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阿借
1.逢迎宽容。
2 . 庇借
1.保护帮助。
3 . 薄借
1.即不借。一种麻制的草鞋。
4 . 不借
1.草鞋。丝制者称履,麻制者称不借。
5 . 拆借
1.短期的按日计息的借贷。
6 . 称借
1.称许。
7 . 出借
1.借出去;往外借。
8 . 宠借
1.谓给予荣宠和奖励。借,奖借。
9 . 筹借
1.设法借用;筹划借款。
10 . 抵借
1.以财产货物等作押向人贷款。
11 . 贷借
1.借贷;借债。 2.宽恕。
12 . 撮借
1.借取。
13 . 典借
1.旧指一方把土地或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不付利息﹐议定年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14 . 垫借
1.垫付,暂借。
15 . 恩借
1.谓帝﹑后给予的恩惠和宽容。
16 . 东挪西借
指到处挪借款项。
17 . 告借
请求别人借钱物给自己~无门。
18 . 浮借
1.指时借贷。
19 . 关借
1.谓行文征借。
20 . 雇借
1.雇用。
21 . 换借
1.借贷。
22 . 假借
①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名义,招摇撞骗。 ②六书之一。许慎《说文解字叙》:‘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假借是说借用已有的文字表示语言中同音而不同义的词。例如借当小麦讲的‘来’作来往的‘来’,借当毛皮讲的‘求’作请求的‘求’。 ③〈书〉宽容:针砭时弊,不稍~。
23 . 奬借
1.勉励推许。
24 . 叚借
1.犹假借。
25 . 揭借
1.借贷。
26 . 举借
1.借贷。
27 . 醵借
1.筹借。
28 . 宽借
1.宽容;宽纵。
29 . 卡借
1.谓故意刁难,卡住不借。
30 . 括借
1.搜括征借。
31 . 赁借
1.租借。
32 . 流借
1.暂借。 2.即现代所谓货币流通。
33 . 挪借
1.移款借用。
34 . 那借
1.挪移借贷。
35 . 凭借
依靠;倚仗: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
36 . 乞借
1.求借。
37 . 祈借
1.求借。
38 . 容借
1.宽容。
39 . 求借
1. 求人借给。如:求借无门。
40 . 商借
1.商量借用。
41 . 饶借
1.宽容,容让。
42 . 劝借
1.明初用以代替徭役的一种额外征收的杂税。 2.告借。
43 . 赊借
1.犹赊贷。
44 . 通借
1.互相借用。 2.犹通假。
45 . 探借
1.预借。
46 . 推借
1.推许荐引。
47 . 息借
1.出利息借债。
48 . 下借
1.假借,宽假。下,通"假"。
49 . 续借
1. 准予或获得新的使用期。如:续借这本图书馆的书两星期。
50 . 仰借
1.依靠,借助。
51 . 一借
1.后汉寇恂为河内太守,征入朝为金吾。时光武至颖川,百姓遮道"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事见《东观汉纪》﹑《后汉书》本传。后因以"一借"为百姓留恋好官之典实。
52 . 枝借
1.犹寄居,栖身。
53 . 预借
1.指官府向民间预先借支各种赋税。宋代成为加税之一。 2.指预支谷物﹑俸钱等。
54 . 优借
1.优待,借重。 2.宽容,宽假。
55 . 摘借
1.谓急于用钱﹐临时告借。
56 . 邑借
1.古代辰韩国官职名。
57 . 豫借
1.预先借贷。
58 . 转借
1.托请他人借取。 2.谓另外找人借取。 3.把借来的东西借给别人。
59 . 支借
1.借用。 2.借贷;预支。
60 . 租借
1.租用。 2.出租。
61 . 周借
1.周转性的借贷,没有利息。
62 . 资借
1.凭借,借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