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的文言文意思(古文古汉语解释)
予
- <代>我。《齐桓晋文之事》:“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予
- (1)<动>给予。《六国论》:“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2)<动>赞许。《荀子·大略》:“言音者予师旷。”
予在文言文中的用法示例(常用词语及解释)
【辨】予,余,吾,我。都是第一人称代词。予、余、我,既可作主语,又可作定语、宾语。吾,在上古一般作主语、定语,不作宾语;在否定句中,宾语放在动词前则不受这种限制。直到魏晋以后“吾”才可作宾语。
予的字典解释
予yú同“余”,我:予智自雄(自夸聪明,妄自夸大)。予取予求(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任意索取)。夺取予yǔㄩˇ给与:予以。赐予。赋予。给予。生杀予夺(亦作“生杀与夺”)。夺取笔画数:4;部首:乛;笔顺编号:5452* 古诗网为您提供予的文言文意思,予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予的文言文意思及用法、例句等。