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安仁
1.安心于实行仁道。
2 . 白仁
1.白色的果核中的肉。
3 . 伯仁
1.晋周顗的字。元帝时为仆射,与王导交情很深。永昌元年,导堂兄江州刺史王敦起兵反,导赴阙待罪。顗在元帝前为导辩护,帝纳其言而导不知。及敦入朝,问导如何处置顗,导不答,敦遂杀顗。后导知顗曾救己,不禁痛哭流涕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见《晋书.周顗传》。后因以"伯仁"代称亡友。
4 . 成仁
1.成就仁德。后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
5 . 残忍不仁
残忍:凶暴;仁:仁爱。凶恶暴虐不讲仁义。
6 . 残虐不仁
残:凶狠;虐:残暴。凶恶暴虐,不讲仁义。
7 . 不仁
1.无仁厚之德;残暴。 2.引申为不体面。 3.指肌肤肢体麻木,不灵便。 4.愚钝。
8 . 纯仁
1.至仁。
9 . 残暴不仁
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
10 . 慈仁
1.慈善仁爱。
11 . 淳仁
1.敦厚仁慈。亦指敦厚仁慈的人。
12 . 垂仁
1.施仁爱。
13 . 蹈仁
1.遵循仁义之道。
14 . 戴仁
1.崇尚仁德。
15 . 当仁
1.犹言当之无愧。 2.谓勇为不辞。 3.指勇为不辞的人。
16 . 笃仁
1.笃实而仁厚。
17 . 敦仁
1.仁厚。语本《易.系辞上》:"安土敦乎仁,故能爱。"韩康伯注:"安土敦仁者﹐万物之情也。物顺其情﹐则仁功赡矣。"
18 . 发政施仁
发布政令,实施仁政。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
19 . 妇人之仁
仕:仁慈。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20 . 儿女仁
1.妇孺的不忍之心。比喻感情脆弱。
21 . 法外施仁
旧时指宽大处理罪犯。
22 . 辅仁
1.谓培养仁德。
23 . 果仁
1.果核或果壳最里面较软的部分。
24 . 弘仁
明末清初画家。僧人。俗姓江,名韬,字六奇,歙县(今属安徽)人。明诸生。入清出家。擅画山水,写黄山景物尤多,构图简洁,风格瘦劲冷峭。又善画梅花、松树。与髡残、朱耷、原济并称“清初四僧”。
25 . 瓜仁
1.瓜子的仁。有的可食。
26 . 观过知仁
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27 . 归仁
1.归附仁德仁政。
28 . 花生仁
1.见"花生米"。
29 . 鸿仁
1.广博深厚的仁慈之情。
30 . 怀仁
1.心怀仁德。 2.归服于仁德。
31 . 核仁
1.动植物细胞核中的球状体,在显微镜下折射率较强,数目多少不等,由核蛋白﹑核酸等组成。在细胞分裂前期消失,后期重新出现。 2.果核中的仁。
32 . 积德累仁
积累功德与仁义。
33 . 洪仁
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广东花县(今花都)人。洪秀全族弟。曾为塾师。参与创立拜上帝会。后在香港、上海等地任布道师。1859年到天京(今南京),受封为干王,总理太平天国朝政。编写《资政新篇》,主张革新政治,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1864年天京陷落后,护卫幼天王洪天贵福到江西,不久被俘就义。
34 . 积仁
1.聚积仁义。
35 . 皇仁
1.皇帝的仁德。
36 . 黄景仁
清代诗人。字汉镛、仲则,号鹿菲子,江苏武进人。早年科举不利,做过武英殿签书官、候补县丞。一生愁苦潦倒,诗作多抒发凄凉寂寞之苦。《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为其名篇。有《两当轩集》。
37 . 蒋仁
清代篆刻家。原名泰,字阶平,后得古铜印“蒋仁之印”,改名仁,号山堂、吉罗居士、女床山民,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篆刻师事丁敬,洗练朴茂,所署行楷边款,得颜体之神。为浙派“西泠八家”之一。兼工书法。
38 . 见智见仁
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39 . 宽仁
1.宽厚仁慈。
40 . 康广仁
清末维新派。广东南海人。康有为弟。曾在澳门办《知新报》,后又在上海办大同译书局,发起不缠足会。戊戌变法时在北京参与维新活动。戊戌政变时被捕,与谭嗣同等同时被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41 . 李宗仁
广西临桂人。广西陆军速成学堂毕业。1910年加入同盟会。曾任桂军统领。先后参加护国、护法和粤桂战争。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后,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军事参议院院长。1929年蒋桂战争中桂系失败后,回广西任护党救国军总司令。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徐州会战,获台儿庄大捷。1948年4月任国民党政府副总统。次年1月任代总统,12月去美国。1965年7月回到北京,并发表声明,决心为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42 . 狼戾不仁
狼戾:贪婪、凶狠;不仁:暴虐不人道。形容凶狠残暴,没有人性。
43 . 里仁
1.谓居住在仁者所居之里;与仁人为邻。
44 . 隆仁
1.指深厚的仁爱之心。
45 . 磏仁
1.刻苦求仁。
46 . 麻痹不仁
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觉。
47 . 麻痺不仁
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情。
48 . 米友仁
南宋书画家。一名尹仁,字元晖,号懒拙道人,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米芾子,人称小米。南渡后官至敷文阁直学士。山水画发展其父技法,善用水墨横点写烟雨中景,自称“墨戏”,对文人画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有《潇湘奇观图》等存世。
49 . 迈仁
1.勉力实行仁政。
50 . 履仁
1.躬行仁道。
51 . 脑瓜仁
1.方言。指头。
52 . 闵仁
1.怜悯关怀。
53 . 麻木不仁
不仁:没有感觉。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54 . 麻仁
1.大麻种子的仁。可以榨油,又供药用,是轻泻剂。
55 . 痲痹不仁
1.肢体麻痹﹐没有感觉。
56 . 梅仁
1.梅实之仁。
57 .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直:正直;不仁:不讲道义。不要相信表面上的正直,要防备别人心存不良。
58 . 能仁
1.梵语的意译。即释迦牟尼。
59 . 潘仁
1.晋潘岳。岳字安仁,故省称"潘仁"。
60 . 谦仁
1.谦和仁慈。
61 . 强仁
1.亦作"强仁"。 2.勉力行仁。
62 . 亲仁
1.亲近有仁德的人。
63 . 求仁得仁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64 . 求生害仁
指因谋求活命而有伤仁德。
65 . 三仁
1.三位仁人。指殷末之微子﹑箕子﹑比干。
66 . 柔仁
1.柔和而仁慈。
67 . 上仁
1.至仁。 2.指最仁爱的人。
68 . 取义成仁
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69 . 仁仁
1.厚爱;仁德深厚。
70 . 仁者能仁
旧指有身份的人所做的事总是有理。
71 . 杀身成仁
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72 . 舍身成仁
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73 . 尸鸠之仁
尸鸠:即布谷鸟,传说它哺育群雏能平均如一。比喻君主公平对待臣民。
74 . 生仁
1.谓有仁慈之心。 2.结果实。
75 . 为富不仁
为:做,引伸为谋求。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76 . 松仁
1.松子里面的仁,芳香可食。
77 . 宋教仁
近代民主革命家。号渔父,湖南桃源人。曾与黄兴等在长沙组织华兴会。后参加发起同盟会,主持《民报》,并组织同盟会中部总会。武昌起义后,参与筹建南京临时政府,任法制院院长。后又任北京政府农林总长。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任代理理事长。主张成立政党内阁,反对袁世凯专制。1913年被袁世凯派人刺死于上海。有《宋教仁集》。
78 . 同仁
1.同行仁德者。 2.犹言一视同仁。 3.同人。指同事或同行。
79 . 宋襄之仁
仁:仁慈。指对敌人讲仁慈的可笑行为。
80 . 桃仁
1.桃核里的仁儿。可制食品,可入中药。
81 . 体仁
1.躬行仁道。
82 . 瞳仁
1.犹瞳人。
83 . 王守仁
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人称阳明先生,余姚(今属浙江)人。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用以对抗程朱学派。提出“致良知”的学说,把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人生而具有的“良知”。提出“知行合一”说。教育方法上强调言传身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等。他的学说在明代中期以后影响很大,还流行到日本。著作有《传习录》、《大学问》等。
84 . 温仁
1.温厚仁爱。
85 . 贤仁
1.贤明的人。 2.贤良仁爱。
86 . 虾仁
1.去头去壳的鲜虾肉。
87 . 杏仁
1.杏核中的仁。可食用,亦可入药。
88 . 效仁
1.表示仁爱。
89 . 修仁
1.使用和平方式。
90 . 畜仁
1.怀藏仁心。
91 . 一视同仁
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92 . 养仁
1.培养﹑积累仁德。
93 . 眼仁
1.眼球。
94 . 苡仁
1.薏苡之仁。薏苡,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狭长,实椭圆,仁白色,可作粥饭,或磨粉﹑酿酒,又可入药,能理湿下气。
95 . 遗仁
1.谓因遗漏而未及仁爱。
96 . 依仁
1.谓把"仁"作为言行依循的标准。语出《论语.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97 . 咏仁
1.歌咏仁德。
98 . 友仁
1.与仁者交朋友。语出《论语·卫灵公》:"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99 . 贼仁
1.毁弃仁爱。
100 . 枣仁
1.枣核内的仁,可入药。 2.中药名。酸枣仁的别名。
101 . 贞仁
1.贞一仁慈。 2.忠贞而仁爱。
102 . 杖仁
1.倚仗仁德。
103 . 止戈兴仁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104 .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指对待同一问题,其见解因人而异,各有道理。
105 . 质仁
1.质朴仁爱。
106 . 至仁
1.最大的仁德。 2.指最有仁德的人。
107 . 掷安仁
1.以果子投向美男子。
108 . 周仁
1.合乎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