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dàoyángbiāo

分道扬镳

拼音
fēn dào yáng biāo
注音
ㄈㄣ ㄉㄠˋ ㄧㄤˊ ㄅㄧㄠ
情感
贬义成语
繁体
分道揚鑣
近义词
各奔东西各奔前程风流云散
反义词
并行不悖齐头并进志同道合并驾齐驱

分道扬镳的意思解释

道: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向前。
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分道扬镳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分道扬镳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分道扬镳例子

我们彼此之间感情不和,早已分道扬镳了。

分道扬镳正音

”,读作“biāo”,不能读作“lù”。

分道扬镳辨形

“扬”,不能写作“杨”;“镳”,不能写作“”。

分道扬镳辨析

分道扬镳”和“各奔前程”都有“由于志向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的意思”。不同在于“分道扬镳”偏重于“分手”;多用于人;“各奔前程”仅用于人。

分道扬镳谜语

分手 (谜底:分道扬镳)

分道扬镳故事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洛阳县官元志与御史中尉李彪在路上相遇,双方都认为自己的官职比对方的高而互不相让,就去找孝文帝评理。孝文帝说:“洛阳是寡人的京城,应该分路扬镳。你们各走各的道就是。”

分道扬镳详细解释

分道扬镳释义

分道而行,形容各走各的路。#语本《魏书・卷一四・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河间公齐》。后用“分道扬镳”比喻人依其志向,各奔前程。△“各奔前程”

分道扬镳典源

#《魏书・卷一四・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河间公齐》

子志,字猛略。少清辩强干,历览书传,颇有文才。为洛阳令,不避强御,与御史中尉李彪争路,俱入见,面陈得失。彪言,御史中尉避承华车盖,驻论道剑鼓,安有洛阳县令与臣抗衡。志言神乡县主,普天之下谁不编户,岂有俯同众官,避中尉?高祖曰:[1]我之[2],自应分路[3]。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及出,与彪折尺量道,各取其半。高祖谓邢峦曰:“此儿竟可,所谓王孙公子,不镂自雕。”峦曰:“露枝霜条,故多劲节,非鸾则凤,其在本枝也。”员外郎冯俊,昭仪之弟,恃势恣挝所部里正。志令主吏收系,处刑除官。由此忤旨,左迁太尉主簿。俄为从事中郎。

注解

[1]洛阳:位于今河南省西部的洛阳盆地内,地势优越,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北魏建都平城,孝文帝时迁都洛阳。

[2]丰沛:沛县丰邑,位于今江苏省西北,为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后人因此称帝王的故乡为“丰沛”。

[3]扬镳:扬起马衔,比喻驱马前进。镳,马口中所含的铁环。镳,音biāo

参考

另可参考:《北史・卷一五・魏诸宗室列传・河间公齐》

分道扬镳典故

“分道扬镳”原作“分路扬镳”。北魏时,有个名叫元志的人,不但是皇亲国戚,还是当时首都洛阳的行政长官。他个性强悍,任何事都不轻易退让。有一天,他乘座车走在路上,御史中尉李彪的座车也迎面而来。由于两方都人马众多,一定要有一方退让才能通过。照理说,官小的人要让官大的人先走。而以官职来论,李彪是中央官员,元志只是地方首长,应该要礼让。但元志个性强硬,加上是皇亲国戚,硬是不肯让步。双方因此闹得不可开交,决定去找皇上评理。李彪见了孝文帝说:“我是御史中尉,官比他大,区区一个洛阳市长怎么可以这样和我对抗呢?”元志反驳说:“我是国都所在的洛阳市长,洛阳城里每个人都归我管,哪有比照其他地方官,让中央官员先走的道理?”孝文帝听了很无奈,也不去评断谁是谁非,就笑著说:“好啦!好啦!你们别吵!洛阳是我的地方,我说了就算,把路分成两半,你们两人以后各走各的就好啦!”元志和李彪两人听到皇上这么说后,就拿著尺到外面,量了道路的宽度,然后分成两半,各走自己的那一半。后来“分道扬镳”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人依其志向,各奔前程。

分道扬镳书证

  • 01.《文明小史》第五五回:“吃了一顿中饭之后,各人穿各人的长衫,和秦、王二人分道扬镳。”
  • 02.《唐宋诗醇・卷九・襄阳杜甫诗一・序》:“自元微之著论,始先杜而后李,顾其所以推尊子美,祇就词调、格律言之。则太白之分道扬镳者,固自有在此。徒以诗言诗,而未探夫作诗之本,宜论者多有异同也。”
  • 03.《书画谱・卷六七・跋黄庭坚墨迹后》:“至所作行书,剽去姿媚,独存风骨,直欲与苏轼分道扬镳,不肯俯循其辙间。”
  • 04.清・范家相《诗沈・卷二・诗序四》:“舍序言《诗》者,始于苏颖滨,甚于郑夹漈、王雪山,而朱子因句诋而字驳之。嗣是以后,或信或否,又分道扬镳,不可胜纪矣!”
  • 05.清・查慎行〈酬别许旸谷〉诗:“方今侪辈盛称诗,万口雷同和浮响。或模汉魏或唐宋,分道扬镳胡不广?”

分道扬镳用法

语义形容各走各的路。

类别用在“各自行动”的表述上。

例句

从此我跟你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

天下无不散筵席,我们在此分道扬镳,互道珍重吧!

自从我跟他在花莲车站分道扬镳以后,就没他的音讯了。

语义比喻人依其志向,各奔前程。

类别用在“各自发展”的表述上。

例句

他俩同居多年,终因志趣不合分道扬镳

我们合伙关系既已终止,从此分道扬镳了。

他们本来个性志趣就不同,分道扬镳实属必然。

任务既已完成,我们也好分道扬镳,各走各的了。

当凤凰花开的季节,就是同学们要互道珍重、分道扬镳的时候。

我们虽是多年同学,但毕业后,两人分道扬镳,各自发展去了。

既然我们的意见如此分歧,不如早早结束合伙关系,分道扬镳,各奔前程吧!

分道扬镳辨识

同义“分道扬镳”及“各奔前程”都有各走各的路的意思。

异义“分道扬镳”的用途较广,可用在志向、兴趣、感情等不相契合而造成的分手;“各奔前程”侧重在目标相异,多用于志向不同的时候。

形音镳,音āo。马口中所含的铁环。不可写作“”。

例句
分道扬镳各奔前程例句
虽是军中老友,但退伍后,两人分道扬镳,各自在不同的领域里谋求发展。
既然我们的意见如此分歧,不如早早结束合伙关系,分道扬镳,各奔前程吧!

分道扬镳翻译

  1. 英语 each going one's own way
  2. 日语 それぞれ別の道を行く。〈喻〉めいめい思い思いの道を進(すす)む
  3. 德语 hier trennen sich die Wege(jeder geht seinen Weg)
  4. 俄语 пойти рáзными путями

“分道扬镳”的单字解释

  • 】fēn
    分fēn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俷g)。散,离:分…
  • 】dào
    道dào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传道。修道。方法,办法,技术:门道。医道。指“道家”(…
  • 】yáng
    扬(揚)yáng簸动,向上播散:扬水。扬场(ch俷g)。扬汤止沸。高举,向上:扬手。扬帆。趾高气扬。扬眉吐气。在空中飘动:飘扬。称颂,传播:扬言。扬威。颂扬。扬弃。扬名。姓。抑笔画…
  • 】biāo
    镳(鑣)biāo马嚼子两端露出嘴外的部分:分道扬镳(喻趋向不同)。同“镖”。笔画数:20;部首:钅;笔顺编号:31115413522115354444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