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灵组词
  4. 【灵】在中间组哪些词

【灵】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白

    1.水银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一.粉霜》。

  • 2 . 百百验

    测算预测非常灵验。

  • 3 . 百

    1.鸟名。因能作多种叫声﹐故名。亦喻歌手。

  • 4 . 炳

    1.传说中泰山神的第三子。一说是管领三山的神。

  • 5 . 炳寺石窟

    在甘肃省永靖县积石山中。炳灵是藏语“十万佛”的意思。开凿于西秦至元、明。共有窟龛一百八十三个,石雕、泥塑造像七百七十六身,壁画900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 . 鞭走石

    1.丹溪黄初平,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修炼,四十余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遂得相见,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东。初起往视之,但见白石而还。初平与俱往看之,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见晋葛洪《神仙传.黄初平》。后因以"鞭灵走石"为神人叱石成羊的典故。

  • 7 . 蝉

    1.方言。蝉。

  • 8 . 出卖

    比喻以一个人的灵魂去换取荣誉、地位等。

  • 9 . 赤

    1.旧时佩挂胸前以避灾邪的符箓。

  • 10 . 楚

    1.即屈原。因其为楚人,字灵均,故称。

  • 11 . 地人杰

    灵:好;杰:杰出。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 12 . 粪堆上长

    灵芝:菌类植物,古人以为吃了可以长生。比喻在卑下的环境中产生出高贵的东西。

  • 13 . 黄

    1.鱼名。

  • 14 . 鬼

    1.亦作"鬼精灵"。狡猾乖巧的人;机警聪明的人。 2.谓狡猾﹐机灵。 3.精怪。

  • 15 . 惠

    新西兰首都和第二大港。人口1538万(1995年)。工业有炼乳、肉类包装、水产加工等部门。海、陆、空交通枢纽。天然良港。输出肉类、羊毛、乳制品等。海峡内多狂风,波及港市,故有“风城”之称。

  • 16 . 黑虎大

    1.传说中的凶神。

  • 17 . 机

    1.称机警伶俐的人。现多用于青少年。

  • 18 . 活活现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 19 . 集

    1.汉宫殿名。为皇帝祀神﹑求仙之所。

  • 20 . 集

    1.唐时台名。在长生殿侧。 2.汉时台名。

  • 21 . 慧心

    慧心:聪明。形容人聪明灵巧。

  • 22 . 金

    1.元代帝王安葬时行于灵柩前的马匹。

  • 23 . 空山

    散文集。许地山作。1925年出版。共收散文四十四篇。作品笔调新颖,感情朴实,富有哲理性。其中《心有事》、《光底死》、《债》、《银翎底使命》,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的同情;《落花生》、《暗途》赞美了献身精神。

  • 24 . 昆之池

    1.即昆明池。

  • 25 . 鲁

    1.见"鲁殿灵光"。

  • 26 . 鲁光殿

    ①汉代著名宫殿名。在曲阜(今山东曲阜)。 ②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 27 . 鲁殿

    灵光:汉代殿名。比喻仅存的有声望的人或事物。

  • 28 . 七返

    道家所谓能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形容可以挽救危险和死亡的办法。

  • 29 . 乞药石

    乞灵:求助于所谓的的某种中权威;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砭石,泛指药物。求助于神灵和药物。

  • 30 . 生涂地

    生灵:百姓;涂:泥沼。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 31 . 生涂炭

    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 32 . 天

    1.指人或某些动物的头顶的骨头。 2.泛指头颅。

  • 33 . 透

    1.喻性极精明﹑伶俐乖巧之人。

  • 34 . 通

    1.忍冬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忍冬》。

  • 35 . 通

    1.汉武帝为其妃钩弋夫人所建之台。

  • 36 . 五

    1.古代神话谓麟﹑凤﹑龟﹑龙﹑白虎五种灵异鸟兽,并各有其神。合称"五灵神"。

  • 37 . 万应

    能治各种病的灵药。比喻一种能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的办法。

  • 38 . 万应

    能治各种病的灵药。比喻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好办法。

  • 39 . 王

    1.道教奉祀的神。又称"玉枢火府天将"。相传姓王名善,宋徽宗时人曾从林灵素弟子萨守坚传符法。明宣德(1426-1435)中封为"隆恩真君",岁时遣官致祭。道观内多塑王灵官像,如佛寺之塑伽蓝,作为镇守山门之神。

  • 40 . 五显

    1.即五通神。

  • 41 . 握蛇之珠

    1.相传古时隋侯见一大蛇伤断,即以药敷之。后蛇从江中衔出一大珠报之。因称其珠曰隋珠或蛇珠。见《淮南子.览冥训》"隋侯之珠"汉高诱注。后以"握灵蛇之珠"喻具有非凡的才华。

  • 42 . 仙

    1.见"仙灵脾"。

  • 43 . 仙

    1.亦作"仙灵毗"。 2.药草淫羊藿的别名。唐柳宗元有《种仙灵毗》诗。

  • 44 . 消息

    指对各方面的消息能及时掌握。

  • 45 . 湘鼓瑟

    1.谓湘水女神弹奏古瑟。

  • 46 . 心有

    灵犀:传说犀牛角有白纹,感应灵异。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 47 . 心有犀一点通

    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 48 . 谢

    南朝宋诗人。小名客儿,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移籍会稽(今浙江绍兴)。东晋名将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入宋,任永嘉太守、临川内史,后被杀。诗作多写山水名胜,开创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流派。有《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等名篇。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 49 . 心

    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包括思想意识、道德情操、精神意志、智慧才能的美。集中体现了社会文明对人的要求,是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的内在依据,并通过具体的感性形态被人们所感知。不同时代、阶级有不同衡量标准,在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为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四美”之一。

  • 50 . 心手巧

    心思灵敏,手艺巧妙(多用在女子)。

  • 51 . 心性巧

    指心思灵巧。

  • 52 . 心

    也称“超心理学”。研究超出常规而不能用已有科学知识加以解释的精神现象的领域。内容主要有超感知觉和心灵致动。中国把这种超常规现象统称为“人体特异功能”。有的人认为这种超常规现象可能存在,但未被证实;也有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 53 . 性

    清代袁枚的论诗主张。吸取明代袁宏道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和李贽的童心说,主张作诗应直抒胸臆,表现性灵,辞贵自然,强调独创;反对以程朱理学束缚诗歌创作,对拟古倾向和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表示不满,批评了当时诗坛流行的“格调说”和“肌理说”。

  • 54 . 一点

    ①指犀角上有纹,两头感应通灵,故比喻心心相印。 ②指聪敏。

  • 55 . 一真性

    1.指灵魂。

  • 56 . 阴不散

    旧时迷信指人死后灵魂不会散去。现多比喻坏人、坏事虽已清除,但不良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 57 . 赵武

    战国时期赵国国君。名雍。赵肃侯之子。公元前307年进行军事改革,令将士改穿游牧民族服装,便于骑马射箭,史称“胡服骑射”。陆续攻灭中山等一些小国,国势大盛。前299年传位给王子何(即赵惠文王),自称主父。后在内乱中被围困于沙丘宫,不久饿死。

  • 58 . 钟毓秀

    钟:凝聚,集中;毓:养育。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