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结尾能组哪些词
- 1 . 阿兰若- 见〖兰若〗。[梵aranya] 
- 2 . 傲睨自若- 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 3 . 般若- 1.佛教语。梵语的译音。或译为"波若",意译"智慧"。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为表示有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故用音译。大乘佛教称之为"诸佛之母"。 
- 4 . 般若- 佛教指最通达的智慧。 
- 5 . 昂昂自若- 昂昂:气概昂扬,大模大样;自若:象平常一样。形容无所顾虑,从容自如。 
- 6 . 昂然自若- 形容气宇轩昂满不在乎的样子。 
- 7 . 贲若- 1.语出《书.汤诰》:"天命弗僭,贲若草木,兆民允殖。"后遂以"贲若"形容草木丰茂。 
- 8 . 不逢不若- 逢:迎合;若:顺从。不迎合,不顺从。 
- 9 . 便假若- 1.即使。 
- 10 . 辟若- 1.譬如。辟﹐通"譬"。 
- 11 . 茝若- 1.汉宫殿名。在未央宫内。 2.白芷和杜若,皆香草名。 
- 12 . 波若- 1.梵语的音译。佛教谓离一切分别执着的大智慧。也称"般若"。 
- 13 . 不若- 1.不如;比不上。 2.不依顺;不顺遂。 3.犹言不祥或不祥的事物。指传说中的魑魅魍魉等害人之物。 4.不善,强暴。 
- 14 . 沉痼自若- 沉痼:积久难治的疾病。比喻积久难改的习俗或嗜好没有改变。 
- 15 . 赤奋若- 1.古代星(岁星)岁(太岁,亦称岁阴﹑太阴)纪年法所用名称。谓太岁在丑﹑岁星在寅的年份为"赤奋若"。 2.天神名。 
- 16 . 程若- 1.亦称"程君"。 2.草名。 
- 17 . 诚若- 1.至诚和顺。 
- 18 . 从容自若- 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自若:自在,如常,保持原样。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 19 . 此若- 1.犹此,这。 
- 20 . 丹若- 1.石榴的别名。 
- 21 . 读若- 1.古代注音﹑释义用语。 
- 22 . 当若- 1.倘若。 
- 23 . 丁若- 1.复姓。晋有丁若坚。见《通志.氏族五》。 
- 24 . 杜若- 1.香草名。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叶广披针形,味辛香。夏日开白花。果实蓝黑色。 
- 25 . 仿若- 仿佛;好像:回忆往事,~隔世。 
- 26 . 芬若- 1.香草名。 
- 27 . 纷若- 1.盛多貌。 2.混乱;多而杂。 
- 28 . 风雨时若- 指风调雨顺。 
- 29 . 郭沫若- 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参与组织创造社。1923年回国。曾参加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旅居日本,其间从事中国古代史、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抗战期间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建国后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王昭君》、《屈原》、《棠棣之花》、《蔡文姬》及散文、小说、历史、考古学著作等。有《郭沫若全集》。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者。 
- 30 . 果若- 1.果真;假如。 
- 31 . 狗彘不若- 彘:猪。连猪狗都不如。形容品行卑劣到连猪狗都不如的程度。 
- 32 . 或若- 1.假使,倘或。 
- 33 . 奂若- 1.色彩鲜明貌。 
- 34 . 海若- 1.传说中的海神。 
- 35 . 忽若- 1.恍若,好像。 2.倘或,假使。 
- 36 . 何若- 1.如何,怎样。用于询问。 2.如何,怎样。用于陈述。 3.为何。 4.几何,多少。 5.何似,象什么。 6.何如,哪里比得上。 
- 37 . 曷若- 1.什么样;怎样。 2.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 
- 38 . 贺若- 1.琴曲名。相传出于唐代琴师贺若夷,或云出于隋代贺若弼,故名。亦借指弼或夷。 2.复姓。北周有贺若敦。见《北史》本传。 
- 39 . 恍若- 1.茫然。 2.好像,仿佛。 
- 40 . 焕若- 1.光耀貌。 
- 41 . 稽若- 1.考察而遵从。 
- 42 . 蕙若- 1.蕙草与杜若。皆香草。 
- 43 . 即若- 〈书〉即使。 
- 44 . 假若- 如果:~你遇见这种事,你该怎么办? 
- 45 . 借若- 1.犹假如。 
- 46 . 举止自若- 自若:象原来的样子。举动不失常态。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 
- 47 . 泬若- 1.广阔貌;博大貌。 
- 48 . 类兰若- 1. 像寺庙。类,类似,好像。兰若,寺庙,即梵语“阿兰若”。 
- 49 . 烂若- 1.光亮貌。 2.盛开貌。 
- 50 . 累累若若- 1.《汉书.佞幸传.石显》:"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绶若若邪!'言其兼官据势也。"颜师古注:"累累,重积也。若若,长貌。"后以"累累若若"形容官吏众多。 
- 51 . 兰若- 寺庙。[梵ranyakah阿兰若:树林,寂静处] 
- 52 . 练若- 1.佛教语。即阿兰若。梵语?ranya的音译。意为寂静处。原指僧侣修行处,后指佛寺。 
- 53 . 灵若- 1.海神名。 
- 54 . 汒若- 1.茫然。 
- 55 . 闷若- 1.不觉貌。 
- 56 . 譬若- 1.譬如。 
- 57 . 穆若- 1.和美貌。 
- 58 . 乃若- 1.至于。 
- 59 . 牛马不若- 若;如。不如牛和马。形容极其劳苦。 
- 60 . 沛若- 1.盛大貌。 
- 61 . 岂若- 1.犹何如。表示不如。 
- 62 . 若若- 1.长而下垂的样子。 2.众多的样子。 3.每每,常常。 
- 63 . 阒若- 1.亦作"閴若"。 2.寂静貌。 3.形容烟消火灭。 
- 64 . 钦若- 1.敬顺。 
- 65 . 神意自若- 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态度镇静。同“神色自若”。 
- 66 . 神态自若- 神态:神情;自若:如常,象原来的样子。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态度镇静。 
- 67 . 苒若- 1.繁盛貌。 
- 68 . 蹂若- 1.践踏。 
- 69 . 如若- 1.如果。 
- 70 . 设若- 连词。如果:设若单有个人力量,此项任务是绝对完不成的。 
- 71 . 神色自若- 自若:如常,象原来的样子。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态度镇静。 
- 72 . 神气自若- 神气:神情;自若:如常,象原来的样子。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态度镇静。 
- 73 . 神情自若- 自若:自然,不变常态。神情态度仍和原来一样。 
- 74 . 时若- 1.四时和顺。 
- 75 . 孰若- 犹孰与: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 
- 76 . 水若- 1.传说中的水神名。 
- 77 . 似若- 1.好象。 
- 78 . 倘若- 1.假如,倘或。 
- 79 . 傥若- 1.假如。 
- 80 . 泰然自若- 自若:象平常一样。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 81 . 谈笑自若- 自若:跟平常一样。指能平静地对待所发生的情况,说说笑笑,不改常态。 
- 82 . 坦然自若- 态度安详,一如常态。 
- 83 . 宛若- 1.仿佛;好象。 
- 84 . 沱若- 1.涕泪纷落如雨貌。 
- 85 . 脱若- 1.倘若。 
- 86 . 未若- 1.不如,比不上。 
- 87 . 下若- 1.见"下箬"。 
- 88 . 奚若- 1.犹奚如。何如。 
- 89 . 沃若- 1.润泽貌。 2.驯顺貌。 
- 90 . 咸若- 1.《书.皋陶谟》:"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后以"咸若"称颂帝王之教化。谓万物皆能顺其性,应其时,得其宜。 
- 91 . 心若- 1.犹心顺。 
- 92 . 泫若- 1.流泪貌。 
- 93 . 相若- 1.同样;类似。 
- 94 . 向若- 1.假如。 
- 95 . 晏若- 1.安适自得。 
- 96 . 轩昂自若- 轩昂:形容气度不凡。形容人的气度不凡,神态如常。 
- 97 . 一若- 1.仿佛;很象。 
- 98 . 言笑自若- 谈笑如常,十分镇定。 
- 99 . 俨若- 1.恭敬貌。语出《礼记.曲礼上》:"毋不敬,俨若思。" 2.宛若,好象。 
- 100 . 已若- 1.见"已诺"。 
- 101 . 晏然自若- 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自若:不变常态。形容在紧张状态下沉静如常。 
- 102 . 杳若- 1.杳然。形容渺茫不见踪影。 
- 103 . 夷然自若- 指神态镇定,与平常一样。 
- 104 . 宜若- 1.表拟测或推断之词。犹言似乎;好象。 
- 105 . 怡然自若- 喜悦而无拘无束。 
- 106 . 印累绶若- 形容官吏身兼数职,声势显赫。 
- 107 . 优游自若- 从容不迫,不变常态。 
- 108 . 粤若- 1.发语词。用于句首以起下文。 
- 109 . 意气自若- 自若:不改常态,还像原来的样子。神情自然如常。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亦作“意气自如”。 
- 110 . 犹若- 1.舒和貌。 2.还是。 3.亦;尚且。 4.犹如,如同。 
- 111 . 云若- 1.假若。 2.如同。 
- 112 . 幽若- 1.杜若。香草名。 
- 113 . 有若- 1.如同﹐好像。 
- 114 . 越若- 1.发语词。犹及至。 
- 115 . 雨旸时若- 指晴雨适时,气候调和。 
- 116 . 燠若- 1.温暖。 
- 117 . 曰若- 1.助词。用于句首。 
- 118 . 允若- 1.顺从。 
- 119 . 自若- 1.镇静自如﹐毫不拘束;一如既往﹐依然如故。 
- 120 . 芷若- 1.白芷和杜若。皆香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