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íxiánsānchǐ

垂涎三尺

拼音
chuí xián sān chǐ
注音
ㄔㄨㄟˊ ㄒㄧㄢˊ ㄙㄢ ㄔˇ
情感
贬义成语
近义词
食指大动馋涎欲滴垂涎欲滴
反义词
不屑一顾视如敝屣

垂涎三尺的意思解释

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
流出的口水有三尺长。原形容嘴馋到极点。现多形容见了别人的好东西就眼红;并极想弄到手的贪婪样子。

垂涎三尺出处

唐・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垂涎三尺用法

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见了别人东西眼红。

垂涎三尺例子

对面坐着一个垂涎三尺的小黑白花狗,挤眉弄眼的希望吃些……。(老舍《赵子曰》第三章)

垂涎三尺正音

“涎”,读作“xián”,不能读作“yán”。

垂涎三尺辨形

”,不能写作“”;“涎”,不能写作“”。

垂涎三尺辨析

垂涎三尺”和“垂涎欲滴”;都形容嘴馋想吃;或见着别人的东西就眼红;“垂涎三尺”比“垂涎欲滴”语义重;程度深。“垂涎欲滴”多形容嘴馋想吃或眼红。

垂涎三尺歇后语

1.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 —— 垂涎三尺
2. 饿狗啃骨头 —— 垂涎三尺

垂涎三尺谜语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 (谜底:垂涎三尺)

垂涎三尺详细解释

垂涎三尺释义

口水流下三尺长。形容非常贪馋。※语或本汉・贾谊《新书・卷四・匈奴》。后用“垂涎三尺”比喻看见别人的东西极想据为己有。

垂涎三尺典源

※汉・贾谊《新书・卷四・匈奴》

匈奴之使至者,若大人降者也,大众之所聚也,上必有所召,赐食焉。饭物故四五盛,羹胾????炙,肉具醯醢,方数尺于前,令一人坐此,胡人欲观者,固百数在旁。得赐者之喜也,且笑且饭,味皆所嗜而所未尝得也。令来者时时得此而飨之耳。一国闻之者、见之者,垂涎而相告,人[1]其所自,以吾至亦将得此,将以此坏其口,一饵。

注解

[1]悇憛:音tú tán,忧愁。

垂涎三尺典故

垂涎”就是流口水,“三尺”形容口水之长。考其典源,“垂涎”一语见于汉代贾谊的《新书》。贾谊是文学家兼政论家,受到汉文帝的赏识。他在《新书・卷四・匈奴》这篇文章中陈述,不动用武力就能让匈奴臣服的方法。那就是让前来拜访的匈奴使者,如果愿意归降汉朝的,就在众人聚集的宴会中赐给各式各样、没吃过的美食,让其他一起来的人看到了,回国后就会流著口水贪馋地告诉其他国人,只要归降就可以得到相同的待遇。后来“垂涎三尺”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非常贪馋。亦用来比喻看见别人的东西极想据为己有。另外在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卷一九・吊赞箴戒・三戒・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也可见到“垂涎”这个词语,同样也有流著口水,非常贪馋的意思。

垂涎三尺用法

语义形容非常贪馋。

类别用在“贪吃嘴馋”的表述上。

例句

只要听到“万峦猪脚”,就会让人垂涎三尺

垂涎三尺地说:“老婆!牛肉炖好了没?”

大花猫天天盯著鱼缸里的鱼看,早已垂涎三尺了。

看到摊子上摆的樱桃,鲜嫩欲滴,真让人垂涎三尺

语义比喻看见别人的东西极想据为己有。

类别用在“渴望拥有”的表述上。

例句

他对她早就垂涎三尺,妄想吃到天鹅肉。

经过一番的争夺,垂涎三尺的宝物终于落入他的手中。

他总是默默地守护著她,不像围绕在她四周那些垂涎三尺的男人。

垂涎三尺翻译

  1. 英语 cannot hide one's greed
  2. 俄语 слюнки текут

“垂涎三尺”的单字解释

  • 】chuí
    垂chuí东西一头挂下:垂杨柳。垂钓。垂直。垂线。垂手(a.表示容易;b.表示恭敬)。垂泪。垂髫(头发下垂,指儿童)。垂头丧气。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垂爱。…
  • 】xián
    涎xián唾沫,口水:垂涎三尺。流涎。涎沫。笔画数:9;部首:氵;笔顺编号:441321554
  • 】sān
    三sān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笔画数:3;部首:一;笔顺编号:111
  • 】chǐ
    尺chǐ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量长度的器具:竹…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