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履组词
  4. 【履】结尾能组哪些词

【履】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跋

    跋涉:跋履山川,逾越险阻。

  • 2 . 禀

    1.亦作"禀履"。 2.谓天生的举止。

  • 3 . 安

    1.安心实践。

  • 4 . 抱香

    1.用抱木做成的鞋子。

  • 5 . 麤

    1.草鞋。

  • 6 . 步

    ①行步;行走:逃难的人们在寒风深雪中步履维艰。 ②脚步:步履轻松。

  • 7 . 操

    1.操守。

  • 8 . 不衫不

    衫:上衣;履:鞋子。不穿长衫,不穿鞋子。形容不修边幅的样子。

  • 9 . 衬

    1.衬垫鞋子的布。

  • 10 . 翠

    1.饰以翠玉的鞋子。

  • 11 . 穿角

    1.破头的鞋子。

  • 12 . 帝

    1.君主的福禄。

  • 13 . 登云

    1.道士作法时所穿的所谓能升入云端的鞋。

  • 14 . 蹴

    1.犹践踏。

  • 15 . 赐

    1.《左传.僖公四年》:"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杜预注:"履,所践履之界。"后因以"赐履"指君主所赐的封地。 2.汉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俗说孝明帝时尚书郎河东王乔迁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常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无车骑,密令太史候望,言其临至时,常有双凫从东南飞来;因伏侍,见凫举罗,但得一双舄耳。使尚方识视,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赐履"表示任京官。

  • 16 . 蹈

    1.践踏。 2.履行;实行。

  • 17 . 戴

    1.见"戴天履地"。 2.戴气和履气。

  • 18 . 倒

    1.急于出迎,把鞋子穿倒。形容热情迎客。

  • 19 . 东郭

    1.《史记.滑稽列传》:"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敝,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后因以"东郭履"形容处境窘迫。

  • 20 . 德

    1.犹德行。

  • 21 . 琱

    1.绣花鞋。

  • 22 . 动

    1.谓起居作息。 2.起来行动。 3.谓费力相助。

  • 23 . 顿

    1.谓随着音乐节拍踏足。

  • 24 . 枹木

    1.枹木所制之履。

  • 25 . 凤头

    1.即凤头鞋。

  • 26 . 飞云

    1.相传为唐白居易居庐山草堂时自制鞋的名称。

  • 27 . 菲

    1.草或麻编成的鞋。

  • 28 . 福字

    1.又称夫子履。戏曲舞台上所用的一种鞋子。厚底,缎面,面上绣层云。

  • 29 . 高

    1.即高齿屐。

  • 30 . 革

    皮鞋:西装~。

  • 31 . 屝

    1.指草鞋。

  • 32 . 分香卖

    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 33 . 福

    1.犹福禄。

  • 34 . 郭

    1.《史记.滑稽列传》:"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敝,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后因以"郭履"形容处境窘迫。

  • 35 . 复

    1.即复舄。

  • 36 . 赴

    1.奔赴。

  • 37 . 弓

    1.即弓鞋。

  • 38 . 更

    1.经历,遭遇。

  • 39 . 躬

    1.亲身履行。

  • 40 . 跟

    1.鞋子。借指脚下。

  • 41 . 笏头

    1.古代的一种鞋子。头部高翘﹐形似笏板﹐故称。

  • 42 . 挂

    1.谓和尚七十岁。因七十岁不再外出云游,故称。

  • 43 . 黄

    1.黄色的鞋。

  • 44 . 冠

    1.亦作"冠屦"。 2.帽与鞋。头戴帽,脚穿鞋。因以喻上下﹑尊卑。

  • 45 . 冠袍带

    帽子、袍子、带子、鞋子。原指旧时帝王官宦上朝时或聚会时穿的服装。现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 46 . 跪

    1.《史记.留侯世家》载:汉张良游下邳圯上,遇褐衣老父堕履圯下,命良取履,并长跪履之。老父曰:"孺子可教矣。"授以《太公兵法》。后以"跪履"表示向长者虚心求教。

  • 47 . 剑

    1.见"剑履上殿"。

  • 48 . 蝴蝶

    1.清代艺妓所穿的蝴蝶式的鞋子。

  • 49 . 黄冠草

    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同“黄冠草服”。

  • 50 . 屐

    1.谓着履作游屐(登临)。

  • 51 . 还

    1.返回。

  • 52 . 九光

    1.神话中仙人穿的发光的鞋子。

  • 53 . 践

    1.踩;踏。 2.行走。 3.履践;前往。 4.实行;实践。 5.遵循;依照。 6.踪迹,行迹。 7.喻指行为;行动。 8.任职。

  • 54 . 近

    1.近来的行踪,近况。

  • 55 . 截趾适

    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 56 . 截趾適

    犹削足适履。比喻本末倒置或勉强凑合。

  • 57 . 进

    1.为尊长递上鞋子。

  • 58 . 接

    1.拖着鞋子。接,通"辑"。 2.犹接踵。

  • 59 . 解脱

    1.履名。丝制的无跟履。

  • 60 . 经

    1.犹经历。

  • 61 . 句

    1.履名。

  • 62 . 空

    1.破旧的鞋。

  • 63 . 决

    1.破鞋子。决,通"缺"。语本《韩诗外传》卷一:"原宪楮冠黎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絶,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

  • 64 . 临

    1.见"临深履薄"。 2.谓实地察核。

  • 65 . 昧

    1.谓昏暗难行。

  • 66 . 芒

    1.芒鞋。

  • 67 . 纳

    1.穿鞋。 2.借指辞别。

  • 68 . 鸣玉曳

    佩玉饰曳丝履。指获高官厚禄。

  • 69 . 木

    1.木底鞋。

  • 70 . 率

    1.遵循礼法。履,礼。

  • 71 . 蹑

    1.穿鞋。亦指趿拉着鞋。 2.纳履;整理鞋子。 3.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蹑履谓来不及穿鞋,拖着鞋子匆忙出迎。形容对来人的热情欢迎。

  • 72 . 冒

    1.顶冒;冲冒。

  • 73 . 麻

    1.麻鞋。

  • 74 . 命

    1.呼人取履。谓将行。

  • 75 . 綦

    1.指用斜纹丝织品制成的鞋。 2.犹綦迹。

  • 76 . 踦

    1.单只的鞋。

  • 77 . 颡推之

    1.古代一种鞋头高出的履。

  • 78 . 舃

    1.亦作"舄履"。 2.复底厚履。 3.即履舃。鞋的通称。 4.犹言足下。 5.步履。

  • 79 . 青芒

    1.道士穿的一种草鞋。

  • 80 . 轻裘朱

    裘:皮袄;履:鞋。穿着轻暖的皮袍和红色便鞋。形容闲适安逸的生活。

  • 81 . 趋

    1.行步;行走。

  • 82 . 取

    1.谓代人拾鞋。比喻屈己尊人。语本《史记.留侯世家》所载张良为一老父于圯下取履事。

  • 83 . 雀头

    1.古代女子所穿的一种鞋子。

  • 84 . 三千珠

    珠履:鞋上以珠为装饰,富贵之人用之。形容贵宾众多且豪华奢侈。

  • 85 . 绳

    1.草鞋。

  • 86 . 视

    1.观察其行为。 2.察看巡行。

  • 87 . 尚书

    1.《汉书.郑崇传》:"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后以"尚书履"指尚书的官职。

  • 88 . 石

    1.形似鞋子的石头。

  • 89 . 涉

    1.踩踏,行走。 2.谓经受﹐经历。

  • 90 . 识

    1.识见与操行。

  • 91 . 使者屣

    使者:指汉朝的暴胜之,为直接使者;屣履:趿着鞋。趿着鞋迎客。形容对贤士的恭敬。

  • 92 . 饰

    1.整饬行为。饰,通,"饬"。

  • 93 . 束带蹑

    束带:扎紧衣服;蹑履:穿鞋。指穿戴整肃,用来表示恭敬。

  • 94 . 顺

    1.顺循礼仪。

  • 95 . 趿

    1.拖着鞋。 2.拖鞋。

  • 96 . 素

    1.《易.履》:"初九:素履往,无咎。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王弼注:"履道恶华,故素乃无咎。"高亨注:"素,白色无文彩。履,鞋也。'素履往'比喻人以朴素坦白之态度行事,此自无咎。"后用以比喻质朴无华﹑清白自守的处世态度。 2.居丧时所穿的鞋子。借用为对居丧者的问候语。

  • 97 . 体

    1.秉性和行为。 2.身体和步履。指生活起居。

  • 98 . 丝

    1.以丝织品制成的鞋。古代为华贵的服饰。

  • 99 . 縢

    1.用绳编的鞋。

  • 100 . 四

    古代所封诸侯土地的四周范围:地狭乎四履。

  • 101 . 完

    1.谓操行完善。履,操行。

  • 102 . 停

    1.停步。

  • 103 . 文成

    1.秦末﹐张良在下邳圯(桥)上为黄石老人拾履着履的典故。张良谥文成侯﹐故云。见《史记.留侯世家》。

  • 104 . 听

    1.语本《汉书.郑崇传》:"崇少为郡文学史﹐至丞相大车属。弟立与高武侯傅喜同门学﹐相友善。喜为大司马﹐荐崇﹐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后遂以"听履"指帝王亲近的重臣。

  • 105 . 文

    1.饰以文彩的鞋子。

  • 106 . 王乔

    1.见"王乔舄"。

  • 107 . 屣

    1.拖着鞋子走路。多形容急忙的样子。

  • 108 . 縰

    1.无跟之履。

  • 109 . 躧

    1.亦作"蹝履"。 2.趿拉着鞋。急遽起行貌。

  • 110 . 望

    1.求见的谦词。语本《庄子.盗跖》:"孔子复通曰:'丘得幸于季﹐愿望履幕下。'"陆德明释文:"司马本幕作'綦'﹐云:言视不敢望跖面﹐望履结而还也。"

  • 111 . 霞

    1.道士的步履。

  • 112 . 无忧

    1.古时帝王所穿的鞋子。

  • 113 . 袭

    1.因袭;沿袭。

  • 114 . 西装革

    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 115 . 削足适

    适:适应;履:鞋。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 116 . 仙飞

    1.履名。隋代宫女所着。

  • 117 . 献

    1.冬至后日渐长,古代有献鞋袜的礼俗,表示长久履祥纳福。三国魏曹植《冬至献袜履颂》:"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长。"明张居正《贺冬至表五》:"对时陈献履之衷﹐叩阙致呼嵩之祝。"一说冬至后日长﹐民妇献鞋于公婆﹐表示女工开始。

  • 118 . 以剑补

    用宝剑来补鞋子。指所用的方法、措施无法解决问题。比喻运用不当。

  • 119 . 寻

    1.探访游历。

  • 120 . 孝

    1.指居丧期间的起居行止。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