。

  • 99 .

    1.相聚而立。

  • 100 .

    1.犹流利,流畅。

  • 101 .

    ①大规模地会合打猎:秋山会猎。 ②指会战。是一种委婉的说法: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会猎书来举国惊。

  • 102 .

    1.合流;汇合。 2.指相结合。

  • 103 .

    1.会同判决罪犯死刑。 2.会同论议。

  • 104 .

    (~儿)某些封建迷信的组织。

  • 105 .

    1.古代诸侯相会结盟。语本《左传.昭公三年》:"令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 2.指两个政权间友好盟会。如西藏拉萨大昭寺前有"唐蕃会盟碑"﹐为唐长庆三年(公元823年)吐蕃赞普墀祖德赞为纪念唐蕃会盟而立。

  • 106 .

    见面。

  • 107 .

    1.及明,黎明。

  • 108 .

    1.犹应能。

  • 109 .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 110 .

    1.偶然相遇。

  • 111 .

    1.会同派遣。

  • 112 .

    1.明清两代商人发行的一种异地支付钱款的凭证。原来是在一地交款领票,到另一地兑现的,后因金属货币不足,加以发行者的信用良好,这种会票便渐渐代替货币在市场流通。

  • 113 .

    ①开会的日子:~定在九月一日。 ②开会的天数:~三天。

  • 114 .

    聚齐:各村参加集训的民兵后天到县里~。

  • 115 .

    某些集会的旗帜:主席台上高悬着绘有骏马和弓箭的那达慕~。

  • 116 .

    1.中医指人体内阴阳两气会聚。

  • 117 .

    双方或多方共同签署。

  • 118 .

    1.指加入摇会等组织的成员按期平均交纳的款项。

  • 119 .

    1.犹将要。

  • 120 .

    1.旧时结婚后男女两家互邀亲属相见之礼。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