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口胡卢
- 拼音
- yǎn kǒu hú lú
- 注音
- 一ㄢˇ ㄎㄡˇ ㄏㄨˊ ㄌㄨˊ
- 繁体
- 掩口胡盧
- 五笔
- rdj kkkk deg hnr
- 词性
- 成语
- 成语
- 掩口胡卢
- 更新
词语解释
掩口胡卢[ yǎn kǒu hú lú ]
⒈ 捂嘴而笑。多指暗笑,窃笑。胡卢,笑貌。语本《后汉书·应劭传》:“昔郑人以干鼠为璞,鬻之于周;……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
引证解释
⒈ 捂嘴而笑。多指暗笑,窃笑。胡卢,笑貌。
引语本《后汉书·应劭传》:“昔 郑 人以乾鼠为璞,鬻之於 周 ;......夫覩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蠏壳青’……逕造庐访 成。视 成 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惟 查初白 才气开展,工力纯熟,鄙意欲以继诸贤之后,而闻者已掩口胡卢。”
国语辞典
掩口胡卢[ yǎn kǒu hú lú ]
⒈ 摀著嘴巴而笑。也作「揜口葫芦」。
引《聊斋志异·卷四·促织》:「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