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勇组词
  4. 【勇】在中间组哪些词

【勇】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大若怯

    怯:怯儒。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胆怯的样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

  • 2 . 东北抗日义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武装的统称。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影响下,东北人民和国民党军队部分爱国官兵,组成了名为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数百支抗日武装,在东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但因缺乏统一领导和各部队间缺乏相互支援,至1933年春大部溃散。其中一部分,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组成部分。

  • 3 . 奋当先

    鼓起勇气,赶在最前面。

  • 4 . 奋前进

    奋:发扬。鼓起勇气,一直向前。

  • 5 . 奋向前

    奋发而努力鼓起勇气朝前方挺进。

  • 6 . 奋争先

    奋:振起,发扬。鼓起勇气,冲在最前面。

  • 7 . 奋直前

    奋:振起。勇气十足地直往前冲。形容在艰巨的任务或困难前不畏缩。

  • 8 . 敢当先

    犹奋勇当先。比喻勇于承担重任,领头去干。

  • 9 . 好斗狠

    狠:暴戾,凶恶,残忍。爱逞威风,喜欢斗欧。形容人凶强好斗。

  • 10 . 急流

    在急流中勇敢前进,形容果断、勇猛,一往无前。

  • 11 . 急流退

    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时引退。

  • 12 . 见义

    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 13 . 将兵强

    将:将领;兵:士卒。将领和士兵都英勇顽强。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 14 . 将兵雄

    将:将领;兵:士卒;雄:强有力。将领和士兵都英勇威武。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 15 . 精进

    原意是勤奋修行。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

  • 16 . 拒俄义

    清末中国留日学生的武装组织。1903年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集会,反对沙俄拒不撤走霸占我国东北的侵略军,决定组织拒俄义勇队赴前线抗俄。曾进行军事操练,并派代表回国呼吁。后改组为军国民教育会。

  • 17 . 怯防

    小心设防,勇敢出战。

  • 18 . 勤劳

    勤奋劳动,有勇气,有胆量。

  • 19 . 十七

    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的十七名突击队员。见“强渡大渡河”(669页)。

  • 20 . 使智使,使贪使愚

    使:用;贪:不知足;愚:笨。用人所长,以收到好的功效。形容利用人的不同特点,以发挥他的长处。

  • 21 . 恃轻敌

    恃:倚仗,仗恃。仗着自己勇敢而不把对手放在心上。

  • 22 . 骁善战

    骁:勇猛。指矫健勇猛,善于作战。形容战将英勇出色。

  • 23 . 一

    1.谓性情卤莽。亦指一时冲动。

  • 24 . 一之夫

    指只凭勇气而不会使用计谋的人。

  • 25 . 义

    1.五代十国时相当于奴兵的一种民兵。 2.旧时对地方绅办团练的专称。 3."九一八"事变后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人民武装。初起于我国东北各省。

  • 26 . 义军进行曲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856页)。

  • 27 . 余可贾

    余勇:剩下来的勇力;贾:卖。原意是说,我还有余力可卖,谁要就可以来买。表示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 28 . 英不屈

    屈:屈服。勇敢出众,不屈不挠。

  • 29 . 英善战

    十分勇敢而且善于作战。

  • 30 . 英顽强

    勇敢出众,强硬不屈。

  • 31 . 有无谋

    只有勇气,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

  • 32 . 有有谋

    既勇敢,又有智谋。形容人智勇双全。

  • 33 . 有知方

    有勇气且知道义。

  • 34 . 馀可贾

    《左传·成公二年》:“欲勇者贾余馀勇。”《隋书·宇文庆传》:“卿之馀勇,可以贾人也。”后因以“馀勇可贾”谓有未尽的勇气和力量可以发挥作用。

  • 35 . 重赏之下,必有

    在丰厚的赏赐之下,一定有胆量去做的人。旧指用大量金钱、财物作鼓励手段,可诱导人为之效力。

  • 36 . 智

    1.智谋与勇敢。

  • 37 . 智兼全

    既有智谋,又有勇气,二者兼备。

  • 38 . 智双全

    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