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在中间组哪些词
1 . 北京条约
英、法、俄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1860年10月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为: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给英、法两国的赔款各增至八百万两。11月,沙俄也强迫清政府订立《北京条约》。规定:开放喀什噶尔(今喀什市)为商埠;割取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
2 . 必要条件
如果无甲必无乙,有甲则可能有乙也可能无乙,那么甲就是乙的必要条件。例如,不遵守逻辑规则必然写不出好文章;遵守逻辑规则,则可能写出好文章也可能写不出好文章。因此,遵守逻辑规则就是写出好文章的必要条件。
3 . 不平等条约
1.订约双方(或几方)在权利义务上不平等的条约。特指侵略国强迫别国订立的破坏别国主权﹑损害别国利益的条约。
4 . 长条子
1.谓人的身材高而瘦。
5 . 笔管条直
笔直(多指直立着):这棵树长得~ㄧ大家~地站着等点名。
6 . 倡条冶叶
倡:通‘娼’;冶:妖艳。原形容杨柳的枝叶婀娜多姿。后比喻任人玩赏攀折的花草枝叶。借指妓女。
7 . 赤条精光
1.光身。比喻空无所有。
8 . 穿一条裤子
比喻两人关系密切,利害一致,遇事持同样的态度。
9 . 充分条件
如果有甲必有乙,无甲则可能无乙也可能有乙,那么甲就是乙的充分条件。例如,一个人如果骄傲自满,那就必然落后;如果不骄傲自满,那就可能不落后也可能落后。因此,骄傲自满是落后的充分条件。
10 . 充分又必要条件
如果有甲必有乙,无甲必无乙,那么甲就是乙的充分又必要条件。例如,三角形是等角的,则三角形是等边的,而只有三角形是等角的,三角形才是等边的。因此,三角形等角就是三角形等边的充分又必要条件。
11 . 出条子
1.旧时北方谓妓女出外陪嫖客饮酒。
12 . 东条英机
日本首相。出身于军阀家庭。曾任关东军参谋长。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率日军侵占华北地区。1941年出任首相,兼陆相、内相,独揽军政大权。同年升为陆军大将,12月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投降后,自杀未遂。后被定为甲级战犯,处以绞刑。
13 . 递条子
1. 喻指利用职权或私人关系写短信示意别人给予照顾。
14 . 肚束三条篾
1.勒紧腰带。比喻忍饥安贫。语出《五灯会元.石头迁禅师法嗣.药山维俨禅师》:"子之所得﹐可谓协于心体﹐布于四肢。既然如是﹐将三条篾束取肚皮﹐随处往山去。"
15 . 凡尔登条约
公元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在今法国)签订的划分查理曼帝国领土的条约。依条约,形成西法兰克王国、中王国、东法兰克王国三国,成为后来法国、意大利、德国的雏形。
16 . 风不鸣条,雨不破块
鸣:发出声响;条:新生的柳枝;破:冲破;块:土块。没有大风吹响树枝,没有暴雨伤害农田。比喻社会安定,风调雨顺。
17 . 非条件刺激
能引起机体非条件反射的刺激。如狗吃食物时就分泌唾液,食物就是引起唾液分泌的非条件刺激。也叫无条件刺激。
18 . 非条件反射
人或其他动物生来就具有的比较简单的反射活动。如手碰着火,就立刻缩回去。也叫无条件反射。
19 . 分条析理
形容言谈有条有理,深刻精辟。
20 . 防止核扩散条约
即《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苏、美、英等国于1968年7月1日在各自首都同时签署,1970年3月5日生效。条约规定:核国家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让核武器或核武器爆炸装置;非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接受其他国家核武装的转让;无核缔约国的一切和平核装置应遵守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规约和保障制度,国际原子能机构有权对其进行核查等。中国于1991年加入该条约。
21 . 根据与条件
根据是决定事物存在、发展的内部原因,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根本矛盾和事物运动的根源;条件是制约和影响事物存在、发展的外部因素。两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根据在事物发展中起主要的或根本的决定作用,不同的根据决定事物的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发展可能性。条件只有通过根据才能起作用。根据与条件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互相转化。
22 . 广州湾租界条约
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租借广州湾(今湛江市)的条约。1899年签订。主要内容为:广州湾租借给法国,租期九十九年;租界内由法国管理并驻扎法军;准许法国修筑自广州湾赤坎至安铺的铁路。本条约于1945年废止。
23 . 裹脚条子
1.即裹脚布。
24 . 虎门条约
又称《虎门附约》。《南京条约》的补充条款。1843年,清政府代表与英国代表在虎门签订。主要内容为:英国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英国人可在五处通商口岸租地建屋,这一规定后来成为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租界的借口。
25 . 华沙条约
简称“华约”。由苏联、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于1955年5月在华沙签署。同年6月生效,华沙条约组织随之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后阿尔巴尼亚宣布退出。条约规定,当任何一个缔约国遭到武装进攻,其他缔约国应以一切必要的方式给予援助。1991年7月1日,该条约宣告结束,华约组织正式解体。
26 . 经济地理条件评价
经济地理条件包括经济地理位置、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建设条件、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历史条件、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等发展生产及基本建设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总称。经济地理条件评价是指从生产发展和布局的要求出发,评定自然条件对生产发展和布局的适宜性和保证程度,分析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为确定地区的生产发展和布局提供依据。
27 . 胶澳租界条约
又称《德租胶澳专条》。德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租借胶州湾的条约。1898年签订。主要内容为:德国租借胶州湾,租期九十九年;德军在胶州湾沿岸百里内可自由通行;德国获得修筑胶济铁路权及沿线的开矿权等。这一条约使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28 . 教条主义
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
29 . 叫条子
1.犹叫局。叫妓女来陪席。
30 . 两人合穿一条裤子
1.比喻两人看法相同﹑行动一致。多用于贬义。
31 . 劳动条件
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必需的物质设备条件,如有一定空间和阳光的厂房、通风和除尘装置、安全和调温设备以及卫生设施等。
32 . 马关条约
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95年春清政府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主要内容为:清政府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33 . 漫条斯理
慢条斯理,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34 . 罗马条约
指1957年3月25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罗马签订的《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主要内容为建立商品、人员、劳务、资本自由流通的共同市场。
35 . 柳条包
1.即柳条箱。参见"柳条箱"。
36 . 柳条边
1.清初顺治间开始分段修筑,至康熙中陆续完成的一条柳条篱笆。也称盛京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南起今辽宁凤城南,东北经新宾东折西北至开原北,又折而西南至山海关北接长城,名为"老边"。自开原东北至今吉林市北,名为"新边"。初设边门二十一,后减为二十。每门常驻官兵各数十人,稽察出入。
37 . 柳条帽
用柳条编成的安全帽,轻而结实。
38 . 柳条箱
1.以去皮的柳树枝条编成的箱子。也称柳条包。
39 . 苗条淑女
1. 举止轻盈的窈窕女子。
40 .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全名《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条约》。简称“欧洲联盟条约”。1991年12月10日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欧洲共同体的首脑会议上通过。规定了实现欧洲联盟的目标和步骤。1993年10月各成员国最终完成批准程序,欧共体第十次特别首脑会议上宣布该条约于同年11月1日起正式生效。
41 . 旅大租地条约
沙俄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租借旅顺、大连的条约。1898年签订。主要内容为:沙俄租借旅顺口、大连湾,租期二十五年,经双方同意可延长;沙俄获得修筑中东铁路支线的特权。后又签订《续订旅大租地条约》,进一步确定沙俄的独占权。中国东北成为沙俄的势力范围。
42 . 缕析条分
缕:线;析:剖析。有条有理地细细分析。
43 . 面条鱼
1.亦作"面条鱼"。 2.即银鱼。体细长,微透明﹐口大,无鳞。
44 . 慢条丝礼
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不慌不忙。同“慢条斯理”。
45 . 慢条斯礼
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不慌不忙。同“慢条斯理”。
46 . 慢条斯理
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不慌不忙。
47 . 慢条厮礼
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不慌不忙。同“慢条斯理”。
48 . 鸣条之事
1.指伊尹相汤伐桀,与桀战于鸣条之野的史实。借指征战之事。
49 . 欧洲联盟条约
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694页)。
50 . 七条丝
1.即七丝。
51 . 七条弦
1.即七弦。
52 . 桑条韦
1.唐民歌名。
53 . 怯条子
1.土头土脑,没见过世面的人。
54 . 千条万端
犹言千言万语。形容说得话很多。
55 . 千条万缕
形容条缕繁多。
56 . 千条万绪
犹千端万绪。形容事情杂,头绪多。
57 . 三条椽下
1.佛寺禅堂中每人坐禅地位广三尺许,与三条屋椽的宽度大致相等,因以"三条椽下"指称禅床。禅家亦用为话头,有切近处之意。
58 . 三条九陌
1.泛指帝都的纵横大道。
59 . 三条路
1.都城的三条大道。亦泛指都城通衢。
60 . 三条烛
1.唐代考进士科,试日可延长至夜间,许烧烛三条,故唐人诗文中常言"三条烛"。
61 . 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俗谚。比喻团结力量大。语本《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62 . 少条失教
指没规矩,无教养。
63 . 手条子
1.方言。手段。
64 . 同条共贯
条:枝条;贯:钱串。长在同一枝条上。比喻事理相通,脉络连贯。
65 . 蒜条金
1.指长而形似蒜苗的金条。
66 . 说条念款
指做出多项承诺,多项保证。
67 . 私诃条国
1.亦作"私诃国"。 2.古国名。梵语Simhadvipa或巴利语Sih?dipa音译﹐今斯里兰卡。
68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8月苏联和德国签订的条约。条约规定,任何一方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另一方的国家集团。签约后不久,德国即进攻波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条约,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69 . 天津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美、俄分别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6月在天津签订。主要内容为:增开汉口、九江、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到内河自由航行;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士可入内地传教;外国可派公使进驻北京,并在通商口岸设领事官。英、法两国还得到巨额赔款。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退出天津。
70 . 违条犯法
违犯法律条文。
71 . 违条舞法
违犯法律条文。同“违条犯法”。
72 . 外层空间条约
全称《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1966年12月1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主要内容有:各国皆有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自由;各国不得将外层空间占为己有;不得在绕地球的轨道上、天体(星球)、外层空间放置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禁止在天体上建立军事基地和进行军事演习;利用外层空间应避免对地球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等。中国于1984年1月加入该条约。
73 . 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丧权辱国条约。1901年(旧历辛丑年),清政府代表奕、李鸿章与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十一国公使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为: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抵押;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的重要地区;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中国人不准居住,并允许各国驻兵保护。这个条约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4 . 无条件投降
战败一方向战胜一方不附任何条件的投降,表示战败方的彻底失败。战败国必须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并执行投降书所规定的条款。战胜国可取消战败国的政府,对其承担战争责任的政府官员进行审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德国和日本即为无条件投降。
75 . 无条件转向语句
改变当前执行的语句的次序,无条件地转移到指定的语句继续运行程序的语句。如basic及fortran语言中的goto语句。
76 . 星条旗
1.指美国国旗。因其图案由星星和横线条构成,故称。
77 . 小条鞭
1.指明代推行一条鞭法后﹐地方政府额外的科派和私征。
78 . 烟条露叶
1.亦作"烟条露叶"。 2.见"烟条雨叶"。
79 . 烟条雨叶
1.亦作"烟条雨叶"。亦作"烟条露叶"。 2.湿润的繁枝密叶。
80 . 朽条腐索
指朽腐的绳索。
81 . 一条边
1.即一条鞭。
82 . 一条鞭
1.明代田赋制度。嘉靖时于地方试行新法,以各州县田赋﹑各项杂款﹑均徭﹑力差﹑银差﹑里甲等编合为一,通计一省税赋,通派一省徭役,官收官解,除秋粮外,一律改收银两,计亩折纳,总为一条,称一条鞭法。万历年间张居正执政,推行于全国。见《明史·食货志二》。清代因之。 2.比喻删繁就简,条贯划一。
83 . 一条扁担两头挑
1.比喻两方面都顾到。
84 . 一条冰
1.宋晁载之《续谈助》卷三引《圣宋掇遗》:"陈彭年在翰林,所兼十余职,皆文翰清秘之目,时人谓其署衔为一条冰。"意谓官职清贵。
85 . 一条龙
1.比喻一个长列。 2.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紧密联系和配合。
86 . 一条枪
1.犹言单枪匹马。
87 . 一条藤儿
1.方言。比喻串通一气;一伙。
88 . 一条腿
1.谓通同一气。
89 . 一条线儿拴俩蚂蚱
1.俗谚。形容两人关系密切,彼此牵连。
90 . 一条心
1.一桩心事。 2.比喻同心同德。
91 . 沿条儿
1. 沿边儿用的绸布条儿。
92 . 一棒一条痕
本为佛教禅宗习用语。后比喻做事着着落实或说话切中要害。
93 . 一鞭一条痕
比喻做事着着落实或说话切中要害。同“一棒一条痕”
94 . 玉条脱
1.玉镯。
95 . 银条菜
1.银苗的通称。
96 . 银条德星
1.山药的别称。
97 . 自然条件评价
对一个特定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评述,为该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合理安排生产布局,提高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提供依据。内容有:(1)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利用现状和潜力;(2)自然条件与资源分布及相互结合的状况;(3)自然条件对各生产部门的有利及不利因素;(4)提出区域开发利用的方向和步骤。
98 . 有条不紊
紊:乱。形容有条有理,一点不乱。
99 . 有条有理
形容层次、脉络清楚。
100 . 雨条烟叶
雨中的柳条,烟雾中的柳叶。形容凄迷的景色。亦比喻情意的缠绵。
101 . 正条划
1.正式刑条。
102 . 枝别条异
比喻头绪纷乱。
103 . 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8月清政府代表与英国代表在南京签订。共十三款。主要内容为:割让香港给英国;赔款二千一百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五处口岸派驻领事;中国海关税率由中英共同议定。次年又签订有关附件,英国又取得了建立租界的权利和“领事裁判权”以及片面的“最惠国待遇”。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4 . 中英烟台条约
又称《芝罘条约》。英国借口马嘉理案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76年9月在烟台签订。主要内容为:英国可派员入云南通商与调查;英人可经甘肃、青海、四川进入西藏,也可由印度进入西藏;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品在租界免征厘金,在内地只收子口税,免其他内地税。这个条约扩大了英国在华特权,并使英国得以侵入中国云南、西藏地区。
105 . 朱笔条子
1.皇帝用朱笔写的批条。
106 . 中俄瑷珲条约
1858年5月,沙俄乘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为:俄国割去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只在瑷珲对岸精奇里江以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仍保留中国方面的永久居住和管辖权;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
107 . 中俄尼布楚条约
1689年,清政府与沙俄政府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订立。规定中俄东段边界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为界。在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
108 . 中俄伊犁条约
即《中俄改订条约》。1881年沙俄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沙俄强占中国伊犁地区,崇厚奉命谈判擅签《里瓦几亚条约》,仅收回部分土地,而划失土地甚多,另偿付“兵费”五百万卢布。清政府改派曾纪泽修约,争回了一部分土地,“兵费”增为九百万卢布。通过此约及其后的界约,沙俄又割占七万多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
109 . 中法黄埔条约
法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1844年10月在广州黄埔的法舰上签订。共三十六款。规定法国享有协定关税、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准许法国人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中国有保护教堂的义务。
110 . 中美华工条约
即《限禁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约》。美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限制在美华工的条约。1894年在华盛顿签订。规定:华工离美超过一年者,不得再入境;华工或华人不得入美国籍;居美华工均须登记。美国在利用华工开发资源的目的达到后,开始限制和排斥华工。
111 . 中美望厦条约
美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在澳门附近望厦村签订。共三十四款。规定美国享有协定关税、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等特权,并准许美国军舰可以任意出入中国沿海各港口,美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楼,设立教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