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开头能组哪些词
- 1 . 乙弗- 1.鲜卑族一部落的名称。 2.复姓。北魏有乙弗相。见《隋书.高祖纪上》。 
- 2 . 乙干- 1.复姓。北周有乙干贵。见《周书.薛端传》。 
- 3 . 乙更- 1.乙夜。 
- 4 . 乙科- 1.古代考试科目的名称。汉时博士弟子射策甲科,补郎中,乙科补太子舍人。《汉书.儒林传序》:"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唐宋后进士皆有甲乙科。《新唐书.韩休传》:"休工文辞,举贤良……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文献通考.选举@》:"自武德以来,明经唯丁第,进士唯有乙科而已。"清周春《辽诗话.杨晳》:"﹝杨晰﹞擢进士乙科,仕至宰相枢密使。"明清称举人为乙科,进士为甲科。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七四:"登乙科则亡姓氏,官七品则亡姓氏。" 
- 5 . 乙览- 1.语本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文宗皇帝……谓左右曰:'若不甲夜视事,乙夜观书,何以为人君耶?'"后称皇帝阅览文书为乙览。 
- 6 . 乙力- 1.复姓。北魏有乙力支。见《魏书.勿吉传》。 
- 7 . 乙醚- 化学式c2h5oc2h5。无色易燃易挥发性液体。化学性质较安定。不与金属钠起作用。通常由乙醇与浓硫酸加热,经分子间脱水而得。可用作麻醉药。为常用溶剂。 
- 8 . 乙脑- 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简称。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病原为病毒,主要由蚊子吸血传染,多发于八﹑九月间。 
- 9 . 乙鸟- 1.燕的别名。 
- 10 . 乙醛- 化学式ch3cho。有刺激性气味及具挥发性的液体。易爆炸、聚合。易氧化成醋酸。可由乙炔水化法、乙烯或乙醇氧化法制得。主要可制醋酸、丁醇、季戊四醇等化合物。 
- 11 . 乙炔- 俗称“电石气”。化学式hc≡ch。无色无臭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化学性质极活泼。易爆炸。由电石加水制得,或由甲烷热解而得。可用来切割和焊接金属,也是制醋酸、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的基本原料。 
- 12 . 乙炔发生器- 生产供气焊、气割用可燃气体乙炔的设备。利用碳化钙与水发生的化学反应来产生乙炔气体(c2h2)。 
- 13 . 乙士- 1.古代称军旅中从事杂役的二等兵丁。 
- 14 . 乙速孤- 1.复姓。北魏有乙速孤佛保。见《北史.节义传》。 
- 15 . 乙酸- 即“醋酸”(1195页)。 
- 16 . 乙烷- 化学式ch3ch3。无色可燃气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易爆炸。存在于天然气中。用作燃料和有机合成的原料,在石油化工中用于生产乙烯。 
- 17 . 乙烯- 化学式h2c=ch2。无色微甜的可燃性气体。难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等中。易发生氧化、加成、聚合等反应。工业上主要从石油炼制厂和石油化工厂所生产的气体中分离而得,实验室里由酒精分解而得。为有机合成的基本原料,可制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还可作植物生长调节剂、果实催熟剂等。 
- 18 . 乙选- 1.谓乙科选拔。 
- 19 . 乙夜- 1.二更时候,约为夜间十时。 
- 20 . 乙乙- 1.难出之貌。 2.犹一一,逐一。 3.象声词。 
- 21 . 乙瑛碑- 全称《鲁相乙瑛请置百石卒史碑》。东汉碑刻。隶书。公元153年镌立于鲁县(今山东曲阜)孔庙。书法结体端庄,骨气凝重,意态爽秀,为学汉隶者所取法。 
- 22 . 乙酉- 1. 六十甲子第二十二位。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 23 . 乙羽信子- 日本电影演员。女。毕业于宝e021音乐歌剧学校。1950年从影。曾因主演《绞杀》,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主演的影片还有《缩影》、《裸岛》、《赤裸的十九岁》、《本能》等。 
- 24 . 乙旃- 1.复姓。北魏有乙旃眷。见《魏书.官氏志》﹑《晋书.姚泓载记》。 
- 25 . 乙帐- 1.《汉书.西域传赞》:"于是广开上林……兴造甲乙之帐,络以随珠和璧,天子袭翠被﹑凭玉几,而处其中。"颜师古注:"其数非一,以甲乙次第名之也。"《汉武故事》:"帷幕垂流苏,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杂错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御。"后因以"乙帐"指天子燕息之所。帐,帷幕。 
- 26 . 乙正- 1.谓勾正词句的倒误。 
- 27 . 乙种粒子- 1. 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高速运动的电子,带负电,运动速度高的接近光速。也叫“β粒子”。 
- 28 . 乙种射线- 1. 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乙种粒子流,有穿透能力,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铝板,并能使气体电离,使照相胶片感光。也叫“β射线”。 
- 29 . 乙状结肠- 1.降结肠和直肠之间肠的缩窄弯曲部,在真骨盆边缘处终于直肠。 
- 30 . 乙字库- 1.明代内府仓库。 
- 31 . 乙榜- 1.即乙科。 2.指举人。 
- 32 . 乙部- 1.古代群书四部分类法的第二部。隋以前称子部书为乙部,唐以后称史部书为乙部。 
- 33 . 乙醇- 俗称“酒精”。化学式ch3ch2oh。无色易燃液体。有特殊香气。能按任何比例与水混合,为酒类的主要成分。有普通乙醇、无水乙醇和纯净乙醇之分。一般由淀粉或糖为原料经发酵法制得,也可由乙烯水化法合成。可作燃料,制饮料、香料、涂料,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制醋酸、乙醚及作有机溶剂。70%浓度的酒精可作消毒剂。 
- 34 . 乙第- 1.别邸;别宅。 2.古代考试中的第二等。 3.即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