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木的成语

木的成语(共241个)

  • 皆兵

    cǎo mù jiē bīng

    成语解释:木:树;皆:全;都是。
    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25回:“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 三分

    rù mù sān fēn

    成语解释:本指书法笔力苍劲有力。后比喻见解透彻;议论深刻。

    成语出处: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 诽谤之

    fěi bàng zhī mù

    成语解释:诽谤:引以为谏言;木:木牌。
    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让人们写上谏言。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者而来谏者。”

  • 不成林

    dú mù bù chéng lín

    成语解释: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骃传》:“盖高树靡阴,独木不林,随时之宜,道贵从凡。”

  • 边之目,田下之心

    mù biān zhī mù , tián xià zhī xīn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

    chén zhōu cè pàn qiān fān guò , bìng shù qián tóu wàn mù chūn

    成语解释:沉:沉没;侧畔:旁边;帆:船。
    沉船旁边有很多船过,发病的树木旁边有很多茂盛的树木。比喻新生势力锐不可当。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缝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粪土

    xiǔ mù fèn tǔ

    成语解释:朽木:烂木头;粪土:脏土臭泥。
    比喻不堪造就、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 难雕

    xiǔ mù nán diāo

    成语解释:见“朽木不可雕”。

    成语出处:《南史・颜延之传》:“尚之望见便阳眠,延之发帘熟视曰:‘朽木难雕’。”

  • 大兴土

    dà xīng tǔ mù

    成语解释:兴:创办、兴起。
    大规模地兴建土木工程。多指兴建宫殿、住宅或园林等。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汉书・李守贞传》:“以广其第,大兴土木,治之岁余,为京师之甲。”

  • 罄山采

    qìng shān cǎi mù

    成语解释:罄:完,尽。
    把山上的树木全部采光。比喻残酷剥削。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唐书・张延朗传》:“若使罄山采木,竭泽求渔,则地官之教化不行,国本之伤残益甚,取怨黔首,是黩皇风。”

  • 呆若

    dāi ruò mù jī

    成语解释: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 死灰

    gǎo mù sǐ huī

    成语解释:干枯的树木;冷却的灰烬。比喻心灰意冷;消沉已极或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冷漠无情。槁:干枯。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 声振林

    shēng zhèn lín mù

    成语解释:形容歌声或乐器声高亢宏亮。

    成语出处:战国・郑 列御寇《列子・汤问》:“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 行将就

    xíng jiāng jiù mù

    成语解释: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行将:快要;木:棺材。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 十年树,百年树人

    shí nián shù mù , bǎi nián shù rén

    成语解释:树:培植,培养。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成语出处:先秦・管仲《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