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肃组词
  4. 【肃】开头能组哪些词

【肃】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杀之气

    酷烈肃索的秋气。形容秋天草木凋零的气氛。

  • 2 .

    1.见"肃慎"。

  • 3 .

    1.亦作"肃眘"。 2.古民族名。古代居于我国东北地区。周武王﹑成王时曾以楛矢﹑石砮来贡。一般认为汉以后的挹娄﹑勿吉﹑靺鞨﹑女真都和它有渊源关系。亦泛指远方之国。

  • 4 . 慎之矢

    1.周武王﹑成王时,肃慎氏来贡楛矢﹑石砮,因有"肃慎之矢"之称。后遂以为典实。

  • 5 .

    1.犹言整肃自省。

  • 6 .

    1.指草木萎缩稀疏。

  • 7 .

    1.谓霜降而万物收缩。《诗.豳风.七月》:"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毛传:"肃,缩也,霜降而收缩万物。"孔颖达疏:"又九月之时,收缩万物者,是露为霜也。"朱熹集传:"肃霜,气肃而霜降也。"宋沈遘《谢冬服表》:"感肃霜之节,嘉献裘之勤。"一说,肃霜犹肃爽,指天高气爽。参阅王国维《观堂集林.肃霜涤场说》。 2.见"肃爽"。

  • 8 .

    1.良马名。

  • 9 .

    清末官员。爱新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任户部尚书,得咸丰帝信用。建议重用曾国藩等,镇压太平军。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参与对外交涉,拒绝沙俄对中国的领土要求。咸丰帝病死,受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祺祥政变时被杀。

  • 10 .

    1.恭敬貌。 2.严正貌。 3.疾速貌。 4.形容网目细密。 5.阴沉;萧瑟;清冷。 6.清幽;静谧。 7.象声词。鸟羽﹑虫翅的振动声。 8.象声词。风声。 9.象声词。泛指其它声音。

  • 11 .

    1.因寒畏缩。

  • 12 .

    1.静听。含恭敬意。

  • 13 .

    1.谓待人接物严肃端正。 2.犹言摧残万物。指深秋肃杀之气使草木凋谢。

  • 14 .

    1.供香。

  • 15 .

    1.敬谢。书札用语。

  • 16 .

    1.上进之心;行正道之心。

  • 17 .

    1.恭敬地修书。致亲友书札用语。

  • 18 .

    1.恭迎。

  • 19 .

    1.谓整饬使气氛严肃。

  • 20 .

    1.恭敬地谒见。

  • 21 .

    1.整衣。

  • 22 .

    1.敬谨共守。

  • 23 .

    1.恭敬地拱手行礼。

  • 24 .

    1.敬受。

  • 25 .

    1.见"肃雍"。

  • 26 .

    1.见"肃雍"。

  • 27 .

    1.剧烈震动。有令人恐惧之意。

  • 28 .

    1.恭敬畏慎。

  • 29 .

    1.整饬;整治。

  • 30 .

    1.犹端正。 2.整饬,使端正。

  • 31 .

    1.犹恭敬。

  • 32 .

    1.谓端正志趣。

  • 33 .

    1.整顿治理。

  • 34 .

    1.严肃庄重。

  • 35 .

    1.古坐容之一。后指端正地坐着。

  • 36 . 然起敬

    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 37 . 然生敬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同“肃然起敬”。

  • 38 . 然危坐

    肃然:十分恭敬、肃穆的样子;危:端正。十分肃穆而端正地坐着。

  • 39 .

    1.恭敬谦让。

  • 40 .

    1.使仪容严肃庄重。

  • 41 .

    1.犹肃然。恭敬整饬貌。

  • 42 .

    1.阴森貌。

  • 43 .

    ①形容秋冬季节草木凋零、寒色逼人的情景:秋气肃杀,黄叶满地。 ②形容严酷的气氛:锋利肃杀的诗|屋里一片肃杀气氛。

  • 44 .

    1.敬谨镇定。

  • 45 .

    1.犹敬启。一般书札结束用语。

  • 46 .

    1.亦作"肃?"。 2.古九拜之一。

  • 47 .

    1.敬达。书札结束用语。

  • 48 .

    1.端正行步的姿势。恭敬貌。

  • 49 .

    1.亦作"肃倡"。 2.严整恭敬地歌唱。 3.指古时晷漏准时报时。

  • 50 .

    1.肃然陈列。形容有威势的样子。

  • 51 .

    1.《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又使诸儒撰集经传"裴松之注引三国魏王沈《魏书》:"帝初在东宫……集诸儒于肃城门内,讲论大义,侃侃无倦。"后即以"肃成"为太子讲学处之称。

  • 52 .

    1.敬呈。旧时致长辈或上级书札结束用语。

  • 53 .

    1.犹安靖。

  • 54 .

    1.清除贬废。

  • 55 .

    1.严肃纯正。

  • 56 .

    1.敬此。对尊长书札用语,表示恭敬地修此书信,放在颂祝语的前面。

  • 57 .

    1.谨严平易。

  • 58 .

    1.严加督促。

  • 59 .

    1.恭敬整齐地列队。

  • 60 .

    1.恭敬地报答。

  • 61 .

    1.严加禁止。

  • 62 .

    1.肃清反革命分子的略称。亦特指1955年至1957年的"肃反"运动。

  • 63 .

    1.整齐盛多之貌。

  • 64 .

    1.犹高风。

  • 65 .

    1.恭敬地接受或遵奉。

  • 66 .

    1.肃然服从。有安定之意。

  • 67 .

    1.敬覆。书札用语。

  • 68 .

    1.敬谨供给。 2.引申为奉公尽职。 3.敏捷。

  • 69 .

    1.端严恭敬。

  • 70 .

    1.恭敬地上书。旧时致函尊长或朋辈较尊者之用语。

  • 71 .

    1.庄敬和睦。

  • 72 .

    1.官名。唐代称尚书左右丞。

  • 73 .

    1. 肃穆而寂静。

  • 74 .

    1.犹言车驾庄严。指帝王及其扈从外出。

  • 75 .

    1.犹肃启。书札用语。 2.用于敬致书信。

  • 76 .

    1.犹肃函。详"肃函"。

  • 77 .

    1.犹敬奉或敬献。

  • 78 .

    1.谓严加整治。

  • 79 .

    1.严肃地告诫或警戒。

  • 80 .

    1.敬慎。

  • 81 .

    1.犹敬迎。

  • 82 .

    1.同"肃清"。 2.谓削平寇乱。菁,太平天国"清"的代用字。

  • 83 .

    1.指秋景。秋气肃杀,故称。

  • 84 .

    1.犹恭敬。

  • 85 .

    1.清扫;平定。

  • 86 .

    1.肃清;使安定。 2.旧时王侯﹑官员等外出时禁止闲人喧哗之辞。 3.严肃寂静。 4.指没有违犯礼法或禁例的事情发生。

  • 87 .

    1.整饬军纪。

  • 88 .

    1.迎进客人。

  • 89 .

    1.恭敬而有法度。指人的威仪。亦用于治学和书法﹑文辞等。

  • 90 .

    1.谨书。书札用语。

  • 91 .

    1.犹严酷。 2.见"肃励"。

  • 92 .

    1.古立容之一。谓折腰而立。恭敬貌。 2.现谓恭敬庄严地站着。

  • 93 .

    1.亦作"肃厉"。 2.犹整饬。多指法纪。

  • 94 .

    1.谓戒畏自警。

  • 95 .

    1.肃穆威烈。

  • 96 .

    1.犹严正。

  • 97 .

    1.犹慎勉。

  • 98 .

    1.安宁和睦。 2.同"肃穆"。

  • 99 .

    严肃恭敬:在烈士墓前,孩子们肃穆追悼。

  • 100 .

    1.安靖整饬。 2.谓整齐完备。

  • 101 .

    1.敬启。书札用语。 2.用于署名之末。

  • 102 .

    1.谓恭谨虔诚。

  • 103 .

    1.谓敬献勤劳。

  • 104 .

    1.犹清平。多指国家﹑社会安定太平,法纪严明。 2.谓完全削平。 3.犹整顿。 4.指清扫。 5.谓彻底清除坏人﹑坏事﹑坏思想等。 6.形容天气明朗高爽。 7.犹冷静;冷清。

  • 105 .

    1.恭敬貌。 2.畏惧貌。 3.严肃认真;庄严。 4.指安定平静,秩序良好。 5.微风吹动貌。 6.萧瑟貌。 7.山名。在泰山东麓。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