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结尾能组哪些词
- 1 . 版谒- 1.持名帖进见。 
- 2 . 报谒- 1.谓报祭天地祖宗。 2.回拜;回访。 
- 3 . 拜谒- ①拜见:专诚~。 ②瞻仰(陵墓、碑碣):~黄帝陵。 
- 4 . 班谒- 1.列班谒见。 
- 5 . 参谒- 拜见上级或尊长;瞻仰尊者的故居等。 
- 6 . 诐谒- 1.谓险诐不正﹐以私事谒见请托。语本《诗.周南.卷耳序》﹕"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诐私谒之心。" 
- 7 . 宾谒- 1.亦作"宾谒"。 2.谓以敬宾之礼谒见。 
- 8 . 朝谒- 1.谓参见尊者。 2.入朝觐见。 
- 9 . 答谒- 1.回访。 
- 10 . 出谒- 1.外出拜见。 
- 11 . 辞谒- 1.因辞别而谒见﹐拜别。 
- 12 . 祠谒- 1.谒拜祭祀。 
- 13 . 刺谒- 1.投名刺以求见。 
- 14 . 道谒- 1.途中拜见。 
- 15 . 顶谒- 1.顶礼谒见。 
- 16 . 奉谒- 1.拜见。 
- 17 . 典谒- 1.掌管宾客请见的传达和接待事务。 2.掌管宾客请见事务的小官。 
- 18 . 访谒- 1.访问请见。 
- 19 . 干谒- 〈书〉有所企图或要求而求见 (显达的人)。 
- 20 . 妇谒- 1.谓通过宫廷宠信的女子干求请托。 
- 21 . 伏谒- 1.谒见尊者,伏地通姓名。 
- 22 . 告谒- 1.求见;拜谒。 2.请托,求告。 
- 23 . 公谒- 1.在公众之前谒见。 
- 24 . 候谒- 1.等候谒见。 
- 25 . 过谒- 1.顺道往访;前往谒见。 
- 26 . 环谒- 1.四处求见。 
- 27 . 交谒- 1.请托。 
- 28 . 觐谒- 1.进见。 
- 29 . 晋谒- 〈书〉进见;谒见。 
- 30 . 进谒- 1.犹进见,拜见。 
- 31 . 款谒- 1.叩见;拜谒。 
- 32 . 叩谒- 1.拜见。 
- 33 . 抠谒- 1.抠衣谒见。 
- 34 . 礼谒- 1.以礼谒见。 
- 35 . 里谒- 1.谓通过宫中嬖宠的女子干求请托。 
- 36 . 旅谒- 1.众人一同谒见。 
- 37 . 内谒- 1.通报姓名。 
- 38 . 女谒- 1.谓通过宫中嬖宠的女子干求请托。 2.泛指通过有权势的妇女干求请托。 3.指女宠。 
- 39 . 启谒- 1.奏请。 
- 40 . 亲谒- 1.亲近干谒。 2.古礼。谓帝王亲自谒陵。 
- 41 . 妻谒- 1.谓妻子受贿为人请托私事。 
- 42 . 求谒- 1.请求谒见。 2.犹求乞。 
- 43 . 庆谒- 1.拜贺谒见。 
- 44 . 请谒- 1.请求﹔干求。 2.请求谒告。 
- 45 . 赇谒- 1.谓行贿以求进见。 
- 46 . 趋谒- 1.前往进见。 
- 47 . 入谒- 1.进见,请见。一般用于臣对君﹑下对上﹑幼对长。 
- 48 . 私谒- 1.因私事而干谒请托。 
- 49 . 上谒- 1.谓通名进见尊长。 
- 50 . 书谒- 1.名帖;书写名帖。 
- 51 . 省谒- 1.省视;探望。 
- 52 . 肃谒- 1.恭敬地谒见。 
- 53 . 素谒- 1.谓贫素有德者之言。 
- 54 . 通谒- 1.通报请求谒见。 
- 55 . 庭谒- 1.庭参。 
- 56 . 投谒- 1.投递名帖求见。 
- 57 . 乡谒- 1.谓回乡拜见父老长辈。 
- 58 . 昕谒- 1.谓臣下朝参天子。 
- 59 . 险谒- 1.不正当的请托。语出《诗.周南.卷耳序》﹕"《卷耳》﹐后妃之志也。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诐私谒之心。"孔颖达疏﹕"无险诐不正私请用其亲戚之心。" 
- 60 . 谢谒- 1.进见拜谢。 
- 61 . 阉谒- 1.官名。即隋唐时所称的内谒者,系由宦官充任,为国君掌管传达,故称。 
- 62 . 幸谒- 1.犹干谒,干求。 
- 63 . 修谒- 1.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 64 . 引谒- 1.引导拜谒。 
- 65 . 迎谒- 1.迎接谒见。 
- 66 . 诣谒- 1.前往谒见﹔造访。 
- 67 . 游谒- 1.四处干谒。 
- 68 . 瞻谒- 1.犹朝见;谒见。 
- 69 . 赞谒- 1.谓古代谒见帝王及上级官员时赞唱礼仪,引导进见。 
- 70 . 造谒- 1.拜访进见。 2.参拜。 
- 71 . 展谒- 1.敬词。犹拜见,拜谒。 
- 72 . 祗谒- 1.恭敬地进见。 
- 73 . 周谒- 1.遍访。 
- 74 . 走谒- 1.前往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