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开头能组哪些词
1 . 陈闻
1.陈述上闻。
2 . 陈吴
1.秦末农民起义首领陈胜﹑吴广的并称。
3 . 陈物
1.谓陈说事物的原理﹑规律。
4 . 陈锡
1.布施﹐施予赐给。
5 . 陈咸之憾
1.《汉书.陈咸传》﹕"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讇也。'"后因以"陈咸之憾"为谄谀奉承之典。
6 . 陈献
1.进献﹔上贡。
7 . 陈室
1.见"陈蕃室"。
8 . 陈首
1.自己供认所犯罪行。
9 . 陈寿
西晋史学家。字承祚,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晋时曾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搜集魏、蜀、吴三国的各种史料,著成《三国志》,对史料取舍审慎谨严,文字简洁。
10 . 陈叔宝
即“陈后主”。
11 . 陈熟
1.犹陈腐。
12 . 陈述
叙述,有条理地说:陈述理由|一一陈述。
13 . 陈述句
1. [语]∶用来述说一件事情的句子。在书面上,陈述句后面用句号(今年丰收了。)。
14 . 陈说
1.陈述叙说。 2.陈旧之言。
15 . 陈思
1.指陈思王曹植。
16 . 陈思思
电影演员。原名丽梅,浙江宁波人。女。1955年从影,任香港长城电影公司演员。先后主演《云海玉弓缘》、《三笑》、《双女情歌》等影片。
17 . 陈思王
即曹植。曹植生前封陈王,死后谥号为“思”。
18 . 陈死人
1.指死亡已久的人。
19 . 陈俗
1.陈旧庸俗。
20 . 陈诉
1.亦作"陈訴"。 2.陈述诉说。
21 . 陈宿
1.陈旧。
22 . 陈訴
1.见"陈诉"。
23 . 陈隋调
1.指陈隋时所流行的《玉树后庭花》﹑《春江花月夜》等曲调。
24 . 陈榻
1.见"陈蕃榻"。
25 . 陈泰挂壁
1.三国魏陈泰为并州刺史﹐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京邑贵人多寄宝货﹐因泰市奴婢﹐泰皆挂之于壁﹐不发其封﹐及征为尚书﹐悉以还之。见《三国志.魏志.陈泰传》。后因以为典。
26 . 陈潭秋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湖北黄冈人。1920年发起组织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次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参与领导二七大罢工。大革命失败后,曾任中共江西省委、满洲省委书记。1933年去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粮食部部长。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1939年任中共驻新疆代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主任。1942年被新疆军阀盛世才秘密杀害。
27 . 陈套
1.陈旧的办法﹐老一套。
28 . 陈天华
近代民主革命者。湖南新化人。1903年留学日本,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写有《猛回头》、《警世钟》等作品,宣传革命。先后参加发起成立华兴会、同盟会,并任《民报》编辑。后在东京参加抗议日本取缔中国留学生的斗争,为激励人民誓死救国,投海自杀。有《陈天华集》。
29 . 陈条
1.犹条陈﹐向上级分条陈述意见的书面材料。
30 . 陈抟
五代宋初道士。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东)人。生于唐末。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隐居武当山,服气辟谷。后移居华山。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著有《无极图》(刻于华山石壁)和《先天图》。认为万物一体,只有超绝万有的“一大理法”存在。其学说经后人推演,成为宋代理学的组成部分。
31 . 陈托
1.陈请﹐请托。
32 . 陈王
1.指三国魏曹植。
33 . 陈王赋
1.指三国魏曹植的《洛神赋》。
34 . 陈维崧
清代文学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康熙年间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编修《明史》。词作风格豪放。又善诗和骈文。有《湖海楼诗集》、《湖海楼文集》、《迦陵词》。
35 . 陈文
1.陈旧的文章。
36 . 陈巷
1.见"陈家巷"。
37 . 陈效
1.效力。
38 . 陈写
1.陈述倾吐。
39 . 陈谢
1.表示谢意。
40 . 陈修
1.修治﹐治理。
41 . 陈序
1.陈设的次序。
42 . 陈叙
1.陈说叙述。
43 . 陈玄
1.墨的别称。墨色黑﹐存放年代越陈越佳﹐故称。
44 . 陈训
1.陈说教诲。
45 . 陈逊
1.表示逊谢。
46 . 陈延年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安徽怀宁(今属安庆)人。陈独秀长子。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与周恩来等在巴黎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4年回国后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参加领导省港大罢工。1927年4月到上海,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江浙区委书记、江苏省委书记。后在上海被捕遇害。
47 . 陈言
1.陈旧的言词。 2.指旧说。 3.陈述的言论﹔陈述言辞。
48 . 陈言肤词
指陈旧而肤浅的言词。
49 . 陈言老套
陈旧的言词和套数。
50 . 陈言务去
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陈旧的言词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要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造、革新。
51 . 陈筵
1.《汉书.游侠传.陈遵》﹕"遵耆酒﹐每大饮﹐宾客满堂……遵大率常醉﹐然事亦不废。"后因以"陈筵"为设宴纵饮之典故。
52 . 陈衍
近代文学家。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光绪年间举人。曾任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后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诗为闽派代表作家之一,标榜“同光体”。著作有《石遗室诗话》、《辽诗纪事》、《金诗纪事》、《元诗纪事》、《近代诗钞》等。
53 . 陈燕燕
电影演员。北京人。满族。女。曾就读于北平圣心女子学校。1930年从影,先后在联华、明星等十余家影片公司拍片。1949年移居香港。后在香港、台湾两地拍片。曾因在影片《音容劫》中饰演角色,获亚洲影展最佳女配角奖。
54 . 陈遗饭感
1.南朝宋吴郡人陈遗有孝名。母好食槍底饭﹐遗恒带一囊﹐每煮食辄录其焦以贻母。后遭孙恩乱﹐遗聚得数升﹐带以逃窜﹐以此得活。母因昼夜泣涕﹐双目失明﹐遗还﹐母目豁然即明。见《南史.孝义传上.陈遗》。后遂用为孝行之典实。
55 . 陈义
1.陈说的道理。 2.陈述大义。 3.所表现出的凛然大义。
56 . 陈议
1.陈述谋议。
57 . 陈挹
1.陈说自责。
58 . 陈谊
1.陈说的道理。
59 . 陈毅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四川乐至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于北京中法大学。曾参加领导三一八反帝爱国运动。1927年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共委员会书记,同年随南昌起义部队南进。1928年参与领导湖南起义,随后与朱德率部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委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新四军军长、华东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参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领导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开辟苏南、苏北抗日根据地和参与组织指挥了
60 . 陈因
1.犹言陈陈相因。
61 . 陈寅恪
史学家。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曾在欧美留学十余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民族史、古代语言学等领域都有精湛的研究。建国后,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常委。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
62 . 陈撄宁
道教学者。号圆顿子,安徽怀宁人。少读古籍医书,研老庄道家之学。后历游九华、武当、崂山等名山胜迹。三十八岁后常居上海,任仙学院教授,主编道学杂志,曾研读道藏,写出部分道藏目录、索引及道书多种,对中医理论也有研究和著述。建国后,曾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会长。著有《黄庭经讲义》、《孙不二女丹诗注》、《静功疗养法》等。
63 . 陈映真
作家。台湾台北人。1961年毕业于淡江文理学院。曾任《文学季刊》编辑。1967年被台湾当局逮捕,1975年获释。著有短篇小说集《将军族》、《夜行货车》、《山路》等。有《陈映真选集》。
64 . 陈永贵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山西昔阳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昔阳县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大寨公社党委副书记。1967年后,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0年辞去国务院副总理职务。
65 . 陈鱼
1.《左传.隐公五年》﹕"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杜预注﹕"陈﹐设张也。公大设捕鱼之备而观之。"后因以"陈鱼"为帝王行为不合礼仪之典。
66 . 陈玉成
太平天国将领。广西藤县人。十四岁参加金田起义。随西征军作战,屡建战功。后任前军主将,与李秀成破江北大营,并取得三河大捷。1859年封英王。次年援救天京(今南京),摧毁江南大营,并向浙江进军。后被叛徒出卖,英勇就义。
67 . 陈谕
1.陈述晓谕。
68 . 陈寃
1.申诉冤情。
69 . 陈垣
史学家,教育家。字援庵,广东新会人。自学成家,长期从事历史研究和教育工作。曾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和辅仁大学校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在宗教史、元史、考据学、目录学方面著述宏富,创见颇多。建国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科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全国人大常委。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有《元典章校补释例》、《中西回史日历》等。
70 . 陈阅
1.谓陈列物品供人观看。
71 . 陈黦
1.陈旧而发黄黑色。
72 . 陈云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经济管理家。原名廖陈云,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在上海从事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中共中央白区工作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1937年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建国后,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主持全国的财政经济工作。1950年后,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副主席、
73 . 陈云裳
电影演员。广东台山人。女。曾就读于广州女子师范学校。1935年从影。1945年后移居香港。主演影片有《木兰从军》、《云裳仙子》、《一夜皇后》、《满园春色》等。50年代后从事发型设计和服装设计等。
74 . 陈云文选
陈云的主要著作集。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编辑。共三卷。1984-1986年出版。收入1926-1985年的著作一百五十三篇。
75 . 陈臧
1.东汉臧洪为袁绍所杀时﹐洪邑人陈容在坐﹐见洪当死﹐起谓绍曰﹕"将军举大事﹐欲为天下除暴﹐而专先诛忠义﹐岂合天意?"绍惭﹐使人牵出﹐容顾曰﹕"今日宁与臧洪同日死﹐不与将军同日生也。"容亦被杀。在绍坐者﹐无不叹息﹐窃相谓曰﹕"如何一日戮二烈士!"见《后汉书.臧洪传》。后因以"陈臧"指同生死的壮烈之士。
76 . 陈正字
1.指宋诗人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彭城人。官至秘书省正字。后因称"陈正字"。
77 . 陈政
1.谓论述政事。
78 . 陈州粜米
全名《包待制陈州粜米》。杂剧剧本。元人作,姓名不详。宋代陈州干旱,刘衙内的儿子、女婿趁开仓赈灾之机,大肆搜括,并打死灾民张fe69古。张子小fe69古去开封府告状,包拯私访得实,严惩贪官。
79 . 陈朱
1.清词人陈维崧与朱彝尊的并称。
80 . 陈状
1.述说情况。
81 . 陈子昂
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开耀年间进士。任右拾遗,世称陈拾遗。曾从军边塞。后解官回乡,被人诬陷,死于狱中。提倡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以来绮丽诗风,是唐诗革新的先驱。所作《感遇》、《登幽州台歌》等诗,风格沉郁刚健。有《陈伯玉集》。
82 . 陈奏
1.封建时代臣下向君王进言﹑上书。
83 . 陈俎
1.陈设俎豆。意谓会盟﹐止息干戈。
84 . 陈祖德
九段围棋手。上海人。七岁拜名手顾水如为师学棋。60年代初入选国家围棋集训队。1963年受先战胜日本杉内雅男九段,创中国棋手胜日本九段的纪录。1965年在分先条件下战胜日本岩田达明九段。1964-1974年间三次获全国冠军。1982年晋升九段。擅长“中国流”布局。著有传记文学《超越自我》。
85 . 陈遵投辖
陈遵:汉代人;投:丢;辖:大车轴头上穿着的小铁棍。陈遵为留住客人,把客人车上的辖取下投到井里去。比喻主人好客。
86 . 陈蕃榻
1.后汉陈蕃为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徐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见《后汉书.徐稺传》。后因以"陈蕃榻"为礼贤下士之典。
87 . 陈蕃下榻
陈蕃:汉时汝南人,字至太傅,封高阳侯。徐稚到陈蕃家下榻。后用以比喻礼待贤人。
88 . 陈放
1.放置。
89 . 陈凤
1.春秋时﹐陈大夫懿氏为嫁女于敬仲而卜﹐得到"凤皇于飞﹐和鸣锵锵"之卜辞,见《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后因以"陈凤"为恭祝他人夫妻能谐琴瑟之好的套语。
90 . 陈伏
1.设置伏兵。
91 . 陈浮
1.成排成堆地漂浮着。
92 . 陈腐
①食物等因时间过久而腐败:储粮过久,恐已陈腐。 ②比喻陈旧过时:陈腐的观点|思想陈腐。
93 . 陈荄
1.宿草之根﹔多年生草之根。
94 . 陈告
1.陈述﹔陈诉。 2.告状。
95 . 陈根
1.逾年的宿草。 2.借指亡友。
96 . 陈耕
1.谓耕种该休耕的土地。
97 . 陈赓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湖南湘乡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在上海主持中共中央特科的情报工作。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干部团团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参与领导创建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98 . 陈羹
1.过时的羹汤。指陈腐之物。
99 . 陈公博
汉奸。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被开除出党。曾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工人部部长。1928年底在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汪精卫投敌。1944年汪死后,任伪行政院院长、伪国民政府代理主席。抗日战争胜利后,逃往日本,后被押解回国,判处死刑。
100 . 陈宫镜
1.南朝陈后主之妹乐昌公主与其夫太子舍人徐德言鉴于国将破不能相保﹐将一铜镜破作两半﹐人执其半﹐约他年正月望日卖于都市﹐冀得相见。后陈亡﹐妻果没入杨素家﹐德言依期至京﹐果以镜访得其妻。素知之﹐即召德言﹐还其妻﹐夫妻得以团圆。闻者无不感叹。见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后因以"陈宫镜"指借以重新团圆的破镜。
101 . 陈古刺今
即借古讽今。借评论古代某人某事的是非曲直,影射现实。
102 . 陈谷
1.陈年的稻谷。
103 . 陈谷子烂芝麻
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
104 . 陈故
1.陈旧。
105 . 陈卦
1.布卦占卜。古代用蓍草和龟甲占卜﹐以问吉凶祸福。
106 . 陈规
过时的规矩、规章制度:陈规陋习|革除陈规。
107 . 陈规陋习
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习惯。
108 . 陈果夫
浙江吴兴(今湖州)人。1911年加入同盟会。1926年后历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央常委兼组织部部长、中央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民银行董事长。与其弟陈立夫组织中央俱乐部(即“cc”),以控制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中统”)。是国民党cc系首领之一。1948年去台湾。
109 . 陈贺
1.道贺﹔祝贺。
110 . 陈恒弑君
1.陈恒﹐春秋齐大臣。陈恒弑君是君主无道﹐出于被迫﹐因此《春秋.哀公十四年》只书"齐人弑其君"。后因以"陈恒弑君"为代人受过之典。
111 . 陈衡恪
画家。字师曾,号槐堂、朽道人,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曾留学日本。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与研究。其花鸟画浑厚绮丽,山水画钩多皴少,人物画带速写情趣。又工篆刻、书法,能诗。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
112 . 陈红
1.《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汉书.贾捐之传》﹕"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颜师古注﹕"粟久腐坏﹐则色红赤也。"后因以"陈红"指陈年的谷类。
113 . 陈洪绶
明代画家。字章侯,号老莲,诸暨(今属浙江)人。监生。明末召为内廷供奉,不就。入清出家,号悔迟。善画人物,晚年所作造型突破陈规。亦工花鸟、草虫、竹石。能诗。著有《宝纶堂集》等。
114 . 陈鸿寿
清代篆刻家、书画家。字子恭,号曼生、种榆道人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至江南海防同知。篆刻纵肆爽利,苍茫浑厚,为浙派“西泠八家”之一。又善制紫砂壶,时称“曼生壶”。亦工行、隶书,能画山水花卉。著有《种榆仙馆诗钞》。
115 . 陈后主
即“陈叔宝”。南朝陈皇帝。字元秀,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公元582-589年在位,其间奢侈荒淫,不理国政。国亡被俘,后病死洛阳。曾作《玉树后庭花》等艳体诗。明人辑有《陈后主集》。
116 . 陈化成
清末爱国将领。福建同安人。曾任福建水师提督。鸦片战争爆发后调任江南提督。1842年英军进犯吴淞炮台,他率部发炮迎击,击伤英舰多艘。后与登岸英军肉搏,壮烈牺牲。
117 . 陈奂生上城
短篇小说。高晓声作。1980年发表。农民陈奂生在城里做生意时,突然生病。县委书记发现后用自己的轿车送他去看病、住宿。当陈奂生在县招待所醒来时,为花费五元钱住宿而痛心,继而又感到十分荣耀。小说语言幽默,富有喜剧色彩。
118 . 陈荒煤
电影评论家,理论家,作家。湖北襄阳人。1932年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去延安,在鲁艺任教。建国后历任中南军区文化部部长、文化部电影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著有《回顾与探索》、《攀登集》、《探索与创新》等。
119 . 陈晦
1.谓陈旧而退色。
120 . 陈秽
1.犹陈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