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开头能组哪些词
- 1 . 井厕- 1.厕所。 
- 2 . 井场- 1.钻井采油的工作场地。 
- 3 . 井乘- 1.古代按甸(六十四井)为单位来摊派军赋(包括车马﹑兵甲﹑人员)的制度。《左传.成公元年》"作丘甲"孔颖达疏引《司马法》曰:"甸,六十四井,出长毂一乘,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戈楯具,谓之乘马。" 
- 4 . 井床- 1.即井栏。语本《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 
- 5 . 井底- 1.见"井底蛙"。 
- 6 . 井底蛤蟆- 指井底的癞蛤蟆,比喻没有见识的人。 
- 7 . 井底捞月- 捞:从液体中取物。从井底捞月亮。比喻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 8 . 井底鸣蛙- 指井中之蛙。 
- 9 . 井底蛙- 1.亦作"井底鼃"。 2.即井蛙。 
- 10 . 井底鼃- 1.见"井底蛙"。 
- 11 . 井底虾蟆- 即井蛙。 
- 12 . 井底银瓶- 比喻前功尽弃。 
- 13 . 井底引银瓶- 1.唐白居易有《井底引银瓶》诗。叙述一女子自由恋爱而终被迫离弃。后用以比喻情人或夫妻被迫分离。 
- 14 . 井底之蛙-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 15 . 井底坠银瓶- 1.见"井底引银瓶"。 
- 16 . 井地- 1.即井田。 
- 17 . 井甸- 1.古代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因用以泛指村落。 
- 18 . 井钿- 1.指以金银珠玉贝等镶嵌的井上围栏。唐聚敛之臣王鉷奢侈无度,第宅不计其数,且"以宝钿为井干,引泉激溜,号'自雨亭'。"事见《新唐书.王鉷传》。 
- 19 . 井赋- 1.古代行井田而纳贡赋,因用以称田赋。语本《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以任地事,而令其贡赋"。 
- 20 . 井鲋- 1.生活在井中的鲋鱼。喻见识浅陋。语本《易.井》:"井谷射鲋。" 2.喻身处困境。 
- 21 . 井干- 1.亦作"井干"。 2.井上围栏。 3.指构木所成的高架。 4.见"井干楼"。 5.泛指楼台。 
- 22 . 井干楼- 1.楼台名。在建章宫北,汉武帝时建。亦名"井干台"。 
- 23 . 井冈山- 在江西省西部,邻接湖南省,跨井冈山市和宁冈、永新、遂川、酃县等地。海拔1000米左右。外环高山,中多盆地。风景秀丽,有小井龙潭、茨坪南山、黎坪飞龙洞、五指峰和黄洋界等五大哨口。以茨坪为中心,有大、小、上、下、中五井。1927年毛泽东在此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 24 . 井冈山会师-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起义农军在宁冈砻市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兼红四军军委书记,陈毅任政治部主任。 
- 25 . 井公- 1.传说中的古代隐士。 
- 26 . 井谷- 1.井中;井底。 2.比喻低下之处。 
- 27 . 井冠- 1.即井宿。因其位于朱雀七宿之首,故称。 
- 28 . 井管拘墟- 比喻浅陋、片面的见识。 
- 29 . 井灌- 用井水灌溉农田。 
- 30 . 井椁- 1.即椁。因其形方中空似井,故称。 
- 31 . 井函- 1.清顾亭林《井中心史歌序》:"崇祯十一年冬,苏州府城中承天寺以久旱浚井,得一函。其外曰'大宋铁函经'。锢之再重,内有书一卷,名为《心史》,称大宋孤臣郑思肖百拜封。"后因以"井函"谓封函投井,以期日后应验。 
- 32 . 井闬- 1.里门,乡里。 
- 33 . 井桁- 1.即井栏。 
- 34 . 井户- 1.制井盐的民户。 
- 35 . 井花- 1.见"井花水"。 
- 36 . 井花水- 1.亦作"井华水"。 2.清晨初汲的水。 
- 37 . 井华- 1.见"井花水"。 
- 38 . 井华水- 1.见"井花水"。 
- 39 . 井架- 矿井、油井等井口竖立的金属架,用来装置天车、支撑钻具等。 
- 40 . 井槛- 1.即井栏。 
- 41 . 井疆- 1.井邑的疆界。 
- 42 . 井晋- 1.北汉的代称。山西简称晋。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南有中条山,北有长城,形如井字,五代时属北汉疆域。故称。 
- 43 . 井井- 1.洁净不变貌。 2.形容整齐,有条理。 3.象声词。 
- 44 . 井井然- 1.犹井然。 
- 45 . 井井有法- 有条理、有法度。 
- 46 . 井井有方- 形容有条理有办法。 
- 47 . 井井有理- 形容整齐,有条有理。 
- 48 . 井井有条- 井井:形容有条理。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 49 . 井井有序- 有条理,有秩序。 
- 50 . 井井有绪- 有条理,有秩序。同“井井有序”。 
- 51 . 井径- 1.田间小路。 
- 52 . 井臼- 1.汲水舂米,泛指操持家务。 2.水井和石臼。借指屋舍﹑庭院。 
- 53 . 井臼躬操- 井:汲水;臼:舂米;躬:亲自;操:从事。指亲自操持家务。 
- 54 . 井臼亲操- 井:汲水;臼:舂米。指亲自操作家务。 
- 55 . 井坎- 1.即坎井。浅井,废井。语本《庄子.秋水》:"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 
- 56 . 井科- 1.即井坎。 
- 57 . 井孔- 1.井的洞、坑或井筒。 
- 58 . 井栏- 1.水井的围栏。 
- 59 . 井阑- 1.古代登高攻城的器具。 2.同"井栏"。 
- 60 . 井里- 1.乡里。古代同井而成里,故称。 2.里巷。 
- 61 . 井里制- 1.即井田制。 
- 62 . 井冽寒泉食- 冽:清澈;寒:清冷。只有在井很洁净、泉水清冷明澈的情况下才喝水。即只喝干净凉爽的水。比喻刚正的君主任用德才兼备的人。 
- 63 . 井庐- 1.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因用以指井田和房舍。 2.泛指邻里;乡里。 
- 64 . 井卤- 1.谓井水味咸。 
- 65 . 井闾- 1.市井,里巷。 2.村落。 3.故里;邻里。 
- 66 . 井络- 1.井宿区域。 2.井宿的分野。专指岷山。 3.泛指蜀地。 4.犹言井里﹑街道。 
- 67 . 井落- 1.村落。 
- 68 . 井落在吊桶里- 1.比喻事情反常。 
- 69 . 井蟇- 1.即井蛙。 
- 70 . 井脉- 1.见"井脉"。 
- 71 . 井眉- 1.见"井湄"。 
- 72 . 井湄- 1.亦作"井眉"。 2.井口的边沿。语本汉杨雄《酒箴》:"子犹瓶矣。观瓶之居,居井之湄,处高临深,动常近危。"《汉书.游侠传.陈遵》引作"眉"。颜师古注:"眉,井边地,若人目上之有眉。" 
- 73 . 井陌- 1.街道。 
- 74 . 井亩- 1.即井田。 
- 75 . 井牧- 1.谓按土质区划田地,或为井田耕作,或为牧地畜牧,二牧而当一井,以便于授田﹑贡赋。 
- 76 . 井喷- 钻石油井时地下的高压油、天然气等突然从井口喷出。 
- 77 . 井屏- 1.厕所;僻隐处。 
- 78 . 井圃- 1.园圃。 
- 79 . 井曲- 1.里巷;里弄。 
- 80 . 井渠- 1.地下水道。 
- 81 . 井泉- 1.水井。 
- 82 . 井然- 〈书〉形容整齐的样子:秩序~ㄧ条理~ㄧ~不紊。 
- 83 . 井然有条- 犹言井井有条。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 84 . 井然有序- 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 85 . 井石- 1.井口上的石栏。 
- 86 . 井市- 1.做买卖的市街。古代因井为市,故称。 2.代称商贾。 
- 87 . 井室- 1.贮冰的地窖。 
- 88 . 井收- 1.谓井已挖成。 
- 89 . 井树- 1.井与树荫,借指饮食休息之所。 
- 90 . 井水不犯河水- 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 
- 91 . 井税- 1.田税。 
- 92 . 井肆- 1.井市。 
- 93 . 井宿- 1.星官名。二十八宿中朱鸟七宿的第一宿,也称"东井"﹑"鹑首"。有星八颗,属双子座。 
- 94 . 井遂- 1.亦作"井隧"。 2.周制九夫为井;五县为遂。井﹑遂为不同的土地区划,因用以代称田地。 
- 95 . 井隧- 1.见"井遂"。 
- 96 . 井台- (~儿)井口周围高出地面的部分。 
- 97 . 井田- 1.相传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以方九百亩为一里,划为九区,形如"井"字,故名。其中为公田,外八区为私田,八家均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事。从春秋时起,井田制日趋崩溃,逐渐被封建生产关系所取代。 2.泛指田地。 3.在采矿工程中,一个矿田可分为属各个井(坑)开采的若干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井田"。 
- 98 . 井田制- 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土地制度。奴隶主为计算自己封地的大小和监督奴隶劳动,把土地划分成许多方块,因像‘井’字形,所以叫做井田制。 
- 99 . 井亭- 1.遮蔽水井的亭子。 
- 100 . 井筒- ①从水井口到井底的筒状四壁或空间。 ②采矿、修建长隧道和地下铁道时开凿的联系地面和地下巷道的通道。 
- 101 . 井蛙- 1.亦作"井鼃"。 2.井底之蛙。比喻见闻狭隘,目光短浅的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鼃,"蛙"的古字。虚,所居之处。 
- 102 . 井蛙醯鸡- 醯鸡:昆虫名,即蠛蠓,常用以形容细小的东西。比喻眼界不广,见识浅薄。 
- 103 . 井蛙之见- 见:见解。井底之蛙那样狭隘的见解。比喻狭隘短浅的见解。 
- 104 . 井鼃- 1.见"井蛙"。 
- 105 . 井位- 1. 油井、气井等的地理位置。 
- 106 . 井硙- 1.犹言井臼。硙,磨。 
- 107 . 井屋- 1.农舍,村落。 
- 108 . 井斜- 1. [石油]∶钻井的倾斜度。 
- 109 . 井渫- 1.谓井已浚治。比喻洁身自持。 
- 110 . 井渫不食- 指井虽浚治,洁净清澈,但不被饮用。比喻洁身自持,而不为人所知。 
- 111 . 井渫莫食- 比喻洁身自持,而不为人所知。同“井渫不食”。 
- 112 . 井星- 1.即井宿。 
- 113 . 井陉- 1.山名。太行山的支脉。有要隘名井陉口,又称土门关。秦汉时为军事要地。 
- 114 . 井陉关- 1.即井陉口,详"井陉"。 
- 115 . 井陉口- 1.要隘名。九塞之一。故址在今河北省井陉县北井陉山上。又县西有故关,乃井陉西出之口。详"井陉"。 
- 116 . 井盐- 打井汲取溶有盐质的地下水制成的食盐。我国四川、云南等地都有出产。 
- 117 . 井匽- 1.排除污水秽物的水池和水沟。《周礼·天官·宫人》:"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郑玄注:"井﹐漏井﹐所以受水潦……匽猪﹐谓溜下之池,受畜水而流之者。"孔颖达疏:"宫中为漏井以受秽﹐又为匽猪使四边流水入焉。井匽二者皆所以除其不蠲洁﹐又去其恶臭。"《宋史·谢绛传》:"蝗亘田野﹐坌入郛郭﹐跳掷官寺﹐井匽皆满。"清冯桂芬《上海重建武帝庙记》:"后为崇圣祠﹐祠有楼﹐最后为斋庖井匽之属。"一说"井匽"当读作"庰匽";庰﹐通"屏"。指厕所﹐僻隐处。见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卷十一。 
- 118 . 井养- 1.谓井水供养于人,源源不尽。 2.比喻受到别人的好处﹑恩惠。 
- 119 . 井养不穷- 穷:尽。把水井治理保护好,则水源不尽。比喻不断得到别人的恩惠。 
- 120 . 井仪- 1.古代射礼的五种射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