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宝银
1.银元宝。
2 . 白银
“银”的俗称。见“银①”(1049页)。
3 . 包银
旧时戏院按期付给剧团或主要演员的约定的报酬。
4 . 饼银
1.饼状的银块。
5 . 本银
1.本钱,资本。
6 . 纯银
1.纯净不含杂质的银。
7 . 差银
1.清代佃农至别县佃种土地应补缴的丁税。
8 . 潮银
1.成色不足﹑质量低劣的银子。
9 . 出炉银
1.颜色名。
10 . 错金银
1.犹错金。金属丝镶嵌工艺的一种。用金银丝在器物的表面上镶嵌成花纹或文字。
11 . 低银
1.成色低的银子。
12 . 顶银
1.见"顶头银两"。
13 . 碘化银
化学式agi。有α体和β体两种异构体。前者为黄色晶体。能溶于碘化钾、硫代硫酸钠等溶液中,难溶于氨水、稀酸,不溶于水;后者为橘黄色晶体。有感光作用。一般由碘化钾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在暗室或红光下作用而得。可用于制感光材料、医药、人工降雨等。
14 . 丁银
1.按人丁数目交纳的税银。
15 . 定银
1.定钱。
16 . 屙金溺银
比喻生存有术。
17 . 镀银
1. 用银进行电镀。
18 . 俸银
1.支付官员俸禄的银两。 2.指俸禄。
19 . 额银
1.规定(应征)的银钱。
20 . 番银
1.外国银元。
21 . 饭银
1.清代京官正薪之外的补贴。
22 . 赋银
1.征收税银。
23 . 戤银
1.抵押银两。
24 . 工银
1.干活的报酬。 2.工资。
25 . 官银
1.官府的银钱。
26 . 规银
1.即规元。
27 . 红剥银
1.清代专作漕运经费的赋银。顺治初定制:漕船至天津起剥,分运至通州,设红剥船六百只,每船给田十顷,收租赡船,免其征科。康熙三十九年裁革,将原田按亩起科,归入地丁奏销;仍照原收租数,分派各省,于漕粮项下编征,解粮道库支发,称红剥银。凡置造垡船器具及夫役工食等项费用,于红剥银内动支,馀剩之银,分给运军,以备剥浅之用。参阅《清会典事例.户部.剥船》。
28 . 鬼头银
1.亦省称"鬼头"。 2.旧指铸有洋人头像的银元。
29 . 毫银
1.即毫洋。
30 . 花银
1.通常指成色较纯的银子。
31 . 减银
1.成色不足的银子。
32 . 荒银
1.碎银,闲钱。
33 . 黄银
1.指黄铜。
34 . 价银
1.指物品﹑产业按价买卖所应收付的银两数。
35 . 脚皮银
1.方言。犹脚钱。
36 . 见银
1.现银,现钱。
37 . 精银
1.指亮晶晶的银子。
38 . 金花银
1.指明清赋征米谷折价上缴的银两。
39 . 金银
1.黄金和白银。 2.谓印绶。 3.指纸锞﹐冥镪。
40 . 库银
1.国库之银。 2.旧时国家通用之银,以库平计其重量,故名。
41 . 课银
1.税金。 2.锞银﹐银锭。课﹐用同"锞"。
42 . 烂精银
1.纯银,好银。
43 . 烂银
1.灿烂如银。形容雪白闪亮。 2.纯银;白银。
44 . 路银
1.路费。
45 . 廪银
1.指在学生员向官府领取的折算成银两的膳食津贴。
46 . 赁银
1.劳动报酬,工钱。
47 . 劳银
1.劳金;工钱。
48 . 例银
1.依照惯例应该给予的银两。
49 . 忙银
1.清代称每年上忙﹑下忙所征收的税银。民国初年,沿袭旧名,称田赋为忙银。
50 . 马价银
1.见"马价银子"。
51 . 镂银
1.雕镂物体﹐中间嵌银。
52 . 鎏银
1. 镀银或包银的行为或过程。
53 . 马蹄银
1.指银元宝。形如马蹄,故名。
54 . 氯化银
化学式agcl。白色晶体或粉末。曝光后变暗,最后由于生成银而变黑。有毒。难溶于水,不溶于稀硝酸。用氯化钠溶液或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制取。广泛用于制感光材料,单晶可用作红外吸收槽和透镜元件。
55 . 赔银
1.旧时陋俗。指广东一些地方,女子为不落夫家而为夫娶妾。
56 . 墨银
1.墨西哥银元。又名鹰洋。
57 . 烹银
1.炼银。
58 . 票儿银
1.明代曾经通用的一种成色较低的方块银绽。
59 . 票银
1.清代钱法,可用政府发行的官票充当通货,兑换银钱,官票所值银额谓之"票银"。 2.清代官府颁发给商人票证时征收的银钱。
60 . 泥银
1.用银箔和胶水制成的银色颜料。用途与"泥金"相同。
61 . 闹银
1.成色低劣的银子。
62 . 契面银
1.照契约原定数目按一定成数付出的回赎或悔约的补偿费用。
63 . 乞银
1.鲜卑语称马。
64 . 轻银
1.极薄的银粉泥。
65 . 槍银
1.髹漆工艺的一种。在器物上作嵌银的花纹。
66 . 轻赍银
1.元明以来,税粮﹑漕粮﹑马草等折收银两的部分,叫"轻赍银"。清代漕粮加征的耗米,除随船给运四斗外,其余耗米折征银两,并按兑运远近规定数额。见《清史稿.食货志三》。
67 . 赛银
1.见"赛因"。
68 . 赏银
1.赏赐的银钱。
69 . 烧埋银
1.亦称"烧埋钱"。 2.办理丧事﹑安葬死者的钱。
70 . 烧银
1.燃点银灯。 2.指炼丹。
71 . 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
1.形容待遇优厚。
72 . 身银
1.指卖身钱。
73 . 湿银
1.形容镜光。 2.指水中月光。
74 . 生银
1.未经冶炼的银矿石。
75 . 松江银
1.旧时松江府所铸的银钱,质地较纯,名噪海内。
76 . 赎银
1.用以赎罪的银钱。
77 . 碎银
1.散碎的银子,份量多少不一。与成锭的份量为整数的银子相对。
78 . 耍金耍银
1.指赌博中所押的钱财。
79 . 税银
1.犹税金。旧时海关税收按银两计算﹐故名。
80 . 水银
即“汞”(314页)。
81 . 税契银
1.中国旧时民间不动产买卖典当﹐在契约成立之后﹐新业主向官署办理过户手续时所缴纳的税款。
82 . 算银
1.谓折算银两。
83 . 缩银
1.旧时方士称有缩银法,谓能将铅汞去除杂质,缩小体积,点化为白银。亦比喻保存精华,化繁为简。
84 . 帑银
1.国库中的银子。
85 . 特银
1.见"特勤"。
86 . 透支银
1.清制,凡各项动支款例有额支。凡实用之款,已超过额定之银数者,谓"透支银"。 2.谓暗中私自支银入己。
87 . 跳银
1.指跳出水面的鱼。
88 . 贴截银
1.赠贴漕截的银两。清制,征收漕粮,皆随征贴赠银米,以付运丁费用,此项银米,浙江称为"漕截"。
89 . 窝脱银
1.元时官府对人民进行高利贷剥削所放的一种银两。
90 . 纹银
清朝流通的货币银子。马蹄形,表面有皱纹,是成色最好的银子:十足纹银|纹银百两。
91 . 乌银
1.用硫磺熏炙和特殊方法熔铸的黑色的银。 2.炭的别名。
92 . 响钞精银
1.成色高的银子。
93 . 氧化银
化学式ag2o。棕黑色晶体。加热或见光会分解。溶于氨水、硝酸,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与可燃性有机物摩擦会燃烧。由硝酸银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制得。用作氧化剂、玻璃抛光剂、催化剂、净水剂等。
94 . 现银
1.可以当时交付的银子或银元。
95 . 盐银
1.见"盐课银"。
96 . 饷银
1.旧时军警等的薪金。
97 . 硝酸银
化学式agno3。无色透明晶体。见光或遇有机物变灰黑色。易溶于水。具氧化性和腐蚀性。将银溶解于硝酸中,经蒸发结晶可得。用于制其他银盐,作分析试剂及药物等。
98 . 响金白银
1.成色好的金银。亦泛指银子。
99 . 销银
1.指含银的白色涂料。
100 . 盐课银
1.征收盐课所得的银子。
101 . 溴化银
化学式agbr。淡黄色晶体或粉末。溶于浓氨水、硫代硫酸钠等,微溶于稀氨水、碳酸氨溶液,不溶于水、乙醇、酸。一般由硝酸银溶液逐渐加入溴化钾而得。可制感光材料等。
102 . 雪花银
1.即白银。
103 . 盐菜银
1.泛指日用菜金。
104 . 养廉银
1.清制,官吏于常俸之外,规定按职务等级每年另给银钱,曰"养廉银"。文职始于雍正五年,武职始于乾隆四十年。
105 . 洋银
1.即洋钱。
106 . 衣紫腰银
身穿紫袍,腰佩金银鱼袋。大官装束,亦指做大官。
107 . 银银
1.闪光貌。
108 . 寓金银
1.用金纸银纸做的冥钱。
109 . 月头银
1.宋太宗以戍边军士劳苦﹐每月额外补给的银两。
110 . 赃银
1.亦作"赃银"。 2.犹赃款。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银两。
111 . 足银
1.成色十足的银子。
112 . 朱提银
1.古代的一种优质白银。因产于今云南昭通县境内之朱提山,故称。
113 . 烛银
1.精光闪耀的银子。
114 . 租银
1.见"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