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开头能组哪些词
1 . 二不隆冬
1.见"二不棱登"。
2 . 二部制
中小学把学生分成两部轮流在校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3 . 二蔡
1.指管叔与蔡叔。 2.指宋蔡京与蔡卞。
4 . 二参
1.约数。谓二分或三分。参,三。《史记.滑稽列传》:"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司马贞索隐:"二参﹐言十有二参醉也。"后因用以谓二三分醉﹐微醉。
5 . 二蚕
1.第二季蚕。即夏蚕。
6 . 二藏
1.佛教大藏经的简单分类法。即声闻藏(小乘经)和菩萨藏(大乘经)。 2.指佛藏与道藏。
7 . 二曹
1.两队;两组。
8 . 二茬罪
1. 再次受罪。
9 . 二产妇
1. 生育过两次的妇女。
10 . 二唱
1.即二更天。
11 . 二朝
1.指卿大夫的外朝和内朝。
12 . 二朝廷
1.犹言土皇帝。
13 . 二辅
1.指汉时京畿的左冯翊﹑右扶风。
14 . 二副
轮船上船员的职务名称,职位次于大副。参看〖大副 〗。
15 . 二傅
1.指太傅与少傅,均为辅导太子之官。 2.指南朝齐傅琰﹑傅翙父子。
16 . 二盖
1.指唐盖文达﹑盖文懿。
17 . 二干
1.指唐诗僧干俊﹑干辅。
18 . 二杆
1.见"二杆子"。
19 . 二杆子
指人的脾气莽撞、火爆。
20 . 二哥
1.兄弟间称次男为二哥。 2.泛称兄弟中排行第二者。 3.小二哥的敬称。
21 . 二葛
1.指三国方士葛玄及其从孙﹑东晋道士和道教理论家葛洪。
22 . 二根
1.佛教语。意根﹑身根。即思维和感觉器官。 2.男女两性的生殖器。 3.指两性人。
23 . 二更
1.指晩上九时至十一时。又称二鼓。
24 . 二公
1.指府和县的副职。
25 . 二功
1.大功﹑小功两种丧服的合称。
26 . 二宫
1.两座宫室。常用以代指住在其中的人。(1)指二帝。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亡姑之姊,伉俪二宫。"刘孝标注引《中兴书》:"王蒙女讳穆之,为哀帝皇后;王藴女讳法慧,为孝武皇后。"唐杜甫《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二宫泣西郊,九庙起颓压。"仇兆鳌注:"二宫泣,玄﹑肃还京。"(2)指帝与太子。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江左朝臣子孙初释服,朝见二宫,皆当涕泣,二宫为之改容。"《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二宫轸痛,遐迩同哀。"吕向注:"二宫,天子﹑太子也。"《南齐书.何敬容传》:"敬容接
27 . 二龚
1.指西汉龚胜与龚舍。二人相友,并著名节。
28 . 二鼓
1.二更天。
29 . 二关
1.指函谷关和武关。
30 . 二广
1.春秋楚国军制名,谓左右二部。《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君之戎分为二广,广有一卒,卒偏之两。"杨伯峻注:"其君之戎谓楚王之亲兵戎车也。楚王亲兵分为左右两部,每部皆名曰广。"后亦泛指两支部队。 2.指宋代广南西路与广南东路。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广东省。
31 . 二妫
1.指尧女娥皇﹑女英。
32 . 二轨
1.指两车。
33 . 二鬼子
1.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对汉奸伪军的蔑称。
34 . 二簋
1.喻祭品之少。簋,古代祭祀宴享盛黍稷之器皿。
35 . 二禬子
1.亦作"二会子"。 2.宗教名。旧时流行于淮南地区。
36 . 二锅头
一种较纯的白酒,在蒸馏时,除去最先出的和最后出的酒,留下来的就是二锅头。
37 . 二虢
1.指周宗室虢仲﹑虢叔兄弟。
38 . 二亥
1.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丁亥年(927),太宗赵炅生于己亥年(939),因称"二亥"或"两亥"。
39 . 二汉
①指西汉和东汉。 ②旧指男性佣工:那是胡老爷家帮佣的二汉。
40 . 二豪
1.两位豪杰之士。指宋王禹偁和苏轼。
41 . 二号人物
1. 居于第二位或仅次于最好者的人。
42 . 二合
1.指阴阳。 2.谓二音拼合。
43 . 二合二面
1.方言。两对面。
44 . 二何
1.指晋何充与弟凖。
45 . 二和
1.见"二和药"。
46 . 二和药
1.二煎药。即将煎过一次的中草药,再次加水煎成的汤药。
47 . 二河水
1.方言。指再嫁的妇女。
48 . 二贺
1.指唐贺德基﹑贺德仁兄弟。
49 . 二红
1.见"二红饭"。
50 . 二红饭
1.大麦掺赤豆做的饭。
51 . 二鸿
1.指北魏崔鸿与李志。
52 . 二后
1.指周文王﹑周武王。
53 . 二乎
〈方〉①畏缩:他在困难面前向来不~。 ②心里犹疑,不能确定:你越说越把我弄~了。 ③指望不大:我看这件事~了,你说呢?‖也作二忽。
54 . 二胡
胡琴的一种,比京胡大,琴筒用木头做成,前端稍大,蒙蟒皮,有两根弦,声音低沉圆润。也叫南胡。
55 . 二湖
1.指洞庭湖。洞庭湖由青草洞庭二湖组成,故称。
56 . 二虎
1.方言。莽撞;大胆。 2.方言。傻气。
57 . 二虎八咭
1.方言。犹言傻里傻气。
58 .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59 . 二花脸
架子花。
60 . 二华
1.指春秋宋国华元﹑华喜。 2.指太华﹑少华二山。 3.指北魏所置华州及北华州。
61 . 二化螟
1.螟虫的一种。水稻主要害虫之一,也危害小麦﹑玉米﹑甘蔗﹑茭白等。每年一般产生二至三代,寒冷地区只产生一代﹐温暖地区可产生三至五代。可用消灭幼虫,灌水灭蛹,灯光诱蛾,六六六等药物毒杀诸方法进行防治。
62 . 二话
别的话;不同的意见(指后悔、抱怨、讲条件等,多用于否定句):~不提ㄧ尽管吩咐就是了,我决无~。
63 . 二话不说
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64 . 二话没说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动。
65 . 二荒地
1.指种过而又荒了的地。
66 . 二皇
1.指伏羲氏和神农氏。 2.二皇军,即二鬼子。
67 . 二皇帝
1. 一个朝代的第二代皇帝。
68 . 二黄
戏曲声腔之一,用胡琴伴奏。跟西皮合称皮黄。也作二簧。
69 . 二簧
1.同"二黄"。
70 . 二辉
1.二日。喻两王。
71 . 二会子
1.见"二禬子"。
72 . 二婚亲
1.方言。再嫁。
73 . 二婚头
指再嫁的妇女(含轻视意)。也叫二婚儿。
74 . 二混子
1.即二流子。
75 . 二伙
1.即二副。
76 . 二惑
1.佛教语。指见惑与思惑,又称理惑与事惑。即迷于真理与迷于事相。
77 . 二迹
1.犹比迹。谓功劳业绩可与之比并。
78 . 二姬
1.指春秋时同嫁晋献公的骊姬与其妹。 2.指姬姓二女。 3.二妾。
79 . 二级市场
指对已经售出的证券、商品房等再进行交易的市场。
80 . 二极
1.南极﹑北极。 2.指天子与父母。 3.两种极致。
81 . 二极管
有两个电极的电子管或晶体管。参看〖晶体管 〗、〖电子管 〗。
82 . 二纪
1.谓日﹑月。 2.二十四年。 3.约指二十余年。
83 . 二忌
1.指战国时邹忌田忌。 2.指两先人的忌日。
84 . 二季
1.指夏殷两代的末世。 2.指兄弟。 3.两个季度。
85 . 二骥
1.喻二俊杰。指南朝齐刘绘与王诩。骥,千里马。喻良俊之士。
86 . 二甲
1.殿试第二等。
87 . 二甲苯
化学式c6h4(ch3)2。有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三种异构体。一般指这三者的混合物,为无色、芳香、易燃的液体。由煤干馏、石油重整、汽油热裂而得。用作溶剂及有机合成的原料。
88 . 二贾
1.指行商﹑坐贾。 2.见"二价"。
89 . 二价
1.亦作"二贾"。 2.不同的价格。 3.讨价与还价。
90 . 二驾
1.方言。土寇的副首领。
91 . 二架
1.指一间屋。架指梁架,两道梁构成一间屋。
92 . 二见
1.佛教指古印度对人死后的两种错误见解,即"断见"(谓人死后一切皆无)和"常见"(谓人死后灵魂常住),亦称"无见"和"有见"。
93 . 二谏
1.指明翟凤翀与郭尚宾。凤翀抗疏极论吕贵﹑邢洪﹑凌应登三人之罪。神宗怒,谪为山西按察使经历。是时尚宾亦上疏进谏,忤旨,谪为江西布政使检校。二人因进谏而同时被谪,故称。
94 . 二箭
1.指两类箭竹。
95 . 二江
1.指四川境内之郫江﹑流江。 2.借指成都一带。 3.相当于北宋的江南东路与江南西路。 4.四川宜昌段长江中有葛洲坝和西坝两个洲,将长江分成三条水流,即大江﹑二江和三江。二江介于两洲之间。
96 . 二郊
1.指南郊﹑北郊。古时天子祭天地之处。
97 . 二教
1.两种宗教。指佛教﹑道教。
98 . 二解
1.指晋解系﹑解结兄弟。二人皆修身洁己,直言不挠,均被谗害。
99 . 二斤半
1.方言。指脑袋。
100 . 二进宫
1. 喻指第二次被拘留或进监狱。
101 . 二进制
一种记数法,采用0和1两个数码,逢二进位。如十进制的2,5在二进制中分别记为10,101。二进制广泛应用在电子计算机的计算中。
102 . 二晋
1.指西晋﹑东晋。
103 . 二京
1.两座京观。京观,集中埋葬敌军尸体的大坟。 2.两篇赋的合称。详"二京赋"。 3.指西汉都城长安与东汉都城洛阳。 4.指明代北京与南京。
104 . 二京赋
1.《西京赋》与《东京赋》的合称。
105 . 二精
1.指玉﹑帛。 2.指精子与卵子。
106 . 二景
1.指日﹑月。
107 . 二九
1.即十八。 2.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3.指冬至进九后的第二个九天。即冬至日起的第十天至第十八天。
108 . 二韭
1.指浙江省象山县东南一百里海中的韭山列岛。
109 . 二絶
1.同时并称的两种卓绝的技艺。指南朝陈顾野王所画古贤和王褒为它写的赞。《陈书.顾野王传》:"宣城王为扬州刺史,野王及琅邪王褒并为宾客。王甚爱其才。野王又好丹青,善图写,王于东府起斋,乃令野王画古贤,命王褒书赞,时人称为二絶。"后亦以"二絶"为称颂别人二种绝艺之典。 2.同时并称的两位才行卓绝的人物。指北齐的苏珍之和宋世轨。
110 . 二俊
1.指同时以才名见称的两人。(1)指晋陆机﹑陆云。《晋书.陆机传》:"太康末,与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张华。华素重其名,如旧相识。曰:'伐吴之役,利获二俊。'"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岳﹑湛曜联璧之华,机﹑云标二俊之采。"清吴伟业《九峰诗.厍公山》:"三分旧数江东望,二俊终非马上才。"(2)指宋王曾﹑刘筠。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类下.二俊》:"陈恕领春官,以文正(王曾)为举首;岁中拔子仪(刘筠)于常选。云:'吾得二俊,名世才也。'"
111 . 二空
1.佛教语。人空与法空。即悟入无我﹑无法之理,以破烦恼障和所知障。
112 . 二蒯
1.指汉末刘表的谋臣蒯良﹑蒯越。
113 . 二缶钟惑
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114 . 二缶锺惑
指对缶和钟两种盛器的容量大小分不清楚。比喻是非不明。
115 . 二伏
中伏。
116 . 二府
1.汉代称丞相与御史。 2.宋代称中书省和枢密院。 3.明﹑清两代同知(知府的副职)的俗称。 4.指大肠小肠。
117 . 二昆
1.两兄。 2.兄弟两个。
118 . 二腊
1.指婴儿出生后十四日。
119 . 二赖子
1. 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人。
120 . 二蓝
1.浅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