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集组词
  4. 【集】开头能组哪些词

【集】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大成

    融会各方面的优点及成就,以达到完备的程度。

  • 2 .

    1.成其德教。谓为君施德教于民。

  • 3 .

    1.犹搜集﹐采集。

  • 4 . 二铁路

    从内蒙古集宁到二连浩特。长333千米。1954年筑成。南接京包线,北出国境接蒙古境内铁路。中、蒙、俄三国国际联运通道。

  • 5 .

    1.谓凤停于树。南朝陈贺循《赋得夹池修竹诗》﹕"来风韵晚径﹐集凤动春枝。"后因以比喻聚集贤才。 2.谓时世清平。语出《太平御览》卷九一五引《礼斗威仪》﹕"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则凤集于林菀。"

  • 6 .

    1.顺从﹐服从。

  • 7 .

    1.谓归心﹐顺服。

  • 8 .

    1.工商企业按预定资本总额等分为若干股﹐以发售股票方式募集股份﹐筹集资金。

  • 9 .

    1. 与许多小管道相通的管道或室(如多汽缸引擎的排气集合管)。

  • 10 .

    集合1①许多分散的人和物聚在一起:全校同学已经在操场~了。 ②汇集:~各种材料,加以分析。 集合2 [jíhé]数学上指若干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的总体。如全部整数就成一个整数的集合,一个工厂的全体工人就成一个该工厂全体工人的集合。简称集。

  • 11 . 合概念

    反映事物的集合体的概念。如“词汇”反映所有的词集合而成的整体,它不适用于构成该整体的个体。任何一个词都不能称之为“词汇”。有些语词在不同的语境里可以分别表达集合概念或非集合概念。如“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中的“作家”是集合概念;“张三是作家”,其中的“作家”是非集合概念。

  • 12 . 合竞价

    确定证券成交价格的方法。即把各种不同价位的证券买卖申报集中起来,买入申报价位由高到低排列,卖出申报价位由低到高排列,以能实现最大成交量的价位为该种证券的交易价格。上海证券交易所每天股票开盘价就是采用集合竞价产生的。

  • 13 . 合论

    简称“集论”。研究集合的性质及其运算的一门数学分支。纯粹数学的各个分支几乎都建立在满足各种不同条件的集合之上,许多涉及数学基础的根本性问题都可归结为有关集论的问题。

  • 14 .

    集合在一起开会。

  • 15 .

    聚集。特指军队等集合到一处:~待命ㄧ~兵力。

  • 16 .

    1.亦作"雧解"。汇辑诸家对同一典籍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解释﹐断以己意﹐以助读者理解。 2.汇合"经"与"传"﹐为之解释。

  • 17 .

    编辑在一起的精彩的图画、诗文等(多用做标题):图片~ㄧ邮票~。

  • 18 .

    1. 集中地居住[在某一区域];聚居。如:居民集居地。

  • 19 .

    摘取前人的诗句拼成的诗(多为律诗)。词也有集句而成的。

  • 20 .

    集合;聚合:人们~在老槐树下休息。

  • 21 .

    学术机构刊行的成套的、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的论文集:《红楼梦研究~》。

  • 22 .

    1.谓遭到冷遇。

  • 23 .

    1.谓遭遇苦难。语出《诗.周颂.小毖》﹕"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毛传﹕"我又集于蓼﹐言辛苦也。"郑玄笺﹕"集﹐会也。"

  • 24 .

    1. 呈碎块状的各种大小不等硬质的惰性材料中的任何一种,用来与水泥混合以制成混凝土、砂浆或灰泥。

  • 25 .

    1.见"集灵宫"。

  • 26 . 灵宫

    1.汉宫殿名。为皇帝祀神﹑求仙之所。

  • 27 . 灵台

    1.唐时台名。在长生殿侧。 2.汉时台名。

  • 28 .

    聚集:场院中~了一群人。

  • 29 .

    (把资料)收集、抄录在一起或编印成书。

  • 30 .

    1.汇辑抄录。

  • 31 .

    1. 集市贸易的简称。如:集贸市场。

  • 32 . 美镇

    在福建省厦门市、鹰厦铁路线上,滨临厦门湾,有海堤与厦门岛相连。著名侨乡。人口2万(1993年)。海滨鳌园,是爱国华侨陈嘉庚的陵园,风景优美,为游览胜地。有水产学院和集美学校。

  • 33 .

    1.谓降大命于开国之君。

  • 34 .

    1.汇集众人的主意。语出《国语.吴语》﹕"夫唯能下其群臣﹐以集其谋故也。"

  • 35 .

    1. 收集、归纳在一起。如:集纳宋版书。

  • 36 .

    1.见"集宁"。

  • 37 .

    1.比喻受教化。语本《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孔颖达疏﹕"彼飞鸮恶声之鸟﹐今来集止于我泮水之林﹐食我泮宫之桑黮﹐归我好善之美音……喻不善之人感恩惠而从化。" 2.入学宫学习。

  • 38 .

    1.集日。

  • 39 . 愆簿

    1.古代国子监监丞用以记载生员过失的簿册。

  • 40 . 愆册

    1.即集愆簿。

  • 41 .

    1.南曲体式之一。集同一宫调或不同宫调内诸曲牌的各一节﹐联为新曲。

  • 42 .

    1.收集采取。

  • 43 .

    政治、经济、军事大权集中于中央。

  • 44 . 群电话系统

    采用多信道共享、调度功能的无线通信系统。多信道共用可使有限频率资源为大量用户共享;信道还采取动态分配,即在话音间隙时,信道便自动分配给其他用户使用,有效地提高了信道可用时间,减少了信道阻塞率。

  • 45 .

    1.责备。《大戴礼记.保傅》:"忿怒说喜不以义﹐赋与集让不以节。"孔广森补注﹕"集﹐当为谯﹐字形之误……谯﹐责也。忿怒非义﹐则集让无节。"一说﹐责备集中于一人。王聘珍解诂﹕"集﹐聚也﹔让﹐责也。集让﹐谓责备于一人也。"

  • 46 .

    有集市的日子:这个镇的~是每旬的三六九。

  • 47 .

    1.掺杂。

  • 48 . 散地

    本地区货物集中外运和外地货物由此分散到区内各地的地方。

  • 49 .

    1.谓箭射中目标。《左传.襄公二年》﹕"郑成公疾﹐子驷请息肩于晋。公曰﹕'楚君以郑故﹐亲集矢于其目。'"杜预注﹕"谓鄢陵战﹐晋射楚王目。"孔颖达疏﹕"集﹐是鸟止之名﹔矢﹐有羽似鸟﹐故亦称集也。"后以"集矢"谓群起指摘。

  • 50 . 矢之的

    集矢,指箭射中目标。比喻众人所指责的对象。

  • 51 .

    农村或城市中定期买卖货物的市场:~贸易。

  • 52 .

    1.成事﹔成功。

  • 53 .

    1.汇辑诸家对某一古籍的解说﹐断以己意。

  • 54 .

    1.聚集成捆的。

  • 55 .

    1.汇集对某一古籍的诸家解说﹐断以己意。

  • 56 . 思广议

    指集中众人智能,广泛进行议论。

  • 57 . 思广益

    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 58 .

    1.栖息的隼鸟。语本《易.解》﹕"上六﹕公用射隼于高牖之上﹐获之﹐无不利。"孔颖达疏﹕"隼之为鸟宜在山林﹐隼﹝集﹞于人家高牖﹐必为人所缴射。" 2.坠落的隼鸟。语本《国语.鲁语二》﹕"仲尼在陈﹐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韦昭注﹕"隼﹐鸷鸟﹐今之鹗也……楛矢贯之﹐坠而死也。"

  • 59 .

    许多人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跟‘个人’相对):~生活ㄧ~领导ㄧ个人利益服从~利益。

  • 60 . 体财产

    在中国,指劳动群众集体组织所有的财产。如:法律规定为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等;集体所有的建筑物、水库、水利设施等;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等。其所有权归劳动群众的集体组织。法律保护集体财产。

  • 61 .

    1.和睦安定。

  • 62 .

    1.集子。 2.聚集的资本。

  • 63 .

    1.收集比较。

  • 64 .

    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种体裁的文学著作。也叫丁部。参看〖四部〗。

  • 65 .

    1. 采伐树木的一项业务,伐倒、加工成原木,然后外运。

  • 66 .

    1. 就餐者共同食用桌上盛器中的菜肴的就餐方式。与“分餐”相对。

  • 67 .

    收集保藏;收藏:~品|明清家具~。

  • 68 .

    1.集市。

  • 69 .

    1.在预定范围内收集各家著作编辑成的书。

  • 70 .

    同类著作汇集在一起(多用做书名):《丛书~》ㄧ《中国古典戏曲论著~》。

  • 71 . 成电路

    在同一硅片上制作许多晶体管和电阻,并将它们联成一定的电路,完成一定的功能,这种电路称为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耐震,耐潮,稳定性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测量仪器和其他方面。

  • 72 . 成电路卡

    智能卡。

  • 73 .

    1.犹成文。

  • 74 .

    1.编次﹔编辑。

  • 75 .

    荟萃:新闻~。

  • 76 . 体户

    1.若干无亲属关系的个人组成的住户。

  • 77 . 体经济

    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和共同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形式。

  • 78 . 体利益

    与“个人利益”相对。各个集体的共同利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当这三者的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人们的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而集体利益则服从于更高的社会利益。参见“个人利益”(191页)、“社会利益”(964页)。

  • 79 . 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低级形式,主要的生产资料、产品等归生产者集体所有。

  • 80 . 体所有制经济

    1.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同"劳动者个体所有制经济"相对。

  • 81 . 体所有制企业

    生产资料归一定范围的劳动群众共同所有和支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企业。在中国,它是劳动者按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合作化道路组成的。其劳动产品在缴纳国家税收后归由集体支配。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集体所有制企业推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租赁经营责任制。

  • 82 . 体舞

    ①多人共同表演的舞蹈,常用乐器伴奏。也叫群舞。 ②形式比较自由、动作比较简单的群众娱乐性的舞蹈。

  • 83 . 体意识

    集体成员对集体的目标、信念、价值与规范等的认识。表现为集体成员按集体的行为标准要求自己,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对集体具有责任感和信赖感。集体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 84 . 体主义

    一切从集体出发,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思想,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基本精神。

  • 85 . 体主义教育

    德育内容之一。使受教育者形成集体主义观点,关心集体、助人为乐的感情和善于在集体中生活的教育。主要内容和原则是:从无产阶级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在两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 86 . 通铁路

    从集宁到通辽,长943千米。横贯内蒙古中部,为中国最长的地方铁路。1994年筑成。

  • 87 .

    为了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

  • 88 . 团购买力

    1.指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社会单位购买公用消费品的货币支付能力。同社会"个人购买力"相对。

  • 89 . 团军

    军队的一级编组,辖若干个军或师。

  • 90 .

    1.见"集苑"。

  • 91 . 仙殿

    1.唐宫殿名。开元十三年改名集贤殿。

  • 92 . 弦胶

    1.传说中一种能接续弓弩断弦或刀剑断刃的胶。

  • 93 .

    1.聚集贤人。 2.集贤殿书院的省称。

  • 94 . 贤宾

    1.词牌名。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属商调。北曲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用作引子﹐与词牌同﹔用作过曲﹐则与词牌不同。元柯丹丘《荆钗记.续姻》和明周履靖《锦笺记.重晤》中均有此曲牌。

  • 95 . 贤殿

    1.唐宫殿名。开元中置。于殿内设书院﹐置学士﹑直学士﹐以宰相为知院事﹐有修撰﹑校理等官﹐掌刊辑经籍﹑搜求佚书。 2.指集贤殿书院。

  • 96 .

    1.汇集诸家对某一古籍的各种校勘﹐断以己意。

  • 97 .

    集中到一个地方训练:干部轮流~ㄧ运动员提前一个月~。

  • 98 .

    1.比喻聚集零散的财物。

  • 99 . 腋成裘

    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 100 . 腋为裘

    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同“集腋成裘”。

  • 101 .

    1.犹积善。谓行事合乎道义。

  • 102 .

    1.共同评议。

  • 103 .

    1.晋车胤家贫无油点灯﹐以练囊盛数十只萤火虫﹐照书阅读。见《晋书.车胤传》。后因以"集萤"为勤学苦读之典。

  • 104 . 萤映雪

    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 105 .

    收集和保存各种邮票,也包括与邮政有关的各种封、片、戳等用品。

  • 106 . 邮册

    一种特制的用于集邮的本子。也叫插册。

  • 107 . 邮品

    集邮者收集的邮票和其他邮资凭证,以及与邮政通信有关的收藏品。

  • 108 . 邮用品

    集邮用的工具、仪器、册簿等的统称。

  • 109 . 邮展览

    简称“邮展”。是将集邮者的邮集和集邮文献等集邮展品公开陈列,供参观、鉴赏的一种集邮活动。分为世界集邮展览、国际集邮展览、全国集邮展览、地方集邮展览及个人集邮展览等。

  • 110 .

    1.亦作"集菀"。 2.春秋时﹐晋献公宠幸骊姬﹐人多向骊姬之子奚齐。惟独大夫里克仍亲近不得势的太子申生。优施于是作歌讽喻之。歌曰﹕"暇豫之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里克笑曰﹕"何谓苑?何谓枯?"优施答曰﹕"其母为夫人﹐其子为君﹐可不谓苑乎?其母既死﹐其子又有谤﹐可不谓枯乎?枯且有伤。"里克遂中立﹐不助申生。韦昭注﹕"集﹐止也。苑﹐木茂貌。己﹐里克也。"见《国语.晋语二》。后遂以"集苑"喻趋炎附势。

  • 111 .

    集:栖息;苑:茂盛的树木;枯:枯树。有些鸟栖于茂盛的树木,有些鸟栖于枯树。比喻人的志趣不同,趋向各异。

  • 112 .

    ①农业上指在同一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精耕细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产品总量(跟‘粗放 ’相对)。这种经营方式叫做集约经营。 ②泛指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加强分工、协作,提高资金、资源使用效率的经营方式。

  • 113 . 约经营

    “粗放经营”的对称。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实行精耕细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马克思曾称之为“耕作集约化”。参见“经济增长方式”(712页)。

  • 114 . 云台

    1.指汉时集灵台。

  • 115 .

    集中起来运输:~木材。

  • 116 .

    1.会同研究。

  • 117 .

    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比城市小的居住区。

  • 118 .

    1.集聚而不流通。

  • 119 .

    把分散的人、事物、力量等聚集起来;把意见、经验等归纳起来:~兵力 ㄧ~资金ㄧ精神~。

  • 120 . 中营

    帝国主义国家或反动政权把政治犯、战俘或掳来的非交战人员集中起来监禁或杀害的地方。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