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云组词
  4. 【云】开头能组哪些词

【云】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云深处。指高山之上﹐深山之中。

  • 2 .

    1.见"云霭"。

  • 3 .

    1.亦作"云蔼"。 2.云气﹐云雾。

  • 4 .

    1.见"云庵"。

  • 5 .

    1.指马。

  • 6 .

    1.即云锣。打击乐器。

  • 7 .

    1.指科考中高第者。

  • 8 .

    1.古代兵阵法的一种。 2.鸩鸟的别名。

  • 9 .

    1. 在颜色比较淡的或半透明的材料上的暗黑的或无光泽的条纹或斑点(如在大理石上)。

  • 10 .

    1.报事之器。作传令或集众之用。 2.佛教法器名。铁铸云彩状之板。击以报时。

  • 11 .

    1.亦作"云板"。 2.绘有云形图案的小板。古代用为车饰。 3.一种两端作云头形的铁质(或木质)响器。旧时官府﹑富贵人家和寺院用作报事﹑报时或集众的信号。

  • 12 .

    1.犹天半。半空中。

  • 13 .

    1.哺乳动物。四肢较短﹐尾较长。毛淡黄色﹐略带灰色。有云块状斑纹﹐因而得名。中国南方各省及四川﹑西藏﹑青海﹑台湾均产﹐东南亚亦有分布。毛皮柔软﹐花纹美观﹐可制衣物。也叫猫豹。

  • 14 . 悲海思

    如云似海的愁思。

  • 15 .

    1.指巍峨的宫殿。云﹐极言其高。 2.借指朝廷﹐天子。

  • 16 .

    1.帝王的车驾。

  • 17 .

    1.白云青天。 2.青绿色。 3.道家语。指炮制方药时所用的水。

  • 18 .

    1.高耸入云的峭壁。

  • 19 .

    1.即云头篦。

  • 20 .

    1.变幻不停貌。

  • 21 .

    1.云的顶端。比喻极高处。

  • 22 .

    1.云外。 2.借指上天﹐上苍。 3.奏疏﹐表章。

  • 23 .

    形容妇女柔美浓黑如乌云的美发:云鬓蓬松|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也指年轻貌美的女子:晚来风雨黯,肠断云鬓|堪惜翠眉环坐,云鬓分行。

  • 24 .

    1.云状的波纹﹔水波。 2.飘荡不定的云气。 3.犹云泥。 4.道教所称的仙山。

  • 25 .

    1.僧侣云游各地时所持的食器。

  • 26 .

    1.云帘。天宫以云为帘幕。

  • 27 .

    1.云气布散。 2.形容众多﹐到处都是。

  • 28 . 布雨润

    比喻教化远播。

  • 29 . 布雨施

    比喻遍布。

  • 30 .

    1.腾云而行的步履。喻指轻盈的脚步。

  • 31 .

    1.见"云彩"。

  • 32 .

    彩云:绚丽的云彩|云彩缭绕的山峰。

  • 33 .

    1.皇帝的车驾。亦借指皇帝。 2.飞驶的云。

  • 34 .

    1.即鸧鹒。

  • 35 .

    1.策云﹐驭云。

  • 36 .

    1.见"云旗"。

  • 37 .

    1.如云涌起。比喻众多的事物一下子出现。

  • 38 . 起龙襄

    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 39 . 起龙骧

    骧:腾起。如云涌升,如龙腾起。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 40 . 起雪飞

    如云兴起,如雪飘飞。比喻乐曲悠扬,变化有致。

  • 41 .

    1.如云如绮。比喻绮丽的景观。

  • 42 .

    1.云雾﹐雾气。 2.道家语。指人体内的秽浊之气。

  • 43 .

    1.道家的典籍。

  • 44 .

    1.如云高翔。形容恣肆奔放。

  • 45 .

    1.云雾缭绕的山沟。

  • 46 .

    1.帆樯。其高入云﹐故称。 2.借指船。

  • 47 .

    1.状如桥拱的云彩。 2.传说中天河上彩云搭成的桥。 3.指高大的桥。 4.古代攻城的战具。属云梯一类。

  • 48 .

    1.乐舞名。 2.彩云。 3.高耸的发髻。亦借指美女。 4.仙女名。相传为天宫里的女官。

  • 49 . 轻柳弱

    1.比喻妇女的头发轻柔﹐腰肢细软。

  • 50 .

    1.云的情状。 2.喻自由自在﹑不受羁绊的性格。 3.比喻男女情好之意。

  • 51 . 情雨意

    ①云和雨的状态。 ②指男女欢会之情。

  • 52 .

    1.云雾缭绕的山丘。 2.指隐者所居之处。

  • 53 .

    1.亦作"云虬"。 2.神话中的一种龙。

  • 54 .

    1.轻柔的皮衣。 2.云朵。 3.古时天子祭天地时须穿裘服﹐故用以借指天子。

  • 55 . 趋鹜赴

    比喻从四方奔赴而至。

  • 56 .

    1.云中的道路。 2.借指高空。 3.比喻朝廷。 4.喻高位。

  • 57 .

    1.瀑布﹐山泉。 2.白云清泉。借指胜景。

  • 58 .

    1.古代指凤凰。 2.即天鹨。也称"告天子。"羽毛赤褐色﹐有黑色斑纹﹐嘴小而尖﹐翅膀大﹐飞得高﹐声音好听。

  • 59 .

    1.宫阙。因其高大﹐故称。 2.借指朝廷。 3.为云雾掩映的宫阙。指月宫。

  • 60 .

    1.如此。 2.如此说。

  • 61 .

    1.天地。喻相距遥远。

  • 62 .

    1.屈曲貌。

  • 63 .

    1.像云一样的纷乱。比喻动荡不安。

  • 64 . 扰幅裂

    比喻社会动乱,四分五裂。

  • 65 .

    1.亦作"云礽"。 2.远孙。 3.比喻后继者。 4.沿袭﹔因袭。

  • 66 .

    1.见"云仍"。

  • 67 .

    1.云和日。 2.有时偏指日光。 3.偏指太阳。 4.时光。 5.借指高空。 6.对封建帝王的美称。 7.鸩鸟的别名。

  • 68 . 容月貌

    比喻淡雅、飘逸的容貌。

  • 69 .

    1.谓云呈祥瑞之色。

  • 70 .

    1.假若。 2.如同。

  • 71 . 散风流

    象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 72 .

    1.云簪。簪发之具。借指浓黑秀美的头发。

  • 73 .

    1.行脚僧。

  • 74 .

    1.亦作"云砂"。 2.白云和黄沙。亦借指边塞风光或边塞地区。 3.犹云泥。指相距遥远。 4.指苍茫空阔﹑云沙遥接处。 5.云母的一种。

  • 75 .

    1.见"云沙"。

  • 76 .

    1.云和山。 2.高耸入云之山。 3.远离尘世的地方。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 77 . 山草

    1.指仙草。

  • 78 . 山衣

    1.指出家人的衣裳。

  • 79 . 山约

    1.归隐的约言。

  • 80 .

    1.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叶锥形或线形﹐略弯曲。球果长椭圆形﹐褐色。木材白色﹐有条纹﹐质坚而致密﹐可供建筑和制造乐器﹑航空器材﹑造纸等用。也为观赏树。

  • 81 .

    1.轻而薄的衣衫。

  • 82 .

    1.仙人的衣服。仙人以云为衣﹐故称。

  • 83 .

    1.《易.需》﹕"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孔颖达疏﹕"若言云上于天﹐是天之欲雨﹐待时而落﹐所以明需大惠将施而盛德又亨﹐故君子于此之时以饮食宴乐。"后以"云上"谓天子施惠赐宴。 2.喻高远。

  • 84 .

    1.见"云旓"。

  • 85 .

    1.亦作"云梢"。 2.绘有云彩的旌旗。

  • 86 .

    1.辫发梢。

  • 87 .

    1.黄帝《云门》乐和虞舜《大韶》乐的并称。后泛指宫廷音乐。 2.泛指美妙的乐曲。 3.指云韶院。

  • 88 . 韶部

    1.宋代宫中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承唐代教坊旧制。宋太宗时改称"云韶部"。 2.鸟名。又称音声鸟。

  • 89 . 韶府

    1.唐教坊。唐代宫中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

  • 90 . 韶院

    1.唐代宫中教习流行歌舞的场所之一。时宫中设教坊﹐有宜春院﹑云韶院。宜春院歌舞艺伎常在皇帝前承欢。凡演习大型歌舞人数不足时﹐则由云韶院的歌舞艺伎补充。

  • 91 .

    1.黄帝时的官名。 2.云神。 3.安徽霍山所产的一种蚕形小虫。

  • 92 .

    1.如云之施雨。谓普降甘霖。喻广施恩泽。

  • 93 .

    1.高耸入云的大石。 2.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石名。

  • 94 .

    1.传说中的仙果。 2.生于山巅多云处的果实。 3.药草名。豆科﹐落叶灌木﹐初夏开花﹐花鲜黄色﹐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供观赏并作绿篱﹐根及种子供药用。

  • 95 .

    利用微观粒子能使气体电离的性质而显示其径迹的装置。如威耳逊云室的工作原理为:置于密封容器内的空气中含有水和酒精的饱和蒸气,使空气体积突然膨胀而降温,水和酒精蒸气达过饱和状态。这时若有微观粒子进入容器,则在其所经过的路径上使气体分子电离,过饱和蒸气就以这些离子为核心凝成雾滴而显示出粒子径迹。

  • 96 .

    1.如此。

  • 97 . 收雨散

    喻欢会结束,彼此分离。

  • 98 .

    1.戏剧中表演的一种程式动作。通过双手﹑两臂的协调动作﹐构成舞蹈化的姿态﹐用以表现人物的精神气度。

  • 99 .

    1.称佛道的典籍。 2.篆字。篆字笔画如云﹐故称。

  • 100 . 舒霞卷

    形容姿态万千,色彩斑斓。

  • 101 .

    1.官署。

  • 102 .

    1.云和树。 2.高耸入云的树木。 3.比喻朋友阔别远隔。

  • 103 . 树遥隔

    指两地相隔遥远。

  • 104 . 树之思

    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 105 .

    1.云与水。 2.谓漫游。漫游如行云流水的飘泊无定﹐故称。 3.指僧道。僧道云游四方﹐如行云流水﹐故称。 4.河流名。在今广东省乐昌县南境。

  • 106 . 水客

    1.云游四方的人。

  • 107 . 水窟

    1.指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 108 . 水全真

    1.指道士。

  • 109 . 水散人

    1.浪游四方的人。

  • 110 . 水僧

    1.行脚僧。

  • 111 . 水身

    1.指行脚僧﹑游方道士。

  • 112 . 水乡

    1.云水弥漫﹐风景清幽的地方。多指隐者游居之地。

  • 113 . 水斋

    1.供应云游僧道的斋饭。

  • 114 .

    1.指飘动的鬃毛。

  • 115 .

    1.指朝廷掌握刑法的官。

  • 116 .

    高空;天宇:直入云霄|昂首云霄外|常蓄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也泛指高远、远大:云霄之志|云霄坦途。

  • 117 .

    1.高耸入云的楼台。

  • 118 .

    1.云端﹔高空。有时用指神话中的仙境。 2.形容闲散如云的心情。

  • 119 . 心鹤眼

    比喻高远的处世态度。

  • 120 . 心水性

    指女子作风轻浮,爱情不专一。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