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在中间组哪些词
- 1 . 安贫乐道- 道:主张,思想。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 2 . 安贫乐贱- 安于贫贱,并以此为乐。 
- 3 . 安贫守道- 安于贫穷,恪守信仰。 
- 4 . 安贫知命- 命:命运。安于贫困的境遇,知道自己的命运,不怨天尤人。 
- 5 . 城市贫民- 1.旧社会城市中无固定职业﹑依靠自己劳动为生的贫苦的人,如帮佣﹑小贩等。 
- 6 . 赤贫如洗- 赤贫:穷得一无所有。形容极其贫穷。 
- 7 . 分贫振穷- 分财物救助穷困的人。 
- 8 . 访贫问苦- 访问贫苦的老百姓。 
- 9 . 甘贫苦节- 甘:自愿;贫:穷苦;苦:尽力地,有耐心地。情愿过贫困的生活,也努力保持忠贞的气节。 
- 10 . 甘贫乐道- 甘贫:情愿受贫困;乐道:乐于守道。甘于受贫,乐于守道。是儒家所倡导的处世态度。 
- 11 . 甘贫守分- 守分:守本分。甘受贫困,守住本分。 
- 12 . 甘贫守节- 甘:自愿;贫:穷苦;守:保持。情愿过贫困的生活,也努力保持忠贞的气节。 
- 13 . 甘贫守志- 甘受贫困,守住志节。 
- 14 . 家贫亲老- 家里贫穷,父母年老。旧时指家境困难,又不能离开年老父母出外谋生。 
- 15 . 家贫如洗- 家里穷得象水冲洗过一样。形容极度贫穷。 
- 16 . 济贫拔苦- 指救援贫苦人家。 
- 17 . 济贫法- 英国17-19世纪制订的救济失业贫民的法律。圈地运动兴起后,于1555年开征济贫税。1601年正式颁布济贫法,规定给残废者发失业救济金。1795年济贫条例规定了维持最低生活的工资标准,以及低于此标准的补贴。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健康男性失业者不予救济,必须进贫民习艺所从事苦役。 
- 18 . 济贫院- 1.旧时收容救济穷人的慈善机构。 
- 19 . 矜贫救厄- 矜:怜悯。怜悯救济遭受贫穷苦难的人。 
- 20 . 矜贫恤独- 矜:怜悯;恤:周济;独:老年无子的人。怜悯救助贫苦和孤独的人。 
- 21 . 怜贫敬老- 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 22 . 怜贫惜贱- 怜:怜悯;惜:爱惜;贱:地位低下。怜悯贫穷的人,爱护地位低下的人。 
- 23 . 怜贫惜老- 爱护老人,同情穷人。 
- 24 . 怜贫恤苦- 同情周济穷苦的人。 
- 25 . 怜贫恤老- 同情和体恤贫穷年老的人。 
- 26 . 乐贫甘贱- 甘:甘愿;贱:地位卑贱。乐于贫困的生活,甘于卑贱的地位。 
- 27 . 馈贫之粮- 馈:赠送。广博的见闻是赠给知识贫乏者的宝贵的精神食粮。 
- 28 . 脑贫血- 1.脑部血管血液过少的病症。多由失血或营养不良等引起。患者有面色苍白﹑四肢无力﹑恶心﹑头痛﹑耳鸣等症状。 
- 29 . 欺贫爱富- 欺侮贫穷,喜爱富有。 
- 30 . 欺贫重富- 欺:欺负。欺负贫穷的人,尊重富有的人。 
- 31 . 七贫八富- 1.见"七贫七富"。 
- 32 . 七贫七富- 1.亦作"七贫八富"。 2.形容贫富变化无常。 
- 33 . 宁可清贫,不可浊富- 清、浊:指品行的好坏。宁可清白的贫穷,不愿污浊的富有。 
- 34 . 宁可清贫,不作浊富- 宁愿清白而遭受贫困,决不污浊而享受富贵。 
- 35 . 清贫寡欲- 清寒贫苦,欲念甚少。 
- 36 . 清贫如洗- 穷得象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 
- 37 . 人贫志短- 短:短小。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 38 . 人贫智短- 指人一到无路可走的时候,思想迟钝,办法也就不多了。同“人穷智短”。 
- 39 . 身贫如洗- 穷得像死过似的,一无所有。 
- 40 . 数贫嘴- 1.耍贫嘴。爱闲扯,说废话。 
- 41 . 耍贫嘴- 1.方言。指说废话和乱开玩笑。 
- 42 . 嫌贫爱富- 嫌弃贫穷,喜爱富有。指对人的好恶以其贫富为准。 
- 43 . 一贫如洗- 穷得象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 
- 44 . 振贫济乏- 接济贫穷的人和没有依靠的人。亦作“振穷恤寡”、“振穷恤贫”。 
- 45 . 赈贫贷乏- 救济穷人。 
- 46 . 周贫济老- 救济帮助有急难和贫乏的人。同“周急继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