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D
  5. dao

dao的成语(共1148个)

  • 分道扬镳

    fēn dào yáng biāo

    成语解释:道: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向前。
    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成语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 经邦论道

    jīng bāng lùn dào

    成语解释: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 吞刀刮肠

    tūn dāo guā cháng

    成语解释:比喻决心改过自新。

    成语出处:《南史・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 老罴当道

    lǎo pí dāng dào

    成语解释:比喻猛将镇守要塞。

    成语出处:《北史・王罴传》:“罴除华州剌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

  • 笑里藏刀

    xiào lǐ cáng dāo

    成语解释: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藏:隐藏。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义府传》:“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 履汤蹈火

    lǚ tāng dǎo huǒ

    成语解释:身入汤火。喻处苦难之境。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晋书・重俊传》:“复御家不法,其奴仆若履汤蹈火,忤其意者,或鞭之,或刃之。”

  • 道尽途穷

    dào jìn tú qióng

    成语解释:道、途:路。
    走到路的尽头。形容无路可走,面临末日。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李继岌传》:“继岌徘徊泣下,谓李环曰:‘吾道尽途穷,子当杀我。’”

  • 直捣黄龙

    zhí dǎo huáng lóng

    成语解释: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
    现泛指敌人腹地。

    成语出处:元・脱脱等《宋史・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今番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 十二道金牌

    shí èr dào jīn pái

    成语解释:金牌:宋代传递赦书及军事上最紧急的命令用的金牌。
    比喻紧急的命令。

    成语出处:元《宋史・岳飞传》:“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

  • 姜桂之性,到老愈辣

    jiāng guì zhī xìng , dào lǎo yù là

    成语解释:姜:生姜;桂:肉桂;性:性质。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刚强。

    成语出处:元《宋史・晏敦复传》:“况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请勿言。”

  • 倒悬之苦

    dào xuán zhī kǔ

    成语解释: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
    比喻处境极端困难。同“倒悬之急”。

    成语出处:《元史・外夷传》:“群生愁叹,四民废业,贫者弃子以偷生,富者鬻产而应役,倒悬之苦,日甚一日。”

  • 道路侧目

    dào lù cè mù

    成语解释:侧目:侧目而视。
    在路上相遇,不敢交谈,以目示意。形容政治黑暗暴虐。

    成语出处:《元史・阿鲁诨萨理传》:“所在囹圄皆满,道路侧目,无敢言者。”

  • 如蹈水火

    dǎo shuǐ huǒ

    成语解释:比喻处境艰难。

    成语出处:《元史・张德辉传》:“若宰民者,头会箕敛以毒天下,使祖宗之民如蹈水火,为害尤甚。”

  • 天道人事

    tiān dào rén shì

    成语解释:天道:天理。
    人事:人力所能做到的事。
    天道人事不可违背。意谓大势所趋。《元史·谦希宪传》:“因为书与宋四川统制余玠,谕以天道人事,玠得书愧感自守,不敢复轻动。
    ”清·郑板桥《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嗟呼!不知此正所谓天道人事也。
    ”。

    成语出处:《元史・谦希宪传》:“因为书与宋四川统制余玠,谕以天道人事,玠得书愧感自守,不敢复轻动。”

  • 天道好还

    tiān dào hǎo huán

    成语解释:旧指恶有恶报。

    成语出处:先秦・李耳《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