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夏组词
  4. 【夏】在中间组哪些词

【夏】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半

    1.稻子的品种名。

  • 2 . 步出门行

    乐府《瑟调曲》名。现存最著名的歌辞为曹操所作。共五部分,其中“观沧海”写登临碣石山望海的观感,“龟虽寿”抒发有志之士奋斗不息的情怀,尤为出名。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名句,历来被人传诵。

  • 3 . 春生长,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 4 . 春诵

    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 5 . 春风风人,雨雨人

    春风:春天的和风;风:吹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夏天的雨水滋养人。比喻帮助了别人,人家也会给予回报。

  • 6 . 春风

    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 7 . 冬暖

    凊:凉。冬天使温暖,夏天使凉爽。比喻适合时用。

  • 8 . 冬裘

    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

  • 9 . 冬日

    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 10 . 冬寒抱冰,热握火

    冬天寒冷却要抱冰,夏天炎热却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 11 . 春去

    春天过去,夏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12 . 冬虫

    真菌的一种,寄生在鳞翅目昆虫的幼体中,被害的幼虫冬季钻入土内,逐渐形成菌核,夏季从菌核或死虫的身体上长出菌体的繁殖器官来,形状像草,所以叫冬虫夏草。可入药。简称虫草。

  • 13 . 大

    1.指汉经学家夏侯胜。

  • 14 . 大小

    1.指汉今文《尚书》学者夏侯胜﹑夏侯建。汉初﹐伏生以《尚书》授济南张生及欧阳生。夏侯胜之先夏侯都尉从张生受《尚书》﹐以传族子始昌﹐始昌传胜。胜传从兄子建﹐建又事欧阳高。由是《尚书》有大小夏侯之学。见《汉书.儒林传.夏侯胜》。《汉书.艺文志》有《大小夏侯章句》各二十九卷﹐《大小夏侯解故》二十九篇。

  • 15 . 地学令营

    中小学生利用暑期进行的地学科技活动。主要内容是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与探索。以野外活动为主,常涉及山、川、湖、海、石洞、矿产等知识,和旅游联系较密切,是深受中小学生喜爱的科学普及活动。

  • 16 . 冬箑

    比喻不合时宜。

  • 17 . 冬扇

    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炉。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 18 . 冬温

    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

  • 19 . 冬温

    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 20 . 冬青青

    指松柏的颜色无论冬夏都是青色的。比喻人的节操终生不变。

  • 21 . 广细旃

    高大的房屋,精致的氈毯。指居住条件优越。

  • 22 . 江八俊

    1.指东汉刘表﹑陈翔﹑范滂﹑孔昱﹑范康﹑檀敷﹑张俭﹑岑晊八人。

  • 23 . 解

    1.解夏之日,诸僧取生茆拟作释迦成道时之吉祥草,坐于其上而行解夏之法,然后以之分赠施主,以示分福之意。

  • 24 . 宁回族自治区

    简称“宁”。在中国西北部、黄河上游。面积518万平方千米。人口512万(1995年)。回族约占1/3,汉族约占2/3。1958年建立自治区。首府银川。北有贺兰山,东侧为银川平原;南部属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平原灌溉农业发达,为稻、麦产区。畜牧业主要养羊,盛产裘皮。工业以煤炭工业最重要。

  • 25 . 宁平原

    即“银川平原”(1049页)。

  • 26 . 秋行

    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

  • 27 . 取

    1.指古代已嫁女子于五月间回娘家看望父母。

  • 28 . 商彝

    夏商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 29 . 霜凋绿

    犹言冬去春来。指时光的流逝。

  • 30 . 霜凋

    1.犹言冬去春来。谓时光的流逝。

  • 31 . 随车

    比喻官吏施行仁政及时为民解忧。同“随车致雨”。

  • 32 . 西王陵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贺兰山东麓。是西夏历代帝王陵墓的所在地,包括八座西夏帝王的陵园和七十余座陪葬墓。陵区范围南北10千米,东西4千米,每个陵园占地面积均在10万平方米以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3 . 销

    1.地名。在江苏省吴县西南太湖中洞庭西山之麓﹐绕山十馀里﹐寒气逼人。相传为吴王避暑处﹐故名。

  • 34 . 小

    1.称汉夏侯建。建幼学今文《尚书》于夏侯胜﹐后复学于他人﹐左右采获﹐自创门户﹐儒林称之为"小夏侯"﹐以别于胜。其说称"小夏侯氏学"﹑"小夏侯尚书"。

  • 35 . 用变夷

    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 36 . 仲夜之梦

    剧本。英国莎士比亚作于1595年。雅典两对贵族青年男女夜入仙林,仙后令侍者向男子眼中滴花汁,致使他们互相错认情人。经过种种离奇的误会和曲折,最后幸获解药救治,情人们终于和好并结为夫妇。

  • 37 . 子悬鹑

    鹑:鹑鸟尾秃有如补绽百结。指子夏生活寒苦却不愿做官,衣服破烂打结,披在身上像挂着的鹑鸟尾一样。形容人衣衫褴褛,生活困顿却清高自持,安贫乐道。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