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结尾能组哪些词
- 1 . 挨也- 1.叹词。犹哎呀。 
- 2 . 哎也- 1.叹词。表示痛苦。 
- 3 . 白也- 1.白﹐指唐诗人李白;也﹐助词﹐无义。语出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白也诗无敌。"后因用作李白的代称。 
- 4 . 耳也- 1.犹而已。 
- 5 . 答不也- 1.女真语音译词。在田里除草的人。 
- 6 . 得也- 1.犹言得了。 2.应答之词。犹言明白啦。 
- 7 . 非所计也- 计:计算,考虑。不是所要考虑的事情。 
- 8 . 何其毒也- 也:文言助语,置于词尾,与“何”相配合,构成反诘语气。多么狠毒呀!。 
- 9 . 何许人也- 何:什么;许:地方。指不知来自何方,来历不明的人。 
- 10 . 空空如也- 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 11 . 来而不往非礼也- 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 
- 12 . 了也- 1.宋元白话作品的语气助词,相当于"啦"。 
- 13 . 溜之乎也- 溜走(讽刺的、风趣的说法)。 
- 14 . 良有以也- 良:很,甚;以:所以,原因。指某种事情的产生是很有些原因的。 
- 15 . 满口之乎者也- 满口文言词语。指人物的书呆子气。 
- 16 . 落可也- 1.见"落可便"。 
- 17 . 莫予毒也- 再也没有人威胁、危害我了。表示目空一切,认为谁也不能伤害我。 
- 18 . 莫余毒也- 再也没有人威胁、危害我了。表示目空一切,认为谁也不能伤害我。 
- 19 . 那里也- 1.犹言哪里是﹑说什么或说不上,常冠于所引成语﹑俗谚前,表否定。 
- 20 . 舌者兵也- 舌头好比兵器,说话不当,既伤别人,又伤自己。 
- 21 . 勿谓言之不预也- 勿谓:不要说;预:预先。以后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 
- 22 . 也也- 1.表示并列。2.表示并列关系。3.表示不以某种情况为条件。 
- 23 . 也者也- 1.衬词。无义。 
- 24 . 鱼我所欲也- 散文篇名。载《孟子·告子上》,篇题后人所加。文中用鱼和熊掌作比喻,阐述了“生”和“义”的关系,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人生标准。这一论断对后世敢于为正义献身的仁人志士有重大影响,南宋文天祥就义前就曾以“孟曰取义”自励。 
- 25 . 再也- 1.表示永远的意思。 2.表示到了极限。 
- 26 . 之乎者也- 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 27 . 扎也- 1.女真语。侍从,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