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被参
1.封建时代官员受到弹劾。
2 . 饱参
1.谓充分领略事理。
3 . 白参
1.俗称生晒参。 2.沙参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沙参》。
4 . 标参
1.方言。绑票。
5 . 朝鲜参
1.即高丽参。产于朝鲜北部﹐系栽培品﹐因加工不同而分红参与白参两种。中医学上用根入药﹐功用与我国吉林产人参相近﹐而性偏温。
6 . 岑参
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天宝年间进士。曾两次出塞,往来于安西、北庭。后入朝任右补阙。官至嘉州刺史。是唐代边塞诗派代表,与高齐名,并称“高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其代表作。有《岑嘉州诗集》。
7 . 常参
1.群臣每日于前殿朝见皇帝,称常参。 2.泛指定期入朝为常参。 3.属员依一定时间谒见上官亦称常参。
8 . 差参
1.长短﹑高低不齐;不一致。
9 . 参参
1.长貌。
10 . 曹参
汉初大臣。字敬伯,沛县(今属江苏)人。曾为沛县狱吏。秦末从刘邦起义,屡立战功。汉朝建立后封平阳侯。曾任高祖长子齐王的相国九年。协助高祖平定陈、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后继萧何为丞相,“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有“萧规曹随”之称。
11 . 查参
1.调查参劾。
12 . 朝参
1.佛教语。谓寺院中的早课﹑晨参。
13 . 赤参
1.丹参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丹参》。
14 . 辰参
1.指心宿和参宿。两星宿此出彼没,永不相逢。喻人之分离不得相见。 2.喻隔阂。
15 . 丞参
1.清末新官制,于各部尚书﹑侍郎以下设左右丞和左右参议,统称丞参。亦以指辅佐人员。
16 . 出参
1.犹弹劾。
17 . 打参
1.打坐,参禅。
18 . 二参
1.约数。谓二分或三分。参,三。《史记.滑稽列传》:"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司马贞索隐:"二参﹐言十有二参醉也。"后因用以谓二三分醉﹐微醉。
19 . 党参
多年生缠绕草本。根圆柱形。茎细柔,多分枝。叶对生或互生。夏秋开花,花萼裂片五枚,花冠钟状,淡黄绿色带紫色斑点。生于山地灌木丛中或林缘。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各地都有分布。用种子繁殖。其根为中药。有补中、益气、生津的功用。可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等。
20 . 大参
1.参政的别称。
21 . 丹参
多年生草本。其根为中药。有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的功用。可治心绞痛、痛经、月经不调、经闭、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等。
22 . 弹参
1.犹弹劾。
23 . 东洋参
1.指日本及朝鲜产的人参。
24 . 貂参
1.指贵幸之职。
25 . 督参
1.督察参验。
26 . 放参
1.放人进衙参谒。 2.指佛门中放免晩参(晩上坐禅)。放参须敲钟三下,谓之放参钟。
27 . 高丽参
1.朝鲜出产的人参。
28 . 高参
1. 级别或才能高的参谋人员。如:身边有几个高参出谋划策。
29 . 海参
棘皮动物的一纲,身体略呈圆柱状,体壁多肌肉,口和肛门在两端,口的周围有触手。种类很多,生活在海底,吃各种小动物。是珍贵的食品。
30 . 公参
1.官员赴任后到上司处参拜。
31 . 鬼参
1.旧时官场中官吏参拜初就职御史,不通报﹐拜毕默默而退,谓之鬼参。
32 . 黑参
1.玄参。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玄参》。
33 . 红参
1.亦作"红参"。 2.人参的一种。
34 . 跪参
1.下跪参拜。
35 . 孩儿参
1.人参的一种。
36 . 横参
1.横斜的参星。参星在夜深之时横斜。
37 . 黄参
1.人参的别名。
38 . 稽参
1.考察;参考。
39 . 计参
1.指大计考绩对有劣迹官员的举劾。
40 . 交参
1.交错。
41 . 讦参
1.告讦参劾。
42 . 揭参
1.弹劾。
43 . 进参
1.犹进见。
44 . 纠参
1.举发弹劾。
45 . 九参
1.一月朝参九次。 2.指九参官。
46 . 科参
1.明代凡制敕有失﹐得封还执奏﹐内外章疏下,则由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参署付部﹐驳正其违误。科臣参驳称为"科参"。
47 . 老参
1.野生的人参。
48 . 苦参
1.植物名。落叶亚灌木,羽状复叶,小叶卵状椭圆形,总状花序,花冠淡黄色。根入药,有清热解毒等作用。
49 . 离参
1.分别调查参酌。
50 . 两参
1.封建时代某些官员在初一﹑十五两日朝参,称为"两参"。
51 . 六参
1.谓一月朝参六次。
52 . 辽参
1.亦作"辽■"。 2.指辽东出产的人参。
53 . 冥参
1.悉心参验。
54 . 扪参
1.抚摸参宿。形容山势极高。
55 . 闵参
1.孔子弟子闵子骞﹑曾参的并称。两人以孝行着称。
56 . 旁参
1.广泛参考。
57 . 梅花参
1.海参中最大的一种,体长可达一米。背面肉刺很大,每三至十一个肉刺基部相连呈花瓣状,故名。为食用海参中的上品。在我国产于西沙群岛。
58 . 面壁参
1.谓默坐静修,参悟禅机。
59 . 暮礼晨参
早晚参拜。形容心地虔诚。
60 . 内参
1.太监。 2.供领导者或一定范围内的同志阅读参考的内部情况报道。
61 . 能参
1.谓能参预天地之职。
62 . 髯参
1."髯参军"的省称。晋郄超为桓温记室参军﹐多髯,时人称"髯参军"。后用以称记室参军。
63 . 趋参
1.趋谒参拜。
64 . 商参
1.参商。二十八宿的商星与参星,商在东,参在西,此出彼没,永不相见。后以"商参"比喻人分离不能相见。
65 . 日参
1.每天上朝参拜。
66 . 拳参
1.多年生蓼科植物,叶尖长,有香气,根卷曲似拳,可作香料。根茎皆供药用。
67 . 人参
双子叶植物,五加科。多年生草本。主根肥厚,肉质,圆柱形或纺锤形。一般生于野外的称“野山参”,人工栽培的称“园参”。产于中国东北,现许多地区都有栽培。为著名强壮滋补药,又是兴奋剂。
68 . 仁参
1.人参。仁,通"人"。
69 . 散参
1.无固定职务而预朝参的散官。
70 . 沙参
1.亦作"沙蔘"。 2.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长椭圆形,四片轮生,花冠钟形,萼片狭长,紫色。根粗大,味苦,可入药。
71 . 少参
1.明代于各布政使下置参政﹑参议﹐时称参政为大参﹐参议为少参。明吴国伦有《送徐行父少参赴关内》诗。
72 . 审参
1.审核参酌。
73 . 首参
1.指参知政亊。
74 . 题参
1.亦作"题參"。 2.上本参奏。犹弹劾。 3.谓以题本上奏。
75 . 数参
1.经常参谒。
76 . 堂参
1.于公堂参谒上司。
77 . 汤参
1.指浸渍取汁后再晒干的人参。
78 . 四参
1.指朝廷四参官。
79 . 太子参
又名“孩儿参”。多年生草本。其块根为中药。有补肺、健脾的功能。可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自汗,精神疲乏等。
80 . 提参
1.犹弹劾。
81 . 通参
1.修道,参佛。
82 . 廷参
1.在廷前参见。
83 . 庭参
1.封建时代下级官员趋步至官厅,按礼谒见长官。文职北面跪拜,长官立受;武职北面跪叩,自宣衔名,长官坐受。
84 . 同参
1.共同参与。 2.佛教语。谓共同参谒一师。亦为同事一师之佛教徒之互称。 3.共同参悟研究。
85 . 详参
1.上报参劾。
86 . 伍参
1.错杂。
87 . 望参
1.谓官员每月十五日参朝。 2.宋代对六参的称谓。
88 . 西洋参
1.多年生草本植物。形似人参﹐但根状茎上的鳞片薄而早萎。原产于北美洲等地。我国引种栽培。根入药﹐性凉﹐味苦甘﹐有养阴﹑清火﹑生津等功能。
89 . 五十三参
1.佛教传说,善财童子受文殊菩萨指点,南行五十三处,参访名师,听受佛法,终成正果。见《华严经.入法界品》。
90 . 相参
1.亦作"相叅"。亦作"相叅"。 2.相互参证。 3.参加。
91 . 小参
1.佛教语。称登堂说法为大参﹐定时以外的说法为小参。 2.犹参谒拜见。
92 . 揱参
1.犹箾蔘。树枝竦擢貌。
93 . 须参
1.等候谒见皇帝。
94 . 杏叶沙参
1.亦称"杏参"。 2.多年生草本。或名荠苨。根入药,称南沙参。
95 . 小花沙参
1.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Adenophora stricta),叶子长椭圆形,四片轮生,花冠钟形,萼片狭长,紫色。根可以入药,是祛痰剂。
96 . 玄参
1.亦称"玄台"。 2.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冠淡黄绿色,结卵形蒴果,根可入药。
97 . 行参
1.谓行参见问候之礼。
98 . 杏参
1.见"杏叶沙参"。
99 . 严参
1.严厉弹劾。
100 . 衙参
1.旧时官吏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禀白公事。
101 . 疑参
1.疑惑猜测。
102 . 预参
1.犹参预。
103 . 豫参
1.犹参与。豫,通"与"。
104 . 早参
1.早晨朝参。 2.佛教语。早晨升堂参禅。
105 . 奏参
1.向帝王上书弹劾官吏的过失。
106 . 中参
1.指古代贵族妇女进宫参见。
107 . 追参
1.追随参与。
108 . 谘参
1.请教并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