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的成语(共1148个)
- 絮絮叨叨-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罗嗦,唠叨。 -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紫箫记・胜游》:“自成了人后,夜里和李郎絮叨叨到四五更鼓,番来覆去,那里睡来?” 
- 津津乐道- 成语解释:津津:兴趣浓厚。 
 乐道:乐于谈论。
 形容很有味地谈论感兴趣的事。- 成语出处:清・钱学纶《语新》下卷:“风流贤宰,疾恶怜才,俱假文字为劝惩,邑人士咸津津乐道之。” 
- 面面俱到- 成语解释:俱:都。 
 各方面都照顾到。也指虽然各方面都照顾到;但重点不突出;很一般化。-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他八股做得精通,自然办起事来亦就面面俱到了。” 
- 头头是道- 成语解释:原为禅宗语;原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条理清楚;道理充分;面面俱到。 - 成语出处:《续传灯录・慧力洞源禅师》:“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 磨刀霍霍- 成语解释:霍霍:摹拟磨刀的东西。 
 霍霍地磨刀。原指响亮的磨刀;准备宰杀。现多指准备杀人或发动战争。- 成语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木兰诗》:“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 安贫乐道- 成语解释: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 
 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 本末倒置- 成语解释: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 
 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成语出处:金 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番,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 豺狼当道- 成语解释:豺、狼:两种凶残的野兽;当:正当;当道:横在路中间挡路。 
 豺狼两种凶残的野兽横在道路中间。比喻残暴的人掌权得势或违法横行;也作“虎狼当路”。-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平帝纪》:“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 单刀直入- 成语解释:单刀:短柄长刀;直:径直;入:刺入。 
 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认准目标;勇猛向前。后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 
- 道貌岸然- 成语解释: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严肃的样子。 
 形容神态庄重;外貌严肃正经。现多用于讽刺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伪君子。也作“岸然道貌”。-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道貌岸然。” 
- 得道多助- 成语解释: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 -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成语解释: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 -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6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冤业随身,终须还账。” 
-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成语解释: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 
 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树倒猢狲散- 成语解释: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 成语出处:宋・庞元英《谈薮・曹咏妻》:“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咏百端威胁,德斯卒不屈。及秦桧死,德斯遣人致书于曹咏,启封,乃《树倒猢狲散赋》一篇。” 
- 道不拾遗- 成语解释:遗:丢失的东西。 
 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很好。也作“路不拾遗”。- 成语出处: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