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在中间组哪些词
1 .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的高等师范大学。校址在北京。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49年改现名。设有教育、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外语等系和研究生院、教育管理学院,另建有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2 .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法国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的高等学校。1795年创建于巴黎。原名巴黎师范学校,1845年改现名。1903年起成为巴黎大学的附属机构。分文理两科。学校免收学费并向学生发放助学金。毕业后须到指定岗位为国家服务十年。
3 . 班师得胜
班:还。军队出征,得胜而归。
4 . 班师回朝
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5 . 班师回俯
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同“班师回朝”。
6 . 班师振旅
班:调回;师、旅:指军队;振:整顿。撤回军队,进行整顿。
7 . 北落师门
1.星名。
8 . 禅师窟
1.禅门;僧人聚集习禅之所。
9 . 陈师道
北宋诗人。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师从曾巩。官至秘书省正字。为江西诗派代表作家之一。诗好苦吟,推崇杜甫,但作品较生硬艰涩。有《后山集》。
10 . 陈师鞠旅
陈:陈列;鞠:告;师旅:军队。出征之前,集合军队发布动员令。
11 . 出师表
散文篇名。三国蜀诸葛亮作。有前、后二表,均为作者于出师伐魏前上呈蜀后主刘禅的奏表。前表陈说作者伐魏的意图,并向刘禅荐举贤臣,规劝他“亲贤臣,远小人”。后表一般认为是后人伪托之作,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即出于此。
12 . 出师不利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13 . 出师未捷身先死
1.出征讨敌尚未报捷而身先死去。
14 . 出师无名
指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
15 . 出师有名
有正当理由进行征伐。
16 . 大可师法
师法:学习效法。值得学习和效法。
17 . 大师父
1.大师傅。对厨师的称呼。
18 . 大师傅
1.口语。对厨师的称呼。 2.口语。对和尚﹑尼姑的尊称。
19 . 大师兄
1.义和团对自己头领的称呼。 2.称同学中年长才高者。
20 . 贰师城
1.汉时西域大宛国地名。出良马。
21 . 广师求益
师:效法,学习;益:进步。多方面学习,以增进学识。
22 . 归师勿掩,穷寇勿追
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指特定情况下要防止敌人拼死反击,以免不测的牺牲。
23 .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的高等师范学校。校址在上海。创建于1951年。1972年曾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教育学院等合并称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合并进入的学校恢复原建制,1980年恢复原名。设有研究生院、教育科学学院等以及教育、历史学、哲学、生物、地理学等系。
24 . 黄师子
1.见"黄狮子"。
25 . 减师半德
谓只学到老师的一半。
26 . 迦师错
1.小麦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一.小麦》。
27 . 简易师范
1.相当于初中程度的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小学师资。
28 . 教师节
中国教师的节日。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决定,9月10日为我国的教师节。
29 . 惊师动众
师:众人。比喻惊动很多人来做一件事。
30 . 京师大学堂
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1898年创立于北京。为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宗旨是“广育人才,讲求时务”。初时仅办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两堂,与旧时书院无异。1900年停办。1902年复校,设预备科(分政、艺两科)、速成科(分仕学、师范两馆)。1903年增设进士科、译学馆(同文馆归入后改办)及医学实业馆。1907年又增设博物品实习科。1910年正式开办分科大学,设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
31 . 经师人表
1.指通经学而立身可为人师法的人。
32 . 老师夫
1.回教中主管教务的人。
33 . 老师父
1.对僧侣的尊称。
34 . 老师傅
尊称擅长某种技能的年纪大的人。
35 . 老师糜饷
老师:使军队长期劳困力量衰减;糜:糜废。劳累军队,浪费军饷。
36 . 老师宿儒
年纪大而学问渊博的人。
37 . 劳师动众
劳:疲劳,辛苦;师、众:军队;动:出动,动员。原指出动大批军队。现指动用很多人力。
38 . 劳师废财
师:军队。劳顿军队,浪费军饷。
39 . 劳师糜饷
指徒劳兵力,空费军饷。
40 . 劳师袭远
发动军队袭击远方的敌人,多指冒险的军事活动。
41 . 詈猎师而哭虎
1.责骂打死猛虎的猎手而为猛虎的死痛哭。喻颠倒是非﹐责善怜恶。
42 . 刘师哥
1.牡丹花品种之一。
43 . 良师益友
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44 . 良师诤友
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45 . 两级师范学堂
1.清末创办的含有初级和优级两级的师范学校。初级培养小学堂教员,修业五年。附设简易科,修业一年或半年。优级培养初级师范学堂和中学堂的教员与管理员,修业公共科一年,本科三年。辛亥革命后初级师范学堂改为师范学校,优级师范学堂改为高等师范学校。
46 . 马师皇
1.相传黄帝时医士,善医马,后世尊为兽医鼻祖。
47 . 马师曾
粤剧演员。广东顺德人。十七岁学艺,演丑生。长期在广州、港澳以及东南亚一带演出。1955年加入广东省粤剧团。也擅小生、小武、花脸、须生等。所创“乞儿喉”,世称“马腔”。擅演《搜书院》、《关汉卿》等剧。曾任广东粤剧院院长。
48 . 民疲师老
民:民众;疲:疲乏;师:军队;老:衰竭。部队士气衰落,百姓疲惫不堪。形容连年征战造成士兵、人民极其疲劳。
49 . 名师出高徒
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50 . 尼师但那
1.见"尼师坛"。
51 . 尼师坛
1.亦作"尼师但那"。 2.梵语音译。佛教徒所说六物之一。即随坐衣。衣上所附布料可作坐具或卧具。
52 . 起师动众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53 . 钱谷师爷
1.旧时地方官所聘主管钱粮会计的幕僚。
54 . 钱粮师爷
1.见"钱谷师爷"。
55 . 潜师袭远
潜师:秘密调动兵力。秘密发兵,袭击远距离的敌人。
56 . 人师难遇
人师:修养很高可以为人师表者。在德行上可以做师表的人是不容易遇到的。
57 . 三师七僧
1.佛教语。佛徒授比丘具足戒,行三师七僧之制。三师指戒和尚﹑羯磨师和教授师。七僧指七名作证的和尚。也称为"三师七证"。参阅《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三。
58 . 三师七证
1.见"三师七僧"。
59 . 丧师辱国
军队损失,国家蒙受耻辱。
60 . 丧师失地
军队受到损失,国土被失陷。
61 . 绍兴师爷
1.清代官署中的幕僚,由于绍兴籍人较多,故称。后引申为谋士的代称,有时含贬义。
62 . 事不师古
形容做事不吸取前人经验。
63 . 为人师表
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64 . 太师窗
1.亦称"太师槅"。 2.一种窗棂中间密﹑上下疏的旧式窗子。
65 . 太师槅
1.见"太师窗"。
66 . 太师轿子
1.一种棕顶轿子。
67 . 太师椅
也称“大圈椅”。汉族的传统坐具。有靠背扶手的椅子。因古代常为太师等官僚所坐而得名。选用质地坚细的杂木制作,靠背、扶手雕有花草虫鱼等图案花纹,有的还镶嵌名贵的石料等。
68 . 天师艾
1.宋时端午日﹐都人作泥塑张天师像﹐以艾为须﹐称天师艾。见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一引《岁时杂记》。
69 . 天师道
即“正一道”(830页)。
70 . 天师符
1.旧俗端午日以黄纸盖以朱印﹐绘天师﹑锺馗像或五毒符咒﹐粘于中门以避祟恶﹐谓之天师符。见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天师符》。
71 . 万世师表
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72 . 无师自通
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73 . 我师禽
1.鸟名。因鸣叫声如"我师",故名。
74 . 先师庙
1.指孔庙。
75 . 雄师百万
雄:威武雄壮;师:军队。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76 . 行师动众
谓指挥大军作战。
77 . 严师出高徒
严:严厉,严格。严格的师傅才能培养出手艺高强的徒弟。
78 . 兴师动众
兴:发动;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79 . 兴师问罪
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
80 . 刑名师爷
1.古代官署中负责处理刑事判牍的幕友。
81 .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1.古谚。谓一日做了老师,就终生受到象父亲一样的尊敬。极言师徒情谊深厚。
82 . 雨师妾
1.古代神话中的国名。
83 . 赵师秀
南宋诗人。字紫芝、灵秀,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绍熙年间进士。做过筠州推官等地方小官。为“永嘉四灵”之一。推崇唐代贾岛、姚合为“二妙”,编有《二妙集》,又编有唐诗选本《众妙集》。有《清苑斋集》。
84 . 宗师案临
学政到达他主管的地区主持考试。宗师:学政。
85 . 尊师贵道
尊敬师长,尊重其所传之道。
86 . 尊师重道
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87 . 谘师访友
谘:询问,商量。请教老师,问询朋友。
88 . 祖师禅
1.佛教语。禅宗称祖祖相传﹑不立文字的禅法为"祖师禅",是以心印心的教外别传。
89 . 祖师堂
1.佛教禅宗安置祖师及开山僧人像的庙堂。
90 . 祖师爷
1.犹祖师,开山祖。对事物或宗派创始者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