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在中间组哪些词
1 . 跋胡疐尾
比喻进退两难。
2 . 冰胡儿
1.见"冰核儿"。
3 . 八大胡同
1.清末民初指北京前门外的石头胡同﹑胭脂胡同﹑百顺胡同﹑小李纱帽胡同﹑王广福斜街﹑陕西巷﹑韩家潭﹑皮条营等八处。当时为妓院集中地。后用以代指妓院。
4 . 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
1. 指仪仗中的月旗。白胡阑,白色的环。胡阑,环的复音,两字合念为“环”。迎霜兔,白兔,传说月中有玉兔捣药,所以白环套着兔子代表月亮。
5 . 碧眼胡儿
1.古代指西﹑北方少数民族。清末以来,则多指外国人。
6 . 北走胡,南走越
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越: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而投奔异国。
7 . 查胡势
1.咋咋呼呼的丑态。
8 . 吹风胡哨
1.见"吹风唿哨"。
9 . 吹胡瞪眼
1.见"吹胡子瞪眼睛"。
10 . 吹胡子
1.形容发怒。
11 . 吹胡子瞪眼
形容很生气的样子。
12 . 吹胡子瞪眼睛
形容生气、发怒的样子。
13 . 瞪眼睛吹胡子
1.形容生气的样子。
14 . 打胡哨
1.见"打唿哨"。
15 . 打胡旋
1.兜圈子。
16 . 雕胡饭
1.用苽米煮成的饭。
17 . 雕胡米
1.即雕胡﹐苽米。
18 . 封胡遏末
封胡、遏末:有说是谢韶、谢渊的小名,有说是谢韶、谢朗、谢玄、谢渊四人的小名。旧时用为称赞美兄弟子侄的话。比喻优秀子弟。
19 . 封胡羯末
均为兄弟的小名:封指谢韶,胡指谢朗,羯指谢玄,末指谢川。后用以称美兄弟子侄之辞。
20 . 风胡辘
1.指风车。
21 . 风胡子
1.亦称"风湖子"。亦称"风胡"。亦称"风壶"。 2.人名。春秋时楚国人,精于识剑﹑铸剑。
22 . 刮胡子
〈方〉比喻训斥。
23 . 肝胆胡越
犹言肝胆楚越。胡地在北,越地在南,比喻远隔。肝胆,比喻近。
24 . 狗蝇胡子
1.戏称极稀疏的胡须。
25 . 鬼胡延
1.犹鬼胡由。难以捉摸的心计。
26 . 鬼胡由
1.鬼混;胡闹。 2.鬼花样,令人难以捉摸的心计﹑勾当。 3.指鬼魂。 4.指水性杨花﹑难以捉摸的妓女。
27 . 鬼胡油
1.犹鬼胡由。鬼花样,令人难以捉摸的心计﹑勾当。
28 . 昏聩胡涂
昏:眼花;聩:耳聋。形容头脑糊涂,不分是非。
29 . 花黎胡哨
1.见"花狸狐哨"。
30 . 花里胡绍
1.见"花狸狐哨"。
31 . 花里胡哨
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也比喻浮华而不实在。
32 . 红胡子
1.旧时东北地区活动在深山野林中结伙打劫的人。
33 . 花胡洞
1.见"花胡同"。
34 . 花胡哨
1.花言巧语;虚情假意的敷衍。
35 . 花胡同
1.见"花胡同"。
36 . 酒胡芦
1.见"酒葫芦"。
37 . 马胡子
1.方言。响马,土匪。
38 . 连鬓胡须
1.络腮胡子。
39 . 连鬓胡子
络腮胡子。
40 . 刘胡兰
革命烈士。山西文水人。女。1945年到县抗日救国会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结业后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1946年任区妇救会干事,参加土地改革试点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月12日在国民党军突袭云周西村时被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坚贞不屈,怒斥敌人,毫不畏惧地躺在敌人的铡刀下壮烈牺牲。毛泽东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41 . 龙胡之痛
指丧亲之痛。
42 . 乱语胡言
指胡说;瞎扯。
43 . 乱作胡为
犹胡作非为。不顾法纪或舆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44 . 缦胡缨
1.武士冠缨。亦指武服。
45 . 满口胡柴
1.满嘴胡说。胡柴,犹胡扯。
46 . 麻胡子
1.传说中的凶残者,常用以恐吓小儿。
47 . 漫胡缨
1.即缦胡缨。武士缨带名。
48 . 络腮胡子
1.连着鬓角的胡子。
49 . 曼胡缨
1.结冠的粗带子。曼,通"缦"。语出《庄子.说剑》:"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王乃说之。"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曼胡之缨﹐谓粗缨无文理也。"
50 . 毛胡芦兵
1.见"毛葫芦军"。
51 . 眉毛胡子一把抓
俗语。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52 . 闷胡卢
1.亦作"闷葫芦"。
53 . 莫胡卢
1.复姓。北周有莫胡卢纂。
54 . 泼寒胡戏
1.古代西域的一种乐舞。每年十一月严寒时,由勇壮少年裸体结队而舞,鼓乐伴奏,观者以水泼之。
55 . 泼胡王乞寒戏
1.即泼寒胡戏。
56 . 琵琶胡语
旧时指妇女弃夫改嫁。同“琵琶旧语”。
57 . 秋胡妇
1.秋胡之妻。诗文中常用以为节义烈女的典型。
58 . 秋胡戏
1."秋胡戏妻"的歇后语。指妻。
59 . 仁丹胡须
1.即仁丹胡。
60 . 杀胡林
1.地名。在今河北省栾城县西北。
61 . 山羊胡子
1.男子下巴上一小撮整齐的尖形或簇状的胡须。2.一种短而尖的胡子。
62 . 烧胡了洗脸水
1.俗语。喻指糊涂做错事。
63 . 死胡同
1.走不通的巷道。多喻绝路。
64 . 随口胡诌
随便搪塞。
65 . 提胡芦
1.见"提壶"。
66 . 头发胡子一把抓
比喻做事不细致,对于不同的问题不能区别对待而是笼统处理。
67 . 瞎胡闹
1.胡搞,没有来由地乱闹。
68 . 五胡十六国
1.旧史称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及其所建的十六个割据政权。有五凉(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二赵(前赵﹑后赵)﹑三秦(前秦﹑后秦﹑西秦)﹑四燕(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始于晋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南朝宋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讫,历一百三十五年。
69 . 希颩胡都
1.形容情不自禁;胡涂。 2.形容神思迷迷糊糊。
70 . 奚丢胡突
1.犹言稀里糊涂。
71 . 玄胡索
1.草名,延胡索的别称。多年生草本,有球状块茎。初夏开花,花紫红色。块茎入药,功能活血﹑利气﹑止痛。
72 . 响胡芦
1.亦作"响葫芦"。 2.玩具名。口吹时声如"不登",故亦谓之"不镫"。
73 . 血胡淋剌
1.见"血糊淋剌"。
74 . 血胡同
1.见"血胡同"。
75 . 信嘴胡说
信:由。由着嘴胡说八道。
76 . 小胡桃
1.方言。即山核桃。果仁可以吃﹐又可以榨油。
77 . 小胡同
1.见"小胡同"。
78 . 小胡子
1.仅上唇留着的短胡子。
79 . 谢胡蝶
1.宋诗人谢逸的别称。
80 . 信口胡言
随口乱说。指毫无根据、不负责任地瞎说。
81 . 一地胡拿
1.一味胡闹。
82 . 一地里胡拿
1.见"一地胡拿"。
83 . 一塌胡涂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同“一塌糊涂”。
84 . 一榻胡涂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同“一塌糊涂”。
85 . 一派胡言
指不切实际的言语。
86 . 掩口胡卢
胡卢:笑貌。捂着嘴笑,指暗笑,窃笑。
87 . 一口胡柴
1.满嘴瞎说。
88 . 伊于胡底
伊:句首助词;于:到;胡:何,哪;底:尽头。到什么地步为止(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
89 . 装胡羊
1.方言。假装痴呆。
90 . 走胡走越
1.汉高祖欲拿项羽旧将季布,朱家因汝阴侯滕公劝高祖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后因以"走胡走越"谓智能之士被迫逃亡,而为敌国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