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在中间组哪些词
1 . 安不忘危
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
2 . 安不忘虞
虞:忧患。安定太平的时候不能忘记潜伏着的忧患。
3 . 备忘录
①一种外交文书,声明自己方面对某种问题的立场,或把某些事项的概况(包括必须注意的名称、数字等)通知对方。 ②随时记载、帮助记忆的笔记本。
4 . 背恩忘义
背:背叛。指背弃恩德,忘却道义。
5 . 背义忘恩
指背弃道义,忘却恩德。同“背恩忘义”。
6 . 不忘沟壑
沟壑:山沟。念念不忘为正义而死,弃尸山沟。形容有为正义献身的思想准备。也比喻人发迹之后不忘过去贫贱的日子。
7 . 不忘故旧
故旧:旧交、旧友。不忘记老朋友。
8 . 不忘久要
久要:旧约,旧交。不忘记旧友情。
9 . 不忘母训
指不忘记母亲的教诲。
10 . 出公忘私
出于公心忘掉私情。
11 . 从流忘反
指习从流俗而不可扭转。
12 . 疮好忘痛
疮疤好了就忘了疼痛。比喻情况见好以后就忘记了从前的痛苦经历和教训。
13 . 得兔忘蹄
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
14 . 得新忘旧
得到新的,遗忘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15 . 得意忘象
指只取其精神而无视其形式。
16 . 得意忘形
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17 . 得意忘言
原意是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
18 . 得荫忘身
荫:遮蔽。原指蝉得到荫凉的地方遮蔽就忘了自身的安全。比喻只图眼前的享受而不顾后患。
19 . 得鱼忘荃
比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荃”亦作“筌”。
20 . 得鱼忘筌
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21 . 丢三忘四
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同“丢三落四”。
22 . 发愤忘餐
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23 . 发愤忘食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24 . 负恩忘义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同“负恩背义”。
25 . 废寝忘餐
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26 . 废寝忘食
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27 . 废寝忘飧
1.犹言废寝忘食。
28 . 废食忘寝
废:停止;寝:睡觉。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致志。
29 . 感遇忘身
感遇:感激恩遇;忘身:愿舍身相报。旧时士大夫向皇帝谢恩,表示忠心的套话。
30 . 负义忘恩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31 . 公而忘私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32 . 公尔忘私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33 . 公耳忘私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同“公尔忘私”。
34 . 贵人多忘事
高贵者往往善忘。原指高官态度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于讽刺人健忘。
35 . 好了疮疤忘了痛
比喻情况好转后就忘了过去的困难或失败的教训。
36 . 国而忘家
指为国事而忘其家。
37 . 国尔忘家
一心为国,不顾家庭。
38 . 国耳忘家
指为国事而忘其家。同“国而忘家”。
39 . 国耳忘家,公尔忘私
为了国家忘了自己的家,为了公事忘了私事。形容一心为国为公。
40 . 饥而忘食
食:吃饭。尽管很饥饿,但也忘记了吃饭。形容极其忧虑的样子。
41 . 汲引忘疲
汲引:从井里提水,比喻引荐和提拔人才。引荐和提拔人才而忘记了疲劳。
42 . 记功忘过
指记其功绩而略其小过。同“记功忘失”。
43 . 记功忘失
指记其功绩而略其小过。
44 . 见利忘危
利:利益;危:危险。看到眼前的利益,忘记自己身处危难之中。
45 . 见利忘义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46 . 流溺忘反
犹言流连忘反。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47 . 老忘浑
1.方言。谓老人糊涂健忘。
48 . 临患忘利
布景祸患不计较仆人得失。
49 . 乐以忘忧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
50 . 理不忘乱
国家得以平安治理的时候,不能忘记混乱的日子。
51 . 乐道忘饥
指醉心于圣道。
52 . 乐而忘返
非常快乐,竟忘记回家。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舍不得离开。
53 . 乐而忘归
非常快乐,竟忘记回家。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舍不得离开。
54 . 乐而忘死
形容胸襟旷达,忘怀一切。
55 . 乐而忘忧
高兴得忘记了忧愁。
56 . 恋新忘旧
恋慕新的,忘却旧的;对爱情不专一。
57 . 流宕忘反
流宕:流浪,飘泊;反:同“返”,回家。指长期在外面飘泊而不知返回。
58 . 流荡忘反
流荡:流浪;反:同“返”,回家。指长期在外面飘泊而不知返回。
59 . 蓼虫忘辛
吃惯了蓼(一种有辣味的草)的虫子已经不感到蓼是辣的了。比喻人为了所好就会不辞辛苦。
60 . 流连忘反
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61 . 流连忘返
流连:留恋不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62 . 留连忘返
形容留恋景物,舍不得回去。
63 . 难以忘怀
忘怀:忘记。形容记忆深刻,不容易忘掉。
64 . 鸥鹭忘机
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后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65 . 鸥鸟忘机
机:巧诈或权变之心。指像鸥鸟一样,日与白沙云天相伴,完全忘掉心计。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66 . 破死忘生
不顾性命危险;不顾一切。
67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68 . 弃瑕忘过
指不追究缺点和过错。
69 . 弃信忘义
弃:抛弃。比喻不守信用,抛弃道义。
70 . 日旰忘餐
旰:天色晚。形容工作勤劳,忘了时间,忘了吃饭。
71 . 日旰忘食
天色已晚仍顾不上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72 . 入鲍忘臭
鲍:咸鱼。进了卖咸鱼的店,时间长了就闻不到腥味了。比喻环境熏染对人的影响极大。
73 . 日久忘怀
时间长久就不太介意而忘掉了。
74 . 日昃忘食
太阳已偏西还顾不上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75 . 舍生忘死
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76 . 舍死忘生
舍死:舍得牺牲;忘生:忘掉性命。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77 . 圣人忘情
圣人:具有崇高道德的人物。指圣人不为感情所动。
78 . 盛不忘衰
兴盛时不忘记衰败时。形容安不忘危,能深谋远虑。
79 . 贪蛇忘尾
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80 . 适性忘虑
指顺悦情性忘却忧虑。
81 . 数典忘祖
数:数着说;典:指历来的制度、事迹。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82 . 数典忘祖
《左传·昭公十五年》记载:春秋时晋国大夫籍谈出使周朝,说晋国从未受过周天子的赏赐,所以无物进贡周。周王对籍谈说,你是晋国司典的后代,竟然不知道周王一直对晋有赏赐,这是“数典而忘其祖”。后以“数典忘祖”比喻忘记了自己国家或祖先的历史。也比喻忘本。
83 . 说东忘西
说了这样忘了那样。形容记忆力差。
84 . 遂迷忘反
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同“遂迷不寤”。
85 . 太上忘情
太上:指圣人。圣人不为情感所动。
86 . 太上之忘情
1. 熟语,古人有“太上忘情”之说,意思是修养最高的人可以忘记喜怒哀乐之情,也就是没有感情的意思。“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如: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清·林觉民《与妻书》。
87 . 贪利忘义
贪求财利,忘却道义。
88 . 痿不忘起
痿:肢体萎弱。肢体萎弱的人不忘起行。比喻意志坚强。
89 . 痿人不忘起
1.痿痹的人不忘起行。比喻情切。
90 . 痿者不忘起
1.见"痿人不忘起"。
91 . 勿忘我
1.一种被认为象征友谊或爱情的花。原产西欧﹐我国各地都有引种﹐可供观赏。
92 . 勿忘在莒
比喻不忘本。
93 . 徙宅忘妻
徙:迁移;宅:住所。搬家忘记把妻子带走。比喻粗心到了荒唐的地步。
94 . 相忘鳞
1.《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后因以"相忘鳞"比喻优游自得者。
95 . 相忘形骸
指彼此不拘形迹,无所顾忌。
96 . 徇国忘家
指为国尽忠而不顾家庭的得失。
97 . 徇国忘身
徇:为国献身。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
98 . 殉义忘身
殉:献出生命。为追求正义而献身。
99 . 萱草忘忧
传说食萱草能令人忘忧,指想法解忧。
100 . 遗世忘累
避世隐居而不为世俗之事牵累。
101 . 忧公忘私
关心公益,不顾私利。
102 . 忧国忘家
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103 . 忧国忘身
忧劳国事,不顾个人安危得失。
104 . 忧国忘思
忧劳国事,不老虎个人私事。
105 . 遗物忘形
泯灭物我界限,指舍弃外在形式,精神进入忘我境界。
106 . 遗形忘性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同“遗形藏志”。
107 . 贼忘八
1.见"贼王八"。
108 . 知安忘危
只知道过太平日子而忘记危险的时候。
109 . 逐流忘返
随波流荡而忘却归来。指随逐时俗,而不知返归根本。
110 . 逐末忘本
追求细枝末节,忘记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