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侯组词
  4. 【侯】结尾能组哪些词

【侯】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阿

    1.相传为古代美女莫愁的女儿。 2.泛指美女。

  • 2 . 豻

    1.古代士人射仪的箭靶。以豻皮为靶心,两边并饰以豻皮。

  • 3 . 邦

    1.指地方长官。

  • 4 . 八百诸

    1.指殷末八百诸侯国。

  • 5 . 巴西

    1.传说中的猿精。《太平广记》卷四四五引唐戴孚《广异记.张鋋》载:吴郡张鋋,暮经巴西,有自称巴西侯者邀其饮酒,坐上有白额侯等。张鋋沉醉,醒后见旁卧者为一大猿及白额虎等巨兽。

  • 6 . 豹

    1.箭靶的一种,因画豹为饰,故名。

  • 7 . 白版

    1.古代称只有板书封号而无印信的空头侯爵。

  • 8 . 白额

    1.虎的别名。

  • 9 . 白

    1.复姓。汉有白侯携。见《通志.氏族五》。

  • 10 . 柏

    1.复姓。汉有柏侯奋。见《通志.氏族五》。

  • 11 . 拜将封

    拜为将领,封为列侯。古代形容功成名就,官至极品。

  • 12 . 拜相封

    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名义或官职。任命为宰相,封为列侯。形容成就功名,官至极品。

  • 13 . 碧琳

    1.青铜镜的别名。

  • 14 . 辟阳

    1.西汉吕后时左丞相审食其封号。初以舍人侍吕后﹐夤缘迎合﹐奉命维谨﹐渐为吕后所宠幸。高祖称帝﹐封为辟阳候。吕后时﹐任左丞相。公卿皆因而决事﹐权势极大。后借指后妃所宠幸的嬖臣﹑面首。

  • 15 . 长

    1.诸侯之长。 2.指镇守一方的长官。 3.官名。千总的别称。

  • 16 . 不夜

    1.指茶。

  • 17 . 采

    1.指彩绘的箭靶。 2.宋宋祁的别称。

  • 18 . 昌

    1.鲳鱼的别名。又名鲳鯸﹑昌鼠。昌,美。以味美故名。见明彭大翼《山堂肆考.鲳鱼》。

  • 19 . 布

    1.布制的箭靶。

  • 20 . 弛

    1.废射侯。

  • 21 . 彻

    1.爵位名。秦统一后所建立的二十级军功爵中的最高级。汉初因袭之,多授予有功的异姓大臣,受爵者还能以县立国。后避武帝讳,改称通侯或列侯。新莽时废。后用以泛指侯伯高官。

  • 22 . 东诸

    1.东方的诸侯。

  • 23 . 大

    1.古代的一种箭靶。 2.大的诸侯国。

  • 24 . 大夏

    1.指汉经学家夏侯胜。

  • 25 . 大小夏

    1.指汉今文《尚书》学者夏侯胜﹑夏侯建。汉初﹐伏生以《尚书》授济南张生及欧阳生。夏侯胜之先夏侯都尉从张生受《尚书》﹐以传族子始昌﹐始昌传胜。胜传从兄子建﹐建又事欧阳高。由是《尚书》有大小夏侯之学。见《汉书.儒林传.夏侯胜》。《汉书.艺文志》有《大小夏侯章句》各二十九卷﹐《大小夏侯解故》二十九篇。

  • 26 . 地

    1.填星的别名。即土星。

  • 27 . 东陵

    1.指汉邵平。以种"东陵瓜"而著名。

  • 28 . 都乡

    1.东汉所封侯国名,在列侯之下,关内侯之上。

  • 29 . 甸

    1.封于甸服之内的诸侯。 2.指京畿之内的州县长官。

  • 30 . 定远

    1.东汉班超的封号。班超早年家贫,为官佣书,尝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闲乎?"后奉使西域,立功,封定远侯。事见《后汉书.班超传》。唐王昌龄《箜篌引》:"何用班超定远侯,史臣书之得已不?"后亦喻称驻守或出使西北边疆地区的使者﹑大臣等。

  • 31 . 恩泽

    1.指出于皇帝私恩而获封为侯爵者,如帝舅后父等。《汉书》有《外戚恩泽侯表》。

  • 32 . 方

    1.古指邦国之君。亦借指地方长官。

  • 33 . 封

    1.封拜侯爵。 2.泛指显赫功名。

  • 34 . 藩

    1.藩王。

  • 35 . 富民

    1.汉武帝晩年,悔以江充谮杀卫太子据,又悔征伐连年。会车千秋上书为卫太子鸣冤,因擢升为大鸿胪,数月后又代刘屈厘为丞相,封富民侯,取"大安天下,富实百姓"之意。事见《汉书.车千秋传》﹑《汉书.食货志上》﹑《汉书.韦玄成传》。后因以"富民侯"称安天下﹑富百姓的高官。

  • 36 . 富平

    1.汉张安世封富平侯,传子延寿,延寿传勃,勃传临,临传放,五世袭爵。见《汉书.张安世传》。后因誉称朝廷重臣。

  • 37 . 富人

    1.即富民侯。《后汉书.鲜卑传》:"﹝武帝﹞既而觉悟,乃息兵罢役,封丞相为富人侯。"李贤注:"封丞相车千秋为富人侯,以明休息,思富养人。"按,李贤等为避唐太宗讳,故改"民"为"人"。后借指贤明的执政者。

  • 38 . 方亭

    1.棋盘的别名。

  • 39 . 富埒王

    埒:同等。富有的程度与国王诸侯相当。形容非常富有。

  • 40 . 公

    1.公爵与侯爵。 2.泛指有爵位的贵族和官高位显的人。

  • 41 . 高密

    1.《尔雅.释山》:"山如堂者密。"郭璞注:"形如堂室者。"伞形如山,故后人戏称之为高密侯。

  • 42 . 甘鋭

    1.笋的别名。

  • 43 . 丰

    1.传说中的古代因喝酒而亡国的诸侯。乡射礼图其形于罚爵上,作为酒戒之用。

  • 44 . 粉

    1.三国魏何晏面如傅粉,娶魏公主,赐爵为列侯,后因称驸马为"粉侯"。

  • 45 . 郭细

    1.东汉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人。历任渔阳太守﹑颍川太守﹑并州太守,有政绩,所至县邑,老幼欢迎。《后汉书.郭伋传》:"﹝建武十一年调伋为并州牧﹞伋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所过问民疾苦……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因以"郭细侯"借指有政绩者。

  • 46 . 负

    1.靠着箭靶。 2.指靠着箭靶的人,即负责报告箭是否射中箭靶的人。

  • 47 . 干

    1.用豻皮装饰的箭靶。干,通"豻"。

  • 48 . 关

    1.即三国蜀关羽。生前曾封汉寿亭侯,故称。

  • 49 . 贵

    1.贵人公侯。

  • 50 . 贯

    1.中靶。

  • 51 . 河

    1.亦作"河矦"。 2.传说中的河神。

  • 52 . 骨都

    1.汉时匈奴官名。冒顿单于设置,分左右,由异姓贵族担任,位在谷蠡王之下,是单于的辅政近臣。《史记.匈奴列传》:"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亦省称"骨都"。借指匈奴官员或异姓大臣。

  • 53 . 管城

    1.即管城子。

  • 54 . 故

    1.指西汉召平。 2.泛指曾任长官的人。

  • 55 . 鬼

    1.殷诸侯名。

  • 56 . 好畤

    1.纸的戏称。《文房四谱·纸谱四》引文嵩《好畤侯楮知白传》,称纸为楮知白,字守玄,封好畤侯。此与唐韩愈为毛笔作《毛颖传》,号为管城子一祥,同属戏称。

  • 57 . 虎

    1.边缘以虎皮为饰的箭靶。周代供王大射时用。

  • 58 . 含春

    1.肴用蟹的别名。

  • 59 . 火迫酇

    1.唐逆臣源休的讥称。源休助朱泚为逆,以萧何自比,急于成事,故称。

  • 60 .

    1.复姓。北周有侯伏侯龙恩。见《周书.武帝纪上》。

  • 61 . 黄褐

    1.鸟名。青鹪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青鹪》。

  • 62 . 监河

    1.见"监河"。

  • 63 . 即墨

    1.砚的别名。据宋苏易简《文房四谱.砚谱》载,唐人文嵩曾以砚拟人作《即墨侯石虚中传》曰:"上利其器用,嘉其谨默,诏命常侍御案之右,以备濡染,因累勋绩,封之即墨侯。"后因用以称砚。

  • 64 . 祭

    1.古代将举行大射礼时,先祭射的,谓之"祭侯"。

  • 65 . 建

    1.封立诸侯;封侯建国;立功封侯。

  • 66 . 绛

    1.汉周勃以布衣从高祖定天下,赐爵列侯,剖符世世勿绝。食绛八千一百八十户,号绛侯。勃为人朴质敦厚,高祖以为可托大事。高祖崩,勃与陈平定计诛诸吕,立文帝,以功为右丞相。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后用为受遗诏辅国之典。

  • 67 . 空国之

    1.箜篌的别称。

  • 68 . 假节

    1.芦苇的别称。

  • 69 . 计

    1.汉张苍以列侯主计﹐故称"计侯"。后以称三司使。

  • 70 . 九

    1.商纣时的诸侯之一。 2.九服的诸侯。

  • 71 . 鞠

    1.猿猴的别称。

  • 72 . 进

    1.进升侯爵。

  • 73 . 巨鹿

    1.鹿的别名。

  • 74 . 胯下韩

    1.指汉韩信。泛指能够忍辱的人。

  • 75 . 郡

    1.爵名。晋武帝封羊祜为南城侯,置相,与郡公同,为郡侯之始。历代因之。金之郡侯位在郡王﹑国公﹑郡公之下。元与金同,明以后废。参阅《通典.职官十三》。 2.一郡之长,知府。唐王贞白逸句:"改贯永留乡党额,减租重感郡侯恩。"

  • 76 . 君

    1.秦汉时称列侯而为丞相者。 2.汉以后,用为对达官贵人的敬称。

  • 77 . 坎

    1.乐器名。即箜篌。也称空侯。汉武帝令乐人侯调依琴作"坎坎之乐。"坎坎,形容声应节奏,侯是以姓冠乐章,故称"坎侯"。或谓坎空声近,坎亦训空。后人又加"竹"于"空侯"上。

  • 78 . 康

    1.即周武王弟姬封,初封于康,故称。

  • 79 . 空

    1.古乐器名。即箜篌。

  • 80 . 李广不

    以之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同“李广未封”。

  • 81 . 凌霜

    1.谓柿树。明太祖所封。

  • 82 . 列

    1.爵位名。秦制爵分二十级,彻侯位最高。汉承秦制,为避汉武帝刘彻讳,改彻侯为通侯,或称"列侯"。 2.泛指诸侯。

  • 83 . 龙雒

    1.见"龙額侯"。

  • 84 . 明

    1.对王侯或地方官长的敬称。

  • 85 . 留

    1.秦末,张良运筹帷幄,佐刘邦平定天下,以功封留侯。诗文中常用为称颂功臣之典。

  • 86 . 龙额

    1.见"龙額侯"。

  • 87 . 龙額

    1.亦作"龙额侯"。亦作"龙雒侯"。 2.侯名。汉韩说﹑韩增曾封此侯。 3.泛指宠幸之臣。

  • 88 . 伦

    1.秦爵名。与列侯相类而无封邑。

  • 89 . 孟

    1.诸侯之长。

  • 90 . 麋

    1.用麋皮制成的箭靶。

  • 91 . 名号

    1.指有封号而无食邑的侯。

  • 92 . 命诸

    1.古代因贡士之功而受天子赐命得以专征的诸侯。

  • 93 . 莫

    1.复姓。

  • 94 . 木

    1.沐猴。即猕猴。

  • 95 . 盘固

    1.对太湖石的戏称。

  • 96 . 欧

    1.复姓。汉有欧侯氏。见《汉书.外戚传上.孝宣许皇后》。

  • 97 . 内黄

    1.螃蟹的别名。因甲壳内有黄色胶状的物体,故戏称之。

  • 98 . 彭

    1.传说中的木精之名。

  • 99 . 宁

    1.谓顺王命的诸侯。

  • 100 . 皮

    1.古代以兽皮为饰的箭靶。

  • 101 . 偏

    1.边远之地的诸侯。

  • 102 . 窃钩者诛,窃国者

    1.《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史记.游侠列传序》:"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蹺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后遂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讥刺旧社会小盗被杀﹑大盗得国的反常现象。亦省作"窃钩盗国"。

  • 103 . 窃钩者诛,窃国者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 104 . 七贵五

    1.泛指权贵显宦。

  • 105 . 千户

    1.食邑千户的侯爵。

  • 106 . 前

    1.车辕的颈部。参见"前疾"。

  • 107 . 青门故

    1.故秦东陵侯召平﹐曾于汉初种瓜于长安青门外。后因以"青门故侯"谓前朝遗民。

  • 108 . 屈

    1.复姓。战国魏有屈侯鲋。见《尸子.劝学》。

  • 109 . 容城

    1.指镜子。唐司空图有《容城侯传》以镜拟人,托名容城侯。

  • 110 . 邵

    1.即邵平。秦时封东陵侯,因称。

  • 111 . 三

    1.以熊﹑虎﹑豹皮为饰的三种射靶。 2.指《三侯之章》。 3.南朝宋之沈攸之﹑谭金﹑童泰壹三人的合称。

  • 112 . 射

    1.用箭射靶。侯﹐用兽皮或布做成的靶子。 2.指箭靶。 3.古代天子的大射礼。

  • 113 . 散

    1.古代无职守或封邑的侯爵。

  • 114 . 蜀

    1.相传帝喾之子封于蜀﹐为蜀侯。古蜀国后为秦惠王所灭。

  • 115 . 十八

    1.指汉初功臣十八诸侯。即酂侯萧何﹑平阳侯曹参﹑宣平侯张敖﹑绛侯周勃﹑舞阳侯樊哙﹑曲周侯郦商﹑鲁侯奚涓﹑汝阴侯夏侯婴﹑颍阴侯灌婴﹑阳陵侯傅宽﹑信武侯靳歙﹑安国侯王陵﹑棘浦侯陈武﹑清河侯王吸﹑广平侯薛欧﹑汾阴侯周昌﹑阳都侯丁复﹑曲成侯虫达。又,汉班固《十八侯铭》有留侯张良﹑曲逆侯陈平﹑襄平侯纪通,而无奚涓﹑薛欧﹑丁复。上列各侯之先后也表示十八侯之位次。参阅《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及颜师古注。

  • 116 . 赦肺

    1.款冬花的别称,因有温肺治咳的功效而得名。

  • 117 . 十二诸

    1.指春秋时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十二诸侯国。《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记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间周﹑吴与十二国的纪年及大事。因周为天子,吴到春秋后期才兴起,故周吴不在十二诸侯之列。 2.指战国时梁﹑楚﹑齐﹑赵﹑韩﹑鲁﹑卫﹑曹﹑宋﹑郑﹑陈﹑许十二国的君主。 3.泛指各诸侯国。

  • 118 . 松滋

    1.墨的戏称。

  • 119 . 石乡

    1.游戏文章中对石砚的戏称。

  • 120 . 史

    1.后汉少帝刘辩的初称。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