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木的成语

木的成语(共241个)

  • 粪墙

    xiǔ mù fèn qiáng

    成语解释:朽坏的木头,污秽的土墙。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已拱

    mù mù yǐ gǒng

    成语解释:拱:两手合围。
    坟墓旁的树已有合抱粗了。形容人已死去多年。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 为吏

    xuē mù wéi lì

    成语解释: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侮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

  • 为吏

    kè mù wéi lì

    成语解释: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污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路温舒传》:“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 之悲

    fēng mù zhī bēi

    成语解释:比喻父母亡故,不及侍养的悲伤。

    成语出处:明・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怀风木之悲;壮岁鼓盆,久虚琴瑟之乐。”

  • 八公山上,草皆兵

    bā gōng shān shàng , cǎo mù jiē bīng

    成语解释: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成语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下》:“(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 死灰

    xiǔ mù sǐ huī

    成语解释: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成语出处:元・石德玉《曲江池》第四折:“小官已为朽木死灰,若非你拯救吹嘘,安能到此。”

  • 死灰

    kū mù sǐ huī

    成语解释:死灰:燃烧后余下的冷灰。
    身如枯木,心如死灰。比喻极其消极悲观。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枯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 死灰槁

    sǐ huī kū mù

    成语解释:比喻枯寂而没有生机。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晋・郭象注:“死灰槁木,取其寂寞无情耳。”

  • 心如

    xīn rú mù shí

    成语解释:心灵像树木石头一样,毫无情感、欲念。

    成语出处:《五灯会元・百丈怀海禅师》:“一切诸法,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辨别。”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君不以异类见薄,故为悦己者容,北室生心如木石,吾安敢近?”

  • mù tóu mù nǎo

    成语解释:形容呆板、迟钝。

    成语出处:沈虎根《小师弟》:“而且变得木头木脑,竟连他母亲来看他也会显得冷冰冰的。”

  • 绳锯

    shéng jù mù duàn

    成语解释: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刚毅

    gāng yì mù nè

    成语解释: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
    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

  • 求鱼

    yuán mù qiú yú

    成语解释:缘:顺着;木:树。
    沿着树干爬上树去捉鱼。比喻方法不对;徒劳无功。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 泰山梁

    tài shān liáng mù

    成语解释:象泰山崩塌,梁木毁坏一样。比喻伟人死亡。

    成语出处:《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染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