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调组词
  4. 【调】在中间组哪些词

【调】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般涉·哨遍·高祖还乡

    套曲篇名。元代睢景臣作。曲中虚构了汉高祖刘邦得志还乡,被一村民讽刺、斥骂其当年无赖行径的故事,显示了作者对封建帝王的蔑视,语言通俗泼辣,生动诙谐,是元曲中的讽刺名篇。

  • 2 . 才秀出

    才调:才情。形容才情风格优异出众。

  • 3 . 补苴

    补苴:补缀,引申为弥缝;调胹:烹调煮熟。比喻加工使之完美。多用于对文章加工使之提高,或对理论作进一步完美的表述。

  • 4 . 不

    1.作梗,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2.不驯顺。

  • 5 . 彩

    戏曲剧种。流行于广西桂林、柳州、河池、百色等地。有“彩调”、“彩灯”、“耍牡丹”、“采茶戏”、“嗬海戏”等名称。1955年定今称。起源于民间采茶歌,清道光年间已有以三小戏形式演出。唱腔属曲牌体,分腔、板、调三大类。剧目有《刘三姐》、《三朵小红花》等。

  • 6 . 步一致

    步调:行进的步伐。比喻行动和谐一致。

  • 7 . 楚

    1.乐府《相和歌》的一部。有《白头吟》﹑《泰山吟》﹑《梁甫吟》﹑《东武吟》﹑《怨诗行》等。所用乐器有笙﹑笛﹑节﹑琴﹑筝﹑琵琶﹑瑟七种。参阅《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六·楚调曲序》。

  • 8 . 抽样

    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之一。从统计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以其结果推断总体一般情况的工作。如统计某一地区农业的粮食产量,可随机选取一定比例的同等面积的地块若干块作为样本,进行实测,然后以其产量来推断该地区的粮食总产量。

  • 9 . 打出

    1.犹言逛来逛去,荡进荡出。谓不务正业。

  • 10 . 吹竹

    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指管弦乐合奏。泛指音乐活动。

  • 11 . 赐床

    1.唐李阳冰《<唐李翰林草堂集>序》:"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后世即以"赐床调羹"谓唐诗人李白见知于玄宗。

  • 12 . 单函数

    增函数和减函数的统称。当函数f(x)的自变量在其定义区间内增大时,函数值也随着增大(或减小),则称该函数为增函数(或减函数)。

  • 13 . 鼎鼐

    比喻处理国政。

  • 14 . 低照片

    色调浓重的照片。画面大部分是深暗色调,给人以沉稳、刚毅等感觉;但并不排斥采用少量的亮色调,画龙点睛的一抹亮色能使作品陡然生辉。拍摄时常用侧面光或逆光,适合表现以黑色为基调的题材。

  • 15 . 风流

    1.谓调情的手法。

  • 16 . 典型

    对社会现象进行调查研究的一种方法。在被研究的事物中有意识地选出一个或少数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解剖,以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达到一般地了解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统计工作中,可运用典型调查对统计研究结果作补充说明。

  • 17 . 定

    1.确定乐曲的调子。今多用以比喻在开会﹑开展某种活动﹑进行某项工作等之前,事先下结论,确定其基本方向。

  • 18 . 格

    明、清时代的一种诗论。明代前后七子论诗推崇盛唐,主张从格律声调上学习古人,提倡格调。清代诗人沈德潜继承其主张,并加上温柔敦厚的“诗教”内容。

  • 19 . 风雨顺

    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 20 . 弓马服

    比喻办任何事情,应先做好准备工作。

  • 21 . 高照片

    色调淡雅的照片。画面大部分是淡色调,给人以清纯、明朗的感觉;但并不排斥采用少量的深色调,恰到好处的一抹深色调往往能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拍摄时常用正面光或散射光,适合表现以白色为基调的题材。

  • 22 . 古不弹

    古调:古代的曲调。陈调不再弹。比喻过时的东西不受欢迎。

  • 23 . 古单弹

    比喻言行不合时宜。

  • 24 . 古独弹

    独弹:独自弹。曲调古雅,没有人能相附和。比喻人的行为不合时宜,难觅知音同道。

  • 25 . 古

    1.指汉魏以来形成的古体诗。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有"古调诗"若干卷,皆为五言古诗。与后起的近体律绝相对。亦省称"古调"。

  • 26 . 汉二黄

    1.也称陕二黄﹑山二黄。戏曲剧种。流行于陕南和陇东。是二黄腔调从湖北沿汉水进入陕西而形成的。清道光年间颇为盛行。因地区不同分为汉江派和雒镇派。汉江派音乐比较柔和,以唱功戏,做功戏见长;雒镇派腔调铿锵有力,以武打戏见长。

  • 27 . 花麻

    1.犹言花言巧语。

  • 28 . 宏观

    国家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的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在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主要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 29 . 计划

    由国家计划调节经济的运行。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各个部门的配置,以及生产、扩大再生产和流通、分配等都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一安排,指令性计划占主导地位,辅之以指导性计划。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后,指令性计划逐步减少。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则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仅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

  • 30 . 胶柱

    瑟:古代一种弹拨乐器。用胶粘住瑟上用以调音的短木,不能再调整音的高低缓急。比喻拘泥死板,缺少变通。

  • 31 . 空

    即“空气调节器”。

  • 32 . 旧重弹

    老调子重弹。比喻把老的一套又重新搬出来。

  • 33 . 空气

    简称“空调”。用人工方法使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流动速度等达到一定要求的技术。有舒适性空调和工业性空调两大类,前者以室内人员为对象,创造舒适环境为目的;后者以生产工艺、机器设备或存放物品为对象,保持最适宜的室内条件为目的。

  • 34 . 空气节器

    简称“空调器”。使室内或某一特定场所内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的装置。按工作原理分有压缩式和吸收式两种;按安装形式分有窗式、分体式和柜式等。

  • 35 . 离乡

    1.远离家乡。

  • 36 . 老重弹

    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也比喻把搁置很久的技艺重新做起来。亦作“旧调重弹”、“重弹老调”。

  • 37 . 老重谈

    又弹起陈旧的老调子。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也比喻把搁置很久的技艺重新做起来。

  • 38 . 老

    1.同"老调"。

  • 39 . 六脉

    六脉:凡人左右手各有寸、关、尺三脉,合称六脉。指人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 40 . 离山

    比喻用计谋调动对方离开原地。

  • 41 . 南水北工程

    中国从长江调水解决华北、西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一项庞大水利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在江苏扬州附近抽取长江水,大体沿京杭运河逐级提水北上,穿过黄河直达天津。中线近期从丹江口引水,远期将线路延伸至三峡,经南阳、汉淮分水岭缺口,在郑州西北过黄河,沿京广铁路北行,直达北京。西线从长江上游引水到西北地区。近期先开始实施东线和中线。

  • 42 . 美国联邦查局

    美国刑事调查机构。属于美国司法部。总部设在华盛顿。建于1908年。主要任务是,调查违反联邦政府法律的情况,也可应美国州政府的请求协助警察和刑事调查机构开展工作。

  • 43 . 抛声

    1.谓故意提高嗓门。

  • 44 . 蜜里

    比喻非常亲密和好。

  • 45 . 弄粉

    调:调和;脂:胭脂。指以脂粉妆饰容颜。

  • 46 . 弄粉

    ①指以脂粉饰容。 ②比喻雕琢辞藻。

  • 47 . 弄管

    犹弄竹弹丝。指吹奏管弦乐器。

  • 48 . 宁

    近代民主革命烈士。湖南醴陵人。参加同盟会。曾在上海创办《洞庭波》杂志,宣传革命。后因参加萍浏醴起义被捕。出狱后赴北京办《帝国日报》。武昌起义时,在两湖地区从事反清活动。1913年策动讨伐袁世凯,被捕后在武昌遇害。

  • 49 . 弄燕

    1.指调戏女子。

  • 50 . 平

    1.乐府《相和歌》的一部。有《长歌行》《短歌行》《猛虎行》《君子行》《燕歌行》《从军行》等。所用乐器有笙﹑笛﹑筑﹑瑟﹑琴﹑筝﹑琵琶七种。梁启超认为,《平调曲》应属《清商曲》。参阅《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五.平调曲》引南朝陈智匠《古今乐录》。 2.亦作"宁海平调"。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浙江宁海﹑象山﹑三门等地。传自新昌或宁波,尚无定论。演唱形式为高腔。

  • 51 . 品竹

    泛指吹弹管弦乐器。

  • 52 . 品竹

    泛指吹弹管弦乐器。亦作“品竹调丝”。

  • 53 . 遣兵

    犹调兵遣将。亦作“遣将调兵”、“遣将征兵”。

  • 54 . 遣将

    泛指调动安排人力。见“遣兵调将”。

  • 55 . 琴瑟

    琴瑟同时弹奏,声音和谐。比喻夫妻恩爱。

  • 56 . 清

    1.乐府《相和歌》的一部。有《苦寒行》﹑《豫章行》﹑《董逃行》﹑《相逢狭路间行》﹑《塘上行》﹑《秋胡行》等。所用乐器有笙﹑笛﹑箎﹑节﹑琴﹑瑟﹑筝﹑琵琶八种。

  • 57 . 瑟琴弄

    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 58 . 饶舌

    饶舌,多嘴。调唇,耍嘴皮子。指多嘴多舌,搬弄是非。

  • 59 . 软

    1.谓态度温和而实际上不随和。

  • 60 . 社会

    在一定的理论观点指导下,通过使用某种调查技术,深入系统地搜集和分析资料的各种调查方法的总称。调查类型有普通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等。具体方法通常包括观察法、问卷法、访问法、统计法等。

  • 61 . 说谎

    说假话并从中捣鬼。

  • 62 . 市场

    由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经济的运行。即由供求变化引起价格涨落,调节社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各个部门的分配,调节生产和流通。符合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能够比较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使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市场直接联系起来,促进竞争。但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一面,因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必要加强宏观调控。

  • 63 . 市场节价

    由生产者、经营者制定的商品价格和收费标准。在中国,是相对于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的价格形式,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主要形式。包括企业协商定价、议购议销价格、集市贸易价格等。

  • 64 . 水歌头

    词牌名。

  • 65 . 水歌头

    词篇名。北宋苏轼作。题为“丙辰(1076年)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作者弟苏辙)”,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词上片写醉后上天落地的神奇想像,下片通过对月光流照的描写,抒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感慨。是作者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 66 . 通文

    指卖弄文才和武艺。

  • 67 . 习舌

    1.谓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 68 . 问卷

    调研人员将所要调查的问题,编制成表格(即问卷),来搜集调查对象的回答的方法。一般包括说明信、填表说明和调查项目三个方面。

  • 69 . 信人,丢了瓢

    1.比喻相信别人的调唆,使自己遭受损失。

  • 70 . 协世界时

    简称“协调时”。以原子时秒长为基准的时间单位,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世界时的一种时间计量系统。但原子时秒长与世界时秒长不等,两种时间系统累积的时间差,采用闰秒来解决。

  • 71 . 养汞

    1.道士炼汞﹑铅等为丹丸,作为长生不老之药。亦泛指修道。

  • 72 . 养女

    1.谓偷养外室,调戏妇女。

  • 73 . 野无腔

    野:粗野;无腔:没有规矩。形容言行放肆,没有礼貌。

  • 74 . 越·天净沙·秋思

    散曲篇名。元代马致远作。全文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不用一个动词,即勾勒出秋日黄昏的典型景物,表达出游子的凄凉心境。是历来被人传诵的名篇。

  • 75 . 影

    1.戏曲剧种。流行于河北唐山一带﹐以当地皮影戏的腔调为基础﹐吸取了京剧﹑河北梆子的表演艺术﹐于一九五八年后逐渐形成。

  • 76 . 走

    1. 唱戏、唱歌、演奏乐器不合调子。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